鲁人语文 必修一期终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语文 必修一期终检测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9-26 1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终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驽马(nú)        骐骥(jì)
嗜好(shì) 六艺经传(chuán)
B.棘手(jí) 膝盖(xī)
讥讪(shàn) 冠冕堂皇(ɡuān)
C.炽热(zhì) 嘲哳(zhā)
神祗(qí) 妖童媛女(yuàn)
D.敛裾(jū) 澹澹(dàn)
蕴藉(jí) 云彩相糅(róu)
【解析】 A.传—zhuàn;C.炽—chì;D.藉—jiè。
【答案】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须臾 跬步 刻骨铭心 静密幽深
B.鸟瞰 宣泻 接踵而至 云气氤氲
C.横亘 羯鼓 蓊蓊郁郁 丽姝淑女
D.荜艹,栗 喧闹 春风和煦 口诵心惟
【解析】 A.密—谧;B.泻—泄;D.荜艹,栗—筚篥。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06年7月12日,继哈马斯之后,蛰伏已久的黎巴嫩真主党如法炮制地端了以色列边防军的炮楼,俘虏了两名以色列士兵。
B.今日情况可能与那时不同了,但党政干部文凭造假问题仍然令人瞩目。
C.安居方能乐业,当高昂的房价超过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承受力时,当人们为住房问题怨声载道时,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D.福寿螺、大闸蟹、“红心鸭蛋”、多宝鱼、桂花鱼……接踵而至的“问题食品”事件,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
【解析】 B.“令人瞩目”是褒义词,不合语境,可改为“令人瞠目”。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温总理访问非洲七国期间,承诺将继续向七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援助,包括建立农业示范中心和乡村小学、派遣医疗队、赠送抗疟疾药品、培训各类人才等,受到了各国高度赞扬。
B.媒体评论,整肃政府财经秩序,依靠的不是好人而是更完善的财经制度,或者说,依靠的是好制度塑造出的遵纪守法的好人。否则,“审计风暴”年年刮,公共财政漏洞年年依旧。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D.“三峡模式”不仅让国内企业具备了自主开发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引进了世界著名制造厂家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我国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具有了国际竞争力。
【解析】 A项主语残缺,可将“温总理”调到“在”之前;C项“架起”与“通道”搭配不当,可将“通道”改为“桥梁”,或将“架起”改为“铺设”;D项不合逻辑,应将“具备了……能力”和“引进了……技术”对调。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C.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D.夜的沉默里,你对我倾诉衷肠,而我想起的是,巴山夜雨的时候,可以共剪西窗烛;登上黄山天都峰的时候,可以系一把同心锁;采撷红豆的时候,可以想起铭心刻骨的相思……
【解析】 B.三个问号均改为逗号;C.引号前的句号应删去;D.西窗烛、同心锁都要加引号。
【答案】 A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新世纪,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片声浪中,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物质生产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及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我们要依靠制造业为人民提供各种生活用品,提供工农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服务业的各种手段、基础设施所需的各种装备、国防所需的各种武器、科技发展的各种仪器设备以及保证人民健康所需的各种医疗仪器和药品,提供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物质条件等等。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看,虽然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但其载体仍是制造业。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工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各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制造业仍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先进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是最强的,三个国家始终把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从未削弱过本国的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在制造业发展中,美、日、德、英均以装备制造业作为主要支柱重点发展。对于装备制造业,发达国家各自根据国情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产品分工,在两至三个主导制造领域形成了大的比较优势,成为世界的龙头。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不失时机地发展制造业,如韩国、东盟各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在把制造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大力发展,并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近几年,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各国的发展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当前,全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的大规模重组,任何企业要参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拥有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方可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者,所以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制高点,进一步向核心能力集中是制造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条件之一。当前,我国在生产环节方面仍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实行梯度转移,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在市场潜力、劳工价格和人才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预计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的劳动就业压力仍相当大,如果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一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二能够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够汲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因此,当前走承接转移的道路仍不失为一个良策。但是,作为生产基地只能作为一种过渡策略,不能作为最终目的,长远看,我国还是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但发展装备制造业需要时间,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考虑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6.下列关于制造业,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用品供应,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
B.生产基础设施所需要的各种装备和用于国防事业的各种武器。
C.提供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以及治病救人的药品和医疗仪器。
D.创作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引导人们健康向上的文学艺术品。
【解析】 D.原文是说提供“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物质条件”,而非“精神产品”本身。
【答案】 D
7.作者认为应该把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原因的一项是(  )
A.物质生产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
B.新兴的信息产业前景还不明朗,而且我们在这个方面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
C.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仍然依赖于工业经济的发达程度。
D.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
【解析】 B.“新兴的信息产业前景还不明朗”,原文中没有提到。
【答案】 B
8.以下不能说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地位的一项是(  )
A.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B.美、日、德、英在制造业发展中以装备制造业作为主要支柱,重点发展。
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制造业,均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
D.对于装备制造业,发达国家在两至三个主导制造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的龙头。
【解析】 D.只是陈述现状,不是讲重要性。
【答案】 D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正面临新的大规模重组,因此我国能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就能占领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高点。
B.我国与韩国、东盟各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制造业上的差距,将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向我国实行梯度转移而缩小。
C.中国在市场潜力、劳工价格和人才资源方面有比较优势,当前不妨把承接转移作为一种过渡策略。
D.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使我们汲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能使我们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上更协调有效地进步。
【解析】 A项,根据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无法推出“就能占领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高点”;B项,“发达国家制造业向我国实行梯度转移”不会缩小差距,反而可能扩大;D项,“产业转移”并不能直接“使我们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上更协调有效地进步”。
【答案】 C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①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 ①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即指做官的人家。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千乘王冠      冠:行成年礼
B.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躬:屈身恭敬
C.《田令》“商者不农” 不农:不从事农业劳动
D.后坐水潦事免 坐:因……而获罪
【解析】 B.“躬”是“亲自”的意思。
【答案】 B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香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
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②思慕憔悴,殆不免丧 ③拜尚书郎,数陈得失 ④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 ⑤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 ⑥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 ⑦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⑧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③④⑦ D.④⑦⑧
【解析】 ①是别人对他少有才华的称赞,④是太守对他的态度,⑤是对当时情况的说明,⑦是他的榜样力量带来的影响,⑧是他最后的遭遇。所以选②③⑥。
【答案】 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文强从小失去母亲,为其尽孝,因思念母亲而面容憔悴。人们感动于此,称赞他特别孝顺。
B.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间,把郡内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还督促他们耕种。
C.黄香曾经被解除过郎中一职,后来又被肃宗召见,去读没有读过的书。
D.黄香官为尚书郎,屡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受到皇帝赏赐。他恪尽职守,曾经昼夜不出官署大门。
【解析】 C.“除”不当“解除”讲,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答案】 C
【参考译文】
黄香,字文强,是江夏安陆人。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思念母亲面容憔悴,始终为母亲守丧,乡里人称赞他特别孝顺。十二岁的时候,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表现,召他为自己门下的孝子,对他非常爱护和看重。黄香家中贫苦,没有仆人,凡事都自己亲身去做,吃苦耐劳,尽心奉养家人。最终博学经书典籍,精研道术,能写文章,京城人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起初被授予郎中,元和元年,肃宗亲自下诏让黄香到东观,去读没有读过的书。黄香后来告假回家,等到回到京城,当时正赶上千乘王加冠,皇帝在中山官邸会见群臣,就令黄香到殿下,皇帝对诸王曰:“这就是所说的‘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啊。”左右人没有不对黄香另眼相看的。后来应诏到安福殿谈论政事,被授予尚书郎官职,多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皇帝对他的赏赐增加,曾经独自一人住在尚书官署,昼夜不出官署大门,皇帝听到后非常赞赏他。
延平元年,黄香调任魏郡太守。郡内原有内外园田,常分给人种,每年能收获谷粮几千斛。黄香说:“《田令》规定‘商人不务农’,《王制》规定‘做官的人不耕田’,做官吃国家俸禄的人,不应和百姓争利益。”于是全都把这些地分给百姓,督促他们耕种。当时遇到水灾百姓挨饿,黄香就把自己的俸禄和所得到的赏赐分发给穷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郡内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分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后来,因为水灾事被免官,几个月后死在家中。
所写的作品有赋、笺、奏、书、令,一共五种。有子叫黄琼,也有传。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最终博学经书典籍,精研道术,能写文章。(2)当时遇到水灾百姓挨饿,黄香就把自己的俸禄和所得到的赏赐分发给穷人。
(3)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郡内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分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洞霄宫①
□ 林 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 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向来是游览胜地,为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至少从两个方面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提到“芭蕉雨”和“枕上闻”,它们展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使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这些都是“活”的景象,一片生机呈现眼前。③对比强烈。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④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望,俯仰之间,景色空阔自然。(答出两点即可)
(2)结尾一联,用意是点出题目中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闲适,浪漫而富诗意。
15.补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2分)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2分)
【答案】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3)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富春江上(有删节)
□ 季羡林
我们就这样到了富阳。这是我们今天艇游的终点。我们舍舟登陆,爬上了有名的鹳山。山虽不高,但形势极好。山上层楼叠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窗明几净。我们登上了春江第一楼,凭窗远望,富春江景色尽收眼底。因为高,点点风帆显得更小了,而水上的小燕子则小得无影无踪。想它们必然是仍然忙忙碌碌地在那里飞着,可惜我们一点也看不着,只能在这里想像了。山顶上树木参天,森然苍蔚。最使我吃惊的是参天的玉兰花树。碗大的白花在绿叶丛中探出头来,同北地的玉兰花一比,小大悬殊,颇使我这个北方人有点目瞪口呆了。
山边上一座石壁下是名闻天下的严子陵钓台。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写的四个大字——登云钓月,赫然镌刻在石壁上。此地距江面相当远,钓鱼无论如何是钓不着的。遥想两千多年前,一个披着蓑衣的老头子,手持几十丈长的钓竿,垂着几十丈长的钓丝,孤零一个人,蹲在这石壁下,等候鱼儿上钩,一动也不动,宛如一个木雕泥塑。这样一幅景象,无论如何也难免有滑稽之感。古人说:姑妄言之姑听之,过分认真,反会大煞风景。难道宋朝的苏东坡就真正相信吗?此地自然风光,天下独绝,有此一个传说,更会增加自然风光的妩媚,我们就姑妄听之吧!
两年前,我曾畅游黄山。那里景色之奇丽瑰伟,使我大为惊叹。窃念大化造物,天造地设,独垂青于中华大地。我觉得生为一个中国人,是十分幸福的,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今天我又来到了富春江上。这里景色明丽,秀色天成,同样是美,但却与黄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允许我借用一个现成的说法的话,那么一个是阳刚之美,一个是阴柔之美。刚柔不同,其美则一,同样使我惊叹。我们祖国大地,江山如此多娇,我的幸福之感,骄傲之感,更油然而生。我眼前的富春江在我眼中更增加了明丽,更增加了妩媚,仿佛是一条天上的神江了。
在这里,我忽然想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著名的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建德非吾土”,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心情是容易理解的。他忆念广陵,便觉得建德非吾土。到了今天,我们当然不会再有这样的感觉了。我觉得桐庐不但是“吾土”,而且是“吾土”中的精华。同黄山一样,有这样的“吾土”就是幸福的根源。非吾土的感觉是有过的。但那是在国外,比如说瑞士,那里的山水也是十分神奇动人的,我曾为之颠倒过,迷惑过。但一想到“山川信美非吾土”,我就不禁有落寞之感。今天在富春江上,我丝毫不会有什么落寞之感。正相反,我是越看越爱看,越爱看便越觉得幸福,在这风物如画的江上,我大有手舞足蹈之意了。
我当然也还感到有点美中不足。我从小就背诵梁代大文学家吴均的一篇名作《与朱元思书》。这封信里描绘的正是富春江的风景: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下面就是对这“奇山异水”的描绘。那确是非常动人的。然而他讲的是“自富阳至桐庐”,我今天刚刚到了富阳,便戛然而止。好像是一篇绝妙的文章,只读了一个开头。这难道不是天大的憾事吗?然而,这一件憾事也自有它的绝妙之处,妙在含蓄。我知道前面还有更奇丽的景色,偏偏今天就不让你看到。我望眼欲穿,向着桐庐的方向望去,根据吴均的描绘,再加上我自己的幻想,把那一百多里的奇山异水给自己描绘得如阆苑仙境,自己感到无比的快乐,我的心好像就在这些奇山异水上飞驰。
等着我耳边听到有点嘈杂声,是同伴们准备回去的时候了。我抬眼四望,唯见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16.在作者笔下,富春江是一幅什么美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风物如画,明丽妩媚;江水平阔,浩瀚如海;江上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17.文章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文修养?(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登上鹳山,看到苏东坡的题词石刻,脑海中马上出现严子陵披蓑垂钓的景象;以孟浩然著名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非吾土”思及今日“是吾土”;并且又略感美中不足地忆起从小就背诵的梁代大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18.文中作者提到一件“天大的憾事”,是什么事?但又说“这一件憾事自有它的绝妙之处”,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大的憾事是指作者只到了富阳,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都没能看到。绝妙在于含蓄,不能亲眼见却能根据前人的描述加上自己的想像,把它描绘得极尽美妙。
19.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感人的爱国情怀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在对富春江风景的描绘中直接地袒露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黄山和富春江的对比中,作者既骄傲于黄山的阳刚之美,又惊叹于富春江的阴柔之美,赞叹了祖国江山的多娇。作者在国外时,山水再神奇动人,也有“山川信美非吾土”的落寞之感;在祖国,无论是在哪儿,都有“是吾土”的幸福感。
六、(12分)
20.请将下面的一句话新闻改写为三个短句。(可适当更换增删词语)(4分)
根据ABC新闻网报道,一位印度裔美籍科学家发现,只要涂抹一层特殊的蛋白质,就能让普通的DVD大小的光盘获得相当于6 000张当前普遍使用的DVD光盘的容量,比目前最先进的蓝光光盘的储存容量还要大上250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根据ABC新闻网报道,一位印度裔美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妙现象。②普通的DVD大小的光盘只要涂抹一层特殊的蛋白质,就能变成一张特殊光盘。③这种特殊光盘获得了相当于6000张当前普遍使用的DVD光盘的容量,比目前最先进的蓝光光盘的储存容量还要大上250倍。
21.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2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溪头的越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撤向扁舟,撒向村落,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⑤②④①③
2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6分)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脸部会出现皱纹,这是因为脸部骨骼萎缩造成的,而不是皮肤本身的变化。研究人员对60名年龄在25~65岁之间的男女的面部骨骼进行分析后表明,每当面部一部分骨骼溶解、骨量紧缩后,就会在皮肤下面留下空隙,进而出现皱纹。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骨骼 萎缩 皱纹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被倾听的内容可以是长者的教诲,朋友的诉说,他人的牢骚,也可以是莺歌燕语,山风松涛,大海潮声,等等。
请你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