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酸钙型钙片与胃液中盐酸反应的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酸的通性,巩固科学探究的思路。
(2)进一步练习实验基本操作并关注实验注意事项。
(3)学会将课堂知识进行延伸。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废液成分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废液成分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思考新授课中忽略的一些问题从而了解发现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进一步复习酸的通性,学生体验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2)通过对废液成分的分析和验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及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3)通过对一些“课外”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对废液成分的分析与证明及加入过量物质将废液处理成只含有氯化钙溶液的拓展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希沃白板课件、碳酸钙钙片、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橡胶导管、大烧杯(盛水)、药匙、镊子、火柴、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铜(现制)碳酸钠、碳酸钙、硝酸银等。
2. 学生准备:分好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酸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教师提问有关钙片的相关知识。 学生阅读书,思考、讨论、回答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新的问题。起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模拟实验:碳酸钙钙片在胃中与盐酸反应。 学生回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
引导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废液中的成分有哪些? 学生猜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卡 通过游戏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展示 派代表进行游戏 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小组进行废液成分的实验探究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培养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探究?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赞美学生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
反思与评价:能用硝酸银溶液鉴别废液中有盐酸吗? 学生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继续引导:如何处理废液? 学生讨论后回答 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的习惯,并渗透逐渐形成环保意识。
引导讨论与交流: 若我们把该废液处理成只含有氯化钙的废水,应该向里面加入过量的什么物质? 学生思考,参与讨论 学生根据以前学习过的知识 学生讨论解决引入的那道题 及时科学地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情绪体验。 通过提供情景,让学生把复习的知识应用一下,起到巩固的作用。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 学生小结收获并提出疑惑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课后延伸: 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如何证明? 学生用刚才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练习 培养学生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的习惯。
课后作业: 钙片纯度的计算 学生课后完成学习卡上的习题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