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2 10: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氢气的燃烧这一具体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的探究,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最简明、最科学的方法。
2、通过对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意义和读法的分析,能说出化学方程式在宏观、微观和量的方面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这一化学学科特有思维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3、通过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的探究,进一步发展变化观和微粒观,同时建立有些化学反应通地方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达到获取相应物质的目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水(实物展示矿泉水)是生活的必备品,从化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物质,看到它,你能想到哪些有关化学信息。生交流,师引导出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三重表征法。
衔接:同学可以继续以这种思维方式探究化学变化,导出课题:化学反应的表示。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必备品水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三重表征法”,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思维方式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渗透学科思维方式。
环节一:初探化学反应
物质 化学式 构成微粒 微粒符号 微粒模型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
能量转化
质量关系
微观实质
你对氢气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有哪些了解?根据导学案归纳总结有关化学变化的各方面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化学反应的各种知识及对氢气燃烧这一反应的有关信息,为后面的探究新知识奠定基础。从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及能量和分类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习的正确思维方式,同时为后面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各方面的意义埋下伏笔。
环节二:表示化学反应
你能用哪些表达方式表示氢气燃烧这一化学反应?
每种表达方式能传达出哪些信息及其优缺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回答)
表达方式 传达信息 优点或缺点
分组讨论评价。
展示交流。(其中一组投影展示,其余组进行评价或补充。)
(
2H
2
+
O
2
=
2H
2
O
点燃
)比较所有的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及所表达的信息,分析讨论找出最佳表达式。
认识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基础组织学习,通过氢气燃烧这一熟悉的化学反应,运用已有的对物质的名称、符号及模型的认识,探究用不同的方式将宏观现象中所蕴含的化学变化表示出来。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名称与符号及模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环节三:解读化学反应
出示情境:新闻报道:未来新能源氢能汽车。出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从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得有关此反应的哪些信息?
归纳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设计意图:观察分析化学方程式,练习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各方面总结归纳化学方程式所蕴含的意义。
拓展提升:比较分析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时会有不同的生成物?
由此你对化学变化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的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表达的信息,发现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以控制生成物的种类的目的,利于工农业发展。
小结(盘点收获):出示学习目标,对照板书对本课的主要内容及化学用语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