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北京,你好
教学目的:
一、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通过试唱,能够分辨出两段旋律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三、运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节奏型。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新学期要求。
复习上学期歌曲表演。
检查假期作业。
教学目标:
新学期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复习上学期歌曲表演,能够欢快、深情的演唱,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检查假期作业。展示自己自学的歌曲,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学生的表演及歌唱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检查假期作业。展示自己自学的歌曲,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展示学生的表演及歌唱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新授
教师导入谈话:我们的首都是北京,我们学习一首歌唱北京的歌曲,引出课题。
新授
录音范唱
2、随琴学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3、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组练习
5、完整试唱旋律
6、教师指导,进行歌曲处理。
7、完整试唱歌曲。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课后反思:学习这首歌曲,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处理好歌曲的演唱,学习新歌<<巴塘连北京>>。
2、基本能够唱好歌中复杂的节奏型。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不同节奏型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哪条铁路?―――青藏铁路
??介绍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铁路是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它穿越青藏高原,最高海拨五千多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对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师:为了歌颂对青藏铁路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有位作曲家专门写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多媒体播放歌曲《天路》flash)
??师:听了这首抒情悠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去歌曲中唱的“人间天堂”游览一下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沿着青藏铁路走进美丽神奇的西藏。我们坐着火车出发吧。(播放《巴塘连北京》伴奏音乐)
??二、新课活动
??1.师:我们的火车来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脚下,它是?(珠穆朗玛峰)
??2.我们在珠穆朗玛峰上看到一种白色的小花?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
??它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
??3.师:接着我们来到了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哪个城市?(拉萨)拉萨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么宫?(布达拉宫)
??4.师:我们穿过了一条很长的江,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雅鲁藏布江)
??5.我们的旅游列车沿着雅鲁藏布江一直开啊开啊,看见前面有好多盛装打扮的藏民,原来啊是当地的牧民在聚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介绍藏族服饰)
??6. 为了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他们给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民族礼仪—献哈达(是敬意和祝福)
??6.参加完牧民的聚会,我们乘上火车继续上路,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美丽的巴塘。
??7.巴塘人民跳起了当地特有弦子舞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不信你们看,(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
??8.我们看完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弦子舞,这时有个小朋友唱起了优美的藏族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7.初听《巴塘连北京》范唱.
??师:这首歌曲很优美吧,同学们还想听吗?
??复听歌曲
??8.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它的歌名叫《巴塘连北京》。
??9.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速度怎样?
??10.设问: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音拖的很长)
??歌曲特点:西藏呢人烟稀少,地域辽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
??11.按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师强调:读出歌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11.教师范唱歌曲,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师:这首歌曲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有很多的陷阱,同学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所以老师先给同学们唱一唱。
??12.复听歌曲,要求:轻轻地跟音乐唱一唱。
??
??13.解决难点。你觉得唱着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 师范唱解决难点,随音乐划旋律线。
??请学生找出音乐节奏的特点(相同的乐句、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圆滑线(唱的圆滑些)句尾的连音线、)。
??14.注意刚才几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听老师完整的唱一遍歌曲。(教师合伴奏唱)
??15.跟钢琴慢速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不足之处教师及时纠正。(请同学们把刚才这句再唱给老师听听,老师再想听听这非常有特色的一句。)
??16.完整地唱好全曲。注意强弱节拍感。
??17.伴随音乐,师生接龙,尝试演唱歌曲
??18. 师:歌词中为什么把彩虹比作通往北京的大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巴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车也没有铁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别是他们向往的首都北京,这条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紧相连,可以说这是一条寄托着巴塘人民梦想的路。
课后反思:这首歌的节奏型,比较难掌握。要加强对节奏方面的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童声合唱<<飞向北京>>和木琴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
2、体会歌曲的节拍和情绪。了解木制打击乐器—木琴.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体会歌曲的节拍及情绪特点。
2了解木琴的音色及常用的演奏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演唱歌曲,老师做一下指导。
(二)新授
1、欣赏童声合唱<<飞向北京>>。
2、体会歌曲的节拍和情绪特点。
3、学生分组回答,老师点评.说明。
4、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听后知道是木琴演奏曲(困)
5、师提示学生注意听木琴的音色讲解常见的演奏形式。
6、复听,加深印象。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对音乐的体会能力。了解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形式
教学反思: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对本课的歌曲在旋律上能够掌握好。因而就要加强学生对音乐情绪的培养,通过对歌词和旋律特点的了解自己体会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逐渐加强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第二课 老师的节日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两首歌曲的旋律,能够背唱。
二、聆听《亲爱的老师,您在想什么》,体会教师为了教育下一代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燃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一、完整的演唱出歌曲《老师,节日好》与《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旋律。
二、演唱时,能够带着崇敬的心情,完整演绎。
教学难点:
对旋律中个别音符时值、节奏的掌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老师,节日好》的基本旋律。
2、正确掌握歌曲中个别音符的时值、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
带有感情的、以崇敬的心情演唱《老师,节日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二、新授
(一)学习一首新歌《老师,节日好》。
(二)新授
1、录音范唱,这首歌曲节奏很欢快,可以预设问题
2、随琴教唱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3、学生随着琴视唱歌曲,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组练习
5、完整试唱旋律。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6、对节奏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指导、范唱。
7、旋律填词,完整试唱全曲。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曲调欢快,旋律优美,在学习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教育学生尊敬老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唱新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掌握全曲旋律。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及时值特点。
3、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
1、整体上把握住歌曲旋律的准确性。
2、演唱时声音做到和谐、统一,带有感情。
3、把握好节奏、时值及旋律的正确唱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复习上节课学的歌《老师,节日好》。
(二)新授
1、开口音的发声练习。用啊唱:12 34 |54 32 |1---||
2、录音范唱 听完之后,讨论一下歌曲的情绪。
3、随琴教唱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及时纠正节奏、时值掌握不好的地方。然后老师示范,让学生对比。
5、学生、老师一起随琴唱旋律。
6、全体学生完整试唱旋律
7、对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指导、范唱。
8、全体同学带有感情的再次试唱全曲旋律。能够随着集体基本唱出歌曲(困)
9、鼓励学生表演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学习时还要多注意学生演唱的声音,在音准的情况下,多进行声音的处理。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新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填词完整演唱全曲旋律。
2、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及时值特点。
3、通过实践,正确把所给旋律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1、整体上把握住歌曲旋律的准确性。
2、演唱时声音做到和谐、统一,带有感情。
3、把握好节奏、时值及旋律的正确唱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复习上节课《老是节日好》的旋律。
(二)新授
1、先听录音范唱
2、开口音的发声练习。聆听新歌,说说歌曲的情绪。
3、随琴教唱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歌曲演唱时要深情的,还要及时纠正节奏、时值掌握不好的地方。
5、学生、老师一起随伴奏唱全曲。
6、复习书中的节奏型。
7、先全体同学唱,老师给指导。
8、唱出节奏型中的旋律,老师给指导。时间有富余的话请学生表演唱。
9、最后说一下今天都复习了什么节奏。
复习乐理知识。歌曲里唱的是谁?(困)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描写了老师为了学生日夜操劳的画面,要启发学生感受歌曲里的含义,更加懂得老师的辛劳。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歌曲《亲爱的老师,您在想什么》的欣赏,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能够随着伴奏哼唱歌曲的旋律。
3、使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重老师。
教学重、难点:
1、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听这首歌时,静静的、认真体会歌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3、随着范唱能基本上哼唱这首歌曲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复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速度比较慢,旋律比较抒情,可以当作发声练习。
(二)新授
1、先听录音范唱《亲爱的老师,您在想什么》
2、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什么样的。你在歌词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3、大声朗读歌词,认真体会歌词的含义。
4、复听歌曲,再次认真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意思,并说出你的理解。
5、随着范唱轻声哼唱歌曲,基本上了解歌曲的旋律。(困)
6、说一说歌曲里面描写了老师做了什么事情。
7、对学生的答案给于肯定,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课后反思:学习这首歌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多体会音乐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三课 淘气的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两首歌曲的旋律,能够背唱。
二、聆听《风儿和雪花》和《战台风》,了解弹拨乐器“筝”的及演奏形式。
教学重点:
一、完整的演唱出歌曲《淘气的风儿》与《风》的旋律并能够背唱。
二、演唱时,能够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完整演绎。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歌曲中两声部轮唱演唱形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淘气的风儿》的基本旋律。
2、正确掌握歌曲中音乐情绪变化特点。
教学重、难点:
带有感情的,带有幽默地语气来演唱《淘气的风儿》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学习一首新歌《淘气的风儿》。
(二)新授
1、节奏练习,发声练习。然后听录音范唱
2、说说你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随琴学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3、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练习之后,教师弹琴全体视场,老师讲解纠正。
5、完整试唱旋律
6、对节奏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指导、提示要唱出幽默的语气,并进行范唱。
7、旋律填词,完整试唱全曲。能够随着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困)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旋律比较难,学生学习起来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先让学生认真的聆听几遍,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歌曲《淘气的风儿》。
2、使学生能够带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3熟悉新歌《风》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
1、带有感情的,带有幽默地语气来演唱《淘气的风儿》这首歌曲。
2、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说说能分几个乐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复习歌曲《淘气的风儿》。在演唱之前,老师要要注意的地方讲解一遍,做做示范,学生们在演唱。
1、分组演唱,学生来听辨是否准确。
2、听录音范唱《风》
3、随琴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4、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再听录音范唱,说说音乐能分几个乐段。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对比一下,是否有的进步。
8、听范唱带,熟悉歌曲《风》的旋律。
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是处理了淘气的风这首歌曲,由于节奏比较难掌握,教师要多做示范,让学生分辨异同,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风》,完整掌握旋律并能加入歌词.
2对二声部的旋律能够基本上掌握.
3歌曲中的轮唱部分要衔接好.
教学重、难点:
1、同学们能够基本上掌握两个声部的旋律.
2、两个声部合唱部分的衔接要把握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发声练习。用wu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听录音范唱<风>.简单介绍一下曲式结构,有利于学生记住歌曲的段落
3、随琴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4、分声部教唱旋律,注意节奏.
5、低声部的学生多一些,演唱时声音轻一些。
6、找同学演唱本声部的旋律.
7、两个声部,初步合唱. 能够随着集体演唱出歌曲主旋律(困)
8.老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和指导.
9 两个声部的同学再次试着合唱.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的旋律不很难,但是二声部是这首歌曲的一个难点,要多加练习,使学生心中有旋律,更好的长处二声部的优美效果。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1 欣赏童声独唱<<风儿和雪花>>及争独奏曲<<战台风>>.
2 通过欣赏了解古筝的音色及演奏形式.
教学重、难点:1 通过聆听后根据旋律自编歌词演唱.
2 了解古筝的发展及演奏形式,记住其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复习歌曲<<风>>
1、分声部演唱歌曲 风,老师指导声音,及音准。
2、听欣赏曲<<风儿和雪花>>和<<战台风>>
3、比较两个曲子的不同,一个是歌曲,一个是器乐曲。
4、师生讨论,两首曲子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觉。
5、分组来表演一下,看那组编词最好.
6、介绍古筝的发展,演变.看图片,加深印象。
7、再听古筝曲加深对音色的印象.知道聆听的是古筝演奏(困)
8 看图听曲,说出曲子描写得场景.
9 分组说场景,提高学生想象力.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 使学生了解一些民族乐器及各种乐器的音色,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第四课 童心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两首歌曲的旋律,能够背唱。
二、 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 、培养学生的即兴创遍能力.
二 、通过欣赏让学生判断出歌曲的音乐情绪.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歌曲<<童心是小鸟>>的基本旋律.
2 正确掌握演唱时的情绪及表情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表演,加强学生的创编能力.
2 演唱时注意空拍和符点地把握.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
学生交流看到的春景。
2、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再轻轻跟唱。
要求: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
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分组来演唱。
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 这是首欢快的歌曲,学习时多注意节奏的准确性,老师可以对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多次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聆听《山童》分辩节奏中有何不同。
2 学唱《小孩世界》基本上掌握歌曲旋律。
教学重、难点:
1 能否掌握歌曲的旋律。
2 本课中能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3 稍快的演唱时能够把握好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聆听《山童》。
2、听后分辩乐段之间的不同节奏。说说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3、学生听后再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什么样的。
4、师生讨论,讲解之后再次聆听。
5、发声练习。
6、听范唱《小孩世界》。
7、师带学生随琴唱旋律。
8、填歌词,师生一同演唱。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9、注意演唱时的速度,本课时结束。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加强了学生的听辨能力,感受不同音乐形象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很重要的帮助.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对歌曲《小孩世界》进行处理。
2 聆听《真善美的小世界》。
3 用不同的节奏型区分不同段落。
教学重、难点:
1 完整的演唱《小孩世界》
2 在聆听中能够分辨不同的乐段。
3 通过实践活动为《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发声练习。听歌曲小孩世界。
2、跟琴学习演唱歌曲《小孩世界》。
3、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老师给予指导、纠正。
4、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咬字。
5、聆听《真善美的小世界》。
6、带着问题再听一遍。能够和集体一起哼唱旋律(困)
7、学生回答两段的节奏型都是怎样的。
8、根据回答进行指导、讲解。
9、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为歌曲伴奏。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充满了孩子的想象,可以培养孩子转动脑筋,创编音乐,培养音乐能力。
第五课 赛马
教学目的:
一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歌曲的风格
二 演唱歌曲时一定要唱出歌曲的民族风格.
三 通过对歌曲的看图聆听,发挥想象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
教学重 难点:
一 演唱时要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 通过聆听,记住二胡的音色特点.
三 为歌曲伴奏,加强学生的主动发挥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2 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
3 能够通过表演理解歌曲描写的场景
教学重 难点:
1 演唱时要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演唱时要注意演唱的情绪
3 通过表演更好的理解歌曲所描写的内容.
教学过程:
学唱歌曲
1、熟悉节奏
师:大草原可真美呀,许多蒙古族的小朋友都在这里比赛骑马呢,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吧!
(放《我是草原小骑手》范唱)教师带学生按节奏做骑马动作。
2、熟悉歌词
师:我看看谁是细心的孩子,记住了歌词的内容?
(学生回答)
师:没听清也不要紧,我们再来听一遍,我来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课件,教师巡视,给认真的学生贴小星星)
师:你们听清了歌词的内容吗?
(学生回答)
3、学唱歌曲
师:你们也想成为神气的草原小骑手吗?那可不容易呢,要经过很多难关和考验呢!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好,我决定帮助你们,我们一起来闯过那些难关吧!
a、第一关: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第二关:轻唱旋律(放慢速度)
c、第三关:跟着节奏念歌词(放慢速度)
d、第四关:唱歌词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很有草原歌曲的特点,学生们聆听之后很感兴趣,教授时,要注意让学生唱出歌曲的民族风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我的小马>>
2 用齐唱.轮唱两种形式比较那种演唱形式比较好
3 用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 难点:
1 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2 通过演唱来对比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
3 为歌曲伴奏时要保持统一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发声练习。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也要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你们看看是谁?教师板书(简笔画)一匹小马。
小马给大家带来了两条节奏:(节奏卡片)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用哒读出:
哒 哒 | 哒 哒 |
哒哒 哒哒 | 哒哒 哒哒|
2、聆听范唱<<我的小马>>
3、老师完整范唱一遍。
4、学生随老师学唱。
5、师生随琴共同演唱全曲。
6、师对演唱情况进行指导 纠正。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7、找学生为歌曲伴奏
8、注意控制速度及弱规律
9、全体学生完整演唱一遍全曲.
课后反思: 层层紧扣,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表扬同学们的课上表现,培养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聆听二胡独奏<<赛马>>
2 通过聆听记住二胡的声音特点
3聆听管弦乐<<轻骑兵>>序曲
4 通过看图听,想象音乐中的画面及情绪变化.
教学重 难点:
1 通过聆听记住二胡的音色特点
2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 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聆听二胡独奏<<赛马>>
2、注意二胡的音色特点
3、学生说一下,二胡的音色特点
4、复听,学唱<<赛马>>的主题
5、聆听<<轻骑兵>>序曲
6、看图听乐曲,想象音乐中的画面及情绪变化.
7、按音乐的发展变化,在土上标出序号.
8、师生共同听音乐并指出进行到那幅画面
9、复听两曲并进行对比,加强学生听辨不同音乐的风格的能力
10、能够边看图边认真的聆听歌曲。(困)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所演奏出来的感觉是不同的,能分辨出来,并能说出有什么不同。
第六课 快乐课间
教学目的:
一 歌曲《哦,十分钟》通过为歌曲伴奏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二 学习二声部歌曲《大家来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三 聆听管弦乐《陀螺》和电子琴独奏《旋转木马》。
四 学习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更好的了解二、三拍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一 学习歌曲时,要注意空拍及连音的掌握。
二 为歌曲伴奏,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三 聆听曲子,感受音乐中的所描写的音乐形象及情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哦,十分钟》完整演唱
2 结合歌曲,说说自己在课间都有什么游戏活动。
3 为歌曲伴奏,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时,注意空拍及时值的掌握。
2 结合自己的课间活动说说十分钟都做了什么游戏。
3 通过为歌曲伴奏,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 看谱再次听歌曲范唱,明确歌曲段落结构。(找出不同结束句,再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节奏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节奏紧凑,第二部分节奏舒展。)
2. 学唱第一部分16小节。
(1) 教师范唱1~8小节,设问:这8小节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小节?出现了几次?(三次)
(2) 唱一唱这两小节 55 34 | 5 0 |
(3) 剩下 4 2 | 6 5|这两小节跟琴模唱。(注意音准)
设问:每小节几拍?几分音符为一拍?板书(2/4)
3.讲解2/4拍的含义,强弱规律。(板书● ○)
(1) 出示皮球,教师边拍皮球,边让学生观察皮球运动方向(板书↓↑)
(2) 学生划2/4拍指挥图式
(3) 出示节拍器,观察节拍器运动方向(板书→←)
(4) 学生学画第二种指挥图式。
(5) 跟着2/4拍节奏学走解放军队列步伐。
4.选择自己喜欢的指挥图式,演唱1~8小节。
5.跟琴模唱9~16小节,并划拍
6.完整演唱1~16小节。
7.用钢琴弹奏17~24小节(这几小节旋律只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节奏简单)。
8.跟老师学唱两个结束句。
9.完整模唱全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la li lu等唱)。
10.完整演唱第一段歌曲,第二段歌曲。
11.体验快乐课间,激发情绪,学生按自己的爱好分为跳绳组、跳皮筋组、打花巴掌组、唱歌组。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学唱,表现课余生活的几个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感受童年的美好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二声部歌曲《大家来唱》
2 聆听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
3 二声部和谐、统一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
1 二声部的演唱要和谐、统一。
2 聆听音乐要注意听歌曲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吸气、发声练习。
2、聆听范唱<<大家来唱>>
3、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哼唱。
4、两声部分别哼唱,老师指导纠正。
5、两个声部试合唱,师进行帮唱。
6、两个声部的同学进行合唱。
7、师进行指导、处理。
8、学生互相配合,进行演唱,初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9、能够和部分学生演唱主旋律(困)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很短小,旋律也很平稳,只要是来训练学生对二声部的熟悉及掌握。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欣赏管弦乐<<陀螺>>和电子琴独奏<<旋转木马>>
2 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 难点:
1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所描写的音乐形象
2 通过学习能过正确的打出二 三拍子的图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同学们,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今天我们聆听<<陀螺>>和<<旋转木马>>
2、学唱<<陀螺>>的主题旋律,感受音乐形象
3、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觉,师生进行讨论
4、复听一遍,认真听辨主题旋律.
5、学生说说完过旋转木马没有 有什么感觉.
6、边听曲子,边想象玩旋转木马的情景.
7、体会有玩旋转木马的感觉吗
8、学生说说自己听完的感觉复听一遍
9、学习二三拍子的打法及强规律.
能够与同学一起打拍子(困)
10 找学生.来表演两种拍子,并打出强弱规律.
课后反思:聆听歌曲,在听中渗透二、三拍子的知识,使学生听学结合,在实际的音乐中体会节拍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掌握。
第七课 拾小海
教学目的:
一 能独自演唱<<海娃的歌>>
二 能随着歌曲伴奏有表情的演唱<<美丽的小海螺>>并进行表演.
三 听<<赶小海>>之后,能够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
四 听着<<拾贝壳>>时,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
一 歌曲中出现的变化音#4,演唱时要注意音高.
二 三拍半的陈词部分,拍数容易掌握不好
三 能够听辨出歌曲的音乐情绪.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填词演唱.
2 学会歌曲后,能够演唱歌曲中的谱子.
教学重难点:
1 变化音#4演唱时一定要注意音高
2 陈词部分的拍数要数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 发声练习。 初步感受曲谱。学生一边做身势动作,一边跟琴学唱曲谱。
2、 引导学生一边做身势动作,一边按节奏朗读歌词。分组进行。)
3、 试唱歌词。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词。
4、 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并且就结束设计一个造型动作。
5、进入合作学习阶段。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确定每组的小组长带领各组成员一起学
习歌曲。
6、进行小组展示。
7、 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听范唱中唱得很有特点,在学唱中尽量唱得有特点,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小海娃要回家了,也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说“再见”的时候了。课后请大家完成一个作业,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排练〈〈海娃的歌〉〉,下节课我们再来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填词演唱.
2 边歌唱边表演,自己创编动作。
3 学会歌曲,想想用哪种形式(独、对、齐唱)演唱效果好。
教学重难点:
1 装饰音的演唱方法要正确。
2 要注意歌曲情绪及速度的变化。
3 能够通过创编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 发声练习。
2 听范唱《美丽的小海螺》听前设定几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
3 学唱歌曲,师教唱歌曲,生随琴唱。(困)
4 注意装饰音—倚音的演唱方法,一定要进行指导。
讲解一下倚音的含义及唱法。
5 学生分组演唱,师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指导。错误多的地方老师可以多做示范,让学生仔细分辨。
6 其他小组的同学不要出现前组同学的错误。
7 分组讨论什么演唱形式好,并进行表演。
8 各组进行交流,出一组最好的为全班表演。
9 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来展示自己的创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床边能力。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说出歌曲的音乐情绪。
2 并能够根据听后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说出歌曲的音乐情绪。
2 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够进行创编进行表演。
3 听完歌曲后,能够说一说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情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新授
1 聆听《赶小海》
2 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小组间可以交流
3 说说听完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4 聆听《拾贝壳》
5 以自己的理解,说出歌曲表达的情景。
6 分组进行创编,找同学为大家表演。
能够与同学为表演伴唱(困)
7 对表演的同学,全班给以热烈的掌声。
8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编,表现自己。
课后反思:在学唱中尽量唱得有特点,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
第八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的:
一 能够独自演唱<<摇篮曲>>和<<唱给妈妈的歌>>
二 通过学习和聆听<<摇篮曲>>,选择合适的表达词语.
三 能够通过学习,体验母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一 通过聆听,能够感受出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二 能够区分出童声与女声演唱部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唱歌曲<<摇篮曲>>
2 体会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注意演唱时音色的控制
2 通过学习了解作者舒伯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 新授
1 聆听《摇篮曲》
2 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小组间可以交流
3 说说听完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4 在书上选出所给的适合于 《摇篮曲》的词语
5 师弹琴教唱歌曲
6 分组演唱。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7 个别演唱
8对表演的同学,全班给以热烈的掌声。
课后反思:通过对学生的听觉训练,更好的感受乐曲的意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 分组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曲的意境.
2创编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 新授
1 聆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 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小组间可以交流
3 说说听完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4师弹琴教唱歌曲
5分组演唱。
6个别演唱
7分组找表演的同学
8 给出评价
课后反思:通过创编,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妈妈之歌》
2 听后说感觉并画图
3 体会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曲子,并画出感受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 新授
1 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妈妈之歌》
2 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小组间可以交流
3 说说听完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4体会曲子,并画出感受图
5分组比较
6评出优秀的一组
7 给与表扬.
课后反思:同词不同音高的部分,演唱时容易出现错误,需要进行,提示和纠正.
第九课 爱和平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每人伸出一只手>>
2 组成队形,表演集体舞
教学重 难点:
1 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2 进行节奏接龙
3 为歌曲伴奏时要保持统一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发声练习。
2、聆听范唱<<每人伸出一只手>>
3、老师完整范唱一遍。
4、学生随老师学唱。
5、师生随琴共同演唱全曲。
6、师对演唱情况进行指导 纠正。
7、找学生为歌曲伴奏
8、注意控制速度及弱规律
9、全体学生完整演唱一遍全曲.
10、进行集体舞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2 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 难点:
1 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2为歌曲伴奏
3 为歌曲伴奏时要保持统一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发声练习。
2、聆听范唱<<各国儿童心连心>>
3、老师完整范唱一遍。
4、学生随老师学唱。
5、师生随琴共同演唱全曲。
6、师对演唱情况进行指导 纠正。
7、找学生为歌曲伴奏
8、注意控制速度及弱规律
9、全体学生完整演唱一遍全曲.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聆听童声独唱 《爱星满天》,《欢乐颂》
2 能随录音演唱
3 人声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人声的分类
2 能随录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 新授
1 聆听童声独唱 《爱星满天》,《欢乐颂》
2 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小组间可以交流
3 随着录音演唱《爱星满天》,
4聆听《欢乐颂》
5分辨人声的分类
6学生分辨回答
7 师指导,讲解。
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