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藏戏 课件+素材(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藏戏 课件+素材(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21:43:36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2022年春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第1课时
藏戏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京剧《穆桂英挂帅》
黄梅戏《五女拜寿》
豫剧《白蛇传》
藏戏
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表演。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藏戏
助学资料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藏戏的传统剧目有《文成公主》《卓娃桑姆》《顿月顿珠》《白玛文巴》等。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族群众历来把他看作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他是藏族群众心中智慧、力量的化身。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是一名有造诣的学者。他一生共修建了58座铁索桥、60座木桥。唐东杰布为西藏交通的开拓,为藏戏的创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歌颂他、纪念他。
唐东杰布
我收藏( )了一张印着西藏( )风景的明信片。
字词乐园

zàng( )
cáng( )
西藏
收藏
多音字
zàng
cáng
例句

hōnɡ( )
hǒnɡ( )
哄堂大笑
哄人
hònɡ( )
起哄
例句
他哄( )人的话,引得大家哄( )堂大笑,几个反应灵敏的观众跟着起哄( )。
hǒnɡ
hōnɡ
hònɡ
唐朝流传( )下来了许多传( )记。

zhuàn( )
chuán( )
传记
流传
zhuàn
chuán
例句
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 )
原意指马脱离缰绳,可引申为脱离某种束缚、不受控制的意思。 ( )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 )
解词义
传奇
脱缰
咆哮
吞食,整个地吞下去。 ( )
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 )
指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
( )
吞噬
一无所有
哄堂大笑
身无分文
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
形容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有其他请求。 ( )
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 )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别无所求
初读感知
根据“阅读提示”,说说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
(2)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藏戏的。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3段):以三个问句开篇,点出了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起源及其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18段):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反问
以反问开头有什么好处?
品读鉴赏
藏戏的主要特点
这三个问句总领全文,既点明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又引出了下文对藏戏这些特点的介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第二部分:
第一层(4—7段):藏戏的起源。
第二层(8—14段):面具特点。
第三层(15段):舞台形式。
第四层(16段):演出方式。
第五层(17段):演出形态
读4—7自然段,了解藏戏的起源,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藏戏诞生的故事。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起因
起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经过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唐东杰布看到江水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后,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写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人们出钱出力,帮助架桥。
写唐东杰布实现了架桥的宏愿,也成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读课文8—14自然段,了解藏戏面具的特点,藏戏中不同人物面具的颜色及其象征意义。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藏戏面具的基本特点
人物 面具特点 象征意义
国王
王妃
巫女
妖魔
村民
不同的人物面具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红色
威严
绿色
柔顺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压抑和恐怖
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
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演出场地很开阔。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舞台简单
舞台形式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面具的重要作用
演出方式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演出形态
总—分—总
回顾全文,说说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方式介绍藏戏的?
概括藏戏主要特点
详细介绍藏戏的起源和特色
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藏戏
问句开篇,概括主要特点
起源
传奇色彩
特点
总结全文
特点鲜明,内涵丰富
以“师传身授”方式传承和发展
凸显民族特点,
传承优秀文化
详细介绍
主旨提炼
这篇文章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显示了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梨园弟子 优孟衣冠 粉墨登场
插科打诨 有板有眼 顾曲周郎
宽袍大袖 锣鼓喧天 声情并茂
与戏曲有关的成语
课后拓展
扮戏不像,不如不唱。
角色无大小,全当正戏唱。
虽十转百转,而本音始终一线。
有板时若无板,无板时却有板。
与戏曲有关的名句
课堂练习
一、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写出词语。
班长讲的故事很有趣,把大家逗得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表妹是一个 的小孩,我真的为她骄傲。(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
哄堂大笑
能歌善舞
他从一个 的穷小子变成上市公司的老板,靠的都是他自己的进取与拼搏。(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一无所有
二、如果藏戏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则说明人物( )
A.年龄相同 B.身份相同 C.性别相同
B
课后作业
课后欣赏藏戏中的经典曲目,写一写感受。
了解我国戏曲的相关知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