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画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画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课前预习篇
6 画
快乐识字
新课导入
放眼望去,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鸟,可走到跟前却听不到水流声、鸟鸣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寻找答案吧。
目标导学
2. 掌握“远和近”、“有和无”、“去和来”三组反义词。(重点)
3. 熟练地背诵课文,领略诗中描绘的景象。(难点)
1. 我能认“远、近”等10个生字,会写“水、去”等4个生字。(重点)
知识链接
中国画 简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字词识记篇
我会写的字
我会认的字
(“去、来”见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正音:还在(hái huán) 远看(yuǎn yǎn) 色彩(shè sè)。
辨形:“水”字不要写成“永”。“去”字的第2笔是“丨”,不是“一”。
hái (还有)

huán(归还)
运用:小明上周借我的《故事大王》还(hái)没有归还(huán)。
近义词
无——没
反义词
远——近 有——无 去——来
看 望
辨析: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用眼睛“看”的意思。但“看”一般是指看近一点的
事物,“望”一般相对于较远。
运用:我们全家在动物园看狮子的时候远远望见了彩虹。
· √
· √
· √
词语听写
大水 不要 来去
方法目标
学习了解对偶的写作方法
对偶
边读边想象画面
通过想象进行场景描写
课文讲解篇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jìn tīnɡ shuǐ wú shēnɡ
远① 看 山 有 色 , 近② 听 水 无 声 。
(对偶)
译文:在远处看,山是有颜色的,站在近处,听不见流水的声音。
【句解:这两句分别对远处的山,近处的水,山的颜色以及水的声音进行了描绘。远处的山常常是模糊的,但这里却可以看清;近处的水流一般可以听见声音,这里却听不见。】
①远:空间或时间距离长,与“近”相对。
造句:中国和美国离得
很远。
②近:与“远”相对。
造句:上海和江苏离得很近。
③惊: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
品析:这首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画面感跃然纸上。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rén lái niǎo bù jīnɡ
春 去 花 还 在 , 人 来 鸟 不 惊 ③ 。
(对偶)
译文:春天过去了,花仍然开着,人走到了跟前,鸟也不害怕。
【句解:这两句描述了花、鸟的状态。春天过去了,一般花也就谢了,但是这里还开着;人走过去了,鸟一般就会害怕然后飞走,这里的鸟儿却一点也不害怕。】
思考:这首诗的谜底是什
么?你是如何知道的?
前两句对画面中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进行描述,后两句描绘了花和鸟的状态。“山有色”、“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都点明了谜底是一幅山水画。
课文讲解篇
结构图示
远看 山有色
近听 水无声
春去 花还在
人来 鸟不惊

(谜底)
主题感悟
这是一首谜语诗,通过诗人对苍
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可爱
的鸟的意象描写,一幅美丽的风景卷
轴便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画中有山、有水、有花、有鸟,
景物真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
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让美丽的景
物不只出现在画里。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 本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写,使一幅画浮现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一目了然。
仿写思路:按照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景物顺序进行描写,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使文章更有画面感。相信学会了这种方法,你的写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我的练笔:自己画一幅小画,试着把它描写出来吧!
课后习题解答
课后作业篇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注意要读出古诗的韵律,前两句朗读时要重读“远”、“有色”、“近”、“无声”,后两句朗读时要重读“还在”、“不惊”。
朗读示例: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
背诵指导:先理解诗意,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