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二、三章测试卷 答案
一、填空题
1. 32.0 2. 甲乙丙丁 3. 甲 4. 10,运动 5. 3:5,1:8 6. 72,40
7. 70
二、选择题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C D C D C
三、实验探究题
15.(1)80.0;便于测量时间
(2)大 (3)0.5
16.(1)a、d (2)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3)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四、计算题
17.
18.(1)1700m(2)36km/h
19.(1)2.5s(2)0.36m/s(3)0.36m/s~0.4m/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三章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 mm。
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 。
3.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频率256z和440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图 (选填“甲”或“乙”)是敲击频率256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
4.小明同学参加了全程7.5km的迷你马拉松比赛,用时45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5.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3:5,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的路程之比是1:2,它们的速度之比是4: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 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 s。
7.相距4500米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货车从甲站出发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度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于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赴甲站。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那么客车途中遇到第一辆货车与最后一次遇到货车相隔的时间为 秒。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8.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 )
A.标志牌静止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9.下列四个图象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0.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3.12cm、3.13cm、3.13cm、3.53cm、3.1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为( )
A.3.12cm B.3.1275cm C.3.13cm D.3.14cm
11.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到t1时间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
B.t1到t2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C.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等
D.t1到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12.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3.医院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耳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 )
A.声音响度太小
B.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
14.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
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
C.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36m
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15.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将金属挡板固定在B点和C点,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AC之间的距离是 cm;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
(2)若测量AC段平均速度时,未到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 。
(3)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16.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在实验中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法;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四.计算题(17题5分,18题7分,19题8分,共20分)
17.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已知在前五分之一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请推导出后五分之四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的表达式(仅用v1和v表示)
18.小明乘坐一艘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若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825m,则汽艇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每时。
19.如图a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小球分别位于A、B两点,同时开始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匀速运动,已知AC=50cm、BC=90cm,甲的速度为0.2m/s。求:
(1)甲小球由A点到C点的时间t;
(2)为使两小球刚好在C点相碰,求乙小球的速度;
(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现将乙小球换成长MN=10cm的滑块(宽度很窄),N端放于B点,如图b所示,为使两者相碰,求滑块的速度范围。
声明:
(第2题图)
(第1题图)
(第6题图)
(第3题图)
(第16题图)
(第15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