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咏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21: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

1 古诗二首其二《咏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 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让学生在朗读、交流、欣赏中感悟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生字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诗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三、想象画面,悟情诵读。
四、迁移学法,拓展积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示诗题。
1.播放初春时节柳条飘飞的优美画面,儿歌诵读、古诗新唱的视频,将学生引入美的意境。
2.引出诗题《咏柳》。(板书诗题:咏柳)
3.学生齐读课题。
4.出示生字“咏”,指名当小老师讲“咏”字的记字方法,知道咏是赞美、歌颂的意思。
(如《咏鹅》)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诵读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这首古诗赞美了什么?歌颂了什么?
6、了解诗作者。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作者是谁?贺知章。关于诗人贺知章你有哪些了解?
预设:生: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诗狂、书法家)
生:我们诵读过他的《回乡偶书》。一起诵读!
(设计意图: 诗题是诗歌的眼睛,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诗题中的“咏”字,进而明白“咏柳”的意思,从而举一反三,理解“咏”字用法的精妙之处。初步知道了解诗人,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二、初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自学提示:
(1)圈出古诗中生字,把字音读正确。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3)由组长负责组织大家选择最好的一张生字卡片推荐给全班同学。(设计好或识字方法
好)
3、全班交流,梳理本课生字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诗句,检查字音。(诗句配画)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设计意图: 采用自制生字卡片,鼓励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并在小组内交流,是为了尽可能地改变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认”的被动识字局面,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为前提,创设多维识字环境等策略,同伴间交流、巩固识字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三、想象画面,悟情诵读。
(一)指名读诗。找到描写柳树美的诗句。
(二)学习第一句诗。
师:古诗中哪一句是直接写柳树的?你从哪儿感悟到了春天柳树的美?
预设: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 借助“碧玉图”,看图想像,让孩子直观地认识到柳叶的颜色像碧玉一样绿。
2、 借助“丝带”图,想像理解柳树细长的枝条就像绿色的丝带。
3、 这一联诗里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引出“妆”想像高高挺立的柳树在春风中,用碧玉般美丽的柳叶打扮自己。
4、质疑:这句诗中“一树”“万条”真的是具体表达一棵树、一万条吗? 在古诗中,有许多数量词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你读过这样的诗句吗?指名分享。
5、小结:诗人抓住了早春柳树的特点,把柳树当作美丽的姑娘,那随风摆动的枝条就像是
小姑娘衣裙上的丝带,多美啊!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三)学习第二句诗。
1、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问:你觉得这句诗写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
(1)指名回答,其他同学适当补充。
(2)师:这两句诗写得很有意思,就像是诗人自问自答。自己试着有语气地读一读吧。
(3)自由练读、分组读、齐读、指名读。
2、小结:诗人把满树的新叶比喻成“碧玉”,把随风飘荡的柳条比喻成“绿丝带”,多么形象而生动呀!
(设计意图: 随文识字将识字与诗文联系起来,边读文边识字,将识字贯穿于朗读过程中在语境中学习,提高生字的复现率。在诵读品味语言中,将生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诵读诗歌中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顺应儿童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规律,特别利于促进儿童语言思维的发展,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四、迁移学法,拓展积累。
1、 诵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我们在以前背诵过的诗歌里也读到过比喻句,谁能读两句给大家听听?
2、 拓展诵读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月的春风像剪刀,剪出细长的柳叶。它还会像温柔的手,抚摸大地,给大地带来什么?
请把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吧!

五、总结全文、积累背诵。
春天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剪开杨柳叶的春风、是普照大地的暖暖阳光,春天给我们带来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再次体会诗人贺知章回到家乡,喜欢家乡的柳树、喜爱家乡春天的快乐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咏柳》,把自己最美的歌颂送给春天!
(设计意图: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希望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并且适时积累和运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六、抓住汉字结构特点,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5个生字“碧、绿、妆、丝、剪”,让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并按结构进行分类。
(1)观察上下结构的字:“碧、丝、剪”,发现书写特点。
(2)引导学生注意三个字中“一”在字中的不同位置及其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3)描一描、写一写。
(4)反馈评价,练写。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绿、妆”,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1)注意“绿”的易错笔画,重点指导。
(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求。
(3)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子。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整体布局(结构特点),再关注笔画细节,也就是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帮助学生积累“把字写端正、美观”的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七、课后延伸(作业小超市):
(1)背诵、默写古诗《咏柳》。
(2)设计:为古诗《咏柳》配一幅画。
(3)制作:和同伴合作完成诗词小报《咏柳》。
古代诗人不仅以柳寓春,更常以柳惜别,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去收集相关描写“柳”的
诗词,制件成简单的小报。
(设计意图:课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层次性、合作性、生活性、整合性和趣味性。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在拓展中学习和提高。)
附板书: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颜色美
万条/垂下/绿丝绦。——姿态美 赞美柳树
不知/细叶/谁裁出,——形状美 歌颂春天
二月/春风/似剪刀。——意境美
(设计意图:借助板书可以体现本课的重难点,体现本课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通常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