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各地修建了很多石窟寺,它们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其中,云冈石窟位于如图中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以下各项誉称所代表的古代人物,不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诗圣 B.诗仙 C.画圣 D.书圣
3.《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硝石、硫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童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21cnjy.com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4.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均已具备,而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皆精,被世人誉为“书圣”,他的某一作品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作品是
A.《玄秘塔碑》 B.《姨母帖》 C.《兰亭序》 D.《金刚经碑》
5.唐朝出现诗歌繁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交融形成多元文化 ②唐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③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④开放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这一时期道教
A.获得独尊地位 B.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
C.主张“贵儒”和“尊道” D.渐趋中国本土化
7.唐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星光万丈,著名诗人比比皆是,其中被称作“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辛弃疾
8.“诗仙”“诗圣”“书圣”“画圣”所对应的历史人物排列正确的是
A.吴道子、王羲之、李白、杜甫 B.王羲之、李白、吴道子、杜甫
C.李白、杜甫、吴道子、王羲之 D.李白、杜甫、王羲之、吴道子
9.文化艺术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下列不能反映唐朝社会现实的文化现象的是
A.杜甫的诗歌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开通大运河 D.伊斯兰教的传播
10.“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建安文学、田园诗等文学形式出现 B.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
C.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成就显著 D.适合市井演唱的散曲杂剧形成
11.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活字印刷术发明并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同学们在复习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时,会通过连线、归纳等方式进行整理。下列项中连线错误的是
A.东汉张仲景——“医圣” B.东晋顾恺之——“画圣”
C.东晋王羲之——“书圣” D.唐朝杜甫——“诗圣”
1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A.雕版印刷书籍出现 B.孙思邈编写出《千金方》
C.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D.贾思勰著述《齐民要术》
14.下列杰出的著作,成书于东汉的有( )
①《九章算术》②《氾胜之书》③《离骚》④《伤寒杂病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A.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出现 B.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D.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
16.以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果,出现于汉代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重大革命
②《齐民要术》记录黄河中下游的生产经验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④《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甘英 B.玄奘 C.一行 D.鉴真
18.关于宋代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
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D.宋代书法注重法度,忽视个性
19.下图刻画了竹林七贤在生活中的形象,也体现出他们在生活上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尊重权威 B.避世修行 C.崇尚自然 D.严谨求实
20.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高宗时编修的www.21-cn-jy.com
A.《千金方》 B.《本草纲目》 C.《唐本草》 D.《天工开物》
21.“灵均之为声也,以骚;子云之为声也,以赋;少陵之为声也,以诗”。材料中的“少陵”是
A.屈原 B.杜甫 C.关汉卿 D.吴道子
22.下图是2009年在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大邑县石虎村唐宋遗址出土的一只白瓷斗笠碗,但是否就是“大邑烧瓷”,各方意见不一。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判断其是“大邑烧瓷”最有力证据是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大邑县志》的记载 B.该遗址的窑址发掘物
C.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 D.该遗址的墓葬发掘物
23.杜甫遭逢乱世,目睹世间疮痍,大声疾呼:“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这体现了杜甫
A.对社会生活细致描绘 B.突出表现自我的价值
C.对统治者无能的鞭挞 D.强烈的现实主义态度
24.根据朝鲜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等等。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唐朝时期的版图囊括了朝鲜半岛 B.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
C.新罗与唐朝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 D.新罗统治者与唐朝皇帝共用年号
2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主要的文学成就包括
①建安文学 ②民歌 ③戏曲艺术 ④南朝骈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有一首歌曲描绘了一种传统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雕塑艺术 D.书法艺术
27.唐人李白曾这样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下列与其所说的风格一致的字体是( )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小篆
28.下图字体中写意性最强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9.“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www-2-1-cnjy-com
A.建安文学再现社会真实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 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
3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2-1-c-n-j-y
A.张骞出使西域 B.法显西行 C.玄奘天竺取经 D.澶渊之盟
31.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社会各领域也多受其影响,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建安文学 B.龙门石窟 C.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D.雕版印刷《金刚经》
32.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体现了佛教在南北朝的繁盛。下列关于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A.为民众提供精神寄托 B.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C.始终得到统治者支持 D.挑战儒家正统地位
二、多选题
3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完备的书体有( )21*cnjy*com
A.行书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34.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为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来源:21cnj*y.co*m】
A.法显 B.玄奘 C.鉴真 D.空海
35.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汉族,汉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在科技领域颇有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A.《九章算术》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造纸术的改进 D.《神农本草经》
36.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已经传入中国
B.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C.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材料分析题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在对外关系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鼓励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并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当时与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中外贸易广泛开展,唐都长安外商云集,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政府下令保护,绝不盲目排外。在此背景下,大量外来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唐朝兼收并蓄,积极的借鉴吸收。【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徐敏《唐前期的改革和兴盛》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王朝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
38.图1、图2、图3所示是中国古代三位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的代表作品(局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cnjy*com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据黄惇《中国书法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图3艺术特点,并据此判断其作者。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712-770年),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757年)
(1)指出材料中的二首诗分别与唐朝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杜甫的诗对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价值?若要对这些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研究,还可寻找那些途径或方法?21·世纪*教育网
40.交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 盛乐时期①(258—398年) 平城时期(398—494年) 洛阳时期(494—534年)
北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出土地址 呼和浩特鲜卑墓 大同深井墓 河南偃师染华墓
解释 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 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 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揉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现象。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21·cn·jy·com
——《新课标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僧寺六十四,尼寺二十七,道士观十,女观六,波斯寺二,胡袄祠四。
——宋敏求《长安志》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上图说明唐朝的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42.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
2005年8月24日,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日本天皇亲临参观。这方墓志发现于西安,周长约39厘米,上面仅有117字,在面世数月后,却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以下是墓志内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公,姓井,字真成,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隟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
请回答:
(1)“开元”是什么纪年方法?为何这方墓志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
(2)简述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从墓志文中你获取哪些关于这位日本遣唐使的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各地修建了很多石窟寺,它们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其中,云冈石窟位于如图中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其中②所在的位置是山西,B项正确;①③是甘肃省,④河南省,与题意不符,排除ACD。
2.以下各项誉称所代表的古代人物,不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诗圣 B.诗仙 C.画圣 D.书圣
【答案】D
【详解】
诗圣指唐朝的杜甫,诗仙指唐朝的李白,画圣一般指唐朝的吴道子。而书圣指东晋的王羲之,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
3.《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硝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童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答案】B
【详解】
根据“(成分)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辅”“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童粉(粉身碎骨)”可知,文中反映的是火药,故选B;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与“(成分)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无关,排除A、C、D。
【点睛】
4.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均已具备,而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皆精,被世人誉为“书圣”,他的某一作品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作品是
A.《玄秘塔碑》 B.《姨母帖》 C.《兰亭序》 D.《金刚经碑》
【答案】C
【详解】
据所学知识,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采众长,诸体皆精,被世人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5.唐朝出现诗歌繁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交融形成多元文化 ②唐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③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④开放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根据唯物史观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决定上层简直,唐诗的繁荣得益于唐代民族交融形成多元文化 、唐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同时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和开放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唐诗的繁荣,D正确,A、B、C概括不全,排除。
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这一时期道教
A.获得独尊地位 B.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
C.主张“贵儒”和“尊道” D.渐趋中国本土化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道教主张“贵儒”和“尊道”,C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白马寺是佛教的产物,B排除;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D排除。故选C。
7.唐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星光万丈,著名诗人比比皆是,其中被称作“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辛弃疾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杜甫被誉为“诗圣”,B正确;李白被誉为“诗仙”,A排除;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的代表,与“唐诗”无关,排除CD。
8.“诗仙”“诗圣”“书圣”“画圣”所对应的历史人物排列正确的是
A.吴道子、王羲之、李白、杜甫 B.王羲之、李白、吴道子、杜甫
C.李白、杜甫、吴道子、王羲之 D.李白、杜甫、王羲之、吴道子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书圣”是王羲之,“画圣”是吴道子,故选D;其他三个选项均对应有误,故排除ABC。
9.文化艺术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下列不能反映唐朝社会现实的文化现象的是
A.杜甫的诗歌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开通大运河 D.伊斯兰教的传播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期开通的,因此C符合题意;ABD均是唐朝社会现实文化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汉末魏晋六朝是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建安文学、田园诗等文学形式出现 B.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
C.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成就显著 D.适合市井演唱的散曲杂剧形成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汉末魏晋六朝出现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文学、田园诗等文学,故选A;隋唐时期,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排除B;C是明清时期,排除;D是元朝,排除。
【点睛】
11.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活字印刷术发明并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魏晋时期,裴秀编著《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因此,②③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果,故选C;僧一行是唐朝时期的人物,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朝,①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21cnjy.com
12.同学们在复习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时,会通过连线、归纳等方式进行整理。下列项中连线错误的是
A.东汉张仲景——“医圣” B.东晋顾恺之——“画圣”
C.东晋王羲之——“书圣” D.唐朝杜甫——“诗圣”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吴道子被称为“画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B符合题意,故选B;东汉张仲景是“医圣”,东晋王羲之是“书圣”,唐朝杜甫是“诗圣”,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1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A.雕版印刷书籍出现 B.孙思邈编写出《千金方》
C.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D.贾思勰著述《齐民要术》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是北魏时期著名农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而非隋唐时期,故选D;唐朝时期,雕版印刷术发明问世,并得到普遍应用;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编写出《千金方》;唐朝中后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上述三者均属于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21·cn·jy·com
14.下列杰出的著作,成书于东汉的有( )
①《九章算术》②《氾胜之书》③《离骚》④《伤寒杂病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氾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离骚》成书于战国时期,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15.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A.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出现 B.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D.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著名数学家,不是隋唐时期,故选D;而雕版印刷术、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孙思邈及《千金方》都属于隋唐时期,故排除ABC。
16.以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果,出现于汉代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重大革命
②《齐民要术》记录黄河中下游的生产经验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④《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是西汉时期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苍、耿寿昌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汉时期,蔡伦改进民间造纸方法,制作出“蔡侯纸”,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由此可见,①④属于汉代,故选B;《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唐朝时期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②③不属于汉代,故排除ACD。2-1-c-n-j-y
17.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甘英 B.玄奘 C.一行 D.鉴真
【答案】B
【详解】
唐代高僧玄奘去往印度,B正确;甘英不是唐代人物,排除A;一行主要成就是在天文学领域,排除C;鉴真去往日本,排除D。
18.关于宋代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
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D.宋代书法注重法度,忽视个性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注重法度,忽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个性属于唐朝书法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随着宋朝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朝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排除A项;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排除B项;宋代书法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排除C项。故选D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下图刻画了竹林七贤在生活中的形象,也体现出他们在生活上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尊重权威 B.避世修行 C.崇尚自然 D.严谨求实
【答案】C
【详解】
竹林七贤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这一认识也决定了他们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故选C项。
20.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高宗时编修的
A.《千金方》 B.《本草纲目》 C.《唐本草》 D.《天工开物》
【答案】C
【详解】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故答案为C项;《千金方》是孙思邈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工艺学作品,均不是由国家颁行,排除A、B、D项。
21.“灵均之为声也,以骚;子云之为声也,以赋;少陵之为声也,以诗”。材料中的“少陵”是
A.屈原 B.杜甫 C.关汉卿 D.吴道子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人称杜甫为老杜、杜工部、杜少陵、杜拾遗等,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2.下图是2009年在四川大邑县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虎村唐宋遗址出土的一只白瓷斗笠碗,但是否就是“大邑烧瓷”,各方意见不一。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判断其是“大邑烧瓷”最有力证据是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大邑县志》的记载 B.该遗址的窑址发掘物
C.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 D.该遗址的墓葬发掘物
【答案】B
【详解】
白瓷斗笠碗是否属于“大邑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瓷”,最有力的证据应该是该遗址的窑址发掘物与“大邑烧瓷”进行比对,故选B;《大邑县志》的记载不是最有力的证据,排除A;杜甫的诗属于文学作品,不是最有力的证据,排除C;墓葬发掘物属于认为的填充物,证据力度有限,排除D。
【点睛】
23.杜甫遭逢乱世,目睹世间疮痍,大声疾呼:“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这体现了杜甫
A.对社会生活细致描绘 B.突出表现自我的价值
C.对统治者无能的鞭挞 D.强烈的现实主义态度
【答案】D
【详解】
由“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可知,杜甫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时局,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应去蟊贼”的见解,故选D项;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中的“表现自我”不符合材料原意;C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
24.根据朝鲜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等等。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A.唐朝时期的版图囊括了朝鲜半岛 B.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
C.新罗与唐朝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 D.新罗统治者与唐朝皇帝共用年号
【答案】C
【详解】
朝鲜发现唐高宗时期的砖铭和铭文板瓦,都说明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唐朝和朝鲜有密切的文化联系,而当时的朝鲜是新罗,C正确;唐朝时期的朝鲜是独立国家,排除A;通过题干信心无法证实当时朝鲜的政治体制,排除B;题干信息只能证明当时唐朝高宗年号,不能证明当时朝鲜使用了这些年号,排除D。
2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主要的文学成就包括
①建安文学 ②民歌 ③戏曲艺术 ④南朝骈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城就包括建安文学、民歌和南朝骈文,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戏曲艺术出现于唐宋时期,兴盛于元朝以后,排除包含③的BCD。
26.有一首歌曲描绘了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雕塑艺术 D.书法艺术
【答案】D
【详解】
歌曲讲的汉字的笔画,体现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7.唐人李白曾这样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下列与其所说的风格一致的字体是( )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小篆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李白描写的“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鬼惊”“龙蛇走”“如惊电”等风格一致的字体是草书,C项正确;规范方正的楷书与李白诗中描绘的字体不符,A项错误;行书与“龙蛇走”“如惊电”等不符,B项错误;讲究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的小篆与李白描绘的字体不符,D项错误。
【来源:21cnj*y.co*m】
28.下图字体中写意性最强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写意性最强的书法是草书,其中A是草书,B是隶书,C是楷书,D是行书,故选A,排除BCD。
29.“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
A.建安文学再现社会真实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 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
【答案】D
【详解】
社会形势不同导致的文学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也出现差异,说明社会变迁会影响文学创作,故选D;建安文学属于艺术创作,并不是对社会真实的再现,排除A;B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唐朝没有出现七国叛乱,排除C。21*cnjy*com
3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法显西行 C.玄奘天竺取经 D.澶渊之盟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玄奘天竺取经是在唐朝,C项正确;ABD项是在汉代、东晋、宋代,排除。
31.三国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社会各领域也多受其影响,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建安文学 B.龙门石窟 C.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D.雕版印刷《金刚经》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安文学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其形成和发展无佛教无关,A符合题意;BCD均与佛教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体现了佛教在南北朝的繁盛。下列关于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A.为民众提供精神寄托 B.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C.始终得到统治者支持 D.挑战儒家正统地位
【答案】C
【详解】
古代中国存在灭佛行为,如北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C错在“始终”,符合题意;A、B、D三项对佛教的描述是准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多选题
3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完备的书体有( )
A.行书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答案】ABC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所以A正确;隶书始创于秦朝,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所以B正确;草书随隶书同时兴起,书写更为便捷,所以C正确;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起源于汉末,所以D正确。故选ABCD。
34.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为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
A.法显 B.玄奘 C.鉴真 D.空海
【答案】ABC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显是第一位到海外取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玄奘的主要成就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空海曾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遍访名寺,曾到洛阳白马寺参访学习,又在长安青龙寺拜中国密宗大德惠果大师为师,尽得汉传佛教密宗真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D均符合题意。故选ABCD。
35.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族,汉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在科技领域颇有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A.《九章算术》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造纸术的改进 D.《神农本草经》
【答案】AC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数学成就是《九章算术》、同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医学成就是《神农本草经》,选项A、C、D正确;选项B是唐末,排除。
【点睛】
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汉代科技成就。
36.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已经传入中国
B.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C.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答案】AC
【详解】
依据材料中“有人斥责佛教”、“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中信息可知,此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并且与儒家伦理相抵触,因此A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佛教违背了儒家伦理,并非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故正确答案为AC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材料分析题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友好开放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鼓励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并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当时与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中外贸易广泛开展,唐都长安外商云集,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政府下令保护,绝不盲目排外。在此背景下,大量外来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唐朝兼收并蓄,积极的借鉴吸收。21教育网
——摘编自徐敏《唐前期的改革和兴盛》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王朝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
【答案】措施: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外交往;重视发展中外贸易;兼收并蓄外来文化。
原因:唐朝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唐朝在对外关系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可知,唐朝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根据材料“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可知,唐朝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外交往;根据材料“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并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唐都长安外商云集,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可知,唐朝重视发展中外贸易;根据材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此背景下,大量外来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唐朝兼收并蓄,积极的借鉴吸收”可知,唐朝兼收并蓄外来文化。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国力强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政治上开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角度分析,唐朝经济繁荣;从思想角度分析,唐朝的思想开放。
38.图1、图2、图3所示是中国古代三位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的代表作品(局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据黄惇《中国书法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图3艺术特点,并据此判断其作者。
【答案】图1字体工整、排列整齐、笔画雄健,是楷书中的精品,符合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楷书作品的风格,据此判断图1作者为颜真卿。2·1·c·n·j·y
图2字体飘逸流畅又清新俊雅,排列整齐又不拘一格,代表了行书的极高水平,符合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行书作品的风格,据此判断图2作者为王羲之。
图3字体灵动、大小不一笔画一气呵成,是草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符合唐代书法家怀素狂草的风格,据此判断图3作者为怀素。【版权所有:21教育】
【详解】
图1的字体工整、排列整齐、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雄健,是楷书的特征,符合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楷书作品的风格,据此判断图1作者为颜真卿;图2的书法具有楷书的规整,又有草书的放纵,属于行书的特征,据此判断图2作者为王羲之;图3字体灵动、大小不一、笔画一气呵成,写意性强烈,属于草书的作品,据此判断图3作者为怀素。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712-770年),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757年)
(1)指出材料中的二首诗分别与唐朝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杜甫的诗对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价值?若要对这些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研究,还可寻找那些途径或方法?21*cnjy*com
【答案】(1)《忆昔》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的是开元盛世;理由: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并描述经济繁荣的景象;《春望》与安史之乱有关;理由:写作时间757年,“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
(2)价值:杜甫的诗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这些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这些事件的表现、影响等,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可作为研究的间接证据。途径:寻找反映这些事件的文献资料或有关实物,相互印证。
【详解】
(1)事件及理由:根据材料“忆昔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元全盛日”并描述经济繁荣的景象,可知这反应的是开元盛世;根据写作时间757年,“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可以判断出《春望》与安史之乱有关。
(2)价值: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诗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作为研究这些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这些事件的表现、影响等,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可作为研究的间接证据。途径:可从搜集文献、有关实物考证等方面进行研究即可。
40.交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演变
时期 盛乐时期①(258—398年) 平城时期(398—494年) 洛阳时期(494—534年)
北魏墓葬出土服饰形制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出土地址 呼和浩特鲜卑墓 大同深井墓 河南偃师染华墓
解释 该时期服饰多头戴风帽,上衣下裤,典型鲜卑风格。 多数头戴风帽,上衣下裤;个别窄袖袍衫与褒衣博带(汉服特点)并存。 既有南朝官服元素,又揉合鲜卑服饰款式特征。汉族墓葬也出现上衣下裤、长靴及膝现象。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材料二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很有吸引力。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新课标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发展趋势,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对研究该时期社会历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答案】(1)趋势:民族交融。
价值:出土文物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可用于研究北魏服饰发展、以及民族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国力强盛;政治自信;政策开明;交通发达。
【详解】
(1)趋势:材料体现的是鲜卑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饰逐渐汉化,突出的是民族融合趋势。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文物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可用于研究北魏服饰发展、以及民族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原因:根据材料“唐朝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可归纳出国力强盛;根据材料“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可归纳出政治自信;根据材料“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可归纳出政策开明;根据材料“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可归纳出交通发达。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僧寺六十四,尼寺二十七,道士观十,女观六,波斯寺二,胡袄祠四。
——宋敏求《长安志》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上图说明唐朝的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佛教和道教盛行;广建寺庙和道观;外来宗教传入;中外文化交流等。
(2)现象: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联系加强。
原因: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②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具有吸引力。③唐长安是国际大都市。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内容当时各种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庙道观众多,这说明佛教和道教盛行,广建寺庙道观;根据“波斯寺”、“胡袄祠”等可知还有外来宗教的传入,中外文化交流盛行等。
(2)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交通线路繁多,说明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联系加强。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对外政策、经济发展和长安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作答。
42.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
2005年8月24日,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在东京展出,日本天皇亲临参观。这方墓志发现于西安,周长约39厘米,上面仅有117字,在面世数月后,却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以下是墓志内容:
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隟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
请回答:
(1)“开元”是什么纪年方法?为何这方墓志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
(2)简述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从墓志文中你获取哪些关于这位日本遣唐使的信息?
【答案】(1)年号纪年法。这方墓志产生在开元年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是了解遣唐使来华的直接资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层面仿效唐朝,对唐朝的宗教、文学、艺术,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产技术,都予以吸收。
(3)姓名:井真成,来自日本,才华横溢、好学不倦,英年早逝,葬于中国。
【详解】
(1)纪年方法:据所学可知,唐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前期年号为“开元”,故“开元”是年号纪年法。据材料“2005年8月24日,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六。……”可知,这方墓志产生在开元年间,是了解遣唐使来华的第一手资料。
(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从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政治上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大化改新;经济上实行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实行了班田收授法、法律制度等层面仿效唐朝,对唐朝的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都予以吸收。【出处:21教育名师】
(3)据材料可知姓名、国籍、才华、年龄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