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小论文,下列代拟的四个标题中,不适合作为该论文标题的是21cnjy.com
A.《论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
【答案】A
【详解】
商帮兴起于明清,而非宋代,A符合题意;B、C、D都是宋代的经济现象,不符题意,排除。
2.下列关于元朝货币的表述正确的是,元朝
A.开始出现纸币 B.纸币作为主币
C.禁绝铸造钱币 D.禁银两充当货币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期开始将纸币作为主币,故选B;开始出现纸币是在宋代,排除A;元代并没有禁绝铸造钱币和禁止银两充当货币,排除CD。
3.宋元时期经济领域的突出现象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经济重心南移
C.边境贸易繁荣 D.开设工场生产
【答案】B
【详解】
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经济领域的突出现象是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心南移,尤其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B正确;土地兼并存在封建社会始终,故A不符题意;宋代边疆危机,双方时有战争,故C不准确;工场生产是明清时期,故D错误。
4.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南宋时期四川地区
C.北宋前期江浙地区 D.南宋时期江浙地区
【答案】A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是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A项正确,排除BCD。
5.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还可能用
A.焦炭 B.木炭 C.煤炭 D.石油气
【答案】C
【详解】
结合题意可知,北宋时期,煤的开采量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炭作燃料,而不是木炭、石油,C项正确,排除BD;焦炭用来冶铁,排除A。21·cn·jy·com
6.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甚至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货币叫做
A.人民币 B.银票 C.交子 D.布币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所以C正确,ABD错误。
7.为适应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纸币应运而生。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它诞生于www.21-cn-jy.com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交子,故D项正确,排除ABC。
8.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
【答案】C
【详解】
北宋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正确;A是汉代的,排除;草市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D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2-1-c-n-j-y
9.宋元时期,中国的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象征。这一时期,中国瓷器蜚声海内外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的中断 B.政府的专营政策
C.国内需求的扩大 D.制瓷工艺的进步
【答案】D
【详解】
宋元时期,中国制瓷工艺进步,瓷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美,蜚声海内外,故选D;A不是原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瓷器是官营还是私营,排除B;国内需求的扩大与中国瓷器蜚声海内外无关,排除C。21*cnjy*com
【点睛】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在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来源:21cnj*y.co*m】
【点睛】
11.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当时主要的外贸港口有
A.广州、泉州、杭州 B.广州、杭州、明州
C.广州、泉州、明州 D.广州、杭州、大都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两宋时期,主要的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著名外贸港口,故选C;根据所学知识,北宋时期,杭州不是外贸港口,故排除ABD。
1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答案】D
【详解】
“苏湖熟,天下足”标志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故选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国家的财政主要仰仗东南地区,并非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排除A;材料反映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并非说明苏州和湖州人才汇集,也无法体现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排除B、C。
【点睛】
13.宋代经济发展,带动了陶瓷生产的市场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创新,“定、汝、官、哥、钧”作为宋代五大名窑名扬四海。对当时瓷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
C.瓷器质地细腻光滑吸水防湿 D.景德镇瓷器工艺已领先各地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丝绸之后成了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正确;青花瓷和釉里红出现在元朝,B错误;宋瓷质地坚硬不吸水,C错误;景德镇瓷器工艺在元朝领先,D错误。
14.目前,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盛行,有人甚至预计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商朝 B.隋唐 C.两宋 D.金元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交子,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5.城市兴盛引人注目,它曾在元朝时期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是
A.大都 B.杭州 C.扬州 D.长安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杭州在元朝时期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16.宋代农业发展成就突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生产工具的使用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高产作物的推广 D.复种技术在南方的普及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时引进了双季稻,复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在南方地区普及推广,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故选D;宋代没有先进生产工具出现,依旧沿用唐代的曲辕犁, 故排除A;宋代农业方面政策依然是重农抑商,没有根本性的调整,故排除B;宋代没有引进和推广高产农作物,故排除C。
17.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了加强和辽夏金各政权的经济交往,宋设置了
A.市 B.夜市 C.坊 D.榷场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与辽夏金各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济交往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故选D;市、坊、夜市也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但是与辽夏金各政权无关,故排除ABC。
1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最终完成于
A.唐朝 B.两宋 C.元朝 D.明朝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最终完成于两宋时期,故选B;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CD。
19.南宋学者李攸在《宋朝事实》中说“川蜀用铁钱,小钱每重六十五斤,折大钱--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既难携持”,于是开始出现
A.飞钱 B.柜坊 C.票号 D.交子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出现了纸币交子,D正确;飞钱和柜坊是唐朝时期出现的,AB排除;票号是明清时期出现的,C排除。故选D。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史》评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宋朝的“商业革命”是指出现了
A.地域性“商帮” B.统一货币“半两钱”
C.纸币“交子” D.“工官”和“匠户”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对整个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项正确;地域性“商帮”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A项错误;统一货币“半两钱”的是秦始皇,B项错误;“工官”和“匠户”是古代手工业经营特点,并非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D项错误。2·1·c·n·j·y
21.表1 宋代赋税收入(万贯)(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年代 赋税总入 农业二税 百分比 茶、盐、酒、商等税 百分比
997年 3559 2321 65% 1238 35%
1021年 5723 2762 48% 2936 52%
1077年 7070 2162 30% 4911 70%
据此可知,宋代
A.农民的负担不断减轻 B.民营工商业居于主导
C.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
【答案】C
【详解】
通过材料信息可知,工商业税收在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的赋税收入总占比不断上升,这说明这一时期工商业有较大的发展,C正确;农民的负担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税方面,还体现在杂税和徭役方面,排除A;题干中并未明确当时手工业的性质,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22.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下令撤除坊墙,沿街允许开设店铺,实行“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管理 B.活跃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
C.商人开展区域间的长途贩运 D.规范城市内商品交易的时间
【答案】B
【详解】
宋太祖允许沿街开设店铺,打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商业活动的空间限制,有助于活跃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B正确;政府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明显放松,排除A;题干未涉及到长途贩运,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空间变化而非时间变化,排除D。21*cnjy*com
23.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纸币交子的出现是宋朝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正确;春秋时期牛耕开始出现,A排除;BC与农业发展有关,排除。故选D。
24.史学家漆侠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存在“两个马鞍形”模式,其中秦汉是第一个高峰,宋代是一个更高的高峰。这反映在宋代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D.诞生了世界最早纸币
【答案】D
【详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当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项正确;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已开辟,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B两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不能体现宋代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高峰历史时期,排除C项。
25.宋朝社会各个层面与前代相比,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之不相符的是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B.“各糊名、誊录而考之”
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D.“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答案】D
【详解】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对唐朝开元盛世的描述,因此D符合题意;ABC均属于宋朝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26.宋元时期,地处大运河终点的这座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这座城市是
A.开封 B.大都 C.杭州 D.广州
【答案】C
【详解】
在南宋王朝的百余年经营之后,地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运河终点的杭州成为“人间天堂”,马可·波罗曾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富丽名贵之城”,故答案为C项;开封和广州均与题干中的“地处大运河终点”无关,排除A、D项;大都是元朝大运河的起点,且不是马可·波罗所说的“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排除B项。
27.某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小论文中频繁出现“闽”“粤”“擀”“弹”“黄道婆”等词。由此推知,该文的研究对象是
A.麻葛织业 B.陶瓷业 C.丝织业 D.棉纺织业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中“闽”“粤”“擀”“弹”“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婆”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棉花从海外传入中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革新了棉纺织技术,使其家乡松江成为重要的棉纺中心,故选D;麻葛织业、陶瓷业、丝织业均与“黄道婆”不符合,故排除AB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8.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重要在宋代。……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以下可以作为证据之一的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时期,其中纸币交子的出现,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故选D;半两钱是秦代的货币,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的货币,开元通宝是唐代的货币,三者均不属于宋代,故排除ABC。
29.下列对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表述有误的是( )
A.秦统一货币在全国通行圆形方孔钱
B.汉武帝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C.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是唐高祖时的“开元通宝”
D.宋朝纸币交子是在湖北地区诞生
【答案】D
【详解】
宋朝纸币交子产生于四川地区,故D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统一货币在全国通行圆形方孔钱,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武帝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B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是唐高祖时的“开元通宝”,C不符合题意,排除。
30.宋代社会变化明显,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普遍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④门第观念的流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平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有所提升,封建等级制度有所松动,故此才会出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普遍现象,①正确;②是宋朝在政治层面上的变动,而材料描述的是社会经济现象,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故错误;受商品经济影响,宋代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因此才会出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普遍现象,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门第观念的淡化,而非流行,④错误;综上,故选C;ABD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1.城市:北宋东京和南宋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________,它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答案】杭州 元大都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恢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临安的旧称杭州,它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所以,①处为杭州,②处为元大都。
32.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________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
【答案】南北分卷 江浙一带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
【点睛】
三、判断题
33.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了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www-2-1-cnjy-com
【答案】错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野桥日落策驴归” 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时间的限制;“城边小市聚” 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空间的限制。故题干说法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34.下图中的城市布局反映了当时坊市分开与打破交易时间限制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
考点:北宋城市的发展
点评:北宋时期,城市的布局与以前相比较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明显的变化。唐代以来的坊市界限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减弱。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出现了娱乐设施。
【详解】
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看出,北宋城市打破了原来坊市的界限,也出现了夜市,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故答案为正确。
四、材料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自大内(注:皇宫)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都东京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
【答案】(1)打破坊市制度(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业化程度提高。
(2)宋词、元曲、风俗画等。
【详解】
(1)新变化:根据材料“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东京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根据材料“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可知,北宋东京商业化程度提高。
(2)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宋词、元曲、风俗画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宋朝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皆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东……曾无虚日。
——《梦粱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答案】(1)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历史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
(2)不禁“夜市”,打破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可以沿街开设店铺,突破了商业活动的空间限制。
【详解】
(1)基本特征:根据材料“男耕女织”“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信息可知,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1教育网
历史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渐普及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经过各国变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有助于小农经济确立。21·世纪*教育网
(2)重大变化:根据材料“诏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可知,不禁“夜市”,打破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根据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皆是,即无容虚之屋”可知,宋代城市商业可以沿街开设店铺,突破了商业活动的空间限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北宋到南宋初,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商人征税,各地在税务官下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高宗绍兴年间,长江沿岸的税务增加栏头,对商旅进行非法缴租……税务专栏人员下面还有许多打手,“设弓罗箭,如待寇至”,商旅一到,他们就大打出手,在正常商税之外另有勒索。
材料二 南宋之时,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把工商业称作末业的看法,而认为“士农工商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并说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 北宋熙宁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入缗钱六千万,南宋熙丰年闻为六千五百三十万缗,略高于北宋。北宋庆历中,每年商税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万缗,熙丰年间更多一些,约占缗钱的三分之一。
——《简明宋史》
(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认识。
【答案】(1)现象:商业税收成为宋朝政府的重要财源。
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商品经济的发展。
(2)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商业的看法改变,商人地位提高。
(3)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对商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终将发展起来。
【详解】
(1)现象:由材料三“约占缗钱的三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可知,商业税收成为宋朝政府的重要财源。原因:由材料一“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可知,其原因为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由材料二“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把工商业称作末业的看法”可知,受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故商业税的增加也就是必然。
(2)由材料“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工商业称作末业的看法”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商业的看法改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3)由材料一可得出认识: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观点对商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由材料二和三可得出认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终将发展起来。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
材料二 水稻的主要产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南方……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外贸所得,在政府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南宋,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2)请写出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判断这些史实发生的朝代。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答案】(1)农业。
(2)市舶司。宋朝或北宋。
(3)从唐朝中叶开始,我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到南宋最后元成。南力战乱少,社会稳定
【详解】
(1)据材料“苏湖熟,天下足”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2)据所学可知,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市舶司。结合所学可知,“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而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市舶司。
(3)变化:据材料“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宋,……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叶开始,我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前提:据材料“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宋,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知,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原因:①北方战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②北人南迁带去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⑤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2)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详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并且南方相较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等,导致北方人大量南迁,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同时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有直接的关系;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农业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也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吴地区的生产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我国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说明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
——摘编自陈振《宋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
【答案】(1)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版权所有:21教育】
原因:统治者重视(或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中外间文化经济交流;地理环境影响;航海技术的进步
(2)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经济职能增强;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中出现夜市早市;城市中打破坊市界限,允许沿街开设店铺;城市人口众多,使用铸币,商业流通中出现纸币,出现勾栏瓦肆娱乐机构。
【详解】
(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唐朝以来海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信息结合所学从丝路起点、贸易范围、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的种类等方面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信息结合所学从地理环境、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中外交流和航海技术等方面说明兴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得禁止。”、“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坊市之名,多失标榜”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时空限制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勾栏瓦肆等娱乐机构等方面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四: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六:(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
(4)材料五和材料六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特点: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
(3)表现:①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②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③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④海外贸易发达;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现象:①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②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不难归纳出这种经济是小农经济。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材料二中的“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极为不便”可知原因之一是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在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也推动了纸币的出现。
(3)表现: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以从材料三的信息可以得出表现之一为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表现之一是“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可以得出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和海外贸易发达。
(4)社会现象:据材料五“清代沿袭明制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钞关,大有增加”,“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可知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活动严格控制,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材料六“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可知商人在获得利益之后,将资金转移到土地上,而不是利用资金扩大再生产。
影响:新经济因素为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可以从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角度进行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小论文,下列代拟的四个标题中,不适合作为该论文标题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论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
2.下列关于元朝货币的表述正确的是,元朝
A.开始出现纸币 B.纸币作为主币
C.禁绝铸造钱币 D.禁银两充当货币
3.宋元时期经济领域的突出现象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经济重心南移
C.边境贸易繁荣 D.开设工场生产
4.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B.南宋时期四川地区
C.北宋前期江浙地区 D.南宋时期江浙地区
5.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还可能用
A.焦炭 B.木炭 C.煤炭 D.石油气
6.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甚至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货币叫做
A.人民币 B.银票 C.交子 D.布币
7.为适应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纸币应运而生。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它诞生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
9.宋元时期,中国的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象征。这一时期,中国瓷器蜚声海内外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的中断 B.政府的专营政策
C.国内需求的扩大 D.制瓷工艺的进步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当时主要的外贸港口有
A.广州、泉州、杭州 B.广州、杭州、明州
C.广州、泉州、明州 D.广州、杭州、大都
1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www-2-1-cnjy-com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3.宋代经济发展,带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瓷生产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创新,“定、汝、官、哥、钧”作为宋代五大名窑名扬四海。对当时瓷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B.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
C.瓷器质地细腻光滑吸水防湿 D.景德镇瓷器工艺已领先各地
14.目前,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盛行,有人甚至预计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21*cnjy*com
A.商朝 B.隋唐 C.两宋 D.金元
15.城市兴盛引人注目,它曾在元朝时期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是
A.大都 B.杭州 C.扬州 D.长安
16.宋代农业发展成就突出,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生产工具的使用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高产作物的推广 D.复种技术在南方的普及
17.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了加强和辽夏金各政权的经济交往,宋设置了
A.市 B.夜市 C.坊 D.榷场
1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最终完成于
A.唐朝 B.两宋 C.元朝 D.明朝
19.南宋学者李攸在《宋朝事实》中说“川蜀用铁钱,小钱每重六十五斤,折大钱--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既难携持”,于是开始出现【出处:21教育名师】
A.飞钱 B.柜坊 C.票号 D.交子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评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宋朝的“商业革命”是指出现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地域性“商帮” B.统一货币“半两钱”
C.纸币“交子” D.“工官”和“匠户”
21.表1 宋代赋税收入(万贯)(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年代 赋税总入 农业二税 百分比 茶、盐、酒、商等税 百分比
997年 3559 2321 65% 1238 35%
1021年 5723 2762 48% 2936 52%
1077年 7070 2162 30% 4911 70%
据此可知,宋代
A.农民的负担不断减轻 B.民营工商业居于主导
C.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
22.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下令撤除坊墙,沿街允许开设店铺,实行“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这一做法有利于2·1·c·n·j·y
A.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管理 B.活跃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
C.商人开展区域间的长途贩运 D.规范城市内商品交易的时间
23.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开始使用牛耕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4.史学家漆侠认为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存在“两个马鞍形”模式,其中秦汉是第一个高峰,宋代是一个更高的高峰。这反映在宋代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D.诞生了世界最早纸币
25.宋朝社会各个层面与前代相比,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与之不相符的是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B.“各糊名、誊录而考之”
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D.“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6.宋元时期,地处大运河终点的这座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这座城市是
A.开封 B.大都 C.杭州 D.广州
27.某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小论文中频繁出现“闽”“粤”“擀”“弹”“黄道婆”等词。由此推知,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来源:21cnj*y.co*m】
A.麻葛织业 B.陶瓷业 C.丝织业 D.棉纺织业
28.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重要在宋代。……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以下可以作为证据之一的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29.下列对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表述有误的是( )
A.秦统一货币在全国通行圆形方孔钱
B.汉武帝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C.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是唐高祖时的“开元通宝”
D.宋朝纸币交子是在湖北地区诞生
30.宋代社会变化明显,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普遍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④门第观念的流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1.城市:北宋东京和南宋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________,它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21教育网
32.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________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
三、判断题
33.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了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21*cnjy*com
34.下图中的城市布局反映了当时坊市分开与打破交易时间限制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四、材料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自大内(注:皇宫)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都东京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宋朝的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皆是,即无容虚之屋……客贩往东……曾无虚日。
——《梦粱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北宋到南宋初,为了对商人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税,各地在税务官下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高宗绍兴年间,长江沿岸的税务增加栏头,对商旅进行非法缴租……税务专栏人员下面还有许多打手,“设弓罗箭,如待寇至”,商旅一到,他们就大打出手,在正常商税之外另有勒索。21cnjy.com
材料二 南宋之时,不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把工商业称作末业的看法,而认为“士农工商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并说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 北宋熙宁年间,岁入缗 ( http: / / www.21cnjy.com )钱六千万,南宋熙丰年闻为六千五百三十万缗,略高于北宋。北宋庆历中,每年商税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万缗,熙丰年间更多一些,约占缗钱的三分之一。21·世纪*教育网
——《简明宋史》
(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认识。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
材料二 水稻的主要产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南方……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外贸所得,在政府收入中占重要地位。2-1-c-n-j-y
材料三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宋,南方战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2)请写出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判断这些史实发生的朝代。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www.21-cn-jy.com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说明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
——摘编自陈振《宋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北宋开国前后,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21·cn·jy·com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四: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版权所有:21教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六:(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
(4)材料五和材料六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