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06: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21·cn·jy·com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下列王朝中,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是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明朝
3.明朝海防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来自
①倭寇 ②鞑靼 ③瓦剌 ④西方殖民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王朝中央权力示意图。此王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5.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监察体制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改变了中央官制 D.消除了民族矛盾
6.“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此现象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明成祖设立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该机构是
A.枢密院 B.军机处 C.内阁 D.理藩院
8.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9.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加强专制统治
C.扩大统治基础 D.增强六部权力
10.明朝后期遭到西欧殖民侵略的地区是
①台湾 ②乌斯藏 ③蒙古 ④澳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这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戚继光 B.郑和 C.岳飞 D.郑成功
12.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实行思想专制
C.监视管理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13.中国历史上废掉丞相的朝代是(  )
A.元 B.汉 C.宋 D.明
14.“土木之变”是指发生于公元1449年皇帝北征瓦刺兵败而被俘的事变。这位皇帝是
A.宋徽宗 B.宋钦宗 C.明英宗 D.明思宗
15.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被郑成功驱逐的殖民者是
A.英国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西班牙人
16.明朝时期曾实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里的辅政部门是指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17.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赋予了宦官很多权力。下列关于内阁和宦官的表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批红” B.内阁直接领导六部导致其权势日渐增大
C.明太祖时期内阁成为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 D.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
18.以下有关中国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蕃以和亲与会盟形式维护友好关系
B.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事务
C.明朝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乌思藏
D.清朝以法律形式落实对西藏的管辖权
19.下面是高一某同学整理的笔记,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
B.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
C.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
D.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
20.蒙古是明代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直接灭亡明朝的却是
A.努尔哈赤领导的大金 B.皇太极建立的大清
C.多尔衮统帅的入关清军 D.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
21.根据以下形势图中的历史信息,下列按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22.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行的纪念币,据此推算紫禁城(故宫)建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金后期 B.元朝 C.明前期 D.清初
2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www.21-cn-jy.com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内阁,内阁首辅大臣成为新的宰相
24.在南非的津巴布韦,发现大量的中国宋代、明代的瓷器,可能是阿拉伯人或者印度商人转销。这说明
A.中非交往的历史悠久 B.中国商人曾经到过南非
C.津巴布韦商品经济发达 D.中非实现了人员的直接交流
25.明中叶,阁臣越来越多地兼掌部院之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流向了内阁,“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这反映出明中叶
A.内阁取代六部 B.皇权受到制约
C.首辅权力失控 D.君主专制加强
26.1553年,一队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澳(澳门)晾晒“水湿贡物”,而后侵入中国澳门地区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沙皇俄国
27.明太祖曾说:“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由此可见,明朝变革政治体制的根本出发点是www-2-1-cnjy-com
A.强化君主专制 B.践行分权制衡
C.加强中央集权 D.废除宰相制度
28.《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说明了
A.皇帝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B.内阁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C.内阁是集体领导的体制 D.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29.从某朝开始,“其(皇帝)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该朝是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0.明朝仁宗.宣宗到英宗i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侏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的和制度化的职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21cnjy.com
A.中枢机构之问相互牵制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
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机构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1.女真: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____ ,1644年李自成在____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___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
32.郑和下西洋:15世纪前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________和________。郑和下西洋是 ____________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21*cnjy*com
33.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制宣告废除,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________制逐步形成。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________。但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后雍正时期设________,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来源:21cnj*y.co*m】
三、简答题
34.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
四、材料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版权所有:21教育】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根据材料,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宰相,旋踵而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二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明太祖对明朝政治体制做了怎样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全家处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三省的主要职责。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谓辅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国榷》
(1)结合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3)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21教育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根据图1、2、3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的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1至图4,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图5,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3)综合上述图示,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推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给西汉带来了怎样的政治问题?后来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1·c·n·j·y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的各自职权。指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哪两对基本矛盾?概括这两对矛盾在中国古代的各自发展趋势。21*cnjy*com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2-1-c-n-j-y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
材料一 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或帝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他在位期间频繁更换丞相,先后用相13人,其中有多人被免职或处死。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
材料二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唐、明三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概括汉、唐、明初加强皇帝集权的主要措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皇权和相权的演进趋势?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和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自古……并不曾设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出处:21教育名师】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于丞相问题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朝以前历代统治者是如何削弱丞相权力的。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民谣
材料四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
——《盼闯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情况?
4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一戚继光 图二郑成功 图三雅克萨之战
(1)图一、图二中的两人都获得“民族英雄”的赞誉。请分别为两位人物写出简短的解说词。
(2)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的军队?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图片和问题,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2·1·c·n·j·y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D
【详解】
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D正确;汉朝、唐朝、宋朝都有宰相,排除A、B、C。
2.下列王朝中,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是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晚明因政治腐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3.明朝海防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来自
①倭寇 ②鞑靼 ③瓦剌 ④西方殖民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倭寇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破坏;欧洲侵略者也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由此可见,明朝海防所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来自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鞑靼、瓦剌均是明朝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与海防问题无关,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王朝中央权力示意图。此王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在明朝时期出现的,因此C正确,AB排除;清朝时期出现的机构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军机处等,D排除。故选C。
5.永乐九年(141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监察体制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改变了中央官制 D.消除了民族矛盾
【答案】B
【详解】
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乌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江流域,加强了边疆管理,故选B;奴儿干都司是地方管理机构,与监察体制、中央官制无关,排除A、C;D项“消除了”表述太绝对,错误。
6.“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此现象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7.明成祖设立了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该机构是
A.枢密院 B.军机处 C.内阁 D.理藩院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正式设立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阁,作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C正确;枢密院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出现,A排除;军机处和理藩院均是清朝时期出现的机构,BD排除。故选C。
8.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主专制。明太祖鉴于宰相专权乱政,威胁君权,于是废除了丞相制度。故B项正确;君相之争属于中央内部权力争夺,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权力争夺,两者无关,故A项错误;废除丞相后,国家主要事务都要经过皇权,降低了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废丞相后,皇权独大,没有权力能制衡皇权,故D项错误。
9.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加强专制统治
C.扩大统治基础 D.增强六部权力
【答案】B
【详解】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其目的,排除。
10.明朝后期遭到西欧殖民侵略的地区是
①台湾 ②乌斯藏 ③蒙古 ④澳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624年荷兰殖民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占台湾,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①④正确,故选C;乌斯藏、蒙古在明朝没有遭到西欧殖民侵略,排除②③,故排除A、B、D。
11.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这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21·cn·jy·com
A.戚继光 B.郑和 C.岳飞 D.郑成功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戚继光在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倭寇方面战功显赫,是民族影响,A正确;郑和主要事迹是下西洋,排除B;岳飞主要事迹是抗击金人,排除C;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排除D。21*cnjy*com
12.明太祖废丞相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实行思想专制
C.监视管理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为强化君主专制,公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D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13.中国历史上废掉丞相的朝代是(  )
A.元 B.汉 C.宋 D.明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性格多疑、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迷恋权力,事必躬亲。他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一举措对以后500 余年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故D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
14.“土木之变”是指发生于公元1449年皇帝北征瓦刺兵败而被俘的事变。这位皇帝是
A.宋徽宗 B.宋钦宗 C.明英宗 D.明思宗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的事变,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5.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被郑成功驱逐的殖民者是
A.英国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西班牙人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6.明朝时期曾实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里的辅政部门是指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答案】C
【详解】
“以六部为主体”,反映出这一时期已经废除丞相。明朝时期,废丞相,另设内阁,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21教育网
17.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赋予了宦官很多权力。下列关于内阁和宦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批红” B.内阁直接领导六部导致其权势日渐增大
C.明太祖时期内阁成为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 D.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代,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因此D正确,A排除;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B排除;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确立的,C排除。故选D。
18.以下有关中国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蕃以和亲与会盟形式维护友好关系
B.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事务
C.明朝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乌思藏
D.清朝以法律形式落实对西藏的管辖权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明朝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的是黑龙江一带,而不是乌思藏所指的西藏地区,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下面是高一某同学整理的笔记,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
B.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
C.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
D.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目的:扩大政治影响,彰显大国强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况:访问亚非诸国,远及红海沿岸。”,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朝贡外交的典范,以炫耀国威为目的,“厚往薄来”,这促进中外交流,但也加重了财政负担,所以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是西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故C项错误;“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是工业革命等的影响,故D项错误。
20.蒙古是明代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直接灭亡明朝的却是
A.努尔哈赤领导的大金 B.皇太极建立的大清
C.多尔衮统帅的入关清军 D.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末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故选D;直接灭亡明朝的不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排除ABC。【版权所有:21教育】
21.根据以下形势图中的历史信息,下列按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B
【详解】
①是三国,②是东晋十六国,③是明朝,④是北朝(北齐、北周)。结合所学可知,历史时期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④③,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22.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行的纪念币,据此推算紫禁城(故宫)建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金后期 B.元朝 C.明前期 D.清初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故宫是明成祖时期开始建设的,C项正确;排除ABD。
2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来源:21cnj*y.co*m】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内阁,内阁首辅大臣成为新的宰相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意,“收敛性”是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的特点。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是明太祖实行的措施,故B正确;A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内阁不是决策机构,故C项错误;内阁首辅大臣不是新的宰相,故D错误。
24.在南非的津巴布韦,发现大量的中国宋代、明代的瓷器,可能是阿拉伯人或者印度商人转销。这说明
A.中非交往的历史悠久 B.中国商人曾经到过南非
C.津巴布韦商品经济发达 D.中非实现了人员的直接交流
【答案】A
【详解】
从发现的瓷器看,中非交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悠久,故A正确;从材料看,没有反映出中国商人到过非洲,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商品经济发达,排除C;双方没有人员的直接往来,排除D。
25.明中叶,阁臣越来越多地兼掌部院之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流向了内阁,“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这反映出明中叶
A.内阁取代六部 B.皇权受到制约
C.首辅权力失控 D.君主专制加强
【答案】D
【详解】
解读材料信息可知,明朝中叶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阁的权力日益扩大,而内阁是加强皇权的工具,这一变化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D项;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A项;B.C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C两项。
26.1553年,一队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澳(澳门)晾晒“水湿贡物”,而后侵入中国澳门地区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沙皇俄国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活动。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被海水打湿的货物贿赂广东香山县的地方官,获得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政府始终没有与葡萄牙签订协议,放弃领土主权。后来,明朝的地方官在地峡处修建关寨,限制葡萄牙人的活动范围,事实上承认了他们对澳门的占据,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7.明太祖曾说:“我朝罢相,设五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由此可见,明朝变革政治体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践行分权制衡
C.加强中央集权 D.废除宰相制度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28.《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说明了
A.皇帝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B.内阁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C.内阁是集体领导的体制 D.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行政机构,属于皇帝的秘书班子,是皇权膨胀的产物,因此史书没有单列记载,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9.从某朝开始,“其(皇帝)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该朝是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以有阁臣票拟故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可知,其指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最终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选C;秦朝、唐朝尚未设置内阁,故排除AB;清朝晚于明朝,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30.明朝仁宗.宣宗到英宗i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侏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的和制度化的职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中枢机构之问相互牵制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
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机构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的和制度化的职掌”可知,内阁的主要工作由原来的顾问到代替皇帝阅读臣僚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这说明内阁地位有了显著提升,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枢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故排除A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故排除C项;内阁地位的上升实质上是皇权的强化,故排除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1.女真:明朝前期派人到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____ ,1644年李自成在____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___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攻占并迁都北京。
【答案】
【详解】

32.郑和下西洋:15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前期_____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________和________。郑和下西洋是 ____________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答案】郑和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财政负担
【详解】

33.1380年,明太祖诛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惟庸;________制宣告废除,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________制逐步形成。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________。但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后雍正时期设________,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1-c-n-j-y
【答案】宰相制度 内阁 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表明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废除后,繁杂的事务集于皇帝一身,因此设立内阁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三、简答题
34.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
【答案】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进一步加强皇权)。
【详解】
据所学可知,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进一步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
四、材料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根据材料,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答案】特点: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和平往来。
积极影响: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消极影响:七次大规模远航和馈赠性贸易,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
【详解】
特点:根据“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得出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和平往来。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开创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等方面总结。消极影响可从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等方面总结概括。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宰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二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明太祖对明朝政治体制做了怎样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答案】(1)明太相废除丞相制度。
(2)特点:皇帝的侍从机构;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后期权利和地位逐渐提升;是非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
【详解】
(1)调整:根据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知,明太相废除丞相制度。
(2)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的侍从机构;根据材料“内阁是有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可知,内阁拥有一定的议政权;根据材料“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可知,内阁后期权利和地位逐渐提升;根据材料“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可知,内阁是非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全家处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三省的主要职责。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答案】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
趋势: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皇权不断加强。
【详解】
职责:根据材料“中书作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起草政令。根据材料“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根据材料“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省执行。
趋势:根据材料“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可知,宋代相权不断被削弱,根据材料“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所以稳当”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皇权不断加强。
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国榷》
(1)结合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3)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答案】(1)理由: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导致政局不稳。含义:皇帝总揽大权。
(2)理解:丞相的权力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剧了政治腐败。
(3)出现:明成祖时出现。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详解】
(1)理由:根据题文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导致政局不稳;含义:根据题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朝廷总之含义是皇帝总揽大权。
(2)理解:根据材料“有明之无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认为丞相对皇权有一定限制,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皇权无人可以制约,从此君主专制逐渐走向极端,政治黑暗。21·世纪*教育网
(3)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朱棣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阁。原因:根据材料“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可知,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案】(1)作用,辅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处理政务,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详解】
(1)作用,根据材料一“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可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根据材料二“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原因,根据材料三“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丞相擅专威福,威胁到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全。
(2)趋势,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的角度发展可知,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根据图1、2、3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的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1至图4,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图5,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3)综合上述图示,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答案】(1)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朝:中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
(2)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3)策略:重用近臣;分散相权。
原则:维护皇权至上。
【详解】
(1)“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2是汉朝的中外朝制;图3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www-2-1-cnjy-com
(2)“主要矛盾”,依据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信息可知由图1的三公九卿到图4的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5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1*cnjy*com
(3)“基本策略”,综合上述图示并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是重用近臣和分散相权。“原则”,依据所学知识从维护皇权至上的角度说明即可。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推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给西汉带来了怎样的政治问题?后来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出处:21教育名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的各自职权。指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哪两对基本矛盾?概括这两对矛盾在中国古代的各自发展趋势。
【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
问题:王国问题(或地方割据问题)。
解决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2)唐朝: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变化: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掌管。
(3)矛盾: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材料二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发展趋势: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最终被废除。21cnjy.com
【详解】
(1)制度:由图中的“东莱郡”“高密国”等信息可知,汉初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问题:结合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后来引发了汉朝的王国问题。
解决措施:结合所学可知,为解决王国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的威胁,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2)唐朝: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主要负责决策,而门下省负责审议,最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
变化:对比唐朝与明朝中央的权力架构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央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丞相被废除,改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3)矛盾: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郡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行制是一项地方政治制度,其涉及的矛盾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而材料二中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其涉及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其基本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的扩大和地方权力的缩小、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成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答案】(1)部门:皇帝、中书省、门下省。
意义:分割相权,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2)原因:朱元璋废丞相,直接领导六部。
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详解】
部门:根据“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可知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皇帝、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意见。
意义:结合所学唐代三省六部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内容可知,唐初一道旨意经过多部门的综合决策,有利于分割相权,使其互相牵制;通过分工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最终加强了皇权。
(2)结合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相关内容可知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主要是明太祖废除丞相,直接领导六部。为了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明成祖设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他们是帝王的政治助手。
材料一 汉初继承秦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或帝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他在位期间频繁更换丞相,先后用相13人,其中有多人被免职或处死。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
材料二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唐、明三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概括汉、唐、明初加强皇帝集权的主要措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皇权和相权的演进趋势?
【答案】(1)汉:内朝或中朝;唐: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明:内阁制度或内阁
(2)频繁更换丞相;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废除丞相,设内阁等。
(3)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直至最后被废除。
【详解】
(1)过程:根据材料一中“汉武帝还特意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材料二中“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材料三中“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汉、唐、明三朝中枢依次经历了中(内)朝、在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这样一个演变过程。www.21-cn-jy.com
(2)措施:根据材料一中“频繁更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丞相……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材料二中“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和材料三中“罢除丞相职位……朱棣设内阁制”等信息,可概括得出汉、唐、明初三代加强皇帝集权的主要措施依次为频繁更换丞相、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废除丞相,设内阁等。
(3)趋势:综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皇权和相权的演进趋势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直至最后被废除。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 http: / / www.21cnjy.com ),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和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于丞相问题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朝以前历代统治者是如何削弱丞相权力的。
【答案】看法: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朝廷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而明太祖认为,设宰相有专权乱政的威胁,应取消宰相,集权于皇帝一身。
说明:汉代的内外朝制,扶植皇帝的亲信近臣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决策机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权力;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奏章,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按行政程序分割相权;宋代的中书门下省,按政府职能三分丞相权力,参知政事负责行政事务,三司负责财政,枢密院掌管军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详解】
根据材料一“宰相筹和画,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稳便….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可知唐太宗认为宰相有利于提高朝廷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的作用,根据材料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明及祖认为宰相有专权乱政的威胁;二问结合所学从汉代内外朝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进行分析阐述。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民谣
材料四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
——《盼闯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情况?
【答案】(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
【详解】
(1)根据“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得出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材料一反映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因此,材料二中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根据“早早开门拜闯王”“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得出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
4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图一戚继光 图二郑成功 图三雅克萨之战
(1)图一、图二中的两人都获得“民族英雄”的赞誉。请分别为两位人物写出简短的解说词。
(2)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的军队?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图片和问题,谈谈“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答案】(1)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2)中国(清朝)沙俄;《尼布楚条约》。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坚决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势力和行为作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戚继光率军打败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打败荷兰殖民者。
(2)结合所学可知,雅克萨之战交战的双方是中国和沙俄;《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
(3)综合材料,可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角度分析总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