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测试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测试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48: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 B.中央政府的腐败
C.安史之乱的影响 D.藩镇的权力太大
2.近代以来,唐代钱币在新疆多地发现。1992年,在新疆库车附近的新和县,又发掘出大批唐代钱币,样式如图所示。这表明唐代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货币使用尚未统一 B.西域与中原贸易频繁
C.丝绸之路从未中断 D.政府已有效管辖西域
3.唐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21·世纪*教育网
A.反映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发展 B.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有利于地方官制的完善
4.据《续谈助》记载,唐代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地区的青城山“遂斯安草市岁出茶千万斤”,反映出草市已成为当地茶叶交易的主要市场;剑南东川地区,产盐十分丰盛,也逐渐形成了草市;一些草市还成为远近闻名的鱼市、药市等。材料表明唐代巴蜀地区的草市
A.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B.分布格局受物产影响
C.商品种类丰富多样 D.已发展为专业性市场
5.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激发了观众对这座唐代都城的极大兴趣。历史上的唐代长安城
A.夜市非常繁荣 B.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C.出土了活字印刷版《金刚经》 D.唐高宗曾在此召见玄奘
6.古代“盛世“的一大特点是国家粮食储备充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武帝时太仓中储存的多为北方种植的粟;而到唐代开元盛世,南方的稻米已经在粮食储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秩序稳定
C.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D.曲辕犁的使用
7.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A.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
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8.唐朝初年,以文臣主持边事,后调入京城升任宰辅,至玄宗时期,改任少数民族将领,提拔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为节度使,掌握重兵,由此可见唐朝
A.重文轻武转向重武轻文 B.维护统治策略逐渐灵活
C.华夷观念逐渐淡薄 D.边境威胁日益严重
9.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 出处
“万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 (唐)李嘉诗《秋晓招隐寺东峰荣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唐)岑参《送颜平原》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葺。” (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
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
10.《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历史作用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促进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B.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辖
C.促进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D.与回纥族友好交往,永结同心
11.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之一,历经变迁。联系上表,结合所学,下列有关安西都护府判断正确的是:
A.为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而设置 B.唐蕃联合灭西突厥后治所迁到龟兹
C.治所迁回龟兹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 D.唐蕃会盟发生在其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
12.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吴元济割据,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州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
A.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B.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
13.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如下形势图,按其表征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图①朝代采取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制度
B.图②朝代的一位统治者被称为“天可汗”
C.图③的最终趋势是南方统一了北方
D.图④朝代开通了“丝绸之路”
14.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
A.保障统一和政权稳定 B.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15.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B.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
C.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D.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16.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17.唐朝诗人韩愈在《平淮西碑》中记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其功,极炽而丰。”《唐大诏令集》则说,农民“贫困日蹙”,“转徙他乡,佣假取给,浮漂求生”。这反映了( )
A.歌功颂德是当时文人扬名捷径 B.土地兼并仍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C.统治者优先关注全国政治稳定 D.盛世外表下蕴藏深刻社会矛盾
18.619年,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朝廷的这种做法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C.为后世行政区域划分奠定了基础 D.激化了中央与边疆地区之间的矛盾
19.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21*cnjy*com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唐中叶,个农民兼业化现象频繁,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这说明当时
A.小农经济经营多元化 B.自然经济解体的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小农经济生存力削弱
21.《新唐书·地理志》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羁縻州”款,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羁縻府州政策的实施21·cn·jy·com
A.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B.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
C.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
D.加强了内地与边疆联系与交往
22.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3.唐中宗时,中亚粟特人的男装被改造为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女性的时髦服装,女子穿胡服、戴胡帽的现象大量涌现。刘禹锡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这反映了当时
A.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B.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 D.诗歌描写以服饰为主
24.据《新唐书 地理志》载,“唐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印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此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武力与怀柔并用 B.开放与宽容相济
C.中央与地方共治 D.集权与分权结合
25.“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阀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太宗的上述言论体现了他2-1-c-n-j-y
A.宽刑薄税给民土地 B.知人善任虛怀纳谏
C.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D.以君为本强化皇权
26.“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A.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 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27.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记述 出处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菜” (唐)杜甫《昔游》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农业生产日益趋向专业化 B.国家商业政策日渐宽松
C.城市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 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28.如图所示为考古发现的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彩骆驼载乐俑:骆驼引颈长嘶,驼背上七名男乐手持胡人乐器专注演奏,中间有一女子站立歌唱,显然是一个流动演出团。据此可知,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贵族阶层奢侈腐化 B.文化的包容和开放
C.民族习俗大致趋同 D.工艺注重文化传承
2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四幅地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③②①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30.唐代后期,各地藩镇奏请自行任命县令等地方官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自行任免官员,贡赋不入于朝廷,拥重兵以自立。这说明当时
A.科举制度流于形式 B.吏部丧失了官员选拔权
C.中央集权遭受挑战 D.地方行政机制开始异化
二、多选题
31.我国历史上的秦代和隋代都国祚时间较短历经二世而亡,但却都出现了制度上的创新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制度中属于隋代制度创新的是
A.三省制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 D.科举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32.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www.21-cn-jy.com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33.五代十国:________年____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________五个王朝,史称________。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________清除五代的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34.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________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胜转衰
35.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 618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的繁荣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民族关系 (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四、简答题
36.“史料阅读”北宋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欧阳修在他编撰的《新唐书·兵志》中,总结了从藩镇割据直至唐末军阀肢解唐朝的历史线索: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既其盛也,号令、征伐非其有;又其甚也,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 根据史料说明唐朝时期的藩镇有何危害?【来源:21cnj*y.co*m】
37.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38.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五、材料分析题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炀帝作为一个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大统一时期的皇帝,又是处在中古社会鼎盛发展的起点上,他的许多活动带着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西巡之外,还有北狩、建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开运河、下江南等等,他以极大的魄力和强度发疯似地干了十几年,但他并不是发昏,他做的一些事,不无建设和发展统一国家的历史内容。许多做成功了,有的做糟了,特别是他本人残暴的专制君主的品格,在做一些本无可厚非的事时,也给人民带来格外深重的灾难,积累成无法忍受的负担,最后征辽东激起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www-2-1-cnjy-com
——胡戟《再评隋炀帝:雄才大略有重大历史建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列举能够证明的实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隋炀帝历史形象恶劣的原因。
40.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请指出与东汉永和五年及唐天宝元年相应对的图片,并分别提取相关图片的人口分布信息予以说明。
41.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上记载:"贞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诏以琅琊长公主外孙女妻之",唐代画家阎立本所做《步辇图》反映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图中唐太宗端坐于布辇之上,左一为翻译官,左二为使者禄东赞,左三为唐朝官员。【版权所有:21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 大概终唐之世,对于唐太宗总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的赞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贬斥的评论。五代后晋时,刘晌等编撰《旧唐书》,说:“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宋代以后,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歌颂的,同时开始对他的个人品行有所非议了,对贞观政事的得失也有所评论了。……自宋、元至明、清,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歌颂唐太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宣扬儒家的“仁政”。不少帝王如明朝宪宗、清朝康熙、乾隆等,都曾极力推崇《贞观政要》,把唐太宗视为治天下的圣君。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朱熹别有一番议论:“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
——赵克尧、徐道勋《唐太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二指出图中唐朝官员可能供职于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哪一部?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述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唐至清,对唐太宗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唐朝人口数量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年号 公元 人口数量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约1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726年 约4241万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约4531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约6291万
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 约1699万
唐穆宗长庆元年 821年 约1576万
根据统计表的信息,归纳唐朝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末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赵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根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隋唐与魏晋南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徒,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民族融合的主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3)用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新唐书·魏征传》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21教育网
(1)材料一中唐太宗怎样“以古为鉴”和“以人为鉴”的?
(2)材料二中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唐朝出现的什么盛世?请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该盛世产生的原因。21*cnjy*com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对政治生活的治理,主要依赖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缘这根纽带,体现在国家制度设计上,主要实行了两大制度:一是构成了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周代王制的纵向构造”;一是包含“‘天子建国’与‘诸侯立家’两个层次”,构成“周代王制的横向构造”。当然,这两大制度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由此,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有效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国家。
——据李默海《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西周政治制度》
材料二 唐朝的西城治理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成功,成为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典范。唐太宗统一西城后,在高昌设州府,并设专门的儒学学校。后来,在安西四镇和天山南北地区设置大都护府进行管理。中原文学作品在西州广为流传,学校作为学童习字范本,甚至学童能模仿唐诗韵律作打油诗;唐太宗推崇的书法与文学合一的《兰亭序》在于阗流传。
——据程喜霖《略论唐朝治理西域的战略思想与民族政策》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纵向构造”“横向构道”分别是指什么制度。并指出两大制度是如何促使国家稳定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治理西域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刘邦的措施使后来的中央政府面临的威胁及汉武帝时解决这一威胁的措施。
(3)隋唐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周边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民族与唐王朝交往日益密切形成民族交融局面,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唐为稳定周边统治加强管理对西域和吐蕃都做了哪些措施。
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 ( http: / / www.21cnjy.com )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对目前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有何认识。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迁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
(1)根据材料一思考,节度使为一级官职始于何时?节度使有什么权力?请举一例证明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的史实。
(2)材料二提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观点,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4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三彩种类颇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器物的造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凤首壶等是模仿西亚一带流行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器形而制作的。人物、动物类是为殉葬而烧制的,有马、骆驼、镇墓兽、武士、仪仗俑、骑马俑和胡俑等。唐三彩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动物线条简洁明快,精美强健,特别是马和骆驼的造型,耐人寻味。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大视野》
材料二 图1为陕西礼泉出土的胡帽戎装骑马女俑、图2为河南洛阳出土的胡人骑骆驼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2)对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为加强对周边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唐朝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向制度化。
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突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七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汉代与唐代的民族政策。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方式及影响。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冼夫人是广东南部越族人。梁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元年(535),冼夫人二十四岁,与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太守冯宝结为夫妻。南朝的梁、陈两代岭南的一些地方官都发动过叛乱,不听朝延命令,想把岭南变成独立王国。但是,他们的行为遭到冯家和冼夫人的坚决反对。每次叛乱发生,冼夫人都亲自率军平叛,配合朝廷重新安定了岭南。她立了大功,被陈朝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隋朝灭陈之后,冼夫人派孙子去迎接隋军开进岭南,隋朝名副其实地统一了全国。不久岭南又发生叛乱,冼夫人当机立断,派兵消灭了叛军首领。她又不顾高龄,陪同隋朝大臣走遍各地,召见参加叛乱的首领,让他们服从朝廷,不要分裂国家。隋文帝为冼夫人的舉动赞叹,追贈冯宝为谯国公,流夫人则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同时,“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21cnjy.com
——摘編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冼夫人受梁、陈、隋三朝重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洗夫人的历史功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 B.中央政府的腐败
C.安史之乱的影响 D.藩镇的权力太大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地方割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力的恶性膨胀,这固然和中央政府控制不力有关,但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割据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这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是根本的因素,A项正确;中央政府的腐败只是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一个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安史之乱是藩镇割据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藩镇的权力只是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一个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21教育网
2.近代以来,唐代钱币在新疆多地发现。1992年,在新疆库车附近的新和县,又发掘出大批唐代钱币,样式如图所示。这表明唐代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货币使用尚未统一 B.西域与中原贸易频繁
C.丝绸之路从未中断 D.政府已有效管辖西域
【答案】B
【详解】
在新疆地区发现大批唐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钱币,说明唐代时期新疆地区与内地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所以大量唐代钱币才能流入新疆,故选B;材料体现的是新疆和内地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货币使用是否统一无关,排除A;仅根据钱币不能说明丝绸之路是否中断,更不能说明政府已经有效管辖西域,排除CD。 【版权所有:21教育】
3.唐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反映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发展 B.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有利于地方官制的完善
【答案】B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唐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玄宗后期,节度使还兼管钱粮、屯田等事务,由此可见节度使权限的增加,这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膨胀或地方割据局面,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B正确;题干反映的这种变化不利于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相反容易造成地方势力的膨胀,A排除;题干反映的不是唐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相反这种变化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C排除;题干反映的也不是有利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对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或削弱,D排除。故选B。
4.据《续谈助》记载,唐代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地区的青城山“遂斯安草市岁出茶千万斤”,反映出草市已成为当地茶叶交易的主要市场;剑南东川地区,产盐十分丰盛,也逐渐形成了草市;一些草市还成为远近闻名的鱼市、药市等。材料表明唐代巴蜀地区的草市
A.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B.分布格局受物产影响
C.商品种类丰富多样 D.已发展为专业性市场
【答案】B
【详解】
唐代巴蜀地区的青城山草市已成为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茶叶交易的主要市场;东川地区因产盐十分丰盛,也逐渐形成了草市;一些草市还成为远近闻名的鱼市、药市等。材料表明唐代巴蜀地区的草市分布格局受到物产影响,故B正确;材料没有交易规模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的商品种类,故C错误;宋代专业性市场出现,故D错误。
5.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激发了观众对这座唐代都城的极大兴趣。历史上的唐代长安城
A.夜市非常繁荣 B.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C.出土了活字印刷版《金刚经》 D.唐高宗曾在此召见玄奘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唐代都城”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长安城经济和文化在唐玄宗时期发展的十分迅速,盛唐时期,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故B正确;严格意义上说从宋代夜市逐渐开放且非常繁华,故A错误;《金刚经》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故C错误;召见玄奘的皇帝是唐太宗,唐高宗曾在此召见玄奘表述错误,故D错误。www.21-cn-jy.com
6.古代“盛世“的一大特点是国家粮食储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足。汉武帝时太仓中储存的多为北方种植的粟;而到唐代开元盛世,南方的稻米已经在粮食储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秩序稳定
C.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D.曲辕犁的使用
【答案】C
【详解】
由材料可知,从汉武帝时期到唐朝开元盛世,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仓中存粮种类从粟为主转变为稻米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体现了南方地区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社会秩序稳定不是太仓中存粮种类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曲辕犁的使用在唐朝开始出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但它还不足以推动太仓存量种类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
7.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A.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
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中国古代政府储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西汉时期以北方的“粟”为主,到唐代时增加了大量南方的“稻米”,主要条件是大运河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A项正确;政府均田限田措施在唐玄宗之前已遭到了严重破坏,B项错误;“稻米、粟”均为中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与洲际物种交流无关,C项错误;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直到唐代后期才开始出现,D项错误。
8.唐朝初年,以文臣主持边事,后调入京城升任宰辅,至玄宗时期,改任少数民族将领,提拔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为节度使,掌握重兵,由此可见唐朝
A.重文轻武转向重武轻文 B.维护统治策略逐渐灵活
C.华夷观念逐渐淡薄 D.边境威胁日益严重
【答案】B
【详解】
唐代边疆将领由唐朝初年以文臣为主,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宗时期以少数民族将领为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体现了唐代统治政策的开放和灵活性,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轻文,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华夷观念逐渐淡薄,故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边境威胁日益严重,故D错误。
9.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 出处
“万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 (唐)李嘉诗《秋晓招隐寺东峰荣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唐)岑参《送颜平原》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葺。” (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
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稻”“鱼盐”“桑柘”“茶”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当时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C正确;题干未体现出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关系,排除A;草市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政策作用,排除D。21·世纪*教育网
10.《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历史作用是(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促进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B.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辖
C.促进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D.与回纥族友好交往,永结同心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为松赞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布使节向唐太宗求婚的场景,通过汉藏合婚使汉藏两族经济文化交流交流频繁,故A正确;吐蕃是今天的西藏地区,故B错误;西域的大体位置在今天新疆,而文成公主与西藏通婚,故C错误;回纥是元朝时的新民族,故D错误。
11.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之一,历经变迁。联系上表,结合所学,下列有关安西都护府判断正确的是:
A.为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而设置 B.唐蕃联合灭西突厥后治所迁到龟兹
C.治所迁回龟兹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 D.唐蕃会盟发生在其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蕃会盟发生在安西都护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是在公元前821年,因此D正确;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与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无关,A排除;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县),BC排除。故选D。
12.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割据,唐宪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州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
A.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B.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
【答案】B
【详解】
据题意可知,唐王朝是依靠节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镇压节度使,虽然镇压了叛乱的节度使,但也会使平叛的节度使权势增加,从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B;这一事件并不能结束长期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A;节度使的设置威胁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但不是亡国的根源,排除C;唐王朝的灭亡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排除D。
13.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世界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如下形势图,按其表征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图①朝代采取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制度
B.图②朝代的一位统治者被称为“天可汗”
C.图③的最终趋势是南方统一了北方
D.图④朝代开通了“丝绸之路”
【答案】A
【详解】
四幅图分别是周代,当代,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朝,唐朝。根据所学,周代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分封制,A项正确;天可汗是唐代少数民族首领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排除B;南北朝时期是北方统一了南方,建立了宋代,排除C;“丝绸之路”是汉代开辟的,不是唐朝,排除D。2-1-c-n-j-y
14.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
A.保障统一和政权稳定 B.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大运河保障了政权的稳定,故A项错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是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邗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大运河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且隋朝因隋炀帝的暴政而亡,故D项错误。
15.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众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B.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
C.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D.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于促进南粮北运,沟通南北经济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A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农民的剥削问题,B排除;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均田制不可能限制土地兼并,C排除;玉米甘薯是在明中叶后传入中国的,D排除。故选A。
16.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汉魏之际……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时期……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旧比较落后,故选A项;“农、商业进步明显”,与“逐渐实现粮食自给”、“交易,俱不用钱”等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岭南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岭南是南方的一小部分,排除D项。
【点睛】
17.唐朝诗人韩愈在《平淮西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记载,“高祖太宗,既除既治;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其功,极炽而丰。”《唐大诏令集》则说,农民“贫困日蹙”,“转徙他乡,佣假取给,浮漂求生”。这反映了( )
A.歌功颂德是当时文人扬名捷径 B.土地兼并仍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C.统治者优先关注全国政治稳定 D.盛世外表下蕴藏深刻社会矛盾
【答案】D
【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韩愈的记载,对唐朝政治极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美之词,而《唐大诏令集》则反映了民众生活的困苦,两则材料综合反映了唐朝盛世时期也蕴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故选D项;前段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发展后段材料则反映了民众困苦,排除A项;唐朝前期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解,排除B项;统治者不仅关注政治稳定,更关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项。
18.619年,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朝廷的这种做法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C.为后世行政区域划分奠定了基础 D.激化了中央与边疆地区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唐高祖时期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羁縻政策,即在不改变边疆地区原有政治实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加强中原对边疆地区的影响,促进内地与边疆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巩固和增强大一统的国家,因此材料所述朝廷的做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羁縻政策是在不改变边疆地区原有政治实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加强中原对边疆地区的影响,而不是直接行政管理,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对边疆采取羁縻政策,没有体现该政策对后世的影响,并且羁縻政策是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与后世行政区域划分无直接关系,C项错误;材料所述唐朝对少数民族采取的羁縻政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而不是激化中央与边疆地区之间的矛盾,D项错误。
19.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答案】D
【详解】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联系,逐渐构成“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王朝生命线,反映了隋唐时期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D项正确;我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B项错误;直到唐朝后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C项错误。
20.唐中叶,个农民兼业化现象频繁,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这说明当时
A.小农经济经营多元化 B.自然经济解体的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小农经济生存力削弱
【答案】A
【详解】
唐中叶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体化趋势,农民兼业频繁,说明农民经营方式多元化,故选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唐朝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农民兼业,多种经营,有利于增加收入,提高生存能力,排除D。
【点睛】
21.《新唐书·地理志》中“羁縻州”款,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羁縻府州政策的实施
A.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B.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
C.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
D.加强了内地与边疆联系与交往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羁縻府州由少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是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A项正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是指封建化,与材料不符,排除B;羁縻府州政策是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不是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内地与边疆联系与交往,排除D。
22.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 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答案】A
【详解】
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员薪俸的降低,故C项和材料无关;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故D错误。
23.唐中宗时,中亚粟特人的男装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造为唐朝女性的时髦服装,女子穿胡服、戴胡帽的现象大量涌现。刘禹锡诗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这反映了当时
A.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B.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 D.诗歌描写以服饰为主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唐代的社会习俗。根据材料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女性争穿胡服、争戴胡帽,唐代文人以诗歌的方式对这一现象予以赞美,既说明唐朝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又可反映唐朝审美情趣呈多元化特征,故选C项。题干没有体现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女子的服饰穿着问题,不是社会地位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选用的只是一首唐诗,无法借此说明唐代诗歌主要是描写服饰,排除D项。
24.据《新唐书 地理志》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印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此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武力与怀柔并用 B.开放与宽容相济
C.中央与地方共治 D.集权与分权结合
【答案】A
【详解】
根据“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督、刺史,皆得世袭”可知,材料反映唐朝平定少数民族后,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体现了武力与怀柔并用的特点,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开放”的特点,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无法体现中央集权,排除C、D。
【点睛】
25.“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阀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太宗的上述言论体现了他
A.宽刑薄税给民土地 B.知人善任虛怀纳谏
C.以民为本休养生息 D.以君为本强化皇权
【答案】C
【详解】
根据“凡事皆须务本”“若兵阀屡动,土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可知,唐太宗认为农业是根本,要重视农业,勿夺农时,不可频繁征战、大兴土木,体现了以民为本休养生息的思想,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给民土地”,排除A;材料信息与知人善任虛怀纳谏无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强化皇权的信息,排除D。
【点睛】
26.“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天王”。“可汗”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A.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 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答案】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君主接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汉族帝王的尊号,唐太宗接受了少数民族君主的尊号,这说明民族间对彼此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凸显了当时民族交融的趋势,故选C;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君主接受彼此的尊号,没有涉及到民族政策,故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2·1·c·n·j·y
27.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记述 出处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菜” (唐)杜甫《昔游》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农业生产日益趋向专业化 B.国家商业政策日渐宽松
C.城市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 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谷”“贩缯”“转粟帛”“卖菱藕”“载绮罗”等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农村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代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唐朝国家商业政策的日渐“宽松”,B项错误;“城市”商品经济出现了繁荣与“转谷”“卖菱藕”等不符,C项错误。【来源:21cnj*y.co*m】
28.如图所示为考古发现的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彩骆驼载乐俑:骆驼引颈长嘶,驼背上七名男乐手持胡人乐器专注演奏,中间有一女子站立歌唱,显然是一个流动演出团。据此可知,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贵族阶层奢侈腐化 B.文化的包容和开放
C.民族习俗大致趋同 D.工艺注重文化传承
【答案】B
【详解】
材料反映出驼背上男乐手持胡人乐器、女子引吭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歌,这种以骆驼为舞台的胡人演出模式,足见唐朝对不同文化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故选B;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反映了其他民族艺人演出的情景,并非贵族生活,故排除A项;“民族习俗大致趋同”“工艺注重文化传承”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故排除CD两项。
2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四幅地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③②①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答案】D
【详解】
根据图①中“高密国”“济南郡”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反映的是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的情景;根据图②中“牧野”“殷”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反映的是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根据图③中“河西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反映的是唐朝时期节度使的分布情况;根据④中“咸阳”“陇西郡”“临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和长城。由此可知,它们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D;其他选项均顺序错误,故排除ABC。
30.唐代后期,各地藩镇奏请自行任命县令等地方官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自行任免官员,贡赋不入于朝廷,拥重兵以自立。这说明当时
A.科举制度流于形式 B.吏部丧失了官员选拔权
C.中央集权遭受挑战 D.地方行政机制开始异化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唐代后期的藩镇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官员任免、地方财政以及军事权,这显然已经形成了割据局面,对中央集权形成挑战,C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藩镇只能任命自己势力范围之内的官员,吏部依然有选拔任命官员的权力,排除B;从题干来看,当时藩镇割据已经形成,这是地方行政机制异化的结果,D错在“开始”,排除。
二、多选题
31.我国历史上的秦代和隋代都国祚时间较短历经二世而亡,但却都出现了制度上的创新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制度中属于隋代制度创新的是
A.三省制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A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形成;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故A、D两项符合题意;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故B项错误;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故选A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
32.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答案】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详解】

33.五代十国:________年____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5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________五个王朝,史称________。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________清除五代的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答案】907年 朱温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 顺应当时形势
【详解】

34.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________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由胜转衰
【答案】755
【详解】

35.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 618年,李渊在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的繁荣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民族关系 (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答案】长安 隋亡的教训 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 21cnjy.com
【详解】

四、简答题
36.“史料阅读”北宋学者欧阳修在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编撰的《新唐书·兵志》中,总结了从藩镇割据直至唐末军阀肢解唐朝的历史线索: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既其盛也,号令、征伐非其有;又其甚也,至无尺土,而不能庇其妻子宗族,遂以亡灭! 根据史料说明唐朝时期的藩镇有何危害?
【答案】(1)唐朝时期的藩镇独立性强,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割据势力。具体表现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上,拥有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2)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
【详解】
(1)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的藩镇独立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实为割据势力。结合所学可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分析其独立性导致割据的结果。(2)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由于藩镇自雄(政治、经济、军事的自主权),中央政权变得虚弱无力,几次企图削弱藩镇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藩镇较量。
37.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大造行宫,从行之人多达数十万人,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详解】
评价一个人的功与过,首先要看他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历史发展的影响.隋炀帝此人荒淫无度,开运河,征高丽,使得民不聊生.可以说是个十恶不赦的暴君.但是他的某些行为对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他开创的科举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使得读书人可以改变自己命运, 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一千多年的发展.他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交通更加方便,节约了运费,至今还在使用.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隋炀帝的政策对当时的民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38.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答案】(1)变化:从东汉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2)原因:
①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②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③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表中数据不难看出数量和分布变化,注意归结是要从总的变化趋势和局部的变化两个方面归结。原因主要从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等方面归结。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因素(社会状况、人口南迁等)。
五、材料分析题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炀帝作为一个处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大统一时期的皇帝,又是处在中古社会鼎盛发展的起点上,他的许多活动带着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西巡之外,还有北狩、建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开运河、下江南等等,他以极大的魄力和强度发疯似地干了十几年,但他并不是发昏,他做的一些事,不无建设和发展统一国家的历史内容。许多做成功了,有的做糟了,特别是他本人残暴的专制君主的品格,在做一些本无可厚非的事时,也给人民带来格外深重的灾难,积累成无法忍受的负担,最后征辽东激起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
——胡戟《再评隋炀帝:雄才大略有重大历史建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列举能够证明的实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隋炀帝历史形象恶劣的原因。
【答案】(1)观点:隋炀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也有着重要历史贡献。证明:开创科举制度,打破世家门阀对权力的垄断;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贯穿南北交通;大败西突厥、吐谷浑,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2)原因:个人残暴、昏庸、奢侈的政治作风;承担隋朝灭亡的政治责任;后世王朝维护正统地位的刻意描述。
【详解】
(1)观点:根据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炀帝是)在中国长期分裂后重建大统一时期的皇帝”可知,隋炀帝也有着重要历史贡献。证明:根据“北狩、建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开运河”,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分析可知,隋炀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有,开创科举制度,打破世家门阀对权力的垄断,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贯穿南北交通,大败西突厥、吐谷浑,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2)原因:根据材料中“本人残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君主的品格”“下江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个人残暴、昏庸、奢侈的政治作风;根据“征辽东激起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须承担隋朝灭亡的政治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隋炀帝历史形象恶劣的原因还包括后世王朝维护正统地位的刻意描述。
40.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请指出与东汉永和五年及唐天宝元年相应对的图片,并分别提取相关图片的人口分布信息予以说明。
【答案】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图1南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
图2为唐代(天宝元年)。图2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
【详解】
时期与说明:通过观察图1,结合图例和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可知,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与经济、政治中心在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经济欠发达的东汉(永和五年)时期相符;通过观察图2和图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找出与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相应对的图片后,将分析判断的理由一一说明即可。
41.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上记载:"贞观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诏以琅琊长公主外孙女妻之",唐代画家阎立本所做《步辇图》反映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图中唐太宗端坐于布辇之上,左一为翻译官,左二为使者禄东赞,左三为唐朝官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 大概终唐之世,对于唐太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是一味的赞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贬斥的评论。五代后晋时,刘晌等编撰《旧唐书》,说:“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宋代以后,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歌颂的,同时开始对他的个人品行有所非议了,对贞观政事的得失也有所评论了。……自宋、元至明、清,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歌颂唐太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宣扬儒家的“仁政”。不少帝王如明朝宪宗、清朝康熙、乾隆等,都曾极力推崇《贞观政要》,把唐太宗视为治天下的圣君。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朱熹别有一番议论:“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饬。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
——赵克尧、徐道勋《唐太宗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二指出图中唐朝官员可能供职于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哪一部?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述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唐至清,对唐太宗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1)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礼部。
(2)运作程序: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优点: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宰相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3)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4)变化:由一味赞扬,不许贬斥到基本肯定“贞观之治”,同时非议他的个人品行。
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政治力量的影响。
【详解】
(1)根据“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琅琊长公主外孙女妻之”可知反映的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图中的官员负责的是与吐蕃之间的交往,所以他应该供职于礼部。21*cnjy*com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三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部的运作程序是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其优点主要是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宰相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3)根据“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等信息可知科举制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4)变化:根据“ 大概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之世,对于唐太宗总是一味的赞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贬斥的评论”、“宋代以后,对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歌颂的,同时开始对他的个人品行有所非议了,对贞观政事的得失也有所评论了”可知变化主要是由一味赞扬,不许贬斥到基本肯定“贞观之治”,同时非议他的个人品行。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政治力量的影响。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唐朝人口数量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年号 公元 人口数量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约1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726年 约4241万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约4531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约6291万
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 约1699万
唐穆宗长庆元年 821年 约1576万
根据统计表的信息,归纳唐朝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趋势:唐太宗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不多,唐玄宗时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玄宗后期人口数量达到最高点;755年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从肃宗到穆宗时期人口数量继续减少。
原因:经过“贞观之治”,到玄宗时期,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人口数量增长很快;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因此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安史之乱后又出现长期的藩镇割据,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仅使人口的死亡数量增加,而且由于中央政府的失控,使在册人口数量也日益减少。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的人口数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天宝十四年以后不断减少,因而得出唐朝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唐太宗时期人口不多,唐玄宗时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玄宗后期人口数量达到最高点;755年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从肃宗到穆宗时期人口数量继续减少。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初“贞观之治”到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分析唐朝人口增长的原因;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方面分析唐朝人口减少的原因。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末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赵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根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易日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徒,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民族融合的主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3)用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
【答案】(1)原因:秦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
(2)作用:有利于改变鲜卑族落后风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史实:采取军事行动击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通过与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强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秦国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可知,秦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分析可知,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主要有,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
(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于革易日俗,亦可谓雷厉风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改变鲜卑族落后风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社会、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史实:根据所学知识,从北到南分析可知,唐代统治阶级为加强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采取军事行动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通过与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强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新唐书·魏征传》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中唐太宗怎样“以古为鉴”和“以人为鉴”的?
(2)材料二中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唐朝出现的什么盛世?请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该盛世产生的原因。
【答案】(1)唐太宗“以古为鉴”吸取隋亡教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徭薄赋;“以人为鉴”能够虚怀纳谏。
(2)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详解】
(1)“以古为鉴”是指吸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教训,联系所学可知,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以人为鉴”是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联系所学可知,唐太宗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万家室”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称颂的是唐朝出现的开元盛世。该盛世产生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唐玄宗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获得的成果等方面来回答。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对政治生活的治理,主要依赖血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根纽带,体现在国家制度设计上,主要实行了两大制度:一是构成了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周代王制的纵向构造”;一是包含“‘天子建国’与‘诸侯立家’两个层次”,构成“周代王制的横向构造”。当然,这两大制度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由此,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有效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国家。
——据李默海《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西周政治制度》
材料二 唐朝的西城治理颇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成为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典范。唐太宗统一西城后,在高昌设州府,并设专门的儒学学校。后来,在安西四镇和天山南北地区设置大都护府进行管理。中原文学作品在西州广为流传,学校作为学童习字范本,甚至学童能模仿唐诗韵律作打油诗;唐太宗推崇的书法与文学合一的《兰亭序》在于阗流传。
——据程喜霖《略论唐朝治理西域的战略思想与民族政策》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纵向构造”“横向构道”分别是指什么制度。并指出两大制度是如何促使国家稳定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治理西域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宗法制,分封制。
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等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和约束小宗。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是指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分封制,在诸侯与周天子产生了联系,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传播了周文化
(2)主要途径:设州府;设安西都护府;进行文化渗透,设置专门儒学学习;加强文化交流与渗透。
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西域与中原的和平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治理西域留下了借鉴意义。
【详解】
(1)制度:根据材料“‘家天下,为特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代王制的纵向构造”可知,是宗法制;根据材料“‘天子建国’与‘诸侯立家’两个层次”可知,是分封制。意义:根据材料“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有效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国家。”和所学分封制的意义和宗法制的意义作答。
(2)途径:根据材料“在高昌设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在安西四镇和天山南北地区设置大都护府进行管理”结合所学唐朝治理边疆的措施作答即可。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对边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边疆和内地的交流等方面作答。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 12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刘邦的措施使后来的中央政府面临的威胁及汉武帝时解决这一威胁的措施。
(3)隋唐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交往日益密切形成民族交融局面,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唐为稳定周边统治加强管理对西域和吐蕃都做了哪些措施。
【答案】(1)措施:按军功授爵位;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影响: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威胁:地方权力过大,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
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颁布法律,歧视王国的官吏,并限制读书人与王国的交往。还在地方设置刺史监察郡国,加强中央集权。
(3)唐灭东、西突厥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唐与吐蕃联姻文成公主入藏,唐与吐蕃会盟。
【详解】
(1)措施:根据材料“有军功者,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率受上爵”可归纳出按军功授爵位;根据材料“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可归纳出奖励耕织;根据材料“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可归纳出重农抑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威胁:根据材料“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可归纳出地方权力过大,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主要有推恩令、附益之法、左官律、酬金夺爵、设置刺史等。
(3)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灭东、西突厥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唐与吐蕃联姻文成公主入藏,唐与吐蕃会盟。
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对目前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有何认识。
【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北方民众大量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2)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3)方式: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特点:设置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和防御体系;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注重边疆经济贸易的发展。
(4)各民族间友好交往,共同发展;认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尊重;民族平等和团结,国家才能统一强大。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他们彼此征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可知,北方战乱频繁。影响:根据材料“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并结合所学可知,战乱导致北方民众大量南,同时促了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2)根据材料“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活力、为隋唐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等方面进行回答。
(3)方式: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藏”“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公主入藏”可知,和亲方式;根据材料“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知,会盟;根据材料“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可知,册封;根据材料“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知,设置机构。特点:根据材料“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可知,设置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和防御体系;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可知,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从注重边疆经济贸易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
(4)根据材料中魏晋以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大交融、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各民族要友好交往、共同发展;要相互尊重;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国家才能统一强大等方面进行回答。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迁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
(1)根据材料一思考,节度使为一级官职始于何时?节度使有什么权力?请举一例证明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的史实。
(2)材料二提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观点,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始于唐朝。
权力: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纳赋税;军队不听中央调遣。
史实: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拥兵自重,并发动叛乱。
(2)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革新,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怠于政事,酿成“安史之乱”。
【详解】
(1)根据材料“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以及材料的出处《新唐书》,可知节度使始于唐朝。
权力:根据材料“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可知,节度使在地方上拥有财权、军权、行政权。
史实:结合史实,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拥兵自重,并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2)根据材料“得人者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人者亡”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虚心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拔与考核,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怠于政事,酿成“安史之乱”。
4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三彩种类颇多,有的器物的造型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凤首壶等是模仿西亚一带流行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器形而制作的。人物、动物类是为殉葬而烧制的,有马、骆驼、镇墓兽、武士、仪仗俑、骑马俑和胡俑等。唐三彩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动物线条简洁明快,精美强健,特别是马和骆驼的造型,耐人寻味。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大视野》
材料二 图1为陕西礼泉出土的胡帽戎装骑马女俑、图2为河南洛阳出土的胡人骑骆驼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
(2)对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史料:二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料和一手史料。
(2)解释:唐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其中唐三彩的形象明显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说明的是这一时期中外交流密切;而材料中的“骑马俑和胡俑等”反映的是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唐三彩的动物形象刻画,反映的是当时手工业技术高超。
【详解】
(1)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因此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史料的类型分别是二手史料和一手史料。
(2)解释:本题相对开放,关于解释可结合唐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唐三彩涉及的风格及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为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唐朝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向制度化。
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突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七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汉代与唐代的民族政策。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方式及影响。
【答案】(1)差异:汉代因俗而治,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
唐代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2) 方式: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和亲、会盟;册封爵位,促进友谊。
影响: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
(1)差异:根据“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得出汉代因俗而治,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根据“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唐朝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得出唐代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出处:21教育名师】
(2) 方式:根据“唐军大举反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得出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根据“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得出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根据“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得出和亲、会盟;册封爵位,促进友谊。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冼夫人是广东南部越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梁大同元年(535),冼夫人二十四岁,与高凉(今广东阳江西)太守冯宝结为夫妻。南朝的梁、陈两代岭南的一些地方官都发动过叛乱,不听朝延命令,想把岭南变成独立王国。但是,他们的行为遭到冯家和冼夫人的坚决反对。每次叛乱发生,冼夫人都亲自率军平叛,配合朝廷重新安定了岭南。她立了大功,被陈朝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隋朝灭陈之后,冼夫人派孙子去迎接隋军开进岭南,隋朝名副其实地统一了全国。不久岭南又发生叛乱,冼夫人当机立断,派兵消灭了叛军首领。她又不顾高龄,陪同隋朝大臣走遍各地,召见参加叛乱的首领,让他们服从朝廷,不要分裂国家。隋文帝为冼夫人的舉动赞叹,追贈冯宝为谯国公,流夫人则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同时,“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
——摘編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冼夫人受梁、陈、隋三朝重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洗夫人的历史功绩。
【答案】(1)南北朝长期对峙使得南方政权难以有效控制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不断发生叛乱;南方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维护了国家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岭南地区遭受战乱;促进了民族交融。
【详解】
(1)根据材料“梁、陈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岭南的一些地方官都发动过叛乱,不听朝延命令”“不久岭南又发生叛乱,冼夫人当机立断,派兵消灭了叛军首领”等信息可得出岭南地区不断发生叛乱;根据材料“梁、陈两代岭南的一些地方官都发动过叛乱,不听朝延命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动荡、分裂时期,南北朝长期对峙使得南方政权难以有效控制岭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放和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
(2)根据材料“每次叛乱发生,冼夫人都亲自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平叛,配合朝廷重新安定了岭南”等信息可知,岭南地区的叛乱遭到洗夫人的坚决反对并被平叛,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岭南地区遭受战乱;结合所学可知,洗夫人平叛岭南地区的叛乱,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融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