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50: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
A.夏朝 B.西周 C.西汉 D.隋朝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创始于西汉时期的察举制,C项正确;以孝廉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始创于西汉而非夏朝,A项错误;西周时期选官以血缘为标准,B项错误;隋代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成绩而非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D项错误。21cnjy.com
2.唐代设立宰相会议的主要意图是
A.分割相权 B.笼络大臣 C.抑制皇权 D.提高效率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设立宰相会议是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让三省长官共同议定军国大政,从而提高效率,故选D;宰相会议中宰相共同商定国政,所以不是为了分割相权、笼络大臣,更不可能是抑制皇权,排除ABC。2-1-c-n-j-y
3.它是我国隋唐时期极其重要的封建土地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文化兴旺繁荣起过重要的作用。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度,C正确;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排除A;B、D与题干中“土地国有制度”不符,排除。
4.“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给这首唐诗作者带来好心情的应是21*cnjy*com
A.召入太学 B.科举中榜 C.加入厂卫 D.入选内阁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 唐诗出自孟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登科后》,描述的是参加科举中榜后的喜悦心情,故选B;唐代设国子监,所以招入太学与此诗主旨不符,排除A;厂卫和内阁都出现于明代,排除CD。
5.隋唐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庸”是指民户
A.交纳粮食 B.服兵役 C.服徭役 D.纳绢纳布代役
【答案】D
【详解】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初将赋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D项正确,排除BC。交纳粮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排除A。
6.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开创并完善于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隋唐时期,故选C;隋唐之前,三省六部制还未开创,何来完善之说,排除AB;历史发展至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较为完善,排除D。
7.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发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存在的弊端 B.察举制的进步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答案】A
【详解】
根据“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是孝廉,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不能选拔出真才实学的人,察举制存在弊端,故选A,排除B;C是九品中正制,排除;世官制是按照血缘关系世袭官位,排除D。
【点睛】
8.高丽光宗九年,仿效唐制,创立了高丽王朝的选官制度。这里的“唐制”具体是指( )
A.三省六部制 B.土地国有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详解】
据“选官制度”及所学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故选C;A、B、D不是选官制度,排除。
【点睛】
9.下列制度属于汉代选官制度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代时期的选官制度,A正确;九品中正制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B排除;科举制确立于隋朝,C排除;三省六部制属于中枢机构,D排除。故选A。
10.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军功爵制 D.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孝廉,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1.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是( )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的正式确立是在隋唐时期,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2.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在
A.上古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隋唐时期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诗句,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军功爵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实行的选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是科举制,故选C;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是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B;军功爵制出现于商鞅变法时期,唐代不再使用,排除D。www.21-cn-jy.com
14.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历程。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时间 选官制度
A 战国 察举制
B 西汉 世卿世禄制
C 隋唐 科举制
D 宋代 九品中正制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C正确;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以及军功爵制,排除A;西汉实行的是察举制,排除B;宋代实行的是科举制,排除D。
15.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枢政务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形成 B.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
C.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称为中书门下 D.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D正确;AB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是在唐时期,排除。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6.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和完善。如图中,尚书省负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拟诏 B.审议 C.执行 D.司法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故选C;中书省负责拟诏,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A、B;司法不属于尚书省的职责,排除D。21*cnjy*com
17.与白居易诗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描述相符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答案】D
【详解】
根据“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得了是指科举制之下金榜提名的场景,故D项正确;察举制主要是举荐,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按出身门弟选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而不是五位的传承,排除C项。故选D项。
18.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门下省→皇帝-+六部
B.门下省一尚书省→中书省→皇帝→>六部
C.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六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皇帝→六部,
【答案】C
【详解】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由皇帝最终决策后交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故选C;其他各项均排序错误。
19.“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孟郊极度欢快的心情,这反映出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详解】
根据“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得出其反映的是科考中举后的兴奋之情,而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A项主要是先秦时期,排除A;BC项是汉代到魏晋时期,排除。
20.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与谱学盛行相关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族望,因此当时十分重视谱学,C正确;世官制主要是在先秦时期,A排除;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和才能,是在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B排除;科举制是在隋朝时期确立的,标准是考试成绩,D排除。故选C。
21.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
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 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
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 D.宰相执政能力降低
【答案】B
【详解】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意味着唐代宰相是群相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负责不同行政环节,说明宰相的权力被分割,B正确;A中的“彻底”表述绝对,排除;委员制和宰相品级无关,排除C;宰相执政能力的变化和委员制无关,排除D。
22.《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该材料描述的是
A.均田制 B.租调制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这是对两税法的描述,C正确;题干涉及的是赋税制而非土地制度,排除A;租调制、租庸调制并非分两季征收,排除B、D。
23.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详解】
根据“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可得出这是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考生来源,D项正确,排除ABC。
24.西汉时的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后来官至丞相,他走上仕途最有可能通过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举制,标准是品行、才能,因此B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A排除;九品中正制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选官制度,C排除;科举制确立于隋朝,D排除。故选B。
25.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该制度使
A.地方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B.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完善
C.皇权独尊得到有力保证 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答案】C
【详解】
根据“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审议和执行。”可得出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材料与选官无关,排除B;D项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排除D。【版权所有:21教育】
26.科举考试对我国的历史产生极大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
②进士科始于唐朝贞观年间
③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做官,对士族会更有利
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唐太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C
【详解】
据所学可知,“三十老明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①正确;进士科始于隋炀帝时期,②错误;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做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使平民阶层也可以通过考试缙绅到统治阶层,③错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唐太宗,④正确;故选C;A、B、D排除。
27.“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人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详解】
材料中“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进入衙门任职”描述的是科举制选拔官员的特征,故D正确;世官制以血缘承袭官职,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重要的选官依据,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8.在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发展史上,出现过依靠门第的高低来确定官职高低的作法,实际上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倒退,这种选官制度是
A.宗法制 B.世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答案】C
【详解】
根据“依靠门第的高低来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官职高低的作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依据门第的高低确定官职高低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选C;宗法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世官制依据血缘,排除B;察举制前期依据的是才学和品行,后期沦为依据门第,排除D。
29.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 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的开创性举措( )
A.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 B.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打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家的特权垄断,故选C;A项“最优秀”表述太绝对,错误;B项是八股取士的局限性,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睛】
3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21·cn·jy·com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的形成,因此A正确;B是对九品中正制的描述,排除;C是对世官制的描述,排除;D是对察举制的描述,排除。故选A。
31.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A.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的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是血缘,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才学,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声望,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32.打破血缘世袭关系与士族垄断特权,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用考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选拔官员,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故选C;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部落推举首领的方式,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分封制是西周地方管理制度,依赖于宗法血缘关系,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郡县制是秦朝地方制度,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
3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什么制度 (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皇帝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平民百姓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榜题名,故B项正确;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A;君主专制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等,主要强调集权、专制,排除CD;
34.下列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制度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C
【详解】
根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材料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的是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没有出现九品中正制,排除A;隋唐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排除D。2·1·c·n·j·y
35.苏轼总结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
A.世袭 B.察举 C.科举 D.按门第选拔
【答案】B
【详解】
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举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故B项正确;世官制(“世袭”)为先秦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故A项排除;科举制始于隋朝,时间与材料不符,故C项排除;“按门第选拔”指九品中正制,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故D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6.作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提高了____________,是中国政治制度的_________,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办事效率 重大变革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各部门之间相互分工协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所以①是办事效率,②是重大变革。
37.秦朝确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在中央机设置三公九卿制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三、判断题
38.北宋建立后,采用“分化事权”的原则,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加强。
【答案】正确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后,采用“分化事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则,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答案为:正确。
39.隋唐推行的三省六部制即三分相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强了君主专制;同时在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权专制。
【答案】正确
【详解】
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三,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和皇帝负责审核(审核通过交给尚书省;未通过驳回)---尚书省执行。三省六部制分分割削弱了宰相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加强了决策的民主性,提高行政效率。将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体现了皇帝一定程度上受制度性制约,故说法正确。
40.西汉通过察举制把选拔人才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详解】
西汉的察举制是地方推举孝廉到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经过考核最终完成选官用官的环节,说到底还是一种世家大族垄断的制度,没有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因此不利于中央集权,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四、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答案】(1)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详解】
(1)影响:根据“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得出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根据“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得出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根据“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得出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大小之官,悉听吏部”得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根据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点睛】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二 《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材料一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2)综合材料一、二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影响。
【答案】(1)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特权(看重家世),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2)变化:由以门第(家世)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标准到按考试成绩(才能)选官。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
【详解】
(1)制度一问,根据材料“九品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弊端一问,根据所学知识,九品中正制下,主要是以门第出身为主要选官标准,这造成了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特权(看重家世),任人唯亲,压制人才的弊端。
(2)变化一问,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见新科进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端门鱼贯而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由此可以得出变化;影响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养、社会阶层流动、选拔程序的公平公正、统治基础的扩大等角度回答即可。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家世,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3)指出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1)演变:由以孝廉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
特点: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相对公平公正
(3)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解】
(1)演变:根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人物家世,第其高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归纳出演变标准是由以孝廉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社会原因:根据材料“ 随着门阀世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衰落”和所学知识可知,其社会原因是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特点:根据材料“投牒自进,按科应试”“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可归纳出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相对公平公正。
(3)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作用可从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等角度作答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4.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列三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一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试简要评价这一政治制度?
(2)简述图二反映的政权机构官员的主要职能?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3)图三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请根据图中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与图一、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材料二: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美国 英国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职 任期制 终身制
权限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 首脑名称 总统 首相
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21·世纪*教育网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4)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5)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
评价:三省相互监督和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并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沿袭。21教育网
(2)职能: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趋势:皇权逐渐加强。
(3)①政治协商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掌握权力;实行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原则。
(4)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5)政治民主化。
【详解】
(1)制度:根据图中“三省”和“六部”的设置,可得出图一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一方面使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决策的失误,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和牵制,并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最终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来源:21cnj*y.co*m】
(2)职能:根据所学知识,图二反映的政权机构是军机处,而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负责传达皇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个人裁决。
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设立标志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所以,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指君权逐渐加强并达到顶峰。
(3)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指的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型的政党关系,不是在野党和执政党的关系,而是执政党和其它政党的合作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掌握权力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把总统“关在笼子里”,实际上是对美国总统权力的制约,美国政体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并且总统是由选举产生的,有任期的。
(5)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可知,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政治民主化。
4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的简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旨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三省的长官共议国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A.B.C代表的机构名称,由图可知,这三个机构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个?
(2)根据材料二,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什么?并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答案】(1)名称:A是中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B是尚书省;C是门下省。核心:尚书省。
(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详解】
(1)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分工明确,根据三省的职责特点即可回答。
地位:如图所示,尚书省处于核心地位。
(2)制度: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旨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可知,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三省六部制。
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三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此外,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等。
4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的简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旨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三省的长官共议国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A.B.C代表的机构名称及职能,由图可知,这三个机构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个?
(2)根据材料二,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什么?并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答案】(1)名称:A是中书省;B是尚书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C是门下省。核心:尚书省。
(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详解】
(1)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分工明确,根据三省的职责特点即可回答。地位:如图所示,尚书省处于核心地位。
(2)制度: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旨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可知,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三省六部制。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此外,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等。
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实际上并不是九个,而是泛指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因此也称为“诸卿”或“列卿”。从总体上看,诸卿的设置和机能体现了国家政务的诸多方面和分工制约,突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诸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诸卿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又存在职无常守的混淆现象,皇帝可以随时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对所有部门和臣僚进行调整派遣,重要政务只能取决于皇帝和皇帝身边少数人。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三省围绕着皇帝的诏敕运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书草诏,门下复审,尚书执行,合成一套完整有机的施政体系。另一方面,三省长官既各领本省庶政,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门下内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通过政事堂会议将三个不同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中枢体。这样,三省权配合,既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能,又能发挥整体功效,推动着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摘编自袁刚《隋唐三省体制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对三公九卿制发展的表现。
【答案】(1)特点:服务于皇权专制;服务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集权;分工明确,但又职无常守;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丞相位高权重;内廷和外朝官员职责有一定混淆。
(2)表现:宰相数量变多,权力有所分散;中枢机构分工更为明确且相互制约;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决策效率提高;体系严密,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可归纳出服务于中央集权;根据材料“诸卿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又存在职无常守的混淆现象”可归纳出分工明确,但又职无常守;根据材料“皇帝可以随时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可归纳出服务于皇权专制;根据材料“诸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可归纳出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根据材料“所谓九卿,实际上并不是九个,而是泛指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可归纳出内廷和外朝官员职责有一定混淆。
(2)表现:根据材料“中书草诏,门下复审,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执行,合成一套完整有机的施政体系”可归纳出中枢机构分工更为明确且相互制约;根据材料“三省长官既各领本省庶政,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可归纳出宰相数量变多,权力有所分散;根据材料“通过政事堂会议将三个不同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中枢体”可归纳出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决策效率提高;根据材料“三省权配合,既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能,又能发挥整体功效”可归纳出体系严密,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多种多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谓五花八门。汉武帝时设博学鸿词科,用考试的方式选用人才,开辟了选官考试的先河;至东汉末年,朝政混乱,考试制度名存实亡;三国时期,曹、孙、刘三家唯才是举,选人方式众多却无考试这一种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大部分只有世家贵族才能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摘编自林日举《浅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不仅科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多,过程也趋于合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文人士大夫彻底被皇权所压迫,成为真正的奴才。统治者对以往尊重士大夫的传统完全抛弃和藐视。士大夫过去那种“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成了为自己挣名声的“彰君之恶”,这种环境下的科举制度自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清后,中国社会日益暮气沉沉,究其根源就在于科举制度的僵化、死板。
——摘编自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实行科举制的原因并说明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当今人才选拔的认识。
【答案】(1)原因:隋唐之前选官制度多样,无统一标准;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显现。
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www-2-1-cnjy-com
(2)认识:人才选拔应遵循公开公正、择优录取、量才使用等原则;选用人才的途径要多样化、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详解】
(1)第一小问原因可从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中的“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多种多样,可谓五花八门”一处得出:隋唐之前选官制度多样,无统一标准;从材料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为改变这种弊端”一处得出: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显现。第二小问的影响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选官、社会等方面进行概括,例如: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等。
(2)该题属于相对开放的试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答是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紧扣材料中的主旨,两一方面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洁,例如:人才选拔应遵循公开公正、择优录取、量才使用等原则;选用人才的途径要多样化、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等。
4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瓶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材料四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3)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积极影响。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方式: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方向中央推举官员。标准:品行。
(2)方式:由地方官员负责和根据民间评价列出候选人。原因:地方骚乱,交通不便。
(3)特点:选官权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积极影响:打破了世家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的弊端;限制徇私舞弊的发生;加强中央集权。
【详解】
(1)制度及方式: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方式是由地方向中央推举官员,标准是品行。
(2)方式:根据材料“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归纳出由地方官员负责和根据民间评价列出候选人。原因:根据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进行归纳即可。
(3)特点:根据材料“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可归纳出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根据材料“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可归纳出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积极影响:结合科举制的影响进行作答即可。
5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35年,曾经留居中国的西方人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的“中国科举制度”创立于什么时期?它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答案】(1)创立与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隋朝创立,经唐朝逐渐健全。宋朝承继了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科举制度逐步完善;明清继续沿用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末时(1905年)被废除。
(2)评价:扩大统治基础;打击门阀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族;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中央集权;形成重学风气;影响西方的文官制度。在后期局限性凸显,限制了人们的思想。
【详解】
(1)创立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由隋朝创立,经唐朝逐渐健全。宋朝承继了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科举制度逐步完善;明清继续沿用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末时(1905年)被废除。
(2)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考,根据成绩选拔人才,有助于扩大统治基础,同时打击了门阀士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将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重视才学,有助于形成重学风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助于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影响了近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在后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 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隋炀帝是中国科举制的创始人,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由刺史荐举多弊端,于是令士人自行报名,策试进士。唐代取士之类别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日乡贡,由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我们所谓的科举制,专指乡贡。乡贡每年举行一次,任何人均可投牒自进,设立的科目很多,诸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开始由礼部主持乡贡考试。登科之后如欲为官,尚需经过吏部的“释褐试”,中试后方可任官。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性。
【答案】(1)变化:确立以察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影响:有利于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等。
(2)进步性:抑制门阀士族;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发展,尤其唐诗繁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产生影响。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令郡国每年举孝、 ( http: / / www.21cnjy.com )廉各一人”可归纳出察举制的确立。影响:根据材料“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和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体现为有利于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等。
(2)进步性:结合科举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抑制门阀士族;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发展,尤其唐诗繁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产生影响。
五、论述题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曾经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举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而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答案】(1)积极: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起来,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尚学风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保证了专制政府的人才来源,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2)消极:忽视了对从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员品行的考察;考试内容没有跳出儒家经义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禁锢士人思想,被选拔人才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相对薄弱,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详解】
积极,根据材料“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结合起来,有助于形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根据材料“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可知,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科举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制政府的人才来源,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消极,根据材料“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把考试科目限定在四书五经,特别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形式,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也是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相对薄弱,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
A.夏朝 B.西周 C.西汉 D.隋朝
2.唐代设立宰相会议的主要意图是
A.分割相权 B.笼络大臣 C.抑制皇权 D.提高效率
3.它是我国隋唐时期极其重要的封建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国有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文化兴旺繁荣起过重要的作用。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给这首唐诗作者带来好心情的应是21cnjy.com
A.召入太学 B.科举中榜 C.加入厂卫 D.入选内阁
5.隋唐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庸”是指民户
A.交纳粮食 B.服兵役 C.服徭役 D.纳绢纳布代役
6.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发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存在的弊端 B.察举制的进步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8.高丽光宗九年,仿效唐制,创立了高丽王朝的选官制度。这里的“唐制”具体是指( )
A.三省六部制 B.土地国有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
9.下列制度属于汉代选官制度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0.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军功爵制 D.九品中正制
11.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是( )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12.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在
A.上古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诗句,与之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军功爵
14.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历程。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时间 选官制度
A 战国 察举制
B 西汉 世卿世禄制
C 隋唐 科举制
D 宋代 九品中正制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枢政务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形成 B.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
C.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称为中书门下 D.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
16.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和完善。如图中,尚书省负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拟诏 B.审议 C.执行 D.司法
17.与白居易诗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描述相符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18.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门下省→皇帝-+六部
B.门下省一尚书省→中书省→皇帝→>六部
C.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六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皇帝→六部,
19.“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孟郊极度欢快的心情,这反映出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与谱学盛行相关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1.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21·cn·jy·com
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 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
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 D.宰相执政能力降低
22.《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该材料描述的是www.21-cn-jy.com
A.均田制 B.租调制 C.两税法 D.租庸调制
23.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4.西汉时的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后来官至丞相,他走上仕途最有可能通过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5.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该制度使
A.地方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B.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完善
C.皇权独尊得到有力保证 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6.科举考试对我国的历史产生极大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考进士科之艰难
②进士科始于唐朝贞观年间
③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做官,对士族会更有利
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指的是唐太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7.“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人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2·1·c·n·j·y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8.在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发展史上,出现过依靠门第的高低来确定官职高低的作法,实际上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倒退,这种选官制度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宗法制 B.世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29.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 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的开创性举措( )
A.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 B.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3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www-2-1-cnjy-com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1.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2-1-c-n-j-y
A.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32.打破血缘世袭关系与士族垄断特权,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3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是什么制度 (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皇帝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34.下列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制度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35.苏轼总结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21*cnjy*com
A.世袭 B.察举 C.科举 D.按门第选拔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36.作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提高了____________,是中国政治制度的_________,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来源:21cnj*y.co*m】
37.秦朝确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在中央机设置三公九卿制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三、判断题
38.北宋建立后,采用“分化事权”的原则,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加强。
39.隋唐推行的三省六部制即三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同时在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这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权专制。
40.西汉通过察举制把选拔人才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21·世纪*教育网
——《晋书·段灼传》
材料二 《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材料一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2)综合材料一、二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影响。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家世,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3)指出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44.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列三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一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试简要评价这一政治制度?
(2)简述图二反映的政权机构官员的主要职能?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3)图三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大民主制度,请根据图中序号写出合适的政治制度内容。与图一、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材料二: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美国 英国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职 任期制 终身制
权限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 首脑名称 总统 首相
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21教育网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4)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5)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4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的简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旨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三省的长官共议国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A.B.C代表的机构名称,由图可知,这三个机构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个?【版权所有:21教育】
(2)根据材料二,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什么?并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4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三省六部制的简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旨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三省的长官共议国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A.B.C代表的机构名称及职能,由图可知,这三个机构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个?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唐朝的这种制度叫什么?并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实际上并不是九个,而是泛指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因此也称为“诸卿”或“列卿”。从总体上看,诸卿的设置和机能体现了国家政务的诸多方面和分工制约,突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诸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诸卿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又存在职无常守的混淆现象,皇帝可以随时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对所有部门和臣僚进行调整派遣,重要政务只能取决于皇帝和皇帝身边少数人。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三省围绕着皇帝的诏敕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中书草诏,门下复审,尚书执行,合成一套完整有机的施政体系。另一方面,三省长官既各领本省庶政,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门下内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通过政事堂会议将三个不同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中枢体。这样,三省权配合,既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能,又能发挥整体功效,推动着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摘编自袁刚《隋唐三省体制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对三公九卿制发展的表现。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多样,可谓五花八门。汉武帝时设博学鸿词科,用考试的方式选用人才,开辟了选官考试的先河;至东汉末年,朝政混乱,考试制度名存实亡;三国时期,曹、孙、刘三家唯才是举,选人方式众多却无考试这一种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大部分只有世家贵族才能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摘编自林日举《浅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科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试不仅科目繁多,过程也趋于合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文人士大夫彻底被皇权所压迫,成为真正的奴才。统治者对以往尊重士大夫的传统完全抛弃和藐视。士大夫过去那种“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成了为自己挣名声的“彰君之恶”,这种环境下的科举制度自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清后,中国社会日益暮气沉沉,究其根源就在于科举制度的僵化、死板。
——摘编自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实行科举制的原因并说明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当今人才选拔的认识。
4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瓶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材料四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3)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积极影响。
5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35年,曾经留居中国的西方人士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的“中国科举制度”创立于什么时期?它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 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隋炀帝是中国科举制的创始人,他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由刺史荐举多弊端,于是令士人自行报名,策试进士。唐代取士之类别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日乡贡,由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我们所谓的科举制,专指乡贡。乡贡每年举行一次,任何人均可投牒自进,设立的科目很多,诸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自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开始由礼部主持乡贡考试。登科之后如欲为官,尚需经过吏部的“释褐试”,中试后方可任官。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选官制度的进步性。
五、论述题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曾经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举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而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