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8 古诗三首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8 古诗三首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4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8 古诗三首
我们的家园
6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品味古人的气节。让我们多读诗,多积累!
目标导学
1. 会写 “涯、莺”2个字,正确理解“浪淘沙、银河、南朝、楼台、排闼”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感知古诗的大意。 (重点)
3. 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文学成就:《秋词》《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生平简介: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
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被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清明》《秋夕》《江南春》《山行》《赤壁》《泊秦淮》等。
生平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其中《元日》《梅花》最著名。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字词识记篇
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读写易错提示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曲 qū(弯曲)
qǔ(歌曲)
运用:1. 汽车在弯曲(qū)的山路上缓慢行驶。
2. 他决定把这首诗谱成歌曲(qǔ)。
正音: 黄莺 (yīng yíng)
辨形:[涯]右部“厂”底下是两个“土”堆叠。
近义词
淘——洗  曲——弯
反义词
直——弯 去——来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词语听写
天涯 莺歌燕舞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
想象的写法
夸张、拟人
其他方法
动静结合
课文品读
浪淘沙(其一)①
[唐]刘禹锡
九曲②黄河万里沙,浪淘③风簸自天涯。①
【句解:首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的流程之远。第二句写黄河的波浪来自天涯,以表达其一望无尽、气势磅礴的特点。这两句动静结合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气魄以及诗人内心激荡的豪情壮志。】
如今直上银河④去,同到牵牛织女家。②
【句解:诗的后两句运用想象,描写黄河的源头可追溯到天上去,牛郎织女隔天河而居,而黄河正是一直通到了天河。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张骞寻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使“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更加形象化,在李白、王之涣之外,另辟一番境界,为黄河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课文讲解篇
名师赏析
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组成的,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银河:天河,古人认为银河与黄河相通。
⑤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山郭”指靠山的城墙。
⑥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⑦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⑧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②思考: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
《浪淘沙》中,黄河大浪淘沙,气势磅礴,雷霆万钧,排山倒海,豪迈雄壮。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流程万里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黄河之水直上天河,与它一同到达牛郎和织女的家。
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
无华的美。
③思考:《江南春》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的春光图,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到处酒旗飘展,一片祥和,还描写了烟雨楼台的朦胧景色。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guō)⑤酒旗风。③④【句解:前两句写了“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的景象。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眼前之景,旨在说明风景、江山依旧,借以衬托下文的诗意。】
南朝⑥四百八十寺⑦,多少楼台烟雨⑧中。⑤
【句解: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诗人联想到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靠神灵保佑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佛寺楼台多数早已倒塌,现在还剩几座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这是诗人站在
④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江南风光和楼台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描写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⑤ 思考:你从《江南春》一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声?
通过这首诗,我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和向往,还能体会到诗人对历史的慨叹。
①写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贬连州刺史,后历
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低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历史的高度,无情地讽刺那些愚昧的统治者,意在言外。】
书湖阴先生壁⑨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qí)⑩手自栽。⑥
【句解: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从这两句可看到一个品德高洁、富有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净无苔”;“花木成
⑨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是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⑩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护田:保护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绿,指水色。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⑥思考:诗人是如何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诗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还有多少矗立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赏析:诗一开头,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他“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一水护田11将绿绕,两山排闼(tà) 送青来。⑦⑧
【句解: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联,融化无痕。】
⑧思考: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赏析:全诗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和优美情趣,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情,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诗人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用事”不使人觉,只觉得他采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⑦品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
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
结构图示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夸张
想象
气势雄伟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动静结合
借古讽今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
朴实勤劳
富有生活情趣
山水的喜爱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波澜壮
阔、气势雄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逆流而上的精神。
《江南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
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的赞美与神往。
《书湖阴先生壁》主要描写了主人
家庭的清幽与洁净及湖阴先生对水的深情。
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以及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感悟心语
从《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这三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感。诗人笔下的山河是如此壮观、美丽,学了这三首诗,我们会更加热爱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名川大山。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运用想象,可以对诗歌有更全面的理解,能增强美的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同时,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熏陶。
仿写思路:《浪淘沙》一诗中后两句运用想象,描写黄河的源头可追溯到天上去,牛郎织女隔天河而居,而黄河正是一直通到了天河。这样写,增强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我的练笔:用彩笔画出你在读诗时想象出的一幅图画,再给这幅画起个
名字。
课后习题解答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篇
朗读指导: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参考答案: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一诗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把黄河大浪淘沙的雄伟磅礴、雷霆万钧之势描写得淋漓尽致,用丰富的想象,把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更加形象化了,为黄河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参考答案:诗人抓住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烟雨朦胧的寺庙这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结构对仗。“一水”与“两山”对仗,“护田”与“排闼”对仗,“将绿绕”与“送青来”对仗,这是七言绝句常用的修辞手法。
课后习题解答
我想起了其他古
诗里这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