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富、饶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面、海底、海岛”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通过抓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3.能用排比句式,抓特点,加想象,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积累优美的语言。
4.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读,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能了解课文是从“海面、海底、海岛”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通过抓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排比句式,抓特点,加想象,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积累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1) 单元整体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起走进第六组课文,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出示幻灯片】看,诗仙李白将带我们——《望天门山》,诗人刘禹锡将带我们——《望洞庭》,东坡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就是《海滨之城》 。《美丽的小兴安岭》为我们展示了东北之美。
师:看,这是哪里?猜一猜?生:西沙群岛。
师: 没错,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自然风光”一组,西沙群岛这一站。师:谁来读课题?生 :富饶的西沙群岛。(指男生读)
师:读得好,声音响亮。也可以像老师这样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嗯,读好了停顿,就读出了节奏。
师:“富饶”。(在富饶下加点号。)富饶,是什么意思 生:丰富......
师:“富” 是丰富、多,“饶”也是丰富、多,合起来,意思就是非常丰富、非常多!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2) 检查词语
师:课前,大家已经根据学习单进行了充分预习,老师来检查一下,词语都会读了吗?生:会了。第一行谁来读读?(指生读)咱们一起读。第二行,谁来领读?第三行,咱们一起读。
师:同学们仔细看这些词语,第一行是写的是西沙群岛哪儿的景象?生:海面。师:第二行呢?生:海底。
师:第三行——生:海滩和海岛。(真不简单!)
师:是啊,作者站在海边看到的海水是——(指课件)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海水色彩是——生:——相互交错
师: 潜入海底看到的海参是——懒洋洋、大龙虾的样子挺——威武、数不清的鱼儿——成群结队的游来游去。
师:登上海岛看到的是——生:海鸟栖息厚厚鸟粪,宝贵肥料师:词语学得不错,再看下一个问题:师:课前大家梳理了文章内容,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指生说(你真会读书)
课件出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师:像这样能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中心句。在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句,统领全文。拿起笔,在文中把这句话画下来。这句话写出了西沙群岛独有的特点,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呢?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通过刚刚学习词语,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这句话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呢?生:海面、海底、海岛
(三)细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写了这么多地方,让我们赶快去领略一下吧,请一位同学来当小导游,带着大家欣赏海面的风光吧!指生读。
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美......很有感情......
师:你从她的朗读方面进行了评价,之所以她读的有感情,是因为她抓住这一段写的特别美的词语。哪些词语写出了海水的美呢?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师: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
师:五光十色表示颜色很——多,那西沙群岛的海水到底有哪些颜色呢?指生读句子。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代替“无光十色”吗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师:那作者为什么课文中要用五光十色呢?(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同学们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光十色”这个词语吗?那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吧(课件出示图片)
师:海水能反射太阳光,每当阳光洒满海面,海面上就亮闪闪的,真是——五光十色。你看,五光十色不仅表示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的光泽呢!看,作者的用词多么准确呀!这么美的海水,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生:(让我们感受到了海水的美)
师:谁再来试试?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过渡: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也特别丰富。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课文的3-5自然段,快速找出课文中写了西沙群岛的那些物产,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准确。指生说:珊瑚、海参、龙虾、鱼、鸟课件出示:有——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原来有这么多丰富的物产啊,真不愧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么多的物产中,哪一种最多而且作者写的最具体呢?生:鱼儿师:第几段?生:第四自然的。
师:出示学习提示:谁来读学习提示?
师:谁来读你画的句子?师:你们画出来了吧?生:画出了。
师:一起来看,句子比较长,老师提示大家,看看标点你有什么发现?生:有三个分号。师:对,一起数一数。一二三。三个分号把长句子分隔成了四个分句。你来读。你来读。(四个学生,每人读一句)
师:大家又有什么发现?生:这句话中有四个有的。
师:好,而且这四个有的都在句子的什么位置。生:开头。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老师读红色。生:师生合作读。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生:写了四种鱼。
师:都用“有的”打头,分别介绍了四种鱼。句子结构也差不多,甚至语气也是相同的。师:像这样,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我们就叫它排比。(板书排比,齐读)
3.学习抓特点加想象把排比句写具体的方法。师:这个排比句改成下面这样行不行?(课件出示两组句子)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生:谈感受。师:咱们具体来看, 少了“彩色”,少了“红”,就写不出鱼儿的什么?生:这样就写不出鱼儿的颜色。师:色彩鲜艳这是鱼儿的特点。(指课件“色彩”)没有就写不出鱼儿多姿多彩的特点了。(板书:抓特点)
师:而且,这插着扇子,圆的像皮球这也是鱼的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鱼儿这些特点的呢?生: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还很会思考。
师:这突起不知是什么样的突起,比喻成扇子就形象生动多了。说鱼儿很圆,不如像皮球更形象。(板书:这加上想象,就更加生动了 。)原来抓住特点,加上想象,就能写具体写生动。
师:我们再读这句话,边读边展开你的想象,就像这鱼儿在你的眼前游动,好吗?指生读,一起来读。
师:同学们快看,这些鱼向我们游过来了!(看图片)和你想象的差不多吧?因为作者写得具体生动,才让我们想像到了这些鱼的样子。
师:课件出示——有的全身( );有的头上( );有的周身( ),游动的时候( );有的眼睛( ),身上( ),鼓起气来(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西沙群岛的鱼儿吗?先自己练习一下。在小小组内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生组内交流,指生说。
师:再增加一下难度,只看着图片,能不能背下来?指生背诵。
4.仿说贝壳
师:西沙群岛的鱼那么多,那么美,西沙群岛的贝壳也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现在请跟我一起,漫步海滩,欣赏美丽的贝壳。(播放视频)
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句式说一说贝壳,好吗?注意:咱们也学作者用一用四个“有的”,还要抓住贝壳的特点,别忘了加上你的想象。先自己练一练。指名说,评一评。【抓住了贝壳的特点,写出了贝壳的色彩艳丽的特点。展开了想象。非常生动。为你点赞。】师: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抓特点,加想象的方法?
5.学习第六自然段师:这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你们喜欢吗?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我们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和赞美吧!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其实,我们的祖国还有许许多多迷人的景色。看我们的家乡临沂的巍巍蒙山,滔滔沂河,还有翰墨飘香的书圣故居,云雾缭绕的云蒙山。课下请同学们用本课所学,写写你的家乡,另外老师还推荐大家阅读这些篇目,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