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全章整合与提升
HK版 八年级下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见习题
4;1×10-3
A
2;200;不变
0.4;上浮;变小
1
2
3
4
5
6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
D
7
8
10
9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11
见习题
1.【中考·四川达州】将密度为0.9×103 kg/m3、体积为V的冰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无水溢出),冰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__________V,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总质量不变),容器中的水面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全章整合与提升
不变
全章整合与提升
2.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木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木块重4 N,木块的下表面距水面4 cm,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木块体积是____________m3。(g取10 N/kg)
4
1×10-3
3.测力计上挂一重为10 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 N,若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测力计的示数为( )
A.2 N
B.4 N
C.6 N
D.8 N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当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0 N-8 N=2 N。因为金属块体积的四分之一浸入水中,则金属块的体积:V=4V排,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V排′=V=4V排,F浮′=ρ水V排′g=ρ水4V排g=4ρ水V排g=4×F浮=4×2 N=8 N,则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10 N-8 N=2 N。故选A。
【答案】A
4.【安徽临泉期末】晓彤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简易密度计,现将它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简易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F乙,
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p甲______p乙。(均填“>”“<”或“=”)
全章整合与提升
=
<
5.【中考·江苏淮安】将一盛满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缓慢放入一质量为200 g的木块,木块最终在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木块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__N,从杯中排出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上述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答案】2;200;不变
全章整合与提升
6.有一个体积为4×10-5m3,密度为0.5×103 kg/m3的物体,用手抓住它将其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松开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0.4
上浮
变小
全章整合与提升
7.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5 N
B.7 N
C.14 N
D.12 N
D
8.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全章整合与提升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金属块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全章整合与提升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A、D、E
2.4
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小于第二次橡皮泥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全章整合与提升
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没有控制橡皮泥都要______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浸没在水中
9.小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的a、b、c、d、e
是五个步骤
示意图。
全章整合与提升
(1)由图a和图________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由图a可知小石块的重力G=5 N,由图d可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4 N,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5 N-4 N=1 N。
d
1
(2)小梦根据图b、e算出溢出水的重力为____N,发现浮力和溢出水的重力不相等,于是得到“阿基米德原理”不成立,你认为导致小梦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由图b可知空桶的重力G′=0.4 N,由图e可知溢出水和小桶的总重力G″=1 N,则溢出水的重力G排水=G″-G′=1 N-0.4 N=0.6 N,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1 N,而小石块排开水的重力是0.6 N,由图c可知导致小梦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原因是烧杯中未装满水。
0.6
烧杯中未装满水
(3)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读出a、b、d、e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a、b、d、e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a、d两图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1-F3,由b、e两图求出小石块排开液体的重力为F4-F2;如果F1-F3=F4-F2,说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石块排开液体的重力,那么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F1-F3=F4-F2
(4)做完实验后,小梦利用铜块、铁块和原来的实验器材想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应将_____________相等的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探究浮力跟物体重力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液体的密度相等,所以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时,要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
体积
10.【中考·湖南衡阳】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0.02 m2的长方体实心铝块放在刻度面板已改装好的台秤上稳定时,台秤示数为27 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g取10 N/kg。求:
(1)铝块对水平台秤的压强。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由题意可知铝块的重力G=27 N,
铝块对水平台秤的压力F=G=27 N,
铝块对水平台秤的压强
(2)如果再把铝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由G=mg得,铝块的质量
铝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 kg/m3×10 N/kg×1×10-3 m3=10 N。
11.【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103 kg/m3、高度为10 cm、底面积为20 cm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 cm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圆柱体的体积V=Sh=20 cm2 ×10 cm =200 cm3 =2×10-4 m3 ,
圆柱体的重力G=mg=ρ柱Vg=0.6×103 kg/m3 ×2×10-4 m3 ×10 N/kg =1.2 N。
(2)当水加到4 cm深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此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
全章整合与提升
解:当水加到4 cm 时,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20 cm2 ×4 cm =80 cm3 =8×10-5 m3 ,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 kg/m3 ×10 N/kg ×8×10-5 m3 =0.8 N,
此时圆柱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
全章整合与提升
的重力,则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压=F支=G-F浮=1.2 N -0.8 N =0.4 N。
全章整合与提升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继续加入的这部分水的质量。
解: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物体刚好漂浮,则F浮′=G=1.2 N ,
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
=120 cm3 ,
全章整合与提升
则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继续加入水的高度h加=6 cm -4 cm =2 cm ,
继续加入水的质量m加=ρ水V加=ρ水(S容-S)h加=1×103 kg/m3 ×(50-20)×10-4 m2 ×2×10-2 m =0.06 kg 。(共31张PPT)
第1节 认识浮力
第九章 浮 力
HK版 八年级下
A
A
1
2
3
D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见习题
D
0;F2-F1
4
5
6
D
7
8
C
9
1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a、b、d
A
5;25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6;4
12
13
见习题
15
14
A
见习题
16
B
1.【安徽合肥期中】如图所示,将鸡蛋浸入容器里的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鸡蛋
C.容器 D.盐水
D
基础巩固练
【点拨】浸入盐水中的鸡蛋,会受到盐水对鸡蛋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故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盐水。
2.图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
A.1 B.2
C.3 D.4
基础巩固练
A
3.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遨游太空的“天宫二号” B.上升的热气球
C.航行的“辽宁号” D.下潜的“蛟龙号”
基础巩固练
A
4.【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的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
所示,物重G=________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
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2=________N。
(3)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如图丙所示,将
图丙与图甲、乙对照,说明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____N。
基础巩固练
5
3
2
5.【中考·海南】如图所示,将重为G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铝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
A.G
B.F
C.G+F
D.G-F
基础巩固练
D
6.【安徽模拟】如图所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立方体左右两个面受到压力的合力为________N;上下两个面由于深度的不同,导致水的压强不同,立方体受到水的压力因而不同。若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F2,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
为F1,则立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
基础巩固练
0
F2-F1
7.【安徽芜湖期中】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a、b、c、d四个物体中受到浮力作用的物体是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练
基础巩固练
【点拨】物体在液体中因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产生浮力,物体a、b、d上下表面在液体中都受到了压力,而且由于上下表面在液体的深度不同,就会产生压力差,故受到了浮力的作用。c物体下表面没有水,故c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答案】a、b、d
8.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浮力是物体对液体施加的力
D.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基础巩固练
【点拨】空气中的物体与液体中的物体一样,都可能受浮力作用,A错误;沉在水底的铁球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B错误;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施加的力,C错误;浮力的产生,其实质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即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D正确。故选D。
【答案】D
基础巩固练
9.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上表面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B.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的大
D.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基础巩固练
C
10.如图,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瓶子,去掉其底部,把一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向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
基础巩固练
A.浮力产生的原因
B.连通器原理
C.大气存在压强
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基础巩固练
基础巩固练
【点拨】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下部没有液体,只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当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下的液体压强,乒乓球上浮,故此实验说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答案】A
11.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15 N的正方体金属块,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20 N,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__N。
5
能力提升练
25
能力提升练
6
4
12.如图所示,重为6 N、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静止时有 体积浸入水中,则该正方体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______N;若要使正方体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则需要对其施加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N。(g取10 N/kg)
13.【安徽合肥四十五中期中】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 N,其中空桶重20 N,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 )
A.40 N
B.小于20 N
C.0 N
D.等于20 N
能力提升练
【点拨】空桶重20 N,当把空桶浸没到水中时,水桶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故拉力大小等于重力与浮力之差,所以应小于桶的重力20 N,故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练
14.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密度大于水的物块,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物块浸没在水中后(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C.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甲图,F示=G。乙图,将物块浸没在水中,由于物块受到水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故A正确;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水的深度h增加,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物块未浸入水中时,桌面受到的压力F=G水+G容器,物块浸没在水中后,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水受到物块的反作用力F物,桌面受到的压力
能力提升练
【答案】A
F′=G水+G容器+F物,可见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而受力面积不变,由 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故C、D错误。
15.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 cm2、高为10 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将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 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 N,
g取10 N/kg。求:
能力提升练
(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液体的密度。
能力提升练
解: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解:h=20 cm=0.2 m,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得,液体的密度为
(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能力提升练
解:h上=20 cm-10 cm=10 cm=0.1 m,
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
p上=ρ液gh上=0.8×103 kg/m3×10 N/kg×0.1 m=0.8×103 Pa,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F上=p上S=0.8×103 Pa×30×10-4 m2=2.4 N,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下-F上=4.8 N-2.4 N=2.4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G-F浮=5 N-2.4 N=2.6 N。
16.张老师在研究浮力产生原因时,做了如下实验。下图是由容器A和B构成的连通器,B容器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面积为80 cm2的正方形孔,将密度为0.6 g/cm3、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B容器中,且把容器底的正方形孔密合覆盖,然后向B容器缓慢注入15 cm深的水,发现木块没有上浮,静止
在B容器底部。(g取10 N/kg)
素养核心练
(1)求B容器中水对木块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素养核心练
解:上表面的深度h=15 cm-10 cm=5 cm=0.05 m,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ρ水gh=1×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上表面的面积S=10 cm×10 cm=100 cm2=0.01 m2,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F=pS=500 Pa×0.01 m2=5 N,方向垂直于上表面向下。
(2)为使B容器中的木块上浮,至少需要在A容器中注入距离B容器底多深的水?
素养核心练
解:木块的体积V=10 cm×10 cm×10 cm=1 000 cm3=0.001 m3,木块的重力为G=mg=ρ木Vg=0.6×103 kg/m3×0.001 m3×10 N/kg=6 N,
则为使B容器中的木块上浮,至少在A中注入的水所产生的向上的压力F1=5 N+6 N=11 N,A中的水所要产生的压强应为
素养核心练
因此A容器中水距离B容器底的深度为(共30张PPT)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九章 浮 力
HK版 八年级下
D
见习题
1
2
3
甲、乙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2;2
2;3
B
4
5
6
B
7
8
C
9
1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C
A
A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1.0;小于
12
13
14
1.2;1.2×103
见习题
1.【中考·贵州】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相同。若选________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所处深度有关。
甲、乙
基础巩固练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基础巩固练
【点拨】③④中物体都是完全浸没,且浸没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同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由①③④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基础巩固练
3.如图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情景,其中F1表示___________,F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ρ水表示量筒中水的密度,则当F1、F2、V1、V2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基础巩固练
物体重力
物体重力与浮力之差
F1-F2=ρ水g(V2-V1)
4.一个重为8 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溢出的水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基础巩固练
2
2
5.【中考·贵州黔南州】如图,重为5 N,体积为0.2×10-3 m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g取10 N/kg)
基础巩固练
【点拨】物体浸没在水中,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V,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0.2×10-3 m3=2 N,由称重法测浮力可知F浮=G-F,则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F浮=5 N-2 N=3 N。
【答案】2;3
基础巩固练
6.【中考·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充氢气的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基础巩固练
B
7.【中考·湖南邵阳】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旅游休闲方式之一。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2 m深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别是(不考虑海水的密度变化)( )
A.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
B.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
D.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基础巩固练
C
8.【安徽合肥包河区期中】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为3∶2,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中,A、B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4,则此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 )
A.6∶5 B.5∶6 C.8∶15 D.15∶8
能力提升练
B
能力提升练
9.【安徽安庆模拟】如图所示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标语的情景。已知气球的体积为 8 m3,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 9 kg,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g取10 N/kg,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 )
A.103.2 N B.90 N
C.13.2 N D.193.2 N
C
能力提升练
10.【中考·江西】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其中右桶上漂着一木块。下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平不倾斜
B.向左盘倾斜
C.向右盘倾斜
D.无法判断
【点拨】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所以G=G排,即木块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有木块和没有木块的盛满水的桶一样重,故天平平衡,故A正确。
【答案】A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11.【中考·四川凉山】如图,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像是( )
【点拨】未接触水面时,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当物体下表面浸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由数学知识可得A图像符合题意。
【答案】A
能力提升练
12.【中考·安徽】小华按图示的步骤进行探究浮力的实验:
能力提升练
A.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个金属球,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 N;
B.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C.将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并擦干水分,再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能力提升练
由实验可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N,图丙中液体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金属球的重力。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 N ,则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 N 。故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F示=2.6 N -1.6 N =1.0 N;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 ,则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F′示=2.6 N -1.8 N =0.8 N。与浸没在水中相比,金属球排
能力提升练
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图丙中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1.0;小于
13.【教材改编题】下面是某同学做的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物块、小桶、细线等。
(2)实验操作
①分别测出小桶和物块
的重力,记下弹簧测力
计读数F1、F2(图A、B)。
能力提升练
②将物块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小桶接住溢出的水,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图D)。
③测出桶和水的总重,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4(图E)。
(3)实验数据处理
分别计算出F2与F3的差值及F4与F1的差值,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图B可知,物块的重力为F2,由图D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2-F3;由图A可知,小桶的重力为F1,由图E可知,小桶和排出水的总重力为F4,则排出水的重力为F4-F1;分别计算出F2与F3的差值及F4与F1的差值,可知F2-F3=F4-F1,由此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答案】F2-F3;F4-F1;排开液体的重力
能力提升练
(4)实验讨论
①实验中是将物块浸没在水中,若物块未浸没,实验结论还正确吗?____________。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用所测的物理量(物理量个数尽可能最少,含ρ水)来表示物块的密度ρ物=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14.【中考·四川乐山】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270 g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液体
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g取10 N/kg,ρ铝=2.7×
103 kg/m3)
素养核心练
素养核心练
【答案】1.2;1.2×103
【点拨】铝块重力大小为G铝=m铝g=0.27 kg×10 N/kg=2.7 N,
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G铝-F=2.7 N-1.5 N=1.2 N,
铝块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受到液体的浮力F浮=ρ液gV排,即1.2 N=ρ液×10 N/kg×1×10-4 m3,解得ρ液=1.2×103 kg/m3。(共33张PPT)
第3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九章 浮 力
HK版 八年级下
大于;大于
D
1
2
3
漂浮;8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见习题
见习题
不变;下沉一些
4
5
6
D
7
8
上浮;0.24
9
1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D
0.6;1.2×103
=;上浮
11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D
12
13
见习题
15
14
B
D
16
D
1.【教材改编题】把重为8 N,棱长为0.1 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装有足够多水的大容器中,当物块静止时,处于________(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此时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漂浮
基础巩固练
8
2.【安徽合肥瑶海区期末】把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杯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________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
F甲________F乙。(均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基础巩固练
【点拨】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故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两杯中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甲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由题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沉底状态,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物体沉底时,受到的浮力要小于重力,故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大于;大于
基础巩固练
3.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盛有不同种液体,现将同一物块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物块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ρ甲>ρ乙 D.ρ甲<ρ乙
基础巩固练
D
4.【中考·青海】如图所示,请画出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在上浮过程中在某位置时受力的示意图。
基础巩固练
【点拨】浮力、重力均作用在重心上,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F浮的方向竖直向上;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所以浮力大于重力,则表示浮力的线段长度较长。
【答案】解:如图所示。
基础巩固练
5.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如图所示。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练
浮力小于重力(或ρ种子>ρ盐水)
浮力等于重力(或ρ种子<ρ盐水)
6.一艘轮船和货物的总质量是1 050 t,它由海洋驶入江河,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船身将____________(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基础巩固练
不变
下沉一些
7.【安徽长丰期末】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上少许铜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小明将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基础巩固练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
基础巩固练
【点拨】因为密度计漂浮,所以F浮=G,即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根据F浮=ρ液gV排=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V乙,所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选D。
【答案】D
8.关于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泡茶时,部分茶叶陆续上浮是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B.人在“死海”里所受的浮力比他所受的重力大
C.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大
D.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基础巩固练
【点拨】泡茶时,部分茶叶陆续上浮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A错误; 人躺在“死海”海面上是漂浮的,人受到的浮力F浮=G,故B错误;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即V排=V艇,当潜水艇上浮但未露出水面时,V艇不变、V排不变,F浮=ρ液V排g,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探测气球是利用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当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故D正确。
【答案】D
基础巩固练
9.【中考·黑龙江绥化】把质量是24 g,体积是30 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该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当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
能力提升练
【点拨】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3×10-5 m3=0.3 N,物体的重力G=mg=0.024 kg×10 N/kg=0.24 N,因为F浮>G,所以松手后物体将上浮,直至漂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0.24 N。
【答案】上浮;0.24
能力提升练
10.【安徽蚌埠淮上区模拟】将密度为0.6×103 kg/m3,体积为100 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 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 N/kg)
能力提升练
【答案】0.6;1.2×103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 可得,木块的质量m=ρV=0.6×103 kg/m3 ×100×10-6 m3 =0.06 kg,
木块的重力G=mg=0.06 kg ×10 N/kg =0.6 N ;
木块漂浮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0.6 N,
由F浮=ρ盐水gV排可得盐水的密度
11.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________(填“>”“<”或“=”) G。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__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能力提升练
【点拨】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浮=G ;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的重力减小,此时潜水艇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潜水艇将上浮。
【答案】=;上浮
能力提升练
12.【安徽利辛期末】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将用a、b两种物质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 )
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答案】D
【点拨】由题图可知当ma=3.0 g时,Va=2.0 cm3,所以
当mb=1.5 g时,Vb=3.0 cm3,
由题知体积相等的两实心物体,
Va′=Vb′=V, ρa>ρ水,所以甲浸没在水中放手后会下沉,受到的浮力F甲=ρ水gV; ρb<ρ水,所以乙浸没在水中放手后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F乙=Gb=ρbgV,F甲>F乙,甲受浮力大。故选D。
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能力提升练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题知,A、B、C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相同。由图可知,A、B、C三个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VA排<VB排<VC排,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FC,故A错误;由图可知,A和B漂浮,C悬
能力提升练
浮,则由浮沉条件可知GA=FA,GB=FB,GC=FC,由于FA<FB<FC,所以GA<GB<GC。由于正方体A、B、C的体积相同,根据 可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关系ρA<ρB<ρC,故B错误;正方体静止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即h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根据F=p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是相同的,故C
能力提升练
错误;因正方体分别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说明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等于正方体排开水的重力,即可以理解为,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补充了它排开的水的重力,则三个容器内总重力相等。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F丙,根据 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相等的,故D正确。
【答案】D
14.【中考 江苏南通】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
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
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能力提升练
B
15.【中考·浙江杭州】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 kg/m3、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 cm,横截面积为0.1 m2,其上面可以作为秤盘。(g取10 N/kg)求: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
能力提升练
能力提升练
解:木料漂浮,
所以F浮=G木,又F浮=ρ水gV排水,G木=ρ木gV木,
故ρ水gSh=ρ木gSL,
因此
离下表面竖直距离20 cm处为零刻度线位置。
(2)距离上表面10 cm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能力提升练
解:设距离上表面10 cm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m,
F浮′=ρ水gV排水′=ρ水gSh′=1.0×103 kg/m3×10 N/kg×0.1 m2×(0.4-0.1)m=300 N,
浮力秤本身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水=1.0×103 kg/m3×10 N/kg×0.1 m2×0.2 m=200 N,
距离上表面10 cm处刻度对应的重力G=F浮′-F浮=
能力提升练
300 N-200 N=100 N,
距离上表面10 cm处刻度对应的质量
16.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先在一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再将盛有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测得船底到水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下列选项中,与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的距离h随盐水密度ρ变化而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素养核心练
D(共34张PPT)
专题技能训练
专训7 浮力与密度的测量
HK版 八年级下
见习题
0.75×103 kg/m3
1
2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4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5
6
7
8
见习题
见习题
1.【安徽芜湖期末】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形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该物体恰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现将部分酒精倒入容器内(液体未溢出),此时该物体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专题技能训练
0.6×103
减小
不变
专题技能训练
2.【中考·山东威海改编】一个质量为80 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 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则未知液体的密度
ρ液=_____。(ρ水=1×103 kg/m3,
g取10 N/kg,瓶壁厚度忽略不计)
【点拨】设玻璃瓶的底面积为S,因为玻璃瓶在水中和液体中都漂浮,所以玻璃瓶在水中和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水=F浮液,ρ水gV排=ρ液gV排′,ρ水g(V水+Sh2)=ρ液g(V水+Sh3),因为水的体积V水=Sh1,图中h1=0.10 m,h2=0.02 m,h3=0.06 m,解得ρ液=0.75×103 kg/m3。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0.75×103 kg/m3
3.小金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
专题技能训练
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则h1、h2、 h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且该金属球的密度是________ (结果用字母表示)。
专题技能训练
h1<h3<h2
4.【中考·吉林】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测出了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蜡块和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蜡块的质量时,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如图甲所示,蜡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天平在使用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所以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的左盘,蜡块的质量m=5 g+4 g=9 g。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左;9
(2)用细长针使蜡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再用天平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0 g,则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蜡块的密度ρ蜡=__________g/cm3。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10;0.9
【点拨】用细长针使蜡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与蜡块体积相同,则蜡块体积
(3)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蜡块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蜡块漂浮在盐水中,再用刻度尺测出蜡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用h1、h2和ρ蜡表示)。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蜡块在盐水中漂浮,所以F浮=G=mg=ρ蜡h13g,蜡块为正方体,由题图可知V排=h12(h1-h2),由F浮=ρ盐水gV排可得
5.【中考 广东】学校创新实验小组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专题技能训练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__________________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专题技能训练
左端的零刻度线
【点拨】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烧杯和水的质量,然后用________往天平的右盘__________(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要测量水和烧杯的总质量,需要根据估计的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用镊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0 g+20 g+4 g=124 g。
【答案】镊子;从大到小;124
专题技能训练
(3)如图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 g,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m3。(ρ水=1.0×103 kg/m3)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用细线系住矿石浸没在水中,增加的重力等于矿石的重力减去拉力,所以增加的重力大小等于浮力,即(m2-m1)g=F浮=ρ水gV排,矿石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20 cm3=2×10-5 m3。
【答案】2×10-5
专题技能训练
(4)如图丙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 g,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后与不放矿石相比,增加的重力就是矿石的重力,所以增加的质量就是矿石的质量,即m石=m3-m1=174 g-124 g=50 g,矿石的密度
【答案】2.5×103
6.【中考·河北】小明和小红对具有吸水性的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ρ水已知)
专题技能训练
(1)小明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上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
③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
为V1;
专题技能训练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④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V2;
⑤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2)小红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用细线系好的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石块重为G;
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__________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③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__;
专题技能训练
完全浸没
(3)对小明和小红的实验进行分析与论证,可知小明实验的测量值和小石块密度的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以在完成小明的实验步骤②后,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继续进行实验。
专题技能训练
偏大
具有吸水性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吸足水
7.【中考·甘肃天水】小亮同学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专题技能训练
(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则花生米浸没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2)如图乙,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________状态,随即停止加盐。
专题技能训练
小于
悬浮
(3)如图丙,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丁,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9 g,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5)通过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花生米的密度,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专题技能训练
111
50
1.04×103
8.【中考·湖南永州】小云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发现用弹簧测力计也可以测出液体的密度。下面是他设计测量盐水
密度的实验步骤。
专题技能训练
(1)如图甲,把一个合金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合金块的重力G=4.0 N。
(2)如图乙,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N。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4 N。
3.4
(3)计算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合金块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浮=G-F=4.0 N-3.4 N=0.6 N。
0.6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该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kg/m3(ρ合金=8.0×103 kg/m3,g取10 N/kg)。实验完成后,小云同学继续思考:如果在步骤(2)中合金块只有部分浸入盐水中(如图丙),那么按上述步骤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要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1.2×103;偏小
【点拨】合金块的质量 合金块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由题图丙可知,当合金块只有部分浸入盐水中时,测量的浮力偏小,由
可知,按上述步骤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要偏小。(共15张PPT)
专题技能训练
专训6 浮力的简单计算
HK版 八年级下
见习题
见习题
1
2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4
见习题
见习题
1.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上、下底面积都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试推导:
专题技能训练
(1)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的表达式。
专题技能训练
解:长方体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2=ρ液gh2,由压强公式 可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p2S=ρ液gh2S。
(2)物体受到浮力的表达式。
专题技能训练
解:长方体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则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1=ρ液gh1,由压强公式 可得,长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p1S=ρ液gh1S,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为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浮力表达式为F浮=F2-F1=ρ液g(h2-h1)S。
专题技能训练
2.【中考·四川雅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 cm2、质量为500 g的圆筒,筒内装有30 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底面积40 cm2、高为10 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至完全浸没液体中,在圆柱体未
进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 N,圆柱体完
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 N。
( 可以忽略圆筒的厚度,过程中液体没有从筒中
溢出,g取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1)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液体的浮力。
解:由题可知,圆柱体重G=18 N,浸没在液体中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拉=12 N,则有F浮=G-F拉=18 N-12 N=6 N。
专题技能训练
(2)筒内液体密度。
解:因为圆柱体浸没,则有V排=V柱=S柱h柱=40 cm2×10 cm=400 cm3=4×10-4 m3。
由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3)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
解:液体的质量m液=ρ液V液=ρ液Sh=1.5×103 kg/m3×100×10-4 m2×30×10-2 m=4.5 kg,液体的重力G液=m液g=4.5 kg×10 N/kg=45 N,圆筒的重力G筒=m筒g=500×10-3 kg×10 N/kg=5 N,则总重力G总=G液+G筒 +G柱=45 N+5 N+18 N=68 N,此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F=G总-F拉=68 N-12 N=56 N,此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
3.【中考·山东济宁】小明用同一物体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g取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1)物体的质量。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专题技能训练
解:物体浸没在水中时,F浮水=G-F2=5.4 N-3.4 N=2 N。
解:G=F1=5.4 N,
物体的质量
(3)某液体的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解: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F浮液=G-F3=5.4 N-3.8 N=1.6 N,V排液=V物=2×10-4 m3,
液体的密度
4.【安徽合肥庐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体积为V=200 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1 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绳子重力不计,g取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解: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V=200 cm3 =2×10-4 m3 ,
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 ×10 N/kg ×2×10-4 m3 =2 N。
专题技能训练
(1)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解: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在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则F浮=G+F拉,
则木块的重力G=F浮-F拉=2 N-1 N =1 N ,
由G=mg可得,木块的质量(共33张PPT)
专题技能训练
专训8 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HK版 八年级下
见习题
见习题
1
2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4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
5
6
7
8
见习题
C
1.如图所示,有一种软体机器鱼,身形轻柔灵动,质量为150 g,可在1×104 m深的海底正常工作。(ρ海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1)机器鱼在海中1×104 m深处静止不动时受到的浮力。
专题技能训练
解:机器鱼在海中1×104 m深处静止不动时处于悬浮状态,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F浮=G=mg=0.15 kg ×10 N/kg =1.5 N。
(2)机器鱼在海中1×104 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解:p=ρgh=1×103 kg/m3 ×10 N/kg ×104 m =1×108 Pa。
(3)机器鱼在1×104 m深处时,身体表面1 cm2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
解:F=pS=1×108 Pa ×1×10-4 cm2 =104 N。
专题技能训练
(1)物块的体积。
2.【安徽滁州一模】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 m2、质量为200 g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1 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为450 g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g取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解:物块漂浮,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物=m物g=450×10-3 kg×10 N/kg=4.5 N,
设物块的体积为V,由F浮=ρ水gV排可得ρ水g V=4.5 N,
则物块的体积
专题技能训练
(2)如图乙,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需要的压力为多大?
解:物块恰好浸没时,V排′=V=6×10-4 m3;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6×10-4m3=6 N,
物块受到向下的压力F=F浮′-G=6 N-4.5 N=1.5 N。
专题技能训练
(3)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解: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压总=G容器+G水+G物+F=200×10-3 kg×10 N/kg+1 kg×10 N/kg+4.5 N+1.5 N=18 N,
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中考·安徽】将底面积S=3×10-3 m2、高h=0.1 m的铝制圆柱体,轻轻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静止于水槽底部,如图所示(圆柱体的底部与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时槽中水深h1=0.05 m。(已知ρ铝=2.7×103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p1。
专题技能训练
解: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gh 得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为p1=ρ水gh1=1.0×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专题技能训练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专题技能训练
解:圆柱体在水中排开的体积为
V排 = Sh1 = 3×10-3m2× 0.05 m =1.5×10-4 m3,
由浮力计算公式F浮 = ρ液 gV排 得,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 = ρ水 gV排 =1.0×103 kg/m3×10 N/kg ×1.5×10-4 m3=1.5 N。
(3)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2。
专题技能训练
解:圆柱体的重力为G= mg =ρ铝Vg =ρ铝 Shg= 2.7 ×103 kg/m3×3×10-3 m2×0.1 m×10 N/kg=8.1 N,
水槽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F支=G-F浮=8.1 N-1.5 N=6.6 N,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力为F压=F支=6.6 N,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为
4.【安徽合肥模拟】一个底面积为50 cm2的烧杯中装有某种液体(液体密度未知),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的液体中,木块静止时液体深h1=10 cm,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液体深h2=16 cm,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3=12 cm,如图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 N(g取
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1)小石块的体积。
专题技能训练
解:由甲、丙两图可知,小石块的体积
V石=(h3-h1)S=(0.12 m -0.1 m )×50×10-4 m2 =1×10-4 m3 。
(2)液体的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解:由甲、乙两图可知,石块放在木块上时比木块多排开液体的体积ΔV排=(h2-h1)S=(0.16 m -0.1 m )×50×10-4 m2 =3×10-4 m3 ,
木块受到的浮力差ΔF=ρ液gΔV排=ρ液×10 N/kg ×3×10-4 m3 ,因为石块放在木块上时木块漂浮,
所以石块的重力G石=m石g=ρ液×10 N/kg ×3×10-4 m3 。
专题技能训练
在图丙中,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丙=ρ液gV石=ρ液×10 N/kg ×1×10-4 m3 ,
小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G石-F浮丙=ρ液×10 N/kg ×3×10-4 m3 -ρ液×10 N/kg ×1×10-4 m3 =1.6 N ,
解得ρ液=0.8×103 kg/m3。
(3)小石块的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解:则小石块的重力G石=0.8×103 kg/m3 ×10 N/kg ×3×10-4 m3 =2.4 N ,
小石块的质量
小石块的密度
5.【中考·四川泸州】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如图所示是为圆柱体涂抹防护油的智能装置。其外壳是敞口的长方体容器,距容器底面h0处固定一个撑板C,C的中心有一小圈孔,圆柱体放在支撑板C
专题技能训练
的正中央。长方体的左下角有注油口,防护油能够匀速注入长方体容器内部,当油的深度为0.175 m时,圆柱体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C。随着液面升高,圆柱体竖直上浮,当油面上升到压力传感器时,停止注油,此时撑杆的P点对圆柱体有20 N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已知h0=0.1 m,小圆孔面积S0=8×10-3m2,圆柱体底面积S=2×10-2 m2,圆柱体重12 N,支撑板C的厚度不计,g取10 N/kg。求:
专题技能训练
(1)注油前,圆柱体对支撑板C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解:注油前,圆柱体对支撑板的压力等于圆柱体的重力,那么圆柱体对支撑板的压强
(2)圆柱体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C时浸入油中的体积;
专题技能训练
解:圆柱体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时,浸入油中的深度h2=h1-h0=0.175 m -0.1 m =0.075 m,
则浸入油中的体积V排1=Sh2=2×10-2 m2 ×0.075 m =1.5×10-3 m3。
(3)圆柱体的高度。
专题技能训练
解:圆柱体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
F浮1=G=12 N,
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油的密度
=0.8×103 m3。
专题技能训练
停止注油时,圆柱体受到撑杆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受浮力F浮2=G+F压=12 N +20 N =32 N,
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此圆柱体的体积与排开油的体积相等,那么圆柱体的体积
6.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不同的液体,把两只相同的玩具鸭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缸中,稳定后玩具鸭都漂浮在液体中,如图甲、乙所示。甲、乙两图中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液体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F1______F2,ρ1______ρ2,
p1______p2,p1′______p2′。
(均填“>”“<”或“=”)
专题技能训练
=
<
<
<
7.【中考·四川自贡】如图所示,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 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 N,g取10 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 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 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5 cm
D.液体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 Pa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F2-F1=13 N-5 N=8 N,故A正确;正方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则V排=V=L3=(10 cm)3=1 000 cm3=1×10-3 m3,由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故B正确;正方体上表面的面积S上=100 cm2=1×10-2 m2,正方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p上=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C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故C错误;正方体下表面的面积S下=100 cm2=1×10-2 m2,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故D正确。故选C。
8.【中考·安徽】某同学想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他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加入到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里,然后一起缓慢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1=10 cm时,容器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a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积S=
25 cm2 ,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
专题技能训练
(1)求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专题技能训练
解: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p1=ρ水gh1=1.0×103 kg/m3×10 N/kg×10×10-2 m=1 000 Pa;
(2)求容器受到的浮力。
解:容器受到的浮力:
F浮=p1S=1 000 Pa×25×10-4 m2=2.5 N;
(3)从容器中取出100 cm3的液体后,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2=6.8 cm时,容器又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如图b所示。求液体的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专题技能训练
解:图a中容器漂浮,所以容器和容器中液体总重力等于此时所受的浮力,即G液+G容=F浮……①,
图b中,水对容器下表面的压强:
p2=ρ水gh2=1.0×103 kg/m3×10 N/kg×6.8×10-2 m=680 Pa,此时容器受到的浮力:F浮′=p2S=680 Pa×25×10-4 m2=1.7 N,容器和容器中液体总重力也等于此时所受的浮力,即:G液′+G容=F浮′……②,
专题技能训练
由①②两式得,取出液体的重力ΔG液=F浮-F浮′=2.5 N-1.7 N=0.8 N,取出液体的质量
则液体的密度:(共15张PPT)
专题技能训练
专训5 与浮力相关的科学探究
HK版 八年级下
见习题
见习题
1
2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见习题
1.【中考·四川乐山】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以下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 N/kg)
专题技能训练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__N;
(2)通过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专题技能训练
0.5
c、d
液体密度
(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像,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专题技能训练
0.8×103
专题技能训练
2.【安徽合肥四十一中月考】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1)分析图1中乙、丙二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点拨】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乙=G-F示乙=4 N-3.6 N=0.4 N;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丙=G-F示丙=4 N-3 N=1 N;分析图1中乙、丙二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专题技能训练
(2)分析图1中丙、丁二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
【点拨】图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丙=1 N,图丁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丁=G-F示丁=4 N-2.8 N=1.2 N,所以F浮丁>F浮丙;又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密度
专题技能训练
(3)分析图1中数据,可计算盐水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1.2×103
【点拨】据图甲和图丙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丙=1 N,据图甲和图丁可得,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丁=1.2 N,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得,F浮丁=ρ盐水gV排=ρ盐水
专题技能训练
(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2中________(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点拨】运用控制变量法思想,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需要控制体积不变,改变密度,从图中可知C、D符合要求。
专题技能训练
【答案】C、D
3.【中考·黑龙江】小明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专题技能训练
(1)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按照图甲中所示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此可知铁球浸没在水中所测得的浮力表达式为F浮=________,测得铁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表达式G排=________(用此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明预期要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专题技能训练
F1-F2
F3-F4
F1-F2=F3-F4
(3)在读数正确的情况下,小明由实验数据发现:铁球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大于铁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而且超出了误差允许的范围,得出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专题技能训练
溢水杯内没有注满水
(4)小明分析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一步思考:如果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5)他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放在电子秤上,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m1,将铁球用细线悬挂后轻轻放入水中浸没,待杯中水停止外溢时,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m2,则m2________(填“>”“=”或“<”)m1。
专题技能训练
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