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体会“我”怕鹅的心情,学习多角度进行批注的方法。
2.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思想转变的原因,理解金奎叔话里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体会人物的心情。
2. 学习多角度进行批注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思维导图,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刚开始的“我”是怕鹅的,“我”为什么怕鹅?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呢?
(二)精读课文,学习多角度批注
学习从疑问的角度做批注
出示: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这个原因,从而引出第一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指生读这处批注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像这位读者一样,在产生疑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齐读批注
学习从写法的角度做批注
过渡:虽然我们不相信,但是文中的我和小伙伴都很相信这句话。正因如此,他一直都很怕鹅。可是怕鹅的他却偏偏遇到了鹅,那他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5——7段,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我很怕鹅的,用“——”画出关键词或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主批画,小组交流分享,指生展示
1、重点引导赏析这三处句子:(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2)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3)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引导学生抓住“我心里很害怕”,通过心理描写感受到“我”怕鹅的;抓住“贴”“悄悄”“吓得脚也软了”等词语,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感受到“我”怕鹅的,尤其是“贴”、“脚也软了”,引导学生演一演,说一说,体会“我”对鹅的害怕;抓住“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这一语言描写体会“我“对鹅的害怕。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写具体的动作、生动的语言、细致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我”和小伙伴们对鹅的害怕。
2、教师通过多形式朗读形式,指导学生读好,读出“我”害怕的心情。
3、出示第二处批注,发现有何不同?指生说教师小结:这位读者简单地概括了“我“这一段经历,逃跑-被鹅咬住-呼救,其实这不仅仅就是作者当时经历的事情,也是他的写作思路,这位读者一下子就抓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整个段落进行了梳理,因此,这一处批注是从评价写法的角度做的。其实,刚才我们结合具体的词谈体会也是从写法的角度做的批注,只不过,我们关注的是具体的词语和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处的批注,学习从评价整段写法的角度进行批注的方法。生齐读第二处批注
学习从感受的角度做批注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了我是非常怕鹅的,可是,后来的我却不怕鹅了,是因为谁出现了?(金奎叔)对,金奎叔出现了,文中的第八段描写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生自主阅读,记录感受,指生展示出示第三处批注: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师小结:你看,这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仅关注了这一段落中鹅的表现,还联系着上文鹅的神气,通过前后文的对比,把自己感受记录了下来。是的,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试着联系着上下文,对比着阅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注方法。
(三)总结升华,感悟道理
学习从启发的角度做批注
过渡:同学们,现在的我还怕鹅吗?(不怕)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 9-15段,思考为什么我不再怕鹅了呢?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批画,指生展示。
2、 齐读最后一段话。
3、学习完本文,你们获得了那些启发?指生说并记录下来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全文,我们也明白了不能无缘无故地欺负弱小,更不能仗势欺人这一道理,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自己所受的启发记录下来,这也是做批注的一种方法。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了疑问的时候可以做批注,针对文章的写法进行评价时可以做批注,有了自己的感受时可以做批注,读完全文深受启发时还可以做批注。同学们,其实,做批注很简单,只要是你在阅读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可以记录下来,不管写的是什么,不管写的怎么样,这都会是你最珍贵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预习第 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从疑问、写法、感受、启发四个角度做 5—7处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