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检测
一 、单选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的经度为( )
A. 90°E B. 25°S C. 90°W D. 25°N
2.甲位于丁的( )
A. 东北方 B. 正北方 C. 正西方 D. 西南方
3.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圆形 B. 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
C. 地球最大周长约6371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A. 昼夜更替 B. 四季更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二分二至的变化
读图,完成1~3题。
5.图中各点所处纬线最长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6.A点所处的半球位置是( )
A. 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北半球,西半球
7.下列关于图中各点位置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B. A点在E点的东南方向
C. B点在D点的西南方向 D. D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
8.关于图中甲、乙两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点在乙点的正南方 B. 乙点在甲点的东北方
C. 甲点在乙点的东南方 D. 乙点在甲点的正东方
9.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的经纬度位置是45°S,165°E B. C在D的西北方,B位于南半球
C. A位于高纬度地区,E位于北温带 D. C的经纬度位置是60°N,150°W
10.读图,下列关于四个地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位于太平洋板块 B. ②所在大洋跨纬度最广
C. ③东侧临近大洋洲 D. ④所在大洋东岸是非洲
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如图),船队于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读图回答11~12题。
11.麦哲伦船队途中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B.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C.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D.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12.图中模拟最近环球航行路线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英吉利海峡--非洲、欧洲分界线
B. ②--白令海峡--亚洲、非洲分界线
C. ③--苏伊士运河--亚洲、大洋洲分界线
D. ④--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正确的是( )
A. 甲--太平洋 B. 乙--南极洲 C. 丙--大西洋 D. 丁--南美洲
14.下列关于大洲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 ②为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 ③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 ④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阅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5、16题。
15.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 900米 B. 1100米 C. 950米 D. 820米
16.该区域中可能发育河流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17.村庄甲所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盆地 D. 高原
18.关于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A处上山比从B处上山省力
B. 水电站发电量最多的时间是夏秋季节
C. 在C处可以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观
D. B地与山顶D的相对高度为341米
19.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峰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过一段时间将公布新的珠峰高度数据,如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题。
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B. 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
C. 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400米
D. 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西北方向
20.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荷兰的围海大坝 B.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C. 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 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2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
A. 喜马拉雅山上众多的湖泊
B.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C. 山上有海洋中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D. 有森林遗迹
2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6~7题.
图中那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3.如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 )
A.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 海面凹凸不平
C. 港口的水面高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24.下面的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 、综合题
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B_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_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A点位于______半球、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半球、______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B_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
26.读图--“陆半球和水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陆半球的陆地面积______海洋面积(填“大于”或“小于”)。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填序号),与该大洲距离最近的大洲是______(填序号)。
(3)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填序号),该大洲与大洲①的分界线是______。
(4)被大洲①④⑤环绕的大洋是______(填名称)。
(5)“陆半球”图中,全球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填字母)。
27.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
(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__地
(3)图 中 李 庄 大 致位于周庄的______方向.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若周庄的气温为10℃,则C地的气温约为______℃.(提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 小河的流向是______.
(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处.(填字母)
28.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24日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6.5°N,123.6°E)地区发生了里氏7.2级的强烈地震.
材料二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1)材料一中此次地震处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交界处.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它位于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及____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3)我国也是世界上火山、地震较为频繁的国家,试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