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彩的光错题集(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多彩的光错题集(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3 12: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多彩的光错题集(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阳光下的树影 B. 铅笔在玻璃砖后“错位”
C.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 春晚五彩缤纷的光柱
4.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试衣镜前5m处,过了一会儿,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2m。此时,关于她在试衣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7m,像不变 B.像距3m,像变大
C.像距7m,像变小 D.像距3m,像不变
5.下列与光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桌椅,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树叶缝隙下的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游泳池注水后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6.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往前伸
C.若拍完合影想拍单人照,将镜头往前伸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8.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成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9.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形成原因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C.景物在车后视镜的像 D.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10.如图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
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利用了光的反射
11.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2.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对海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13.关于光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说明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海市蜃楼是由高空大气层反射所形成的
D.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就越强
1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体与凸透镜相距u=8cm时,经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u=12cm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缩小的实像
D.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放大的实像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二、简答题
16.如图所示,小明手拿一个透明玻璃球,将其放置在距眼睛稍远的位置,透过它能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请问这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请解释这个现象。
17.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念奴娇·断虹霁雨》中有如下诗句:“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如图,犹如仙境般的美景中,群山云雾缭绕,一条彩虹直挂云间。请根据此情境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山间云雾和云间彩虹形成的原因。
18.教室里的银幕,常用较粗的白色布料制成,为什么
19.小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把一个空玻璃杯放在一张画着两个向左箭头的纸片前,往杯子中倒入半杯清水,透过水杯看到下方的箭头大小不变但方向变成向右。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原因。
20.如图所示,是检测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果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按照行业要求被检测者应在距离视力表5m远处接受检测,则被检测者应坐在距离其身后悬挂的“E”型视力表多少米
21.白天你在房间里,要想通过拿在手中的小平面镜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脸,是脸面向窗户好?还是平面镜面向窗户好?为什么?
22.请解释班级投影屏幕为什么用白色的粗布?
23.解释河水看上去比实际浅的原因?
24.为了让影院里的不同位置都有良好的观影效果,电影院通常选用粗糙的白布作为投影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奥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B
7.B
8.B
9.D
10.B
11.C
12.D
13.D
14.D
15.C
16.见解析
17.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18.见解析
19.见解析
20.1米
21.见解析所示
22.见解析
23.河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由于人是根据光直线传播去看物体的,所以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浅。
24.电影投影布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选择白色,是因为白色的投影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