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认识声现象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钢管 B.水 C.酒精 D.空气
2.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3.下面几种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
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里 B.鱼被岸上说话的人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波浪拍击海面发出轰鸣声
4.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
A.传播声音的物质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的响度
5.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列哪一种情况,声音不能传播( )
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真空中
7.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8.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清晰地看到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据这个实验可推测出( )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能 D.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9.如图所示,做有关声现象实验时,小华将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 )
A.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B.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C.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10.张阳在学习了“声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11.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一次响声 B.两次响声 C.三次响声 D.四次响声
二、填空题。
12.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振动停止了, 就停止了。
13.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 声速(选填“大于”或“小于”)。
14.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 传播最快, 传播最慢。
15.用力敲击充满水的长水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先后听到 次响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来的。
16.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 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
17.图甲喇叭放音时,纸盘上的小纸团“翩翩起舞”说明了 ;图乙用细线链接贴有纸片的竹筒并张紧细线做成“土电话”,能实现10m远距离之间的通话,说明了 ;图丙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声音逐渐变小,最终消失,说明了 。
三、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弹开,这说明了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四、解答题。
19.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20.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21.小琦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2)把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盒上方,然后逐渐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3)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琦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琦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 (填“好”或“坏”).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填“强”或“弱”)。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认识声现象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D; 7.A; 8.C; 9.C; 10.C; 11.B;
二、填空题。
12.振动;发声; 13.振动;大于; 14.固体;气体; 15.三;固体水管; 16.温度;340; 17.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固体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三、实验探究题。
1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空气;铃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
四、解答题。
19.
20.
21.小;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