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小宝宝睡着了》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小宝宝睡着了》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02 18:4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师
所在学校
版本、册数课目名称 人音、一年级下册、《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2.聆听感受结合平板作答,选择适合歌曲的旋律线随音乐表现,感受乐曲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并能在学唱后自编动作表演;3.结合平板作答,选择一个适合的乐器,并有节奏地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教学难点:结合平板作答,选择适合的乐器有节奏地为歌曲伴奏。教学措施:本课使用听唱法、律动法、乐器伴奏等方式让学生聆听熟悉歌曲,投入情感进行表演,同时融入了节奏知识与歌唱技巧,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还较为好动,对一切新鲜实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们模仿能力强,表现力强,因此学习能力也很强。针对以上学情特点,教学时多使用律动听唱法,让学生们参与课堂,自主感受。同时结合平台软件与功能,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
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三、新课教学四、打击乐器伴奏五、小结 1.师生问好;2.律动感受。初听再听,划旋律线学唱歌曲。纠正难点乐句完整演唱。选择乐器引导敲击力度请生表演练习节奏5.再请生上台表演。 1.初听,感受情绪。生:聆听音频。2.再听,模仿律动。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模仿妈妈摇摇篮的动作,看看谁模仿得最像。生:聆听感受,自编动作律动。(师引导带动学生律动表现)1.划旋律线师:这首歌曲带给我们很温柔、很舒适的感觉。歌曲的速度?音符高低变化也不是很大。那孩子们可以为这首歌曲选择哪一种划旋律线的方式呢?(布置平板任务)生:自由操作,反馈答案。师:查看并纠正。师:这首歌曲是比较舒缓连贯的,所以我们都选择了第一种线条形的方式,那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划一划,谁最能干,能把音符宝贝的高低表现出来。生:聆听、划旋律线。2.学唱歌曲。1)聆听哼唱师:孩子们对旋律感觉已经熟悉了,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歌词宝宝吧。跟着歌曲唱一唱。2)读词师:这些字宝宝孩子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生:跟师有节奏读词。3)跟琴学唱师:李老师的好朋友也来帮助我们了,一起来唱一唱吧。生:随电子琴慢速学唱歌曲。3.纠正难点乐句。1)一字多音师:弹琴唱,生跟唱,示范纠正。2)二分音符节奏,连音线师:在歌曲里有很多带有小尾巴的音符“孩子们都能找到吗?这些小尾巴告诉我们要唱得长一些(与生互动回答)生:随师引导唱一唱。师:在歌曲的最后,有两个“走欧”的节奏,他们有一根连音线连到了一起。这里的小尾巴边唱了,要唱四拍,数一数。生:随师引导,数节奏唱。4.完整演唱。生:跟琴完整唱一唱。师:孩子们的歌声真好听,我们合着伴奏唱吧,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出来哦!1.选择乐器(平板操作)师:接下来请孩子们开始任务二的挑战,选一选,这三个乐器,哪一个的音色更适合为这首歌曲伴奏呢?生:平板操作选择。2.引导敲击力度师:孩子们都觉得碰铃更适合,听听李老师这样的方式敲击好听吗?你们帮我唱一唱(强力敲击乐器)师:那李老师换一种方式,你们再帮我唱一唱。(轻轻敲击)师:不仅我们唱歌的歌声要温柔的,乐器伴奏的声音也要轻轻地才好听,孩子们一起试试看(生模拟敲击乐器)3.请生表演师:用软件随机抽取学生上台敲击乐器表演。4.练习节奏师:评价、鼓励。引出四二拍的敲击方式。板书贴节奏卡片。生:模拟练习有节奏地敲击。5.再请生上台表演。五、完整表演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小宝宝睡着了》孩子们回家可以把这首歌曲唱歌爸爸妈妈听,试试哄他们睡觉,相信爸爸妈妈一定非常高兴,我们随着愉快的歌声下课吧,孩子们再见! 进入课堂,融入本课歌曲氛围。通过多次聆听感受,熟悉歌曲。结合旋律线聆听感受歌曲舒缓的情绪。通过平板问答,让学生直接感受旋律线的对比。哼唱熟悉歌曲,再跟琴唱,逐步学唱歌曲。结合电子琴学唱,及时教学歌曲中的重难点旋律。通过平板选择适合为本课歌曲伴奏的乐器。教师引导敲击力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本课歌曲的旋律感觉以及情绪表达,结合音乐专业知识练习专业技能。用软件随机抽选学生表演,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随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使用了选项问答,通过教师发布的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选择,直接感受,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反馈。通过平板操作聆听乐器音色后,选择适合为本课歌曲伴奏的乐器,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后,全体参与选择。用到软件随机选人功能,在课堂上很受学生欢迎,也能随机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应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小结 在本课教学中应用了任务发布、学生操作回答、信息反馈、随机抽选等功能,合理地运用在课堂教学地各环节中。操作时使用流畅,能通过教师发布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做答,并且直接地看到题目与选项,选择后,教师也能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与学生互动反馈正确信息。再次纠正,帮助学生们掌握正确信息。在课堂表演展示环节,通过随机抽选学生参加表演地方式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参与了,同时老师也能随机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让课堂各个环节都达到了很好地效果,最终学生们参与积极,课堂氛围好,掌握情况也很好。
在使用信息技术后,解决了课堂上老师不能实时监控每一位学生的现实问题,通过实时回答教师查看,能及时监控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1.在平时的课堂上,只能通过师生互动问答来展开基本的信息问答,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集中注意力参与回答,而在交互式课堂上,通过学生自行操作,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2.低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平常的课堂中需结合很多活动,不断地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用活动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使用交互式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任务发布,随机选人,课堂抢答等多种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们能较为长期地保持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3.通过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教师能检测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学生们也能更加有兴趣地参与课堂;4.通过普通地教学与交互式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更丰富了,教学设计可以有更多地选择,也能结合两种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帮助我们地日常课堂教学达到更好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