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2 第二单元第3课时 离子反应(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专题2 第二单元第3课时 离子反应(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9-08 15:30:05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3课时 离子反应
《三国演义》第66集:绝路问津(片段)
《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南讨伐到达云南西洱河时,遇到一个哑泉,那时天气酷热,大队人马都喝哑泉水,一个个说不出话来,最后经一智者指点,喝了安乐泉水后才可以说话。 从今天的科学观点看,所谓哑泉,实际上是含铜盐的泉水,也就是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称为胆水。真正致病的就是溶液中的Cu2+。
为了除去哑泉中的有害离子,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看看实际效果。
实验体验
处理方案: CuSO4溶液+NaOH溶液
理论分析
CuSO4 + NaOH
SO42-
Cu2+
OH-
Na+
Cu(OH)2
Cu2++2OH-==== Cu(OH)2↓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是否相等呢?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
电解质溶液
(C、V相等) 盐酸 氨水 NaOH溶液 醋酸溶液
电解质
通电后灯泡
亮度
离子浓度大小
HCl
NH3 H2O
NaOH
CH3COOH








为什么相同浓度的溶液,其离子浓度不同呢?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
而醋酸、氨水中的一水合氨(NH3·H2O)的
电离是不完全电离
CH3COOH   CH3COO- + H+
NH3·H2O   NH4+ + OH-
事实上,HCl、NaOH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HCl====H++Cl- NaOH====Na++OH-
HCl、NaOH被称为强电解质
CH3COOH、NH3·H2O被称为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弱酸、弱碱、水。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与溶解度无关
常见的强电解质
(1)强酸:
(2)强碱:
(3)大部分盐: 如NaCl等,包括部分难溶性的盐CaCO3、BaSO4、AgCl等
如HCl、H2SO4、HNO3、HClO4、 HBr、HI等
如NaOH、KOH、Ba(OH)2等
(4)活泼金属氧化物: Na2O
(1)弱酸:
如CH3COOH、H2CO3、H2SiO3、H3PO4、HNO2、H2S、H2SO3、HF、HClO等
(2)弱碱:
(3)两性氢氧化物:Al(OH)3
(4)水、极少数盐(醋酸铅)等
常见的弱电解质
如NH3.H2O、Cu(OH)2、Fe(OH)3等
“=” “ ”
3、电离方程式:
练习: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O4 2H+ +SO42-
B.Na2CO3 ====Na+ + CO32-
C.NH3 H2O====NH4++OH-
D.BaSO4====Ba2+ +SO42-
D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O、Cu(OH)2、NaHSO4、NaHCO3
在Na2CO3的性质实验中,我们观察了Na2CO3溶液分别与澄清石灰水和CaCl2溶液反应的现象,上述反应的实质是否相同
本质:都是CO32-和Ca2+之间的反应
这两个反应的实质我们都可以用
Ca2++CO32-====CaCO3↓表示,像这种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
二、离子反应:
把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① 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
子方程式。
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把溶于水且易完全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弱酸、弱碱、水、不溶的物质和气体全部写化学式、单质、氧化物也均写化学式。
(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为例)
①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
②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单质、氧化物写成化学式
(不拆)
③Ca(OH)2, 石灰水:离子;
石灰乳:分子
注意点:拆
A.难溶物质:BaSO4、Cu(OH)2等
B.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C.气体:CO2、H2S、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 Na2O2 、Fe2O3等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小结:“写、拆、删、查”
如:Fe2++Cl2====Fe3++2Cl-
应当改为:2Fe2++Cl2====2Fe3++2Cl-
2.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无离子方程式
注意事项:
1.固体间的反应一般不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反应中的微溶物:反应物处于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者固体时写成化学式。生成物中的微溶物一律写化学式。
熟石灰
氯化铵


4.铵盐与碱的反应,条件不同,离子方程式写法不同。

5.反应物的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也会不同
某些酸式盐的酸根:
在这些酸根中只有 可以写成 和 ,其它多元弱酸(或中强酸)的酸根一律不能拆。
6.有酸式盐参加的某些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Cl2+ NaOH
(2)Fe+H2SO4
(3)Na+H2O
(4)MnO2+HCl
(5)H2SO4+Ba(OH)2
③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质,如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
(2)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热水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胆内壁会形成水垢(组成为碳酸钙、氢氧化镁),水垢可用稀盐酸、醋酸来溶解而除去。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
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2+ +SO42-====BaSO4↓
C.氢氧化钙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
2OH-+CO2+Ca2+====CaCO3↓+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Fe+3Cu2+ ====Fe3++3Cu
判断依据: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改写是否正确
(3)方程式是否配平(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4)是否漏写条件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B.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D.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
B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OH-====H2O
2.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某一个特定的化学反应,而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
3.HNO3+Ba(OH)2
H++OH-====H2O
H++OH-====H2O
三、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而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揭示了反应的实质。例如:
这一离子方程式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这一类中和反应。
下列反应中,其离子方程式可以用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
C.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间是否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需熟练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
(2)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物质(气体)。
四、离子共存问题
(3)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或水等)。
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等
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物质类别
电离程度
电离方程式
溶液中溶质存在形式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在水溶液中完全 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完全
不完全
用“=”表示
用“ ”表示
只有离子
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弱酸、弱碱、水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及意义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生成水 (2)生成气体 (3)生成沉淀




——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等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反应的定义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两边不变的离子
——电荷、原子数目要守恒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
D
2.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B
3、某无色溶液在滴加石蕊试液时呈红色,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D
4、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C
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SO4 2H++SO42-
B. Na2CO3====Na+ + CO32-
C. NH3 H2O====NH4+ +OH-
D. BaSO4====Ba2+ +SO4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