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教案+预习单+作业单(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狼牙山五壮士》 课件+教案+预习单+作业单(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45:35

文档简介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攀登”等20个词语。
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既关注整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ppt2: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将和大家共同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
1.了解背景资料。
ppt3:1941年9月,日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七连六班承担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五位战士领命到狼牙山阻击敌人,那里山势险峻,挺拔陡峭,战士们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拖住500多名日军的追击,为转移赢取更多时间……
敌我双方人数悬殊巨大,战斗环境地势险峻,在这样的条件下,五位战士要如何完成任务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2.检查预习,朗读词语。
ppt4:相信通过之前的预习,你已经能把课文读准、读通了。请你跟老师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日寇 攀登 雹子 悬崖
山涧 屹立 眺望 豪迈
手榴弹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斩钉截铁
课文中这几个词语标注了拼音,请你也跟着老师读一读。
崎岖 叽里呱啦 嗖的一声 脸绷得紧紧地
“寇”是本课要求的会写字中比较难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ppt5:“寇”字是上下结构,其中包含了三个部件,下面“元”字包住的小部件容易写错,它不是“支”,也不是“餐”的左上部分。让我们放大来看一看:上面的横左边不出头。书写时注意上半部的宝盖头要写得扁而宽,“元”的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指导书写。
ppt6:我们再来看看本课要求书写的其他生字。
寇 副 榴 弹 抡 贯 棋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屈
同学们,相信在日常阅读、书写的过程中,有一些字你已经会写了,可以互相提示一下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贯”字,上部分里面是一竖,不要写成上下两点;“悬”字,是形声字,下形上声,注意上部分“县”字中间是两横;“屹”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侧是“乞讨”的“乞”字。
梳理文意,讲解内容。
检查课文预习,概括文章大意。
掌握了生字词,我们再来学习课文。
ppt7:你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那是在1941年秋,为了完成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继续痛击敌人,最后英勇跳崖。”
概括小标题,完成书后第一小题任务。
ppt8:在课前的预习单中,老师布置了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课文主要情节的任务,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这位同学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关键信息,概括准确,你填对了吗?
由“战士”到“壮士”,初步感知英雄气概。
ppt9:阅读课文后你会发现,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变为“壮士”,你认为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是啊,这也是生与死的抉择,生路就在眼前,却有可能暴露主力部队;走向绝路,生的希望近乎渺茫……
ppt10:“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马宝玉等五位战士在完成任务后本可以撤退,但是他们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放弃了撤退的机会,将敌人引到棋盘陀上,最后宁愿跳崖也不愿被俘虏,英勇壮烈,感人至深,怎能不被称为“壮士”呢?
任务一:品析语句,体会英雄气概,完成书后第二小题任务。
ppt11:再读一读课文,说说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五壮士英勇献身、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勾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简单批注自己的思考。
ppt12:他们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五位战士在敌我悬殊的战况下,冷静应对,巧妙利用山势、地形,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是多么机智、英勇啊!继续阅读,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ppt13:班长马宝玉沉稳果敢;副班长葛振林开枪怒吼、英勇无畏;战士宋学义战斗经验丰富;胡德林和胡福才严肃认真,全神贯注。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五位战士英勇奋战的形象,从中我们可以读出战士们对日寇的痛恨,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枪林弹雨中,五位战士依仗山势,边退边打。为了群众和部队主力顺利转移,他们决定要引敌人上绝路!
ppt14:在生死面前,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听到班长那斩钉截铁的号令:“走!”我们走向顶峰!走,让敌人跟着我们走!面对侵略者那肆意喷射的枪炮,战士们选择了舍生取义,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怎能不令人热血沸腾!
弹尽,负伤,众寡悬殊,顶峰歼敌更加艰难。但班长马宝玉仍拼尽全力,誓要与敌人血战到底!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死不退让,宁死不投降!边打边退,边退边打,直到退上顶峰,直到无路可退。
ppt15: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悬崖!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为转移的群众和部队主力做掩护。那一年,他们都还不到25岁……
你能带着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部分吗?
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5.任务二:聚焦第二自然段,点拨写法,完成书后第三小题任务。
我们在这场战斗中感受到五壮士舍生取义的赤胆忠心,气壮山河的凛然大义,可歌可泣!
ppt16:我们再来聚焦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五壮士的表现的。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ppt17:读后我们会发现,前两句写的是“他们”,是五位战士共同战斗的情形;后面几句则分别描写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的战斗情形。前者描写的是群体,我们可以称之为“面”;后者描写的是个体,我们可以称之为“点”,这样的写法就是“点面结合”。
ppt18:如果在这一段战斗中,我们试着删去群体战斗的情形,你来读一读剩下的部分,有什么样的体会呢?反之,我们试着删去个体战斗的情形,只保留前两句,你再来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呢?
ppt19:是的,课文采用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使表述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点面结合的写法,塑造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ppt20:请你再读一读第三至九自然段,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点面结合写场面?并与第二自然段比一比,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ppt22:在第三自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蓝色的句子是对马宝玉的语言、动作描写,是点的描写。
ppt23:黄色的句子则是对群体的描写,是面的描写。
ppt25:又如第四自然段中这两句写了战士们打击敌人的英勇行为,是面的描写。
ppt26:蓝色的部分具体描绘了胡福才的动作、马宝玉的动作和语言,是点的描写。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点面结合的描写呢?请你继续找一找吧!
ppt27:再次阅读后,我们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抓住了人物特点进行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自然段是对五位战士的战斗姿态逐一进行描写,而第三至九自然段则对其中一位代表——班长马宝玉的描写更具体,突出了马宝玉在战斗中英勇无畏,慷慨赴死的英雄形象。
(三)回顾内容,小结写法。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对同学们作两点提示。
ppt28:第一,阅读时可以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走入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第二,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既可以概述群体的特征,也可以突出个人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使表达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笔。
以上就是今日学习的全部内容。
ppt29: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
1.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词,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
你一定参加过校园运动会吧,那场面热闹非凡!激烈的四百米赛跑,跳高、跳远比赛……如果你是一名校园小记者,请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将赛场上的热闹场面介绍给大家。
3.预习《开国大典》。
结语: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举国同心,英雄辈出,最终赢得了胜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故事,以此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6.狼牙山五壮士》预习单
一、先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再动笔写写这几个生字。
二、读读课文,认认本课的生字,你就能根据注音写出句子中的这些词语。
jū gāo l n xià
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 ),继续向紧跟在
shān jiàn fěn shēn suì gǔ
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 ),( )。
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部分。请你自读课文,为相应的故事情节拟定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___接受任务____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 跳下悬崖
《6.狼牙山五壮士》参考答案
一、先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再动笔写写这几个生字。
二、读读课文,认认本课的生字,你就能根据注音写出句子中的这些词语。
jū gāo l n xià
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 居 高 临 下 ),继续向紧跟在
shān jiàn fěn shēn suì gǔ
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 山 涧 ),( 粉 身 碎 骨 )。
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部分。请你自读课文,为相应的故事情节拟定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___接受任务____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 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 跳下悬崖(共28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六年级语文
1941年9月,日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七连六班承担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五位战士领命到狼牙山阻击敌人,那里山势险峻,挺拔陡峭,战士们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拖住500多名日军的追击,为转移赢取更多时间……
日寇 攀登 雹子 悬崖
山涧 屹立 眺望 豪迈
手榴弹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斩钉截铁
崎岖 叽里呱啦 嗖的一声 脸绷得紧紧地

那是在__________,为了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七连六班的_________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敌人引上____________,继续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
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
1941年秋
五位战士
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
狼牙山顶峰
痛击敌人
英勇跳崖
跳下
悬崖
痛击
敌人
引上
绝路
顶峰
歼敌
接受
任务
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变为“壮士”,你认为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绝路
牺牲自己

暴露主力部队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战士
壮士
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五壮士英勇献身、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勾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简单批注自己的思考。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语言
神态
动作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聚焦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五壮士的表现的。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每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请你再读一读第三至九自然段,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点面结合写场面?并与第二自然段比一比,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内容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至九自然段
抓住人物特点描写
对五位战士逐一描写
对马宝玉描写更具体
阅读时可以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走入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既可以概述群体的特征,也可以突出个人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使表达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
1. 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词,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后作业:
2. 小练笔。
你一定参加过校园运动会吧,那场面热闹非凡!激烈的四百米赛跑,跳高、跳远比赛……如果你是一名校园小记者,请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将赛场上的热闹场面介绍给大家。
3. 预习《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练习
一、补全词语。
( )首挺胸 粉身( )骨
横七( )八 全神( )注
悬( )绝壁 斩钉( )铁
比一比,并组词。
寇( ) 截( )
冠( ) 载(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绝】①气息中止,死亡。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③断绝。
引上绝路(  )  绝交(  ) 气绝身亡(  )
2.【临】①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快要。
身临其境(  )  居高临下(  ) 临别(  )
四、小练笔。
你一定参加过校园运动会吧,那场面热闹非凡!激烈的四百米赛跑,跳高、跳远比赛……如果你是一名校园小记者,请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将赛场上的热闹场面介绍给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昂 碎 竖 贯 崖 截
二、 日寇 冠军 斩钉截铁 载歌载舞
三、
1.②③①
2.②①③
四、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结构完整、严谨。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