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2021-2022学年度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
、填涂样例 正确
[
■
]
错误
[
--
][
√
] [
×
]
) (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6 17 18 19 2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题、
22题、
23题、
24题、
25题、2021-2022学年度初中历史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八年级上册(4-7课)(全国通用)
简介:同步单元卷精选最新期中试题,注重夯实基础,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答案解析附在每张试卷的卷尾,全面备战期中复习。
第I卷(选择题共20小题共50分)
1.(2021·安徽淮南·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21·辽宁老边·八年级期中)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21·通道侗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八年级期中)“人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关天培抗英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2021·乌苏市古尔图镇中心学校八年级期中)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业,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成功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本主义的民族革命运动 D.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5.(2021·河南禹州·八年级期中)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图漫画反映的事件
A.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
C.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慈禧太后 D.“洋玩意”指的是引进外商企业
6.(2021·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镇大新庄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向列强赔款不断增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7.(2021·内蒙古青山·八年级期中)《时局图》上的局面是在哪次侵华战争后出现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1河南禹州·八年级期中)下面是某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所做的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A.刻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3亿两
C.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2021·福建建阳·八年级期中)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五口通商 B.租界设立 C.瓜分狂潮 D.门户开放
10.(2021·广东揭东·八年级期中)《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11.(2021·福建建阳·八年级期中)观察下图,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这所学府建立的时间是在( )
A.义和团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2.(2021·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则把矛头直指孔教,要打到孔家店。二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C.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D.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13.(2021·山东泗水·八年级期中)某电视台选秀节目中,在“知识问答”环节中,选手甲抽到的题目提示如下。根据提示你认为他该选择的答案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袁世凯 D.谭嗣同
14.(2021·福建建阳·八年级期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
15.(2020·陕西莲湖·八年级期中)高频词语往往是历史的印证。下图中①阶段统计到的高频 词语是“改良”“维新”。这说明该时期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中国开始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C.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D.中国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
16.(202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八年级期中)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近代历史,老师找到了四部影视作品,准备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播放给学生观看。正确的观看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17.(2021·安徽濉溪·八年级期中)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列对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A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B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C战争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D战争所签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8.(2021·四川省德阳中学校八年级期中)在1900年春,北京城内有揭贴写道:“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还有的写道:“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以免生灵涂炭”。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清政府一直坚持“围剿”义和团 B.义和团群众基础不断扩大
C.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D.义和团具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19.(2021·山东郯城·)义和团的揭帖《只因鬼子闹中原》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①具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②以推翻清朝的统治为目标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④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1·山西兴县·八年级期中)某条约第七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据此判断,下列与此条约相关的史
①该条约是甲午战争后签订②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③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该条约的内容之一④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202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八年级期中)某校历史社团正在举办以“洋务运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曾国藩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湘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
1888年,北洋舰队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建新式军队和军事工业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精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四。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2)依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在军队革新方面的表现,并分析洋务派革新军队的影响。
材料三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① 1865年 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③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④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⑤ 1887年 开办漠河金矿
⑥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3)依据材料三,将李鸿章筹办的洋务活动进行归类。(将序号填入表格中)
类别 序号
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民用工业
近代教育
近代军队
材料四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中国资本主义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轮船招商局和湖北织布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五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他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获利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个人的私囊。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22.(2021·辽宁朝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材料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惯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教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概述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并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23.(2021·山东烟台·)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一位著名文化学者曾说:“废墟去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这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2)上图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对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一艘战舰刻下一座不朽的丰碑)
材料三: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50-1783)》一书中提出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3)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的名字。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4.(2021·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南口学校八年级期中)中国近代史是要推翻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阅读材科,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大事记
序号 史实
①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② 1860年,圆明园等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焚毁
③ 19世纪60年代开始,曾国藩等人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运动
④ 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⑤ 1900年,义和团民在北京放火烧掉一些教堂和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事物
⑥ 1901年,与西方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1)请对上表中的历史史实进行主题分类,完成下面表格。(每空两项)
主题 序号
西方列强侵略
中国人民抗争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二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而清朝并不屈服,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罗兹·墨菲(美)著,黄磷译《亚洲史》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指出材料中能够体现这一目的的内容。(填序号)
材料三
《 》内容节选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
(3)表中所列是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节选。请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并结合条约内容谈谈该条约所带来的具体危害。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写出图片中两次战争的名称,并分别概括战争造成的危害。
25.(2021·江苏赣榆·八年级期中)历史现象是指透过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感知历史史实,才能了解历史现象。说出下面材料甲中的战争名称。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归纳历史史实,才能认识历史现象。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乙的内容。该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规定是什么?
(3)透析历史史实,才能理解历史现象。材料丙出自哪一条约?它有什么严重影响?
(4)根据上述问题的探究,概括近代中国所呈现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不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①②③A项正确;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湖湘子弟”指左宗棠领导的湘军,“天山”指新疆地区,从题干中可以判断这首诗颂扬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伟大业绩,D项正确;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与题干诗句无关,排除A项;林则徐虎门销烟与题干诗句无关,排除B项;关天培抗英发生在鸦片战争中,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破产,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而资本主义的民族革命运动指辛亥革命,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指戊戌变法,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根据漫画内容“有了这些洋玩意儿就可以富国强民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A项正确;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没有达到目的,排除B项;慈禧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不主张洋务运动,排除C项;“洋玩意”指的是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是引进外商企业,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
根据材料“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信息可知,左侧图示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材料“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信息可知,右侧图示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此可知,材料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的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B项正确;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赔款问题,排除C项;《辛丑条约》使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
《时局图》反映的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片没有涉及,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图片没有涉及,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片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赔偿日本兵费白银3亿两”错误,B项符合题意;A、C和D项都是关于《马关条约》内容的正确表述,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9.C
【详解】
分析题干中漫画,漫画上代表西方列强的几个洋人正在切分象征中国的大蛋糕,由此可知实际上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正确;五口通商、租界设立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范围彼此开放,“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不符合漫画的意思,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程,这有利于列强进行资本输出,也有利于列强就地取材,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剥削和压榨中国人民,故C正确;割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不是“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故排除A;赔款给中国人民造成沉重负担,有利于增强日本经济实力,而不是“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故排除B;通商便于列强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而不是“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故排除D。
11.C
【详解】
根据“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大学堂”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所学府应该是京师大学堂,它兴办与维新变法期间,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这所学府已经存在,排除AD项;洋务运动时期这所学府还没有出现,排除B项。故选C项。
12.A
【详解】
不论是维新派还是激进派,都把矛头指向了儒家思想,反映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A项正确;B项只是涉及到政治一个方面,不够全面,排除B项;儒学不是革命的对象,批判儒学只是手段,排除C项;D项只涉及到维新运动,没在涉及到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西太后发动政变,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D项正确;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都逃往日本,排除AB项;袁世凯是复辟帝制的人物,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参加的举人,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C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辛亥革命是1911年,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
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阶段统计到的高频词语是“改良”“维新”,这说明该时期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1898年,在清政府外忧内患的情形之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并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虽然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与“改良”“维新”不符,排除A项;中国开始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是在1842年开始,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则徐在1839年被委派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894—1895年爆发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④③①②,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故选B项。
17.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战争所签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正确;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A项错误,排除A项;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不是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B项错误,排除B项;1894年,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涉及不到中国司法主权,C项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兴起不久,势力就发展至直隶、京、津一带,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为期不过三个月,最终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清政府对待此项运动的态度反复变化,经历了剿灭-招抚-镇压三个阶段,A项符合题意;“义和团群众基础不断扩大”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义和团具有笼统排外的色彩”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 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人等。所以①具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 ③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④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以推翻清朝的统治为目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可知,这出自《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还规定赔款4.5亿两白银,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③④正确;此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排除①。故选B项。
21.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改良武器装备,组建新式海军;影响: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列强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近代军事工业:①;近代民用工业:②④⑤;近代教育:③;近代军队:⑥。
(4)减少了国外商品的进口,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加压,所以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详解】
(1)根据“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得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据“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得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根据“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精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得出改良武器装备,组建新式海军;影响根据“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列强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属于近代军事工业,轮产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漠河金矿都属于近代民用工业;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属于促进近代教育发展;组建北洋舰队属于近代军队。所以近代军事工业对应①;近代民用工业对应②④⑤;近代教育对应③;近代军队对应⑥。
(4)根据“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得出减少了国外商品的进口,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根据“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他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等信息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加压,所以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2.
(1)资本输出。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项条款便利了外国资本的输出,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因此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资本输出。
(2)根据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因此材料反映的情况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根据材料三“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教的觉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主要观点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4)根据材料一是指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资本输出;材料二是指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三是指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材料探究的主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3.
(1)“胜利”是指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马关条约》;邓世昌。
(4)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殖民者的凶残、野蛮;中国人民具有顽强的抗争精神;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
【详解】
(1)根据“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可得出“胜利”是指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根据鸦片战争的影响可得出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从图片中的遗址可得出这是圆明园,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根据所学可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根据“(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可得出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根据所学,邓世昌在战争中牺牲。
(4)结合材料及所学,可概括得出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殖民者的凶残、野蛮;中国人民具有顽强的抗争精神;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等。
24.
(1)②⑥;①⑤;③④
(2)开辟新的殖民地,开拓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②③④
(3)《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领土、财产、军事等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4)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②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⑥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故②⑥都是属于西方列强侵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的统治,中国人民展开了抗争,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故①⑤属于中国人民抗争;近代中国人在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况下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如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故③④是近代化的探索。
(2)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开辟新的殖民地,开拓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问题二:《南京条约》内容的“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能够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
(3)问题一:依据表中“中国将管理下开(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可知,这是《马关条约》。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中的“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国将管理下开(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损害了中国的财产、军事等权利,《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4)问题一:依据材料四图片“火烧圆明园”可知,这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依据图片“日军旅顺大屠杀”可知,这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5.
(1)(1)鸦片战争。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逐步加深。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甲中的战争名称是鸦片战争。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被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乙的内容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马关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规定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根据材料中“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出自《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根据上述问题的探究可知,近代中国所呈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逐步加深。言之有理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