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丁香结》 课件+教案+预习单(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丁香结》 课件+教案+预习单(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50:54

文档简介

《丁香结》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 hún zhuó cēn cī zhào yào
( ) ( ) ( ) ( )
dān bó yī jīn chóu yuàn m méng
( ) ( ) ( ) ( )
二、辨析形近字组词。
缀( ) 案( ) 拙( )
辍( ) 按( ) 础( )
选词填空。
分辨 分辩
1.红叶的种类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形状来( )。
2.老师批评学生,应当允许学生( ),把事情说清楚。
单薄 微薄
3.寒冷的冬天,李明只穿了一件( )的毛衣。
4.父亲靠着一点( )的工资,艰难地维持家里的生计。
选做:
1.生活中,你喜欢哪种花?
2.从这种花身上,你得到过怎样的感悟?
参考答案
幽雅 浑浊 参差 照耀
单薄 衣襟 愁怨 迷蒙
缀(点缀) 案(伏案) 拙(笨拙)
辍(辍学) 按(按照) 础(基础)
三、1.分辨
2.分辩
3.单薄
4.微薄
四、选做(参考)
1.梅花
2.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做人也是这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强奋进,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2.丁香结
一、教学目标
1. 会写“缀、幽”等11个生字,会写“宅院”等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能有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ppt1:
(出示丁香花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就是丁香,柔弱娇美,纯洁端庄,自古以来便被许多文人墨客写进了诗作。有一位女作家,她也喜爱丁香,她将丁香写进了文章,她从丁香身上获得人生的感悟。
ppt2:
(出示宗璞照片、宗璞简介)这位女作家就是宗璞。她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意,常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体验、感悟人生,而后将深沉的思索诉之于笔端,朴素无华却感人至深。
ppt3:
(出示课题和课文插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宗璞的《丁香结》,看看她从丁香结中感悟到什么,这感悟又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二)学习生字词
ppt4:
(出示朗读词语,生字标黄)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看看你能不能准确地读好这些词语。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宅院 幽雅 潇洒 朦胧 参差
斗室 伏案 浑浊 笨拙 文思
单薄 眼帘 妩媚 模糊 花蕾
顺心 衣襟 恍然 愁怨 迷蒙
ppt5:
1.(强调读音的词语变黄)这几个词语的读音不容易读准,我们再来读一读。
参差 斗室 笨拙 单薄
2.(用黄色圆圈圈出“斗室”这个词)“斗室”这个词语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斗室”就是指小得像斗一样的房子,形容屋子极小。
ppt6:
(出示本课要写的所有生字)我们再来看看本课要写的生字,书写时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美观。
(圈出要重点提示的三个字)在书写本课生字时,老师要提醒你注意这三个字:“缀”“幽”“薄”。
ppt7:
(出示单独的“缀”字和“薄”字,提示部分变黄)书写“缀”字时,注意右边的前三个“又”字最后一笔都收捺成点,最后一笔才是捺。“薄”字部件较多,要写紧凑,注意它是上下结构,不要误写为左右结构。
ppt8:
(出示单独的“幽”字笔顺演示动画)“幽”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让我们跟着课件的演示一起来写一写吧。
(三)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ppt9:
(出示问题)请你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题目是“丁香结”,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丁香结?除了丁香结还写了什么?
ppt10:
(出示课文截图,随着讲解框出相应的段落)我们可以发现,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由古人“芭蕉不展丁香结”的诗句开始引出“丁香结”,第五自然段写自己在偶然的观察中得知了“丁香结”说法的来由,第六自然段由丁香结寄予的愁怨想开去,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ppt11:
(先出示pp9中的思考问题)所以,第四至六自然段是写“丁香结”(出示 第四至六自然段 丁香结)。
ppt12:
(出示课文截图,圈出前三个自然段)那么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写了什么呢?没错,这三个自然段作者为我们描摹了城里街旁、城外校园里及自己斗室外三个地方美丽的丁香花。
ppt13:
(出示 第一至三自然段 丁香花)。作者看到了盛开的丁香花,又由此联想到了丁香结,进而生发出人生感悟。
ppt14:
(在整理好的写作顺序下方出示 “赏花——悟花”)所以,这篇课文就是按照“赏花——悟花”的思路展开的
(四)聚焦“丁香花”,品读句子,想象画面
ppt15:
(出示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读句子)开篇第一句,作者就将我们带入了丁香盛开的情境中。(出示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有多美?画出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并做批注。
ppt16:
同学们最先发现的一定是这里(出示句子,朗读)“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ppt17:
(出示 ppt16中的句子,“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下画横线,“探”“窥”两个字变成黄色,配丁香图)那雪白的丁香,小巧、繁密,明亮。一个“探”、一个“窥”,把丁香写得如同孩童般活泼、灵动。喜欢这句话的同学,请你想象着画面,再读读这句话吧。
ppt18:
同学们还发现了这两句吧?(出示句子)“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月下的丁香又是另一种美。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这美丽的画面吧,月光如水,倾泻下来,那雪白的丁香好像更有光泽了,那紫色的丁香被模糊了轮廓,显得那样柔和。
ppt19:
(仍出示ppt18的句子,“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下面画线)作者不仅写了月下丁香的色彩,还写了它的味道,是淡淡的、幽雅的、甜丝丝的,有辨识度,给人美的感受。请你想象着丁香的美好和芬芳,再读读这两句话吧。
ppt20:
(出示第三自然段,对应的句子下面画线,“积雪”一词画黄圈)相信同学们还找到了这两句“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ppt21:
(圈出“积雪”,出示问题: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的?)我们可以联系前文来看(句子“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下画线)不难想象,丁香盛开时,洁白繁密的小花正像一捧捧新雪,洁白莹润。“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有没有让你想到王安石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呢?
ppt22:
(出示第三自然段,对应的句子下面画线)“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莹白”指什么呢?是的,也是指丁香。莹白的小花生机勃勃,花团锦簇,绿叶从花缝间钻出。这洁白,嫩绿,再加上窗框的鲜红,色彩鲜亮,是多美的一幅画呀!
ppt23:
(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两句下面画线)“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读到这里,你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丁香花的样子呢?作者以简洁的文字,从局部到整体,写出了丁香的样子,还写出了丁香花带给自己的影响。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读这些句子吧。
ppt24—ppt26:
(出示课文截图,说到的词语用红色的线或圆圈标示出来)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品读和想象,我们跟随着宗璞一同欣赏了美丽的丁香,看到了丁香的颜色,嗅到了丁香的香味,欣赏了丁香的样子。你有没有产生“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的感受呢?让我们配合着一起再读读这些优美的句子,再赏一次丁香吧!老师读白色的字,同学们可以跟着录音中的同学一起读黄色的字。
ppt27:
(出示师生配合读的文字)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使人眼前一亮。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在我的斗室外,也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ppt28:
(出示师生配合读的文字(形状和香味部分))
丁香的样子也可爱,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
丁香的气味也那样别致,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窗前如积雪的丁香洁白芬芳,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五)感悟“丁香结”
ppt29:
(出示第四自然段及问题)作者看着丁香,那些关于丁香的诗句也浮现在她心头:“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呢?
ppt30:
(出示课后题中的句子,“格外妩媚”“渗”字变为黄色,旁边配一个泡泡提示:你能想象这幅画面吗?)同学们一定找到了,作者说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雨中的紫丁香如同印象派画作,(出示印象派画作《睡莲》)这就是印象派画作,突出光和色彩,而不强调清晰、细腻。我们可以想象,细雨迷蒙中,丁香的形态模糊了,颜色也变得朦胧了,“渗”字好像让颜色也流动了起来,丁香的紫色和莹白交融在一起。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呀。让我们跟着录音,想象画面,再读读这段话吧。
ppt31:
(出示阅读链接的内容,着重圈出“丁香结”三个字)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除了画面美,还别有一番情愫,这要从“丁香结”这种说法谈起。我们来读读这些诗句吧。在古人的笔下,总是出现“丁香结”这个说法。为什么会有“丁香结”这个说法呢?作者告诉了我们她的想法。你找到了吗?
ppt32:
(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的内容,出现丁香花蕾和盘花扣的图片)是的,这小小的花苞正像一个个结,人们也就自然地将丁香与化不开的愁怨连在了一起。
ppt33:
(再次出示阅读链接内容,圈出诗句中的“愁”“肠断”等词语,补充戴望舒《雨巷》的开头部分“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在诗人眼中,丁香是忧愁的,细雨亦如愁思,情景交融,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呀。
ppt34:
(出示问题)那么,丁香结又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同学们一定找到了,和老师一起读读吧:“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是的,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把困难当作生活的调味品。既要有赏花的情调,也要有解结的心志。
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与伙伴之间的矛盾、考试失利后的迷茫、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可能当时觉得特别不愉快,但是积极面对后,这些事情让你成长,让你品味到生活的多种滋味。课后,可以把你的感悟写成日记,也可以说给你的家人和伙伴听听。
(六)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丁香结》这篇课文中,作者由丁香花想开去,有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我们也在阅读的同时想象了美好的画面,获得了人生感悟。
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搜集文学作品中,植物被赋予象征意义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悟。
3.预习《古诗词三首》。(共36张PPT)
丁 香 结
六年级语文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她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意,常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体验、感悟人生,而后将深沉的思索诉之于笔端,朴素无华却感人至深。其著名的散文篇目有《紫藤萝瀑布》《废墟的召唤》等。
资料
2.丁香结
宅院 幽雅 潇洒 朦胧 参差
斗室 伏案 浑浊 笨拙 文思
单薄 眼帘 妩媚 模糊 花蕾
顺心 衣襟 恍然 愁怨 迷蒙
宅院 幽雅 潇洒 朦胧 参差
斗室 伏案 浑浊 笨拙 文思
单薄 眼帘 妩媚 模糊 花蕾
顺心 衣襟 恍然 愁怨 迷蒙


























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丁香结?除了丁香结还写了什么?
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丁香结?除了丁香结还写了什么?
第4~6自然段
丁香结
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丁香结?除了丁香结还写了什么?
第4~6自然段
丁香结
第1~3自然段
丁香花
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丁香结?除了丁香结还写了什么?
第4~6自然段
丁香结
第1~3自然段
丁香花
赏花 悟花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有多美?画出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并做批注。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局部
整体
颜色
气味
样子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使人眼前一亮。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在我的斗室外,也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丁香的样子也可爱,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
丁香的气味也那样别致,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窗前如积雪的丁香洁白芬芳,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你能想象这幅画面吗?
作者:法国画家莫奈 作品:《睡莲》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阅读链接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
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