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7 17:32:45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5分)
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细胞结构图
B.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
C.地球仪
D.甲烷分子
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右面两种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者分别是(  )
A.汤姆生 波尔 B.卢瑟福 汤姆生
C.汤姆生 卢瑟福 D.波尔 卢瑟福
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
5.(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两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转动起来,则可判断(  )
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
C.甲、乙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和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  )
A.矿物质的含量 有机物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 矿物质的含量
C.有机物的含量 有机物的含量
D.有机物的含量 矿物质颗粒
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某同学在阳台上种植花草果蔬,下列植物中需要多施氮肥的是(  )
A..青菜 B.豌豆 C.西红柿 D.胡萝卜
8.正常生长的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A.植物只需吸收水
B.植物只需吸收无机盐
C.土壤颗粒对植物生长并没有直接作用
D.植物只需吸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9.(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10.(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图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  )
A.电流沿纬线由东向西
B.电流沿纬线由西向东
C.电流沿经线由北向南
D.电流沿经线由南向北
1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对下列符号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Mg2+:1个镁离子
B.2H:2个氢分子
C.N2:2个氮原子
D.2O2-:2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1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冬天烧枯萎的草坪会有利于开春后草的生长;“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践踏草坪影响植物生长。 这说明植物的生长繁衍需要(  )
A.有机物 空气 B.无机盐 空气
C.有机物 二氧化碳 D.矿物质 水
1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根 C.根尖 D.根毛
1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在两棵小树之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长了,树皮上会长出“节瘤”,影响植物的生长。“节瘤”的产生部位及与“节瘤”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铁丝上方 阻断了木质部中导管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B.铁丝上方 阻断了韧皮部中筛管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C.铁丝下方 阻断了木质部中筛管中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D.铁丝下方 阻断了韧皮部中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15.(2010·杭州) 如图家庭电路连接正确,各元件均正常,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串联的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机金属外壳接地
C.闭合开关时人接触B点或C点都可能引起触电
D.断开开关时A,B两点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
1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果在离某人不远的地方断了一根高压线,电线落到地面,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潮湿时,对人来说危险要小些
B.地面干燥时,对人来说不存在危险
C.单脚站立时,对人来说危险要小些
D.双脚站立时,对人来说危险要小些
1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物质属于化合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是H2O2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18.(2018八下·绍兴月考)近期,我国南方各地普降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小明设计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下图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

A.M 接 A,N 接 B B.M 接 B,N 接 D
C.M 接 B,N 接 C D.M 接 A,N 接 D
19.(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弹簧的下端挂一小块条形磁铁后,长度为16cm,闭合电键S,弹簧的长度为18cm(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各操作时,可以使弹簧的长度小于16cm的是(  )
A.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B.将电磁铁的铁芯抽出
C.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D.将电池组的正负极调换
20.(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在上海浦东机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 C919以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惊艳首飞。此飞机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2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将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贴在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片上,一段时间后发现颜色变为(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2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2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气体性质 H2 N2 O2 CO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196 -183 -78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11 35 97 494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2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今已是4月下旬,疫情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学校、家庭还应重视环境消毒, 常用消毒剂有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84消毒液说法错误的是(  )
A.次氯酸钠是一种化合物
B.次氯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C.次氯酸钠中含有3个原子
D.次氯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0.87%
2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a、b、c、d套在的塑料支架的光滑杆上.静止时磁铁a、b、c悬浮在空中,d压在塑料支架底板上.若每个磁铁受的重力均为G,磁铁a的上表面是N极.则(  )
A.磁铁b的上表面是N极 B.磁铁c的上表面是S极
C.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G D.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4G
二、填空(本大题共30分)
2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2个硫离子   ;②4个氮分子   ;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④氖气   。
2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用容器下方的字母填写所盛放物质:化合物的是   ,氧化物的是   。
28.(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及散失体外的有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其与吸收水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2)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是[   ]   ,该结构贯通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   ]   散失到体外,它的开闭由[   ]   控制。上述生理活动叫   ,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有:①促进   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②炎热夏季,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其对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9.(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用科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食盐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的Na+既可增加食物的咸味,又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3克。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化学式:NaCl),那么,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   克。
(2)从如图的食盐说明书中的“食用注意”可知,K1O3的化学性质   。所以烧菜时,加碘盐不宜过早加入锅中。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分)
30.(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作图题
(1)请在图中标出磁体的磁极,并画出位于图中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如图是利用太阳能给LED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其中,R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减小,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回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傍晚,当光照度小于一定值时,通过蓄电池与LED回路,路灯开始工作.请用笔画线将电路原理图连接完整,使工作电路能正常工作。(与触点的接线只能接在静触点上,图中已给出静触点D、E、F、G的四根引线,连线不能交叉)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2分)
3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所示),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小科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平均分成5组,在月季A、B两个位置进行处理(如图丙所示),实验记录如表。(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在B处韧皮部环割一圈  
第二组 在B处韧皮部环割半圈  
第三组 在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第四组 在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第五组 在B处木质部一半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1)小科的假设:折断的月季是否存活和月季折断的程度和   有关。
(2)输送水的结构是   。
(3)一段时间后,月季预期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4)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的原因是   。
3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小科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于是便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4份质量   (填“相同”或“不同”)的洋葱块。
②用水和蔗糖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14%、18%和22%的相同质量的蔗糖溶液。
③将洋葱块分别放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溶液中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 10% 14% 18% 22%
现象 洋葱块质量变大 洋葱块质量不变 洋葱块质量变小 洋葱块质量变小
由表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为   。
(4)实验结论:   。
3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静止,小磁针N极指向下,如图甲。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由a到b,小磁针N极转至右如图乙。
(1)当ab棒水竖直向上运动时,小磁针N极指向   (填上、下、左、右)
(2)当ab棒水水平向左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   (填“由a到b”“由b到a”),小磁针N极指向   (填上、下、左、右)
(3)保持ab棒水水平向左运动时,同时把蹄形磁体的N、S 上下对调,棒内电流方向   (填“由a到b”“由b到a”)小磁针N极指向   (填上、下、左、右)。
3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有什么的实验过程中,取长、宽、深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一块和土壤两块,做如下实验:
(1)取其中一块土壤,称其质量为m1克,加热后(在加热过程中假定有机物没有分解
),测得质量为m2克,求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   (写出计算公式)。
(2)取铁块和另一块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的水,请回答:
①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
②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7分)
35.(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疫情期间,某小区居民用酒精(C2H5OH)消毒发生火灾,后被消防队员扑灭。
(1)酒精中含有   种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230克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
3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市场上供应的食盐除普通碘盐外还有无碘竹盐、低钠盐和健康平衡盐等,现有两种品牌的食盐A和B,主要成分的含量见表:(注:两种食盐NaCl仅中含有钠元素:35.1克/100克表示每100克食盐中含钠元素质量为35.1克)
食盐种类 食盐A 食盐B
主要成分的含量 以钠元素质量计35.1g/100g 以氯化钠质量计93.og/100g
(1)加碘盐是通过加入KIO3的方法制成的,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2)NaCl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以39%计,请比较食盐A、B中NaCl含量高低,写出计算过程。
3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1)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   极。
(2)当温度较低时,电磁铁的磁性较   ,触点开关   (填“接通”或“断开”)。
(3)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若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设定为150Ω时,恒温箱温度可达到   ℃。当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变大时,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将变   (填“高”或“低”)。
(4)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 ,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应选择______.
A.0~100Ω B.0~200Ω C.0~1000Ω D.0~1500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解答】A、人的肉眼并不能看到细胞结构,细胞很微小,需要放大显微镜下观看,因此制作出模型方便人们观察细胞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
B、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并不属于模型,只是标志,B符合题意;
C、地球太大,人生活在地球上无法仔细观察地球,因此制作地球仪方便人们仔细观察地球,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分子太小,制作甲烷分子帮助人们观察甲烷分子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体积小、质量小,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粒间有空隙。
【解答】A、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不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不仅有分子,还有原子、离子等,C符合题意;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模型相关知识。
【解答】“葡萄干布丁”模型由汤姆逊1903年提出,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水分子和甲烷分子的个数进行分析。
【解答】“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一个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因此6个笼中有6个甲烷分子,共48个水分子,则“可燃冰”平均分子组成可表示为:6CH4 48H2O=CH4·8H2O,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解析】【分析】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两个物体如果相互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一个物体有磁性去吸引另一个较小的物体,所以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图中方式转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解答】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它多集中在土壤的表层,是土壤中的最重要成分,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解答】由于氮肥能使青菜的枝叶繁茂,因此青菜要多施氮肥,豌豆、西红柿、白兰花等开花结果的植物要多施磷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正常生长的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土壤颗粒对植物生长并没有直接作用。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种植树木、适宜耕作、喷灌等措施能制造新鲜空气、补充大气水分。
【解答】化学肥料的缺点是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若是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对假说模型进行分析选择。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地球下端为地磁的N极,那么用手握住地球,大拇指指向下端,此时完全的四指指尖指向西边,说明此时地球模型上的电流从东向西,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A符合题意;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可表示2N,C不符合题意;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冬天烧枯萎的草坪,留下的灰烬中有无机盐,将灰烬草中,草生长更好,因此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草被践踏,导致小草缺少空气,使小草不易生长,因此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空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的主要功能是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能自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小树的树干上栓铁丝,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茎的加粗,铁丝会将韧皮部中的筛管切断,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导致营养物质就积存在铁丝上端,使铁丝上端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解答】A: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并联的。故A错误;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机金属外壳接地,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B 正确;
C:闭合开关时人接触B点,人体加在火线和大地之间,会发生触电事故;闭合开关时人接触C点,人体和CD间的导线并联在电路中,人体的电阻很大,人体被短路,几乎没有电流从人体通过,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断开开关时,测电笔接触A时,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发光;接触B两点时不会使测电笔氖管发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C
【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解析】【分析】触电是指当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故,要保证安全用电,首先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线,同时还应注意不能让那些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或本来绝缘的物体变成了导体。
【解答】若是离某人不远的地方断了一根高压线,电线落到地面,不论地面是否干燥,当人跨步走动时将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因此单脚站立时,对人的危险更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从过氧化氢的性质、分子的结构、物质的组成切入解答。
【解答】根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6,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B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该电路分为左边的控制电路和右边的工作电路,由图分析可知,控制电路已经连接完成,工作电路中的电源还没有接入。(2)由题意可知,绿灯良时,红灯不亮且抽水机不工作;红灯亮时,绿灯不亮且抽水机工作,故可知,红灯与抽水机应串联,然后在与绿灯并联,
【解答】A、M 接 A,N 接 B,此时红灯、抽水机、绿灯三者为串联,接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需M 接 B,N 接 D,此时红灯与抽水机应串联,然后在与绿灯并联,接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C、M 接 B,N 接 C,此时红灯、抽水机、绿灯三者为串联,接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M 接 A,N 接 D,此时只有红灯接入,接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D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两个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结合图片解答。
【解答】若是将正负极调换,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同名磁性排斥,电流增大时,受到的排斥力增大,因此弹簧长度缩短,小于16c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解答】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因为它们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解答】由于植物蒸腾作用将体内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因为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所以叶片一段时间变红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的实验可用八个字概括:“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水通电后,电源正负电极上都产生气体,正极的气体少,负极的气体多,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2,正极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由电解水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种类改变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观察表中数据,对比解答即可。
【解答】A、气体分子很多,单凭此表数据不能得出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可知,沸点越低的气体,越不易被吸附,B不符合题意;
C、氯气是单质,但被吸附的量比二氧化碳多,C不符合题意;
D、比较表中五种气体的数据,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2)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A、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次氯酸钠含有三种元素,因此是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氧元素,B不符合题意;
C、次氯酸钠由氯酸根和钠离子构成,C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本题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平衡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磁铁a的上表面是N极,则下表面是S极,磁铁b与a相互排斥,故b的上表面是S极,下表面是N极,故A错误;
B、磁铁b上表面是S极,下表面是N极,c与b排斥,故c的上表面是N极,下表面是S极,故B错误;
C、a、b、c在d上悬浮,d的磁力肯定支撑着a、b、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自然受到3G的向下压力,再加上自身重为G,故d对底板压力为4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6.【答案】2S2 ;4N2;Fe2O3;Ne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先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再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①在一个硫离子前面加上数字代表硫离子的数量:即2个硫离子2S2 ;②一个氮分子前面加上数字代表氮分子的数量,即4个氮分子4N2;③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④氖气Ne。
故答案为:2S2 ;4N2; ;Ne
27.【答案】D;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冰水化合物的成分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属于化合物,而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也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D;D
28.【答案】(1)①;根毛区;生有大量根毛
(2)⑤;导管
(3)⑧;气孔;⑥;保卫细胞;蒸腾作用;水分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植物的叶片有气孔,是气体和水分进出的通道。
【解答】(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①]根毛区,其与吸收水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生有大量根毛。
(2)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是[⑤]导管,该结构贯通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⑧]气孔散失到体外,它的开闭由[⑥]保卫细胞控制。上述生理活动叫蒸腾作用,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有:①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②炎热夏季,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其对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故答案为:(1)①;根毛区;生有大量根毛(2)⑤;导管(3)⑧;气孔;⑥;保卫细胞;蒸腾作用;水分
29.【答案】(1)5.85
(2)受热易分解(或受热易发生化学变化)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先求出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根据以不超2.3克钠元素的量解答。
(2)化学变化就是物质反应后生成新的物质。
【解答】(1),39.3%x=2.3g,x=5.85g,因此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85克。
(2)由说明书可知K1O3勿长时间加热,因为受热易发生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5.85g(2)受热易分解(或受热易发生化学变化)
30.【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由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是一致的,据此画出A、B两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电路中电阻阻值增大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减少,电磁铁的磁性减弱,电阻减小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多,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解答】(1)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作图如下:
(2)白天光照强度强,光敏电阻的阻值R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相反减小,电阻减小时,通过的电流会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与静触点G、F接触,此时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组成闭合电路;当夜晚时,光照强度比较弱,导致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衔铁被弹簧拉起,使衔铁与静触点E、D接触,此时蓄电池与LED路灯组成闭合电路,因此作图如下:
31.【答案】(1)位置
(2)导管
(3)第一组、第四组
(4)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被切断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韧皮部包括筛管和韧皮纤维,木质部包括导管和木纤维。
【解答】(1)实验中除了月季折断的程度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假设为折断的月季是否存活和月季折断的程度和位置有关。
(2)输送水的结构是导管。
(3)一段时间后,月季预期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第一组、第四组,因为它们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被切断,因此水分和营养物质无法送达。
(4)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的原因是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被切断。
故答案为:(1)位置(2)导管(3)第一组、第四组(4)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被切断
32.【答案】(1)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吗?
(2)相同
(3)14%
(4)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
【解答】(1)小科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因此提出问题, 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吗?
(2)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然后改变唯一变量,因此取四份质量相同的洋葱块。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为14%,超过这个值洋葱块质量变小。
(4)结合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故答案为:(1)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吗?(2)相同(3)14%(4)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33.【答案】(1)下
(2)由b到a;左
(3)由a到b;右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蹄形磁铁中,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的,而要想产生感应电流,必须让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导体ab是否切割磁感线。
(2)结合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观察小磁针变化思考解答。
【解答】(1)当ab棒竖直向上运动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螺线管没能够产生磁场,故小磁针N极指向下。
(2)已知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由a到b,小磁针N极指向右;当ab棒水平向左运动时,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改变,棒内电流方向改变,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所以棒内电流方向由b到a,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
(3)已知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由a到b,小磁针N极指向右;保持ab棒水平向左运动,同时把蹄形磁体的N、S上下对调,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所以棒内电流的方向由a到b;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不变,小磁针仍指向右。
故答案为:(1)下(2)由b到a;左(3)由a到b;右
34.【答案】(1)(m1-m2)/500ρ× 100%
(2)650毫升;750毫升;20%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方法相关知识。
【解答】(1)土壤未经过处理的质量大于加热后的土壤的质量,两者相减后为水的质量,之后换算出水的体积,再将水的体积除以土块的体积即可获得水的体积分数,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m1-m2)/500ρ× 100%。
(2)甲、乙两个量筒的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10mL,而图甲中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图乙中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0mL,因往放铁块烧杯中加了3个满量筒和图甲所示的水,往放土壤烧杯中加了3个满量筒和图乙所示的水,
所以,倒入放铁块烧杯中和放土壤烧杯中的水分别为:
V铁水=3×200mL+50mL=650mL,V土水=3×200mL+150mL=750mL;
土壤的体积:V土=10cm×10cm×5cm=500cm3,
因土壤中有空气,空气的体积等于土壤中烧杯比铁块中烧杯多加的水,
所以,空气的体积:
V空=V土水-V铁水=750mL-650mL=100mL=100cm3,
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故答案为:(1)(m1-m2)/500ρ× 100%(2)650毫升;750毫升;20%
35.【答案】(1)3;C:H:O =12:3:8
(2)120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酒精中含有3种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12:3:8;
(2)230克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30g×52%=120g。
故答案为:(1)3;C:H:O =12:3:8(2)120g
36.【答案】(1)+5
(2)35.1%/39%=90% 食盐B 高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化学式解答此题。
(2)求出A食盐100g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对照表格比较即可。
【解答】(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因此(+1)+x+(-2)×3=0,则x=+5价,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2)100g食盐A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35.1g÷39%=90g,因此食盐A、B中NaCl含量较高的是食盐B。
故答案为:(1)+5(2)35.1%/39%=90% 食盐B 高
37.【答案】(1)S
(2)弱;接通
(3)90;高
(4)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N极和S极通过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电磁铁的N极。
(2)从温度、电阻阻值、电流、电磁铁联合电路连接情况确定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
(3)加热丝的工作长短改变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取决于加热丝的工作时间的长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决定工作时间,同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决定。
(4)结合乙图的温度范围,确定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
【解答】(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S极。
(2)温度较低时,由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较大,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电磁铁的磁性较弱,此时的衔铁不会被吸下来,根据图示的工作电路可知,加热丝所在的电路接通。
(3)U源=6V I=30mA=0.03A,
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R1=热敏电阻的阻值:R1=R总-R2=200Ω-150Ω=50Ω,
由图象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50Ω时,对应的温度为90℃。
当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变大时,在热敏电阻阻值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会减小,此时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所以衔铁不会被吸下来,工作电路继续工作,恒温箱内的温度持续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会继续降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直到电流到达临界值时,电磁铁切断工作电路。
(4)由第三问的分析可知:当设定温度最低为90℃,根据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大为50Ω,因为控制电路的U源=6V不变,I=0.03A不变,极控制电路的总电阻200Ω保持不变,所以此时要求R2的阻值为150Ω,且此时为最小值;
当设定温度为150℃时,根据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为30Ω,因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为200Ω不变,所以此时要求R2的阻值为170Ω,且为最大值,因此当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调节范围是90℃~150℃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50Ω~170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S(2)弱;接通(3)90;高(4)B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5分)
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细胞结构图
B.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
C.地球仪
D.甲烷分子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解答】A、人的肉眼并不能看到细胞结构,细胞很微小,需要放大显微镜下观看,因此制作出模型方便人们观察细胞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
B、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并不属于模型,只是标志,B符合题意;
C、地球太大,人生活在地球上无法仔细观察地球,因此制作地球仪方便人们仔细观察地球,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分子太小,制作甲烷分子帮助人们观察甲烷分子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体积小、质量小,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粒间有空隙。
【解答】A、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不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不仅有分子,还有原子、离子等,C符合题意;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右面两种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者分别是(  )
A.汤姆生 波尔 B.卢瑟福 汤姆生
C.汤姆生 卢瑟福 D.波尔 卢瑟福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模型相关知识。
【解答】“葡萄干布丁”模型由汤姆逊1903年提出,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水分子和甲烷分子的个数进行分析。
【解答】“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一个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因此6个笼中有6个甲烷分子,共48个水分子,则“可燃冰”平均分子组成可表示为:6CH4 48H2O=CH4·8H2O,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两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转动起来,则可判断(  )
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
C.甲、乙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答案】D
【知识点】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解析】【分析】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两个物体如果相互吸引,可能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也可能是一个物体有磁性去吸引另一个较小的物体,所以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图中方式转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和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  )
A.矿物质的含量 有机物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 矿物质的含量
C.有机物的含量 有机物的含量
D.有机物的含量 矿物质颗粒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解答】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它多集中在土壤的表层,是土壤中的最重要成分,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某同学在阳台上种植花草果蔬,下列植物中需要多施氮肥的是(  )
A..青菜 B.豌豆 C.西红柿 D.胡萝卜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解答】由于氮肥能使青菜的枝叶繁茂,因此青菜要多施氮肥,豌豆、西红柿、白兰花等开花结果的植物要多施磷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正常生长的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A.植物只需吸收水
B.植物只需吸收无机盐
C.土壤颗粒对植物生长并没有直接作用
D.植物只需吸收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正常生长的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土壤颗粒对植物生长并没有直接作用。
故答案为C.
9.(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种植树木、适宜耕作、喷灌等措施能制造新鲜空气、补充大气水分。
【解答】化学肥料的缺点是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若是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下图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  )
A.电流沿纬线由东向西
B.电流沿纬线由西向东
C.电流沿经线由北向南
D.电流沿经线由南向北
【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对假说模型进行分析选择。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地球下端为地磁的N极,那么用手握住地球,大拇指指向下端,此时完全的四指指尖指向西边,说明此时地球模型上的电流从东向西,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对下列符号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Mg2+:1个镁离子
B.2H:2个氢分子
C.N2:2个氮原子
D.2O2-:2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A符合题意;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B不符合题意;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可表示2N,C不符合题意;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冬天烧枯萎的草坪会有利于开春后草的生长;“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践踏草坪影响植物生长。 这说明植物的生长繁衍需要(  )
A.有机物 空气 B.无机盐 空气
C.有机物 二氧化碳 D.矿物质 水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冬天烧枯萎的草坪,留下的灰烬中有无机盐,将灰烬草中,草生长更好,因此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草被践踏,导致小草缺少空气,使小草不易生长,因此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空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根 C.根尖 D.根毛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根的主要功能是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能自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在两棵小树之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长了,树皮上会长出“节瘤”,影响植物的生长。“节瘤”的产生部位及与“节瘤”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铁丝上方 阻断了木质部中导管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B.铁丝上方 阻断了韧皮部中筛管中有机物的向下运输
C.铁丝下方 阻断了木质部中筛管中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D.铁丝下方 阻断了韧皮部中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
【解答】小树的树干上栓铁丝,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茎的加粗,铁丝会将韧皮部中的筛管切断,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导致营养物质就积存在铁丝上端,使铁丝上端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2010·杭州) 如图家庭电路连接正确,各元件均正常,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串联的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机金属外壳接地
C.闭合开关时人接触B点或C点都可能引起触电
D.断开开关时A,B两点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
【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1)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解答】A: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并联的。故A错误;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机金属外壳接地,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B 正确;
C:闭合开关时人接触B点,人体加在火线和大地之间,会发生触电事故;闭合开关时人接触C点,人体和CD间的导线并联在电路中,人体的电阻很大,人体被短路,几乎没有电流从人体通过,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断开开关时,测电笔接触A时,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发光;接触B两点时不会使测电笔氖管发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果在离某人不远的地方断了一根高压线,电线落到地面,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潮湿时,对人来说危险要小些
B.地面干燥时,对人来说不存在危险
C.单脚站立时,对人来说危险要小些
D.双脚站立时,对人来说危险要小些
【答案】C
【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解析】【分析】触电是指当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故,要保证安全用电,首先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线,同时还应注意不能让那些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或本来绝缘的物体变成了导体。
【解答】若是离某人不远的地方断了一根高压线,电线落到地面,不论地面是否干燥,当人跨步走动时将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因此单脚站立时,对人的危险更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物质属于化合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是H2O2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从过氧化氢的性质、分子的结构、物质的组成切入解答。
【解答】根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16,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2018八下·绍兴月考)近期,我国南方各地普降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小明设计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下图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

A.M 接 A,N 接 B B.M 接 B,N 接 D
C.M 接 B,N 接 C D.M 接 A,N 接 D
【答案】B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该电路分为左边的控制电路和右边的工作电路,由图分析可知,控制电路已经连接完成,工作电路中的电源还没有接入。(2)由题意可知,绿灯良时,红灯不亮且抽水机不工作;红灯亮时,绿灯不亮且抽水机工作,故可知,红灯与抽水机应串联,然后在与绿灯并联,
【解答】A、M 接 A,N 接 B,此时红灯、抽水机、绿灯三者为串联,接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需M 接 B,N 接 D,此时红灯与抽水机应串联,然后在与绿灯并联,接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C、M 接 B,N 接 C,此时红灯、抽水机、绿灯三者为串联,接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M 接 A,N 接 D,此时只有红灯接入,接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弹簧的下端挂一小块条形磁铁后,长度为16cm,闭合电键S,弹簧的长度为18cm(如图所示)。进行下列各操作时,可以使弹簧的长度小于16cm的是(  )
A.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B.将电磁铁的铁芯抽出
C.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D.将电池组的正负极调换
【答案】D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两个螺线管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结合图片解答。
【解答】若是将正负极调换,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同名磁性排斥,电流增大时,受到的排斥力增大,因此弹簧长度缩短,小于16c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在上海浦东机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 C919以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惊艳首飞。此飞机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解答】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因为它们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将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贴在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片上,一段时间后发现颜色变为(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解答】由于植物蒸腾作用将体内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因为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所以叶片一段时间变红色,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的实验可用八个字概括:“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水通电后,电源正负电极上都产生气体,正极的气体少,负极的气体多,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2,正极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由电解水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种类改变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气体性质 H2 N2 O2 CO2 Cl2
气体的沸点/℃ -252 -196 -183 -78 -34
被吸附体积/mL 4.5 11 35 97 494
A.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答案】D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观察表中数据,对比解答即可。
【解答】A、气体分子很多,单凭此表数据不能得出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可知,沸点越低的气体,越不易被吸附,B不符合题意;
C、氯气是单质,但被吸附的量比二氧化碳多,C不符合题意;
D、比较表中五种气体的数据,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今已是4月下旬,疫情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学校、家庭还应重视环境消毒, 常用消毒剂有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84消毒液说法错误的是(  )
A.次氯酸钠是一种化合物
B.次氯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
C.次氯酸钠中含有3个原子
D.次氯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0.87%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2)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A、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次氯酸钠含有三种元素,因此是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氧元素,B不符合题意;
C、次氯酸钠由氯酸根和钠离子构成,C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a、b、c、d套在的塑料支架的光滑杆上.静止时磁铁a、b、c悬浮在空中,d压在塑料支架底板上.若每个磁铁受的重力均为G,磁铁a的上表面是N极.则(  )
A.磁铁b的上表面是N极 B.磁铁c的上表面是S极
C.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G D.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4G
【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本题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平衡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磁铁a的上表面是N极,则下表面是S极,磁铁b与a相互排斥,故b的上表面是S极,下表面是N极,故A错误;
B、磁铁b上表面是S极,下表面是N极,c与b排斥,故c的上表面是N极,下表面是S极,故B错误;
C、a、b、c在d上悬浮,d的磁力肯定支撑着a、b、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自然受到3G的向下压力,再加上自身重为G,故d对底板压力为4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本大题共30分)
2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2个硫离子   ;②4个氮分子   ;
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④氖气   。
【答案】2S2 ;4N2;Fe2O3;Ne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先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再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①在一个硫离子前面加上数字代表硫离子的数量:即2个硫离子2S2 ;②一个氮分子前面加上数字代表氮分子的数量,即4个氮分子4N2;③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④氖气Ne。
故答案为:2S2 ;4N2; ;Ne
2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用容器下方的字母填写所盛放物质:化合物的是   ,氧化物的是   。
【答案】D;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冰水化合物的成分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属于化合物,而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也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D;D
28.(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及散失体外的有关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其与吸收水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2)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是[   ]   ,该结构贯通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   ]   散失到体外,它的开闭由[   ]   控制。上述生理活动叫   ,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有:①促进   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②炎热夏季,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其对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答案】(1)①;根毛区;生有大量根毛
(2)⑤;导管
(3)⑧;气孔;⑥;保卫细胞;蒸腾作用;水分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叶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植物的叶片有气孔,是气体和水分进出的通道。
【解答】(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①]根毛区,其与吸收水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生有大量根毛。
(2)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是[⑤]导管,该结构贯通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⑧]气孔散失到体外,它的开闭由[⑥]保卫细胞控制。上述生理活动叫蒸腾作用,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有:①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②炎热夏季,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高温灼伤,其对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故答案为:(1)①;根毛区;生有大量根毛(2)⑤;导管(3)⑧;气孔;⑥;保卫细胞;蒸腾作用;水分
29.(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用科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食盐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的Na+既可增加食物的咸味,又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3克。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化学式:NaCl),那么,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   克。
(2)从如图的食盐说明书中的“食用注意”可知,K1O3的化学性质   。所以烧菜时,加碘盐不宜过早加入锅中。
【答案】(1)5.85
(2)受热易分解(或受热易发生化学变化)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先求出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根据以不超2.3克钠元素的量解答。
(2)化学变化就是物质反应后生成新的物质。
【解答】(1),39.3%x=2.3g,x=5.85g,因此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85克。
(2)由说明书可知K1O3勿长时间加热,因为受热易发生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5.85g(2)受热易分解(或受热易发生化学变化)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分)
30.(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作图题
(1)请在图中标出磁体的磁极,并画出位于图中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如图是利用太阳能给LED路灯供电的自动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其中,R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减小,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回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大容量蓄电池内。傍晚,当光照度小于一定值时,通过蓄电池与LED回路,路灯开始工作.请用笔画线将电路原理图连接完整,使工作电路能正常工作。(与触点的接线只能接在静触点上,图中已给出静触点D、E、F、G的四根引线,连线不能交叉)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由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是一致的,据此画出A、B两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电路中电阻阻值增大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减少,电磁铁的磁性减弱,电阻减小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多,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解答】(1)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作图如下:
(2)白天光照强度强,光敏电阻的阻值R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相反减小,电阻减小时,通过的电流会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与静触点G、F接触,此时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组成闭合电路;当夜晚时,光照强度比较弱,导致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衔铁被弹簧拉起,使衔铁与静触点E、D接触,此时蓄电池与LED路灯组成闭合电路,因此作图如下: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2分)
31.(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所示),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小科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平均分成5组,在月季A、B两个位置进行处理(如图丙所示),实验记录如表。(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在B处韧皮部环割一圈  
第二组 在B处韧皮部环割半圈  
第三组 在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第四组 在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第五组 在B处木质部一半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1)小科的假设:折断的月季是否存活和月季折断的程度和   有关。
(2)输送水的结构是   。
(3)一段时间后,月季预期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
(4)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的原因是   。
【答案】(1)位置
(2)导管
(3)第一组、第四组
(4)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被切断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韧皮部包括筛管和韧皮纤维,木质部包括导管和木纤维。
【解答】(1)实验中除了月季折断的程度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因此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假设为折断的月季是否存活和月季折断的程度和位置有关。
(2)输送水的结构是导管。
(3)一段时间后,月季预期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第一组、第四组,因为它们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被切断,因此水分和营养物质无法送达。
(4)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的原因是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被切断。
故答案为:(1)位置(2)导管(3)第一组、第四组(4)导管和筛管没有完全被切断
32.(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小科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于是便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4份质量   (填“相同”或“不同”)的洋葱块。
②用水和蔗糖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14%、18%和22%的相同质量的蔗糖溶液。
③将洋葱块分别放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溶液中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 10% 14% 18% 22%
现象 洋葱块质量变大 洋葱块质量不变 洋葱块质量变小 洋葱块质量变小
由表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为   。
(4)实验结论:   。
【答案】(1)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吗?
(2)相同
(3)14%
(4)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
【解答】(1)小科想知道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是否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因此提出问题, 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吗?
(2)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然后改变唯一变量,因此取四份质量相同的洋葱块。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洋葱的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约为14%,超过这个值洋葱块质量变小。
(4)结合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故答案为:(1)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吗?(2)相同(3)14%(4)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33.(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静止,小磁针N极指向下,如图甲。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由a到b,小磁针N极转至右如图乙。
(1)当ab棒水竖直向上运动时,小磁针N极指向   (填上、下、左、右)
(2)当ab棒水水平向左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   (填“由a到b”“由b到a”),小磁针N极指向   (填上、下、左、右)
(3)保持ab棒水水平向左运动时,同时把蹄形磁体的N、S 上下对调,棒内电流方向   (填“由a到b”“由b到a”)小磁针N极指向   (填上、下、左、右)。
【答案】(1)下
(2)由b到a;左
(3)由a到b;右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蹄形磁铁中,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的,而要想产生感应电流,必须让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导体ab是否切割磁感线。
(2)结合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观察小磁针变化思考解答。
【解答】(1)当ab棒竖直向上运动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螺线管没能够产生磁场,故小磁针N极指向下。
(2)已知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由a到b,小磁针N极指向右;当ab棒水平向左运动时,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改变,棒内电流方向改变,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所以棒内电流方向由b到a,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
(3)已知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棒内电流方向由a到b,小磁针N极指向右;保持ab棒水平向左运动,同时把蹄形磁体的N、S上下对调,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所以棒内电流的方向由a到b;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不变,小磁针仍指向右。
故答案为:(1)下(2)由b到a;左(3)由a到b;右
34.(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有什么的实验过程中,取长、宽、深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一块和土壤两块,做如下实验:
(1)取其中一块土壤,称其质量为m1克,加热后(在加热过程中假定有机物没有分解
),测得质量为m2克,求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   (写出计算公式)。
(2)取铁块和另一块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的水,请回答:
①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   。
②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答案】(1)(m1-m2)/500ρ× 100%
(2)650毫升;750毫升;20%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方法相关知识。
【解答】(1)土壤未经过处理的质量大于加热后的土壤的质量,两者相减后为水的质量,之后换算出水的体积,再将水的体积除以土块的体积即可获得水的体积分数,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方法是(m1-m2)/500ρ× 100%。
(2)甲、乙两个量筒的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10mL,而图甲中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图乙中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0mL,因往放铁块烧杯中加了3个满量筒和图甲所示的水,往放土壤烧杯中加了3个满量筒和图乙所示的水,
所以,倒入放铁块烧杯中和放土壤烧杯中的水分别为:
V铁水=3×200mL+50mL=650mL,V土水=3×200mL+150mL=750mL;
土壤的体积:V土=10cm×10cm×5cm=500cm3,
因土壤中有空气,空气的体积等于土壤中烧杯比铁块中烧杯多加的水,
所以,空气的体积:
V空=V土水-V铁水=750mL-650mL=100mL=100cm3,
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故答案为:(1)(m1-m2)/500ρ× 100%(2)650毫升;750毫升;20%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17分)
35.(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疫情期间,某小区居民用酒精(C2H5OH)消毒发生火灾,后被消防队员扑灭。
(1)酒精中含有   种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230克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
【答案】(1)3;C:H:O =12:3:8
(2)120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酒精中含有3种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12:3:8;
(2)230克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30g×52%=120g。
故答案为:(1)3;C:H:O =12:3:8(2)120g
3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市场上供应的食盐除普通碘盐外还有无碘竹盐、低钠盐和健康平衡盐等,现有两种品牌的食盐A和B,主要成分的含量见表:(注:两种食盐NaCl仅中含有钠元素:35.1克/100克表示每100克食盐中含钠元素质量为35.1克)
食盐种类 食盐A 食盐B
主要成分的含量 以钠元素质量计35.1g/100g 以氯化钠质量计93.og/100g
(1)加碘盐是通过加入KIO3的方法制成的,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2)NaCl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以39%计,请比较食盐A、B中NaCl含量高低,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
(2)35.1%/39%=90% 食盐B 高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化学式解答此题。
(2)求出A食盐100g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对照表格比较即可。
【解答】(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因此(+1)+x+(-2)×3=0,则x=+5价,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2)100g食盐A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35.1g÷39%=90g,因此食盐A、B中NaCl含量较高的是食盐B。
故答案为:(1)+5(2)35.1%/39%=90% 食盐B 高
37.(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1)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   极。
(2)当温度较低时,电磁铁的磁性较   ,触点开关   (填“接通”或“断开”)。
(3)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若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设定为150Ω时,恒温箱温度可达到   ℃。当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变大时,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将变   (填“高”或“低”)。
(4)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 ,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应选择______.
A.0~100Ω B.0~200Ω C.0~1000Ω D.0~1500Ω
【答案】(1)S
(2)弱;接通
(3)90;高
(4)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1)电磁铁的N极和S极通过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电磁铁的N极。
(2)从温度、电阻阻值、电流、电磁铁联合电路连接情况确定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
(3)加热丝的工作长短改变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取决于加热丝的工作时间的长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决定工作时间,同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决定。
(4)结合乙图的温度范围,确定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
【解答】(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S极。
(2)温度较低时,由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较大,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电磁铁的磁性较弱,此时的衔铁不会被吸下来,根据图示的工作电路可知,加热丝所在的电路接通。
(3)U源=6V I=30mA=0.03A,
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R1=热敏电阻的阻值:R1=R总-R2=200Ω-150Ω=50Ω,
由图象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50Ω时,对应的温度为90℃。
当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变大时,在热敏电阻阻值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会减小,此时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所以衔铁不会被吸下来,工作电路继续工作,恒温箱内的温度持续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会继续降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会增大,直到电流到达临界值时,电磁铁切断工作电路。
(4)由第三问的分析可知:当设定温度最低为90℃,根据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大为50Ω,因为控制电路的U源=6V不变,I=0.03A不变,极控制电路的总电阻200Ω保持不变,所以此时要求R2的阻值为150Ω,且此时为最小值;
当设定温度为150℃时,根据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可知,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小为30Ω,因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为200Ω不变,所以此时要求R2的阻值为170Ω,且为最大值,因此当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调节范围是90℃~150℃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50Ω~170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S(2)弱;接通(3)90;高(4)B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