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重难点练习 第一单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重难点练习 第一单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20: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liàng) 发髻(jì) 高邈 (miǎo) 淅淅沥沥(lì)
B.镶嵌(xiāng) 碣石(jié) 烘托(hōng) 精神抖擞(shù)
C.花苞(bāo) 嘹亮(liáo) 静谧(bì) 鸣声宛转(wǎn)
D.朗润(rùn) 莅临(lì) 睫毛(jié) 绿草茵茵(yīn)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拿着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他读得津津有味。
B.曹操的《观沧海》,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豪迈情感。
C.中国男足表现得差强人意,令广大球迷倍感失望,中国足协对此深表歉意。
D.老师好像生气了,原本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她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激发了大家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品质。
B.湖南醴陵烟花爆竹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不但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
C.山东舰入列对中国海军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启了国产航母加入海军序列的先河。
D.针对“山西洪洞县水泥封灶禁煤”事件,使生态环境部要求散煤治理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巴山夜雨
钱歌川
①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么嫌恶。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②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澈,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抛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干,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吗?
⑥然而好景不长,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好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好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晴天,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上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
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然而,我可不能和你生发同感了。
1.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3.第②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4.文章第 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我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咯,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候,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我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③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鲜亮、蓬勃,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我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在几年后的一个下午。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是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我甚至都不会呼吸。
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⑦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感到惊叹。
⑧春天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摄录和写真,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等抽象春天的乐享与滋润。
⑨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冈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一位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我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我只得向老师告别并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⑩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叫着,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感知江南春天的关键词与特点
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 ①
② 色彩,瑰丽和雄奇
③ 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等抽象春天的乐享与滋润
2.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3.简要分析第⑧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有声有色,有景有情,镜头变换,写法灵活多样。
B.第②段画线句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田野的情景。
C.第②⑤⑨段是文章的重点,写出江南春天特有的属性。
D.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默写题
8.默写。
(1)看,像牛毛,像花针,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_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题
9.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这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以植物为媒介,以园艺为信使,向世界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班上开展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仔细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会徽
[材料二]在“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能让子孙后代过上绿色文明的生活,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材料三]近年来,孝感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生态惠民,绿富同兴。例如,相关部门对河汉湖周边散乱的养殖场进行了清理和整治,退田还湖,引导群众转换观念,走产业转型之路。不久的将来,闪汉湖湿地公园将以绿色生态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
(1)此次世园会会徽名为“长城之花”,请仔细观察它,解读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2)请依据材料二、三,补充完成以下宣传语。(填写的下句应与上句形成对偶)生活与绿色相约,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题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请以《难忘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酿”应读niàng;B“擞”应读sǒu;C“谧”应读mì。
2.答案:C
解析:误将“差强人意”当作“让人不满意”用了。差:稍微。强:振奋。“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使人满意。
3.答案:D
解析:马致远所处朝代为元代而非明代。
4.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品质”应换成“热情”;B语序不合理,应先“发现和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D缺少主语,去掉“针对”或“使”。
5.答案:1.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解析:
6.答案:1.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验和心境。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妨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意顿消。
2.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受;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验形成对比。
3.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行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雨中行走的惬意。③与前面“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呼应,前后一体。
4.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第二问示例:赞同第①种。这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通过两幅画面呈现出来的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黄沙莽莽,无边无际,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更显雄奇瑰丽。
7.答案:1.①声音,鲜亮、蓬勃,溢满生机和活力
②几年后的一个下午
③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冈的季节
2.“投”指有目标、有一定距离的扔掷,这样写白鹭留下的倒影,不仅准确,而且富有力量,语言生动鲜活。
3.内容上:揭示出江南春天最突出的特点与精神,给读者对江南春天的整体印象。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两句总括上文写春天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属承上;后一句以“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信任、关爱互助”引出下文。
4.B
解析:4.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8.答案:(1)像细丝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乡书何处达
(3)断肠人在天涯
(4)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9.答案:(1)①整体来看,会徽以花为主体,六片花瓣翩翩起舞,与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吻合。中心部分既是花蕊的形态,同时似起伏的古老长城,又像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拼音“BEIJING”交代了世园会的举办地点。②六瓣的和平花,承载着哲学观念。“六合”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象征和平和谐,昭示了此次世园会宗旨。
(2)示例一:发展与生态同行
示例二:美丽与家园同在
示例三:环保与发展共进
10.答案:例文:
难忘的瞬间
厨房里,妈妈的身影在忙碌着。锅里的腾腾热气,不知是不是你熏疼了我的眼睛,使两行咸咸的液体从我的眼角滴进碗里。
我喜欢吃虾,喜欢虾肉中的甜味与鲜美。在家里,我每周必定要吃一次虾。放学回了家,经过一天的在校学习,我的身心都感到很累,在学校里吃的一顿饭的能量早就消耗光了,回家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吃到父母做的一顿贴心的饭。我坐在桌前,开心地拿着筷子等待着。今天妈妈煮了虾,我不等碟子完全落在桌子上,就已夹了一只虾放在嘴里嘬着。虽然虾壳很硬,但虾肉的甜美还是透过壳一丝丝地淌进嘴里。这甜美似乎还夹杂了一股特殊的味道……
妈妈为了让我多吃些虾,多留出时间写作业,便放下自己手中的筷子来剥虾给我吃。她卷起一小部分的袖管,小心翼翼地剥着。剥虾头时,有些虾一剥就喷出一堆虾黄,时常喷了妈妈一掌心。刚出锅的虾多烫啊,可妈妈却平静地剥着,仿佛没有感觉,我嚼着饱满的虾,仔细地打量着妈妈的动作,伴随着虾壳被剥开的“吱吱”声,我看见妈妈中指的指甲缝中冒出一点儿鲜红,夹杂着沾在手上的调料,顺着指甲流下来。我一惊,赶忙拿着张纸站起来递过去。妈妈略带责备地说:“你赶快吃饭,等会儿还要写作业呢!我又不是不知道,我会擦的。吃饭!”我愣愣地坐下来,看着蘸料里浸泡着的饱满的虾仁,每一只虾都被抽去了虾背的黑线,每只都剥得毫无缺损,红白相间的虾仁在灯下闪闪发亮。我视线一转,看见妈妈擦了手继续为我剥虾。这一瞬间,我发现妈妈的饭已经没有腾腾的热气了,碟中的虾越来越少,蘸料中的虾仁越来越多;这一瞬间,我还看见妈妈微卷的袖管已悄然滑落,垂在手背上,随着妈妈的手而抖动着;这一瞬间,我竟然难咽口中的虾,我似乎在虾的甜美中吮到了妈妈指尖的味道。妈妈,您好像一只虾都没吃吧?
我猛然放下筷子,拿起一只虾,剥去刺手的虾头和硬硬的虾壳,抽出虾线,蘸好调料放在妈妈的碗里。
这一瞬间,我口中的虾又有了甜美的味道。
解析:写作指导:根据提示语多角度思考,不拘一格。可以写我们身边那些传递着正能量的人和事、情和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读书经历和社会实践等都可以入文。谋篇布局要敢于创新,不落窠臼。“难忘的瞬间”是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更是一份独到的心灵感受。写人叙事抓住特点,就能凸显“难忘”之处。应抒写自己的深刻感受,并能上升到一定高度,歌颂人世间的博爱,赞美生活的美好,从而提升作文的境界。“瞬间”是捕捉生活中的难忘画面,是抓拍人生历程中的点滴美好,并以点滴折射出生活的阳光。在行文中必须体现细节,这样才能让写人叙事变得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