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 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 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2 21: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导读 拓展名著相关内容,引用不同形式资料,激发阅读兴趣
推进 详细梳理名著重点情节,掌握名著内容
提升 阐述主题思想、人物评价、艺术特色,加深作品理解
训练 常考知识点题型训练,巩固内容记忆
名著复习四步法
《骆驼祥子》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探寻悲剧原因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作品简介
他人评价
导读
1
推进
2
提升
3
训练
4
读书方法
深度解读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导 读
【作者简介】
1936年之前,老舍都只是非专职写作,直到1936年,碰巧遇上了山东大学的学生运动,老舍便因而辞职,开始从事专职的写作,而也是在这一年,有个朋友跟他谈起自己雇车夫的经历,他曾经雇了一个车夫,那个车夫因为运气实在不好,三次买车又三次卖车,还是难逃穷死的命运。还有另外一个车夫,因为时局的动荡不安,被官兵捉了去,竟阴错阳差的得到三只骆驼。这两个车夫的故事给了老舍创作的灵感,于是便有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创作背景】
【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
《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1.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炼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 王瑶(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鲁迅研究者)
2.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显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 樊骏(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
【他人评价】
3.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
——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推 进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读书方法】
2.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3.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4.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
【深度解读】
(1)整体感知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小说通过展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深刻批判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同时也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和沉沦。
(2)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
18岁到北平
成为一流车夫
偷骆驼换35块大洋
难忍杨太太的无理,怒辞杨宅
被迫与虎妞结婚
承诺小福子混好了找她
小福子自杀,变为行尸走肉
攒钱买第一辆车
一起
再回人和车厂拉车,为第二次买车赚钱
二起
用虎妞的钱再次买了车
三起
被拉去充军,车被抢
一落
曹家遇险,被孙侦探敲诈
二落
虎妞难产而死,卖车葬妻
三落
开端
18岁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经过
省吃俭用拼了三年,凑足一百块血汗钱
结果
买了第一辆车,拉开了人生序幕
老实、善良、吃苦耐劳
『一起』
攒钱买第一辆车
开端
北平战争惨烈,祥子为多赚钱,冒险拉客人去危险地带
结果
祥子逃跑,顺手牵走大兵的三匹骆驼,当作对自己车的补偿(“骆驼祥子”称号的由来)
『一落』
被迫充军
经过
被无理的大兵拉去充军,车也没了
坚韧中带着软弱
起因
祥子怒辞杨宅,再次回到人和车厂
『二起』
二次奋斗
结果
为第二次买车拼命赚钱
经过
刘四爷的闺女虎妞喜欢祥子
祥子租了刘四爷家的车
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起因
祭灶那天晚上,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路上被侦缉队盯上
『二落』
曹家遇险
结果
孙侦探敲诈走他的全部积蓄,买车梦想破灭
经过
曹先生避走到左先生家,祥子回家传信
到曹先生家,祥子被孙侦探抓住
对生活无奈、死心
起因
刘四爷卖掉车场,带着钱去享福
结果
给祥子买下同院二强子的旧车
『三起』
再次买车
经过
虎妞知道后,非常失望,大哭一场
向软弱、颓废、麻木转变
起因
虎妞因难产而死
『三落』
妻死卖车
结果
祥子彻底绝望
经过
祥子卖车,安葬虎妞
再找小福子,小福子已经自杀
拒绝小福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彻底堕落为城市垃圾
(3)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祥子: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几乎与头一边粗,颧骨与右耳之间有一块不小的疤。
前期: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朴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
后期:吃喝嫖赌、爱占便宜、自暴自弃、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普通人力车夫
身份:
情节发展:
形象特点:
外貌特征:
①攒钱买了第一辆车;②被拉去充军,车被抢;③“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④怒辞杨宅;⑤被孙侦探敲诈;⑥被迫结婚;⑦卖车葬虎妞,理想再次破灭;⑧小福子自杀后走向堕落。
虎妞:
虎头虎脑,说话时露出两颗门牙,像人类又像什么凶恶的走兽。
①管理车厂工人井井有条
②大胆追求祥子
③为跟祥子结婚而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
④好吃懒做,难产而死
好吃懒做、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能干且有心计。
具有双重性格:一是有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二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深入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做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情节发展:
形象特点:
外貌特征:
身份:
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妻子。
小福子:
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嫩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①嫁给军官:父亲二强子将她卖给了军官,后被军人抛弃后回到了大杂院。
②喜欢祥子:祥子生病后,小福子经常探望祥子;虎妞死后,祥子因为小福子的家庭压力,没有和小福子在一起。
③上吊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杀,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
勤劳要强,善良节俭。
情节发展:
形象特点:
外貌特征:
身份:
二强子的女儿,祥子的爱恋对象。
(4)人物关系图
祥子
父女
父女
主仆关系
师生关系
虎妞
夫妻关系
主雇关系
爱恋关系
同行关系
其他关系
刘四爷
陈二奶(巫婆)
曹先生
曹太太
小福子
二强子
老 马
高 妈
孙侦探
阮 明
1.《骆驼祥子》真实地描写了洋车夫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贫困的生活,经历波折、希望、失望,终于失败,以至于沦落到末路的故事。
2.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百姓善良人性的摧残,暴露了旧中国的地狱众生相,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提 升
【主题思想】
3.回答了破产农民涌进城市之后的命运问题,表明了城市贫民要做生活和命运的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同时,批判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民的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
【探寻悲剧原因】
客观原因 黑暗旧社会的压迫 历经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不得,被黑暗旧社会残酷压迫和剥削。
他人的影响 虎妞对祥子的诱骗造成畸形的夫妻关系,小福子的自尽带走了祥子最后一丝希望。
主观原因 思想上的局限 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在社会沉重的压迫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 勤快但保守,天天把钱放在手心里才觉得舒坦,这是典型的保守小农心理。
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中。
【艺术特色】
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入扣。
小说中的人物不仅是样子,就是专横跋扈的刘四爷、骄奢泼辣的虎妞、善良坚强的小福子、孤苦的老马祖孙等,都在逐渐走向绝望的境地。这一个个人物的悲剧,构成整个社会性的大悲剧。
1.小说结构严谨,主线分明,情节的开展前后呼应。
2.悲剧色彩是小说的一大特点。
作者运用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北京口语方言,传神地刻画出北平下层社会人民的言谈举止。作者还用朴实自然的笔触描写了北平的自然风貌和京腔京韵的古都风情,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市井气息。
祥子沉默寡言,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示他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变化过程。作者凭着对北平下层社会的了解和对小人物的熟悉,运用纯朴的语言,把下层社会民众的心理刻画得生动形象、十分逼真。
3.小说的语言独具特色。
4.作品的另一特点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深入的刻画。
训 练
1.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1)这幅漫画展现的内容出自“人民艺术家”______(作者名)的作品《骆驼祥子》,漫画所展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件。(2分)
针对训练
老舍
祥子冒险拉车,被大兵连人带车捉去
(2)祥子的一生经历过三次大起大落,请结合原著,简要概括祥子“二落”的故事情节。(2分)
【答案】(2分)祥子在拉曹先生回家的路上被侦缉队盯上了,曹先生让祥子回家送信,刚到家,祥子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敲诈走了祥子的全部积蓄,让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买车的梦想化为泡影。(意思对即可)
2.请从描写作用的角度对下面的语段做简要批注。(3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答案】(3分)示例: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酷热难耐的天气,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表现出祥子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意思对即可)
3.阅读《骆驼祥子》节选,完成旁边的批注。(共4分)
“你是怎个碴儿呀!一声不出,藏在这儿;你瞧,吓我一跳!先生叫你哪!”A的话永远是把事情与感情都搀合起来,显着既复杂又动人。……“先生叫你哪!”她又重了一句。及至祥子立起来,A看明他脸上的血:“可吓死我了,我的妈!这是怎么了?你还不动换哪,得了破伤风还了得!快走!先生那儿有药!” (1)语段中的“A”是指_____,结合名著内容,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祥子受伤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精明能干,善良热情,常常开导祥子。
【答案】一天晚间,祥子拉曹先生回家时跑得太快,被一堆石头绊倒栽了出去。
高妈
4.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3分)
【答案】(3分)正面示例:①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②虽然身份卑微,但祥子不堪忍受杨太太的奴役而愤然辞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反面示例:①小福子死后,祥子每天穿得邋邋遢遢,不再顾及自己的尊严;②祥子的梦想破灭后,他到处骗钱、出卖朋友,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鬼”。(言之成理即可)
5.“人生如潮,有起有落。”结合《骆驼祥子》这本书的作品内容,简述祥子人生起落的故事以及带给你的启示。(3分)
【答案】(3分)示例:《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最后在小福子死后,生活的希望完全破灭,成为行尸走肉。祥子的经历使我明白了无论遇到怎样的逆境和挫败,都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坚持斗争的毅力,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奋斗。(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