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中,能证明我国海陆兼备的是( )
A.幅员辽阔,疆域广大 B.位于北半球
C.陆上疆界和海岸线都漫长 D.岛屿众多
2.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下列有关我国濒临的海洋,叙述正确的( )
A.东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 B.台湾岛东海岸濒临印度洋
C.香港、澳门濒临南海 D.黄河东流注入黄海
3.我国的传统民俗,“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内蒙古、海南 B.河南、江西 C.辽宁、江苏 D.陕西、云南
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Z 1),回答4、5题。
4.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北京、上海 B.福建、台湾 C.西藏、青海 D.湖北、湖南
5.图中反映出(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汉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D.我国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6.表示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黑河—腾冲—线
7.下列少数民族与其民族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苗族——泼水节 B.蒙古族——雪顿节
C.傣族——端午节 D.回族——开斋节
8.在藏族同胞的庆祝活动上,你可以见到的场景是( )
读图Z 3,回答9、10题。
9.纬度最高,且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天山山脉 B.秦岭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10.天山山脉所在省区( )
A.地广人稀 B.民居多竹楼、吊脚楼
C.赛龙舟为传统体育项目 D.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藏族
11.《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抚州有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3月份在江西南部驻留一个月后,4月份又迁往安徽一带放养蜜蜂,采集花蜜。导致两地油菜花花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季风因素
12.夏季风强、向北方推进较快的年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B.华北平原出现干旱现象
C.东北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
D.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现象
河流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科学合理的流域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用所学知识,回答13~17题。
13.下列地区以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是( )
A.河西走廊 B.成都平原
C.宁夏平原 D.松嫩平原
14.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洞庭湖围湖造田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15.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支流少,水灾频发 B.河道直,流速快
C.流量大,含沙量大 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16.针对长江各段自然条件差异,中下游不适宜发展( )
A.内河航运业 B.水电业
C.淡水养殖业 D.旅游业
17.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18.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广告牌被风吹落,砸坏路边汽车
B.非洲的旱灾,导致农田颗粒无收
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引发森林火灾
D.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二、非选择题(19题20分,20题14分,21题12分,共46分)
19.读图Z 4、图Z 5和图Z 6,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域,甲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乙的简称是________;丙的省会城市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表要求,写出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内陆国 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国家名称(各填一个)
(3)简述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温度带看,厦门市地处________________;从干湿地区看,厦门市地处________________。
(5)说出我国水稻、小麦分布的地区差异,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①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图Z 7,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该省所在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填“水田”或“旱地”)。
(4)C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其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议。
21.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图Z 8),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___盆地,B____________山脉,C____________高原。
(2)从①→②→③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____________的变化。
(3)从①→②→③降水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C 2.C 3.A
4.C 点拨:通过读图并结合图例知道,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域是西藏和青海。
5.D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多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上,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多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下,故反映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故选D。
6.D 点拨: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界线。我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7.D
8.B 点拨:选项A中孔雀舞是傣族独特的舞蹈;选项B中锅庄舞是藏族独特的舞蹈;选项C中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选项D中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9.D 点拨:纬度最高,且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大兴安岭。故选D。
10.A 点拨:天山山脉所在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人口较少,所以地广人稀。故选A。
11.A
12.D 点拨: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会造成旱涝灾害,若夏季风势力过强,向北方推进的速度较快,在北方停留的时间会过长,易造成北涝南旱,相反会造成北旱南涝。故选D。
13.C 点拨: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故该题选C。
14.C 点拨:长江上游地区流经峡谷较多,地势高低不平,不适合垦殖,在洞庭湖地区应退田还湖,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故合理的开发方式是植树种草,黄河下游是“地上河”,不适宜发展水电,故选C。
15.D 点拨:黄河上游和长江上游流经地区落差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所以选D。
16.B 点拨:长江适宜发展水电的地方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平原,水能资源不丰富,不适宜发展水电业。
17.D
18.B 点拨:非洲的旱灾,导致农田颗粒无收属于自然灾害,选项ACD中描述的现象都是人为灾害。
二、19.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藏;西宁
(2)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任写一个即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老挝(任写一个即可);朝鲜、越南(任写一个即可)
(3)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亚热带;湿润区
(5)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水热条件优于北方
20.(1)④
(2)青藏高原
(3)水田
(4)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谷相间亦可);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建梯田、修挡土坝等。(任答两点即可)
21.(1)塔里木;昆仑;内蒙古
(2)荒漠草原(荒漠)
(3)距离海洋(太平洋)越来越远,加上重重山岭的阻挡,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越来越少
(4)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