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课件+教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课件+教案(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3 08:58:3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上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语文要素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有新发现。
细致的观察可以对事物有更深的了解。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
心观察的好处。(重点)
3.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难点)
找不同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罗丹
交流平台
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都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交流思考
交流平台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
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交流平台
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观察方法小总结
观察要有顺序。
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不仅要有序,而且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样才能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小结
观察的六大法宝是什么?
眼、耳、鼻、舌还有身体感受和心理活动。
顺 口 溜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
敢于表达敢于写,写出作文一定好。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老师课前让同学们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大家都有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初试身手
试着给下面的事物分分类吧!
初试身手
动物
初试身手
植物
初试身手
人物
初试身手
风景
范文赏析
向日葵的秘密
示例1
奶奶家的后院种着一大片向日葵,就像一张张金灿灿的笑脸。我发现这些“笑脸”总是跟随着太阳转。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植物都有向阳性。我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知道了在植物顶端有一种可以刺激细胞生长的激素,它的分布不断受到光的影响。我真高兴,我知道了向日葵的秘密!这次发现让我更喜欢大自然了!
范文赏析
可爱的小蝌蚪
示例2
这些黑色的小家伙,长长的尾巴上顶着一个圆溜溜的大脑袋,形状真像豆芽儿。我拿起一只蝌蚪放在手心,它还给我挠痒痒呢,真可爱!
过了两天,再看这些小家伙们,有两只长出了后腿,尾巴还变短了一截。我好奇地问妈妈:“小蝌蚪的尾巴是被弄断了吗 ”妈妈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而是耐心地陪我观察起来。原来它们的尾巴不是断了,而是慢慢地缩进去了。
课堂小结
你瞧,我们周围的生活多么丰富哇!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可写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内容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的内容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处。要联系精读课文,回顾总结作者做了哪些细致的观察。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观察实践,交流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的好处。
“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写一写对一个事物或一处场景的观察所得。要通过对比启发学生: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也值得我们观察;观察的时候,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
1.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做游戏“找不同”。(课件:两张类似图片)
2.过渡: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有趣的现象。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我们这一组课文,都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以及细致描写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让大家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板书课题: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都喜欢游戏,通过游戏和引用名人名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周围具体事物,提高了学生观察的能力,为后面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做好准备。
二、交流平台。
1.复习回顾。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都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2.留心观察。(课件)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3.细致观察。(课件)
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4.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课件)
①观察要有顺序。
在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等。
②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不仅要有序,而且还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样才能将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③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师:生活需要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东西。观察有六大法宝,学会这六大法宝,能更生动具体地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会让我们更充分地发现生活的乐趣。
师:谁知道这六大法宝是什么?
生:眼、耳、鼻、舌还有身体感受和心理活动。
(4)记忆顺口溜:(课件)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
敢于表达敢于写,写出作文一定好。
设计意图: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写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调动多种感官。以顺口溜总结观察方法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初试身手。
1.过渡: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老师课前让同学们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大家都有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每人轮流用几句话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认真聆听同学发言,评出小组内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发现。
2.小组代表介绍。
3.我们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啊 (课件:动物、植物、人和景物的照片)
4.学生自由写一写: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教师巡视。
5.小组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独立修改。
6.小组推荐优秀作业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7.教师展示例句。(课件:事例及相关图片)
(1)示例一:
夏天到了,爬山虎“噌噌噌”地使劲往上爬,长得可茂盛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给墙披上一身绿装。它为什么能趴在墙上呢?原来它的藤茎上生满无数只小脚,脚上长有六个大头针针头般大小的吸盘,这些吸盘集零为整,支撑着爬山虎,使它紧紧黏附在墙上。
(2)示例二:
那只小蜘蛛不慌不忙地爬到小飞虫的旁边,先吐丝把小虫子包裹起来,再放到嘴边,然后把牙齿似的东西插进小虫子的身体里,最后都吞到肚子里,这才心满意足地爬了回去。这时,我忽然想到:为什么小虫子在网上不能行动,而蜘蛛在网上却能行动自如呢
我连忙跑回家,翻开我那本厚厚的百科书。原来,蜘蛛吐出来的丝是液态胶水,当小虫子落在上面时,那液态胶水就会粘住小虫子。蜘蛛能在网上行动自如是因为蜘蛛的每只脚上都分泌出一层蜡油,蜡油会与网上的液态胶水相互排斥,这样蜘蛛就可以来去自如了。
8.总结:你瞧,我们周围的生活多么丰富哇!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可写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创设良好氛围,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彼此的发现。借助图片、实物等展示自己观察所得,在交流中获得习作素材。
教学反思
教学中,可以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事物并从中有所发现。同时,进行了观察方法的训练,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抓住事物特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介绍等。在“初试身手”中,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由于布置了学生在课前进行观察的任务,所以学生交流的内容比较丰富,有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的,有观察植物的,有观察活动场面的,等等。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说具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