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假如我是巨人
1教学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运用大小对比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故事和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同时,利用学生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了解运用夸张的表现方法,创作出一幅大小比例悬殊的生动画面,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思想情感。
3、引导学生在绘画活动中敢于冲破常规,体验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学习利用大小对比表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启发诱导
1、小游戏导入,出示班级一位同学的照片,再出示一幅同一位同学PS成巨人后的照片。
2、请你说一说同一位人物,是怎样变成巨人的呢
小结通过比较让人物变得更加高大、威武。
利用这种大与小的对比关系,可以画出有趣的画。
出示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活动2【讲授】欣赏故事
1、故事介绍。
教师你读过《格列佛游记》吗这是一部世界级经典名著,它把一个神奇、有趣的大人国和小人国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
向学生介绍英国作家乔纳森 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播放片段视频。
活动3【讲授】讲解新授
1、老师请来了小人国里的客人,你们想见一见他们吗
2、你能总结一下,在大人国或小人国里,人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吗
3、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表现对比的方法有
(1)人与人的对比;
(2)人与景的对比;
(3)部与整体的对比。
活动4【活动】教师示范
1、师生共同演示创作方法,解决构图难点
学生画的自画像剪下来粘贴在绘画纸上,作为巨人全身占满画面,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添加环境和人物,使巨人与微小的环境或人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突出大与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的对比,人与景的对比。
2、画面中只表现出巨人身体的局部,其他人物画出全身,从而形成强烈对比,体现局部与整体的对比。
3、小游戏故事接龙。
教师请你们讲一讲,假如你是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此时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情况,可以为学生创设两个场景,引导学生想象。)
活动5【练习】学生实践
艺术实践
提出创作要求
1、把你编的巨人童话故事画成一幅画。
2、大胆创新,画面中明确大小关系,构图合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绘画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鼓励想象大胆、富有趣味的作品。
活动6【测试】点评作业
展示、评价。
小游戏大发现。
1、你发现那幅画面的巨人最高大、威武
2、说说你发现哪幅画面的故事最有趣
活动7【作业】课堂延伸
谈谈创作心得。
教师在创作过程中,你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小结无论做巨人还是普通人,我们都应该做个诚实、善良、爱帮助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