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训练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训练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10:3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
2.早餐的油条用到的面粉和大豆油,分别来自(  )
A.小麦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3.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4.大豆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5.植物体吸收、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和结构分别是(  )
A.导管、根 B.根、导管 C.筛管、根 D.根、筛管
6.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7.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
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
8.根可以不断伸长,主要依赖以下哪些结构?(  )
A.根冠和生长点 B.根冠和伸长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伸长区和成熟区
9.储存在粮仓里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温度较高
C.缺少阳光 D.缺乏营养物质
10.吃葵花子时,常发现葵花子出现空瘪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传粉不足 B.光照不足 C.开的花较少 D.肥料不足
11.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提供(  )
A.水 B.氧气 C.无机盐 D.有机物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
A.根 B.茎 C.叶 D.芽
1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14.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萌发 B.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乙不萌发
15.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地里的水不足 B.外界温度太低
C.种皮没有了 D.胚被破坏了
16.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大豆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C.雄蕊没有雌蕊重要,因为它和果实的形成无关
D.⑥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17.小明帮父亲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穗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传粉不足 B.水分不足 C.光照不足 D.无机盐不足
18.播种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  )
A.外界条件 B.胚死亡 C.休眠期 D.都有可能
19.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的雌蕊去掉,桃花乙的雄蕊去掉,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0.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哪两组形成对照,可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2)甲和乙装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3)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
(4)丁组装置所示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5)以上说明玉米和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   。
(6)问每组装置1粒玉米和种子用于实验可以吗,为什么?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下列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花的雌蕊有①   、④花柱和⑤   构成。
(2)花的雄蕊包括②   和③   两部分。
(3)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整个⑤发育成   ,⑤内的[⑥]   发育成   。
22.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   ]   使细胞数目增多和[   ]   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3)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   ]   。
(4)想要观察根尖细胞的分裂,应取下列哪个部位的细胞   。
A.一 B.二 C.三 D.四
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训练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解:如图所示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成熟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分生组织。根冠:对根尖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的根的各部分的概念和功能
2.早餐的油条用到的面粉和大豆油,分别来自(  )
A.小麦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分析】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据此答题。
【解答】解:油条是由小麦加工而来。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因此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我们豆油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获取的,B正确。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小麦和大豆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以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分析】本题考查花的结构。我们可以结合实物图进行记忆。
【解答】解:让我们观察实物图
我们可以看出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故选:A。
【点评】雄蕊与雌蕊的组成要分清。
4.大豆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结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特点和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
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
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
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5.植物体吸收、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和结构分别是(  )
A.导管、根 B.根、导管 C.筛管、根 D.根、筛管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和导管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内的功能和适于吸收的特点、导管、筛管的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导管的功能.
6.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分析】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解答】解:A、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B、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C、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D、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因此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是根尖的分生区。
故选:B。
【点评】分清根尖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7.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
A.营养物质的积累 B.吸收各种营养
C.渡过恶劣的环境 D.营养物质的制造
【分析】种子休眠是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解答】解:种子休眠对于植物本身来说,是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或者说是种子抵抗不良条件的一种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而言,在温暖多湿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比较温和,种子具有易发芽的特性,其休眠期短或没有休眠期。因为在这样的地区时常都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 而在冷热交替的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多变,种子要经过一些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主要是在秋季形成种子后到翌年春发芽,从而避免了冬天严寒的伤害。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种子休眠有利于种子渡过恶劣的环境。
故选:C。
【点评】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8.根可以不断伸长,主要依赖以下哪些结构?(  )
A.根冠和生长点 B.根冠和伸长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伸长区和成熟区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
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解:根的长度不断增加,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另一方面依靠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使根不断长长。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尖的结构功能以及根的生长。
9.储存在粮仓里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温度较高
C.缺少阳光 D.缺乏营养物质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仓库里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水分。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0.吃葵花子时,常发现葵花子出现空瘪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传粉不足 B.光照不足 C.开的花较少 D.肥料不足
【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向日葵是虫媒花,如果传粉时,缺少昆虫也会出现传粉不足现象.
【解答】解:向日葵属于异花传粉中的虫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如遇到连阴雨的天气,会影响到昆虫前来传粉的机会,不能传粉,就完不成受精,所以葵花籽会出现空瘪现象。
故选:A。
【点评】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是中考的热点,应重点掌握.
11.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提供(  )
A.水 B.氧气 C.无机盐 D.有机物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谚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解答】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粪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肥料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
A.根 B.茎 C.叶 D.芽
【分析】本题考查叶芽的结构和分类。本知识点多结合叶芽的结构图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记忆。
【解答】解:由叶芽的结构:
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说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故选:D。
【点评】芽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要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1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分析】题考查种子萌发过程的有关知识。结合菜豆幼苗和菜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进行解题,首先要明确菜豆幼苗及菜豆种子示意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以及对应的发育关系。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故选:C。
【点评】种子结构、萌发过程及种子的形成常结合考查。
14.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萌发 B.乙先萌发 C.同时萌发 D.乙不萌发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组、乙组同时发芽。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5.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地里的水不足 B.外界温度太低
C.种皮没有了 D.胚被破坏了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大米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胚,胚不完整,而萌发的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因此,播种大米不能萌发的原因是“胚被破坏了”。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6.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大豆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C.雄蕊没有雌蕊重要,因为它和果实的形成无关
D.⑥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分析】图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是种子,⑦是果皮。
【解答】解:A、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来,A错误;
B、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依靠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增大细胞的体积,正确;
C、在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即花蕊,雄蕊中有花粉,能完成受精作用,C错误。
D、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7.小明帮父亲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穗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传粉不足 B.水分不足 C.光照不足 D.无机盐不足
【分析】高等植物在开花之后,还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
【解答】解:在自然状态下,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传粉不足,例如,玉米是风媒花,靠风力传粉,在玉米开花时期遇到连阴天,就会影响玉米的传粉,这样植物的花就不能结出果实,因此造成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传粉不足,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可以弥补。
故选:A。
【点评】明确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容易造成缺粒或减产等因素.
18.播种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  )
A.外界条件 B.胚死亡 C.休眠期 D.都有可能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因此播种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外界条件不适宜、也可能是胚死亡,还可能是种子在休眠期。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9.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的雌蕊去掉,桃花乙的雄蕊去掉,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分析】本题考查传粉受精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影响。一朵花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必须进行的两个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解答】解:桃花是两性花,甲去掉雌蕊,还有雄蕊;乙去掉雄蕊,还有雌蕊,桃花属于异花传粉,且是虫媒花,故传粉需有昆虫。如果用塑料袋罩起来,丙桃花处在封闭状态下不会自己授粉结实,甲无雌蕊、乙缺少异蕊花粉,就更不会结实了。故甲乙丙都不能结果实。
故选:D。
【点评】一朵花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必须进行的两个过程是传粉和受精,这一知识点在中考中常出现。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0.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哪两组形成对照,可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乙和丙 。
(2)甲和乙装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一定量的水分 。
(3)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
(4)丁组装置所示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空气 。
(5)以上说明玉米和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 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6)问每组装置1粒玉米和种子用于实验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会有偶然性 。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乙与甲、乙与丙、乙与丁,甲乙两组变量是水分,乙丙两组变量是温度,乙丁两组变量是空气.目的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要探究“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必需以温度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因此可选用装置乙和装置丙形成对照.对比乙与丙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本实验甲与乙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水分.通过甲和乙装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3)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4)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丁组装置将种子浸泡在水里,种子与外界空气隔绝了,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5)通过分析可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做实验要有充足的一定量的种子,不能每个瓶中只有一粒种子,一粒种子会有偶然性,不能说明一般性.
故答案为:(1)乙和丙;
(2)一定量的水分;
(3)对照;
(4)空气;
(5)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不可以,会有偶然性.
【点评】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解答类似题时要注意.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下列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花的雌蕊有① 柱头 、④花柱和⑤ 子房 构成。
(2)花的雄蕊包括② 花药 和③ 花丝 两部分。
(3)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整个⑤发育成 果实 ,⑤内的[⑥] 胚珠 发育成 胚珠 。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答】解:(1)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子房内有⑥胚珠。雌蕊包括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
(2)图中雄蕊,它包括②花药和③花丝。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被子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⑤子房,⑥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答案为:(1)柱头;子房;(2)花药;花丝;(3)果实;胚珠;种子。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蕊是和的主要结构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22.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 三 ] 分生区 使细胞数目增多和[ 二 ] 伸长区 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一 ] 成熟区 ,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生有大量的根毛 。
(3)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 二 ] 伸长区 。
(4)想要观察根尖细胞的分裂,应取下列哪个部位的细胞 C 。
A.一 B.二 C.三 D.四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四根冠、三分生区、二伸长区、一成熟区,解答即可。
【解答】解:(1)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三]分生区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二]伸长区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的缘故。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一]成熟区,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生有大量的根毛;
(3)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二]伸长区;
(4)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近似球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所以想要观察根尖细胞的分裂,应取三分生区部分的细胞。
故答案为:(1)三;分生区; 二;伸长区;
(2)一;成熟区; 生有大量根毛;
(3)二;伸长区;
(4)C。
【点评】分清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