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2课 《借物寓意》示范课PPT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2课 《借物寓意》示范课PPT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03 09:53:3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单元第2课
借物寓意
八年级上册
花卉与蔬果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画家借喻植物本身的属性,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
导入
“四君子”是我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个传统题材,也是古代画家对梅、兰、竹、菊四种花木的总称。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唐宋起,特别是元代,一些画家常以这些题材来描绘。起初,将这四种花木描绘在一起,称“四友图”。明万历年间,黄凤池把这四种题材辑成为一本画谱《梅兰竹菊四谱》,后来被人誉之为“四君”。从此,这个称谓便传开了。何谓“四君子”,梅花的高洁、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属性,象征着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的品德。
新授
梅花是“四君子”之首。自古以来,梅花以它的高洁和俏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元末著名画家王冕,选用水墨画梅花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他曾画了一幅《墨梅图》,画了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于画幅中间,洋溢着蓬勃生机。题诗曰:“吾家洗砚池头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寄托了画家的胸怀和理想。此外,明代的陈录,清代的金农、汪士慎,近代的吴昌硕、徐悲鸿等,都曾以梅花咏吟作画,寄托情思。
新授
王冕墨梅图
新授
新授
竹子,具有坚贞、高风亮节的风格。郑板桥画竹,为人称道。他好在房前屋后亲手培植翠竹一片,蔚然成林。常将竹子的形象烂熟于心后,才提笔挥毫,形成一幅幅动人的佳作。他认为:“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看了他画的竹子,感到一种欣欣向荣,傲岸突兀的坚强意志。
郑板桥墨竹
新授
提起画兰花,当首推元代画家郑思肖。他毕生以兰花为题材,寄托自己幽芳高洁的情操。他的代表作《墨兰图》,以寥寥数笔,用水墨写意的手法,勾画出一丛疏花简叶幽兰。运笔流畅奔放,婉转有力,具有清雅馥郁之意趣。
郑思肖墨兰
新授
菊花在国画题材中出现较晚,也涌现出许多画菊名家,如清代画家石涛、吴昌硕、近代画家齐白石等。当代也有不少画家以菊花为题材,赞美菊花傲雪迎霜的品格。欣赏着精彩的菊花图,便会使我们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
吴昌硕菊花图
新授
菊花的画法
菊花结构解析
新授
新授
新授
新授
新授
作品欣赏
新授
新授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学生作业
借物寓意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画家将个人之“意”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由此“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课堂总结《借物寓意》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课通过对花卉蔬果写意画的学习,了解中国画通过笔墨表达情感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中国画基本的造型理念。中国画家在运用笔墨技法描绘物象本质特性的同时,借助作品抒发自身情感,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本课通过“欣赏与评述”“观察与比较”“体验与练习”三个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运用中国写意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描绘花、叶、茎的初步技能。
2.体验写意花卉的临摹方法、步骤,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初步技能。
3.培养热爱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情景,在观察、表现事物时形成一丝不苟、胆大心细的态度和作风。
教学重点
写意花卉的临摹技法。
教学难点
用笔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介绍中国画的常见题材:花卉与蔬果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画家借喻植物本身的属性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题材特点,为本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新授
1.教师讲授古代绘画的传统题材—“四君子”:
“四君子”是我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个传统题材,也是古代画家对梅、兰、竹、菊四种花木的总称。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唐宋起,特别是元代,一些画家常以这些题材来描绘。起初,将这四种花木描绘在一起,称“四友图”。明万历年间,黄凤池把这四种题材辑成为一本画谱《梅兰竹菊四谱》,后来被人誉之为“四君”。从此,这个称谓便传开了。何谓“四君子”,梅花的高洁、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属性,象征着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的品德。
2.课件出示菊花的结构解析图以及画法,教师进行讲解,重点提醒需要仔细点缀的部位以及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花的画法,为之后的自行创作打基础。
3.作品赏析。
3、学生作业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课堂总结
借物寓意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画家将个人之“意”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由此“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