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提升(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音调不同 B.乙丙响度不同 C.丙丁音色不同 D.都不相同
2.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D.钢尺振动越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按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4.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
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
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
5.功夫巨星成龙在2018年《开学第一课》中与同学们畅谈梦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课时,主讲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主讲人的声音
D.主讲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6.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7.4月20日寿光蔬菜博览会隆重开幕,我市某文艺团体举办公益庆祝活动,活动中一名男低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8.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9.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包括听得见的声音、还有听不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频率和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D.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
11.小刚与小林是邻居也是同学,他们上学和放学时都常常同行,路上也经常交流学习问题。某周五放学,由于小刚值周交接,小林回家先行,小刚交接了值周工作后,才急忙去追小林。当小刚看到前方离他还较远的小林时,便大声喊小林等等他,可小林却没能听到小刚的叫喊。关于这个现象的以下讨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可能是小刚的喊声没能传到小林耳中
B.可能是小刚当时太激动,发出的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C.可能是小刚当时发声的音色太差的缘故
D.可能是小林离小刚较远,小刚的喊声传到小林耳中响度太小的缘故
12.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吉他的响度
D.吉他弦调紧些,发声的音调变高
1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二、简答题
14.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15.地震来临前夕,为什么狗狂咬不止,而人却感受不到
16.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18.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
19.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说出两条有效合理措施.
20.学会处理和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写出至少两个与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关的初步结论。
介质 空气(0℃) 空气(20℃) 水(25℃) 海水(25℃) 钢(25℃) 铁(25℃)
声速/m·s-1 331 343 1493 1533 3560 5130
21.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
在15℃空气中
温度/℃
声速/m s﹣1
介质
声速/m s﹣1
频率/Hz
声速/m s﹣1
0
330
氧气
316
2000
340
15
340
水
1450
1000
340
30
349
冰
3160
500
340
100
386
铁
4900﹣5000
256
340
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
(2) .
22.如图所示三幅插图,请你说出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
A图说明:______
B图说明:______
C图说明:______.
23.看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你觉得“机灵鬼”是不是真的在骗“物理迷”?请说出你的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A
6.A
7.C
8.C
9.B
10.B
11.D
12.D
13.B
14.往暖瓶里灌开水,引起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而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音调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故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15.狗感能够听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故狂咬不止;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类感受不到.
16.通过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将灌满.
17.我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不一样,听录来的声音是空气传导的,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骨传导的,而别的同学听我的录音和我的声音都是空气传导的,传声途径相同,所以别的同学认为一样.
18.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20~20000Hz之间,这些是人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19.在校园周围栽树;关上门窗.
20.见解析
2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2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回声定位 真空不能传声
23.“机灵鬼”真的在骗“物理迷”,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地球上人不可能听到陨石与月球撞击产生的声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