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1)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品牌醋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醋,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醋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
(3)将烧杯中的醋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4)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醋的密度为___________;
(5)分析实验过程,小明认为,在步骤(3)中,由于烧杯中的醋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小付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它的真实性和陨石的种类难以确认,想要通过如图所示的器材测量“陨石”的密度来鉴别其真伪;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 ______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
(2)天平水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则“陨石”的质量为 ______g;
(3)小付查阅资料发现“陨石”有吸水性,经思考后,他先将“陨石”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足够长时间,再取出来擦干表面的水,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他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避免因“陨石”吸水而使其密度测量值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小付测出“陨石”的密度ρ=______kg/m3;
(4)若实验室量筒打碎了,小付请小梅帮他想办法;经过思考,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陨石的体积如图丁,先将吸足水的“陨石”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把陨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接着取出陨石,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最后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则陨石的体积为 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 ______,调节好天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乙;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______g/cm3;
(5)若操作第(3)步骤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 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 ______的杯子。(ρ水=1g/cm3)
4.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宇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为了减小误差,其中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
B.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记为V;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为m2;
(3)实验测得m1=61.4g;由图乙可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___________mL;由图丙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___________g;并由以上数据测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小明同学看到隔壁操作台上的液体压强计灵机一动,他取出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盐水,将液体压强计改装成如图丁所示,两个探头未浸入液体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然后把探头分别浸入两杯液体中,直至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测得两个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且h1>h2),由此可以初步测算出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___________(用测出的数据h1、h2和ρ水表示)。
5.小聪同学在家做饭时发现食用油漂浮在水面上,他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带着适量的食用油到实验室测量其密度。
(1)把天平放在 ______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______处,此时指针的偏向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聪的实验步骤:①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食用油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③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如图3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倒出食用油的体积 V/cm3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g 食用油的密度 ρ/(g cm﹣3)
54.4 ______ ______ ______
6.小雨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雨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 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发现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左/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5)做完实验小雨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了,那么测出的质量__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持砝码的清洁和干燥;
(6)小雨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于是她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次序是___________。
7.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实验:
(1)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2)首先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72.0 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 cm3;
(3)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___________ g;
(4)他用密度公式ρ=计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8.小明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实验时,天平应放在______上,小明在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操作情景如图,他的错误是______;
(2)改正了错误的操作后,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1.6g,把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测量烧杯及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其砝码和游码如图,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9.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____处,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________。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 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 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10.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亮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2)小亮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3)小亮用天平测量杯子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11.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_ρB(选填“”“”或“”)。
12.小杜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小杜调节好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石头的质量 水的体积 ②___________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①___________ / /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13.为预防新冠肺炎,某同学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他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2)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
(3)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4)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_____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己配制的酒精中添加适量的___________ (选填 “纯酒精”或“水”)。
试卷第11页,共33页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1.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调节游码 62.4 20 1.07 偏大
2.平衡螺母 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62 偏大 3.1×103
3.零刻度线 1.1 偏大 牛奶
4.左 CBA 60 130.4 1.15×103
5.水平桌面 零刻度 左 20 37.2 0.86
6.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处 右 取出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54 偏小 ②①④③⑤
7.左 30 39 1.1×103/1100
8.水平桌面(水平工作台) 称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 32 43.2
9.零刻度线 平衡 52 标记处 20 2.6×103
10.右 60 62.4 1.1103
11.水平 左 31.4 3.14×103 <
12.27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10
13.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40 62 0.9 纯酒精 答案第11页,共22页
答案第11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