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 文科组 执教教师 黄芬兰
课程内容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程学时 1
教学班级 801 上课时间 2020-11-4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前预习导学案 视频穿插课堂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八年级上册第12课的 内容,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内容及其 意义等方面的知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 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 化,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 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近代 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为随 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学生分析:本班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喜欢质疑,他们正处于形成思维逻辑向思维逻辑的过渡阶段。有了前面知识的累计,学生对历史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本班学生比较沉闷,兴趣虽然广泛,课上讨论氛围不强。因此,得加强教学手段,我对本节课设置了视频观看、讨论、学生表演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内容和意义,激起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深化,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设置导入互动新授课堂小结作业测验 导入新课以下口号(主张)分别是哪一派别提出来的?出现在哪一运动(革命)中? 这些运动的结果如何?从中你有何感想?教师讲解: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不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是不可能挽救中国危亡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制度革新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必须启发民智,彻底荡涤封建旧思想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而这场革新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互动新授解决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前预习】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思想与尊孔复古思想)2、时间: 年3、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 、鲁迅、 、蔡元培等。4、兴起的标志:陈独秀《 》的发表5、主要阵地:《新青年》和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斗争指向:孔孟之道2、指导思想(口号和旗帜):“ ”(德先生)“ ”(赛先生)3、内容:抨击 ;提倡 ;倡导 。 4、性质:一次伟大的 运动。5、意义(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 ,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板书或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三组材料:材料一: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材料二: 6月实业发展统计,1914年7月到1915年6月,实业厂矿增加70家,民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内各阶层掀起支持国货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材料三“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教师过渡:面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社会现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何同袁世凯和封建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呢?兴起的时间: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观看视频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主要阵地:教师设疑: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P57 阅读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教师总结:这主要是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 先生有关。蔡元培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息 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 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板书或多媒体展示)教师出示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1、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呢?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又是什么?(小组讨论)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2)提倡民主与科学(3)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倡导白话文教师补充: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因此,在概括内容时,要分开叙述。(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教师设疑: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目标首先指向了旧道德与旧文化?20世纪初的中国,是什么主导了国民的灵魂?教师展示材料:四个镜头和三纲五常教师总结:历代统治者以儒家传统文化束缚人们的思想。而 鲁迅则在《狂人日记》中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提倡新道德,明确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教师补充:德赛两先生就是民主与科学,明确民主与科学的内容。(3)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倡导白话文教师解释:1917年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20世纪20年代,胡适在北大任教时,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部分学生的反对。以下是胡适与学生间的一段对话。(学生表演对话)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教师展示三则材料:材料一: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材料二: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美国学者莫里斯钱玄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法才能避免‘中毒’,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西方语言。”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该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呢?积极性:局限性: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小组讨论)4、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课堂总结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根据老师的提示,对本节课做一个总结。作业练习1.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务报》 D.《国闻报》 1.学生回答:(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学生回答课前预习知识点学生阅读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整理答案并回答。4.学生阅读课本P56,找到相应的知识点。5.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回答问题。6.阅读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概括总结并回答内容。7.学生根据材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8.学生回答:民主与科学9.学生表演,并回答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特点。10.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