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快慢
一、单选题
1.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 )
A.一定运动更快 B.一定运动得更远
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可能运动更慢
2.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2019年10月1日举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如图所示每个方队从天安门东华表正步行进至西华表大约用1min的时间,东、西华表的距离为96m(不考虑队伍长度),则阅兵方队正步行进的速度大约是( )
A.1.6m/s B.96m/s C.1m/s D.1.6m/min
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10s内通过20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的速度是( )
A.5m/s B.10m/s C.20m/s D.40m/s
5.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8.下列s -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15:8 D.8:15
1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走2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s内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3.一名短跑运动员在5 s内跑完了50 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那么三者的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运动员、羚羊、汽车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
14.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16.如图所示,轰炸机15min时间飞行180km,则其飞行速度是( )
A.180km/h B.12km/h C.200m/s D.720m/s
17.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A.某同学用6min40s,骑自行车前进了2400m B.刘易斯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86s
C.雨燕在空中1min时间飞行1500m D.火车的速度约100Km/h
1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19.一辆做直线运动的玩具汽车运动了8S,前3S内运动了10m,后5S的速度为6m/s,则该汽车在这8S内的平均速度为
A.6m/s B.3.33m/s C.5m/s D.1.25m/s
20.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二、填空题
21.速度是反映物体______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公式为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作单位.
22.我们通常用___________来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程度,用________来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快慢程度。(选填“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23.通常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通过比较时间或路程来判断其快慢。
(1)路程可用______来测量,国际单位是___;时间可用____来测量,国际单位是_______。
(2)通过的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长的物体,其运动得________。
(3)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其运动得_________。
(4)路程和时间均不同时,可比较物体在__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__。
2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66cm=_______m;
(2)1g/cm3=_______kg/m3;
(3)1m/s=_______km/h
25.雨燕的飞行速度是48m/s,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6.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方法:(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______;
(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______。
2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所示),其中甲是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乙是相同 ________ 比较 ________ .
28.小明乘车从永兴到郴州,途经郴永大道,看到如图所示路牌。路牌中的“60”表示 _____ ;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还需要 _____ 分钟才能到达郴州。
29.小红参加校运会百米赛跑,跑完全程用时15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_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30.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全程40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______h,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31.小明家驾车去昆明探亲,经过某路段时,小明发现路旁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到达昆明最少需要的时间为______h。
3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72 km/h=________m/s 30 m/s= ________ km/h.
33.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 _____ 运动,乙物体做 _____ 运动。
3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______ (填“静止”或“运动”)的;当时间t= ______ s时,两车相距8m。
35.通常情况下,一架客机在空中飞行的速度约为250 m/s,一颗子弹出膛时的速度约为900 m/s。这两个速度中,前者是指_________速度,后者是指__________速度。
36.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____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车.
三、计算题
3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
(1)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2)所用时间是多少?
38.小浩的家离学校2km,早晨他骑着电动车以20km/h的平均速度上学,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39.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30s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40.一列火车长200 m,以36 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 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4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 7:30 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留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6:30 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5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 30s。求:
(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已知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由速度公式可知,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速度更大,则一定运动更快,当速度恒定时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A.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是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已知时间t=1min=60s,东、西华表的距离s=96m,则阅兵方队的行进速度为
故选A。
4.C
【分析】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求速度,也就是前2s的速度.
【详解】
汽车的速度:,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不变,
所以在前2s它的速度仍为20m/s.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物体的速度.
5.D
【分析】
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即可.
【详解】
小张速度18km/h,小王速度5m/s=18km/h,小李速度
,所以,三人速度一样大,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甲和乙的图像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由v=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4s时间甲车路程为
s甲=4m
乙车路程为
s乙=12m
甲车在乙车的后方
s=s甲-s乙=12m-4m=8m
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
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根据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A.
10.C
【分析】
已知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及路程关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详解】
∵v=st,∴t=,∴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故选C.
11.C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t=4s,s=20m,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v=s/t=20m/4s=5m/s,即它前2s内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都是5m/s,故选C.
12.D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两个人都在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选D.
13.A
【分析】
在比较速度大小时,首先看速度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详解】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v1==10m/s;
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54×m/s=15m/s.
比较可知,所以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
故选A.
14.D
【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 是不变的.
【详解】
A. B.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其大小与路程和时间大小无关.此三选项均错误.
故选D.
15.A
【详解】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在2s~5s内,通过的路程为0,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即小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详解】
轰炸机飞行的速度
故选C。
17.D
【解析】
某同学用6min40s,骑自行车前进了2400m,他的速度v=6m/s;刘易斯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86s,其速度v=10.14m/s;雨燕在空中1min时间飞行1500m,其速度v=25m/s;火车的速度约100km/h=27.8m/s;速度最大的选D,故答案选D.
18.A
【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可得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经过6秒甲运动距离为,乙运动距离,所以甲在乙前面0.6米处,A正确.
考点:匀速运动
19.C
【解析】
【分析】
先利用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小车在不同时间段通过的路程,然后求出总路程与总时间,总路程处于总时间即可以求出总的平均速度.
【详解】
据v后5s内通过的路程:s后==6m/s×5s=30m;前3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物体在8s内的平均速度:v==5m/s.故选C.
20.B
【详解】
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
,
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
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
t2=t1+t=4.5s+4s=8.5s
5s+2s<t2<5s+2s+5s
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
t3=t2+t=8.5s+4s=12.5s
5s+2s+5s<t3<5s+2s+5s+2s
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选项B符合题意.
21.运动快慢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v=s/tm/skm/h
【解析】
【详解】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公式为v=,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km/h作单位。
22.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因为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大多数都是变速运动,所以我们用平均速度来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
故答案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23. 刻度尺 米(m) 钟表 秒(s) 慢 快 单位时间 路程
【解析】路程即一段长度所以可用刻度尺来测量,国际单位是米;时间可用钟表来测量,国际单位是秒。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通过的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长的物体,其运动慢,反之则快。
(2)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反之则慢。
(3)路程和时间均不同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
故答案为 (1). 刻度尺 (2). 米(m) (3). 钟表 (4). 秒(s) (5). 慢 (6). 快 (7). 单位时间 (8). 路程
24.0.661×1033.6
【解析】
【详解】
(1)66cm=66×10 2m=0.66m;(2)1g/cm3=1×103kg/m3;(3)1m/s=3.6km/h.
【点睛】
(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2)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3)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g/cm3=103kg/m3.
25.雨燕在1s内飞行的路程是48m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值的含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雨燕的飞行速度是48m/s,表示雨燕在1s内飞行的路程是48m.
故答案为雨燕在1s内飞行的路程是48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6.路程 时间
【详解】
(1)[1]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
(2)[2]第二种是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
【点睛】
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27.路程 所用时间
【详解】
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8.60km/h 40
【详解】
[1]图中左边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右边标志牌的含义是:标志牌处距郴州的距离是40km。
[2]根据可得,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29.6.7 运动
【分析】
(1)知道百米赛跑的时间,根据求出平均速度;
(2)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详解】
(1)小红的平均速度;
(2)以奔跑的小红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故建筑物是运动的.
【点睛】
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判断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是否改变.
30. 80
【详解】
[1]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
[2] 平均速度
31.运动 0.6
【详解】
[1]以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
[2]交通标志牌“100”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10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昆明市,最少需要的时间
t===0.6h
32.20m/s 108km/h
【解析】
【分析】
根据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进行解题。
【详解】
因为,
可得:;。
33.匀速直线 变速直线
【分析】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变速直线运动。
【详解】
频闪照片是闪光灯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1]由图甲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乙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34.运动 4
【详解】
[1]由图像可知,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快,乙的速度慢,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2]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所以,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车相距8m所用的时间
35. 平均 瞬时
【解析】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可知:一架客机在空中飞行的速度约为250 m/s是指平均速度;一颗子弹出膛时的速度约为900 m/s是瞬时速度。
故答案为(1). 平均 (2). 瞬时
36.甲 乙
【详解】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前30s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900m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750m,所以甲车运动的快;
(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 (1). 甲 (2). 乙
37.(1)4m/s;(2)25s
【详解】
解:(1)物体的运动速度
因为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4m/s。
(2)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所用时间
答:(1)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4m/s;
(2)所用时间是25s。
38.6min
【详解】
因为v=,所以骑车时间,即他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t===0.1h=6min.
39.该车在30s内行驶的路程是900m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v=求出行驶路程.
解:根据v=可得,该车在30s内行驶的路程:
s=vt=30m/s×30s=900m.
答:该车在30s内行驶的路程是900m.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40.180秒
【详解】
解: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所通过的路程
s=s桥+s车=1600m+200m=1800m
火车的速度
v=36km/h=10m/s
根据可得,火车所用时间
答: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80s。
41.(1) 100km/h;(2)400m
【详解】
(1) 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是:
t甲乙 =16:30-7:30=9h,
甲乙两地路程s甲乙 =900km,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2) 火车过桥的速度是v桥 =108km/h=
由知道,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是:
s′=v桥 t桥 =30m/s×30s=900m,
火车的长度是:
s火车 =s′-s桥 =900m-500m=400m。
答:(1)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 火车的长度是400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