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
一、单选题
1.一支体温计示数是38 ℃,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 ℃和39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是38 ℃,乙的体温是39 ℃
B.甲的体温低于38 ℃,乙的体温是39 ℃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 ℃,乙的体温是39 ℃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6℃
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A.65℃ B.74℃ C.66℃ D.78℃
4.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一些 B.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 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5.体温计能准确到0.1 ℃,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玻璃泡内的水银比一般温度计多
B.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C.体温计短
D.体温计玻璃管内径很小,玻璃泡的容积比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
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 )
A.0℃的冰冷些
B.0℃的水冷些
C.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
D.二者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8.有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7.1℃,若没有甩过就使用,测病人的温度时,下列哪个读数可能是正确的是( )
A.37.0℃ B.35℃ C.37.5℃ D.36.8℃
9.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10.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11.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B.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12.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冷热 B.80℃的水比80℃的铁冷
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准确
14.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15.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
16.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气体温度计。上部是一个盛有气体的测量泡,温度变化时,测量泡内气体的热胀冷缩引起下面细管中液体高度的变化。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外界温度升高,细管中液面上升
B.若外界温度降低,细管中液面下降
C.和两处的温度值,处的要大
D.和两处的温度值,处的要大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______ (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18.冰箱冷冻室温度是-18℃,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9.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______温标,它是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20.实验室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的水银面的___________就会有变化.水银温度计就是根据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1.使用常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____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应碰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__________,且眼睛的视线应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相平;使用体温计时,体温计可以离开__________读数的.
2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3.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是 ______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______ ℃,测量范围是从 ______ ℃到 ______ ℃,现在的示数为 ______ ℃. ______ 用体温计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选填“能”或“不能”).
2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是_______℃,当前示数为_______℃。若用该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在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25.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_____________ ℃。
2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 ℃。
27.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 原理制成的,分度值是 _____ ,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 _____ ℃。
28.体温计的测量范围_____.根据如表的数据,可知,酒精和水银来比较,制作可测水的沸点的实验室温度计用_____更适合,制作可测量低温的寒暑表,用_____更适合.
熔点 沸点
酒精 ﹣107℃ 78℃
水银 ﹣39℃ 357℃
29.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示数为94℃,若将它放在教室内示数为22℃,则教室的实际温度为_____℃;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50℃,则该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_____℃。
30.如图所示, ______ 是体温计, ______ 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 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____ 。体温计的量程是 ______ ,分度值是 ______ 。体温计可以高开被测物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______ ,甲的示数为 ______ ,乙的示数为 ______ 。
3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温度”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温度计,瓶内装的是气体,弯管水平部分有一段液柱,装置气密性良好。此温度计原理是气体的______,当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三、实验题
32.(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 ______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A”“B”或“C”),测得此时水的温度是 ______ ℃。
33.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
34.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1)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_____ ,他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
(2)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_____ ;
(3)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 _____ 。(选填“高”或“低”);
(4)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_____ 。
四、综合题
3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___ (选填“甲”甲或乙“乙”);体温计 _____ 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是因为体温计的结构决定的,所以体温计使用前必须要 _____ 。
36.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列举两种).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读作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体温计独特的缩口结构使缩口上面玻璃管中的水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泡中,要使升到玻璃管中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若没有甩就直接测体温,则其温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所以能测出高于38 ℃的人体温度,而不能确定甲的温度是38 ℃,即甲的体温不高于38 ℃。
故选C。
【点睛】
2.B
【详解】
此温度计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
温度计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t=℃×(32-5)=30℃,
故选B.
3.C
【详解】
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60℃+6℃=66℃;故C正确.故选C.
【点睛】
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4.A
【详解】
AB.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所以内径要细一些.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不符合题意;
CD.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但玻璃管内径粗细不确定,灵敏程度不能确定,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
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引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6.B
【详解】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不能碰到容器壁或者容器底,读数时液泡不能离开液体,视线要与液柱凹面平视,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状态无关。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故选C。
8.C
【分析】
体温计下端有细弯管,会防止液体倒流,使用之前需要甩一下,在不甩的情况下,温度只会向上涨,不会下降.
【详解】
体温计示数为37.1℃,体温计下端有细弯管,会防止液体倒流,在不甩的情况下,温度只会向上涨,故37.5℃可能是正确的.
9.D
【详解】
.人体的正常温度 (37℃)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比23℃很多)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D.让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23℃)选D
10.B
【解析】
【详解】
某温度计的示数是“ 18℃”,正确的读数是零下18摄氏度或负18摄氏度。故选:B.
11.A
【详解】
既然是合格的温度计,那么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热水的温度相同,那么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都表示同一个温度;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内径不同,水银热胀冷缩,当升温时,水银的膨胀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粗的温度计底面积大,水银柱升得较低。
故选A。
12.C
【详解】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③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⑤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①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②取出温度计. 即④③⑤①②;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3.C
【详解】
A.人们仅仅凭着手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有时是不准确的,故A错误;
B.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80℃的水与80℃的铁虽然物质种类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B错误;
CD.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0℃的水与0℃冰虽然状态不同,但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C正确,故D错误.
14.B
【详解】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故A错;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3℃-25℃,故B正确;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40℃,故C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故D错。
应选B。
15.C
【分析】
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摄氏温度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详解】
A.体温计测量的范围是35 42℃,故A错误;
B.体温计分度值是0.1℃,故B错误;
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左右,则体温是36.8℃属于正常体温,故C正确;
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D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
A.若外界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会将水柱往下压,故细管内的液面下降,故A错误;
B.若外界温度降低,气体遇冷收缩,细管中液面上升,故B错误;
C D.和两处的温度值,B的水柱液面低,说明气体膨胀程度比较大,温度比较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不相同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详解】
[1]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冷水里面的手指适应了冷的环境,热水里的手指适应了热的环境,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时,这时两手的感觉不相同,原来冷水中的手指会感觉热,原来热水中的手指会感觉冷.
[2]两只手感觉出的同一杯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这个事实说明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18.零下18摄氏度 负18摄氏度
【详解】
[1][2] -18℃表示比0℃低18℃,读作零下18摄氏度或者负18摄氏度.
19.摄氏温度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详解】
[1] 摄氏温标是由瑞典的物理学家摄尔修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创立的,温度计上的“℃”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3] 以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作为100℃,中间划分100等分,每一等份为1℃.
20.玻璃泡 玻璃管 位置 液体热胀冷缩
【分析】
根据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作答.
【详解】
[1][2]观察水银温度计的构造,其下端是一个装有水银的玻璃泡,上端连接一个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3][4]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水银体积发生改变,则细管内水银面位置发生变化,故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1.玻璃泡 被测物体 凹液面下端 被测物体
【分析】
考查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基本使用规则;
【详解】
[1]测量物体温度时,应保证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达到相同温度,进而由于液体热胀冷缩,液柱上升;
[2][3]读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因为一旦离开,温度计示数就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读书不准确,读书时视线应与液柱凹液面下端向平,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
[4]体温计其下端有细弯管,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故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2.-14
【分析】
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详解】
图中温度计10℃分为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10℃低4个格,示数为-14℃.
23.37 0.1 35 42 38.7 不能
【详解】
[1]人属于恒温动物,正常温度一般保持在37℃左右;
[2][3][4]体温计每一大格表示1℃,每一大格分为10小格,则最小分度值为0.1℃,最小测量温度为35℃,最大测量温度为42℃,则测量范围为35℃ — 42℃;
[5]此时温度大格过了38℃,小格到达7格,故示数为38.7℃;
[6]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体温计最大能测42℃,故不能用体温计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
24.35-42 0.1 37.6 能
【详解】
[1][2]图中体温计上的刻度最小值为35℃,最大值为42℃,故测量范围为35℃~42℃,1℃又分为10个小格,故分度值为0.1℃。
[3]此时的液柱在37后面第6个小格,故示数为37.6℃。
[4]体温计特殊的构造是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断开,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回到玻璃泡内,所以使用时以离开人体读数。
25.热胀冷缩 37.8
【分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是体温计的原理和读数。
【详解】
[1][2]体温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读数时要注意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图中所示差2格到38℃,故读数为
38℃-2×0.1℃=37.8℃
26.18
【详解】
由图像可知,温度计示数向上变大,因此为零上,温度计分度值为1℃,因此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8℃。
27.热胀冷缩 1℃ -3
【详解】
[1][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分度值是1℃。
[3]由图可知,零刻度在液柱的上方,所以是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读数是-3℃。
28.35~42℃ 水银 酒精
【详解】
(1)人的体温变化不会太大,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2)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此时酒精已沸腾,因此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而水银的沸点较高,在此时,水银仍为液态,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
北方有-50℃低温,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此时水银已凝固成为固体,因此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
而酒精的凝固点很低,在北方的低温情况下,酒精仍为液态,应该选择酒精温度计.
29.20 49
【详解】
[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4℃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94℃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
[2]当温度为21℃时,实际温度为
t1=(22-4)×=20℃
当实际温度为50℃时,对应的温度为
t=℃+4℃=49℃
30.甲 乙 液体热胀冷缩 乙 35℃-42℃ 0.1℃ 缩口 37.8℃ 29℃
【详解】
[1][2]由图可知,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
[3]他们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乙。
[5][6]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
[7]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缩口。
[8][9]读图可知,此时甲的示数为37.8℃,乙的示数为29℃。
31.热胀冷缩 左
【详解】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工作物质为烧瓶内的气体,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
32.碰到了杯底 B 88
【详解】
(1)[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2)[2]A俯视,错误;C仰视,错误;B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
[3] 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90”在“85”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88℃。
33.气体热胀冷缩 左 39
【分析】
(1)通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本题的温度计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气体跟液体的差别在于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
(3)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读数时要先明确分度值,再看液柱位置,然后读出温度值.
【详解】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
(3)读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此时体温计示数是:39℃.
【点睛】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并灵活运用到题中的气体温度计,故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34.ACDEB 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 高 69℃
【详解】
(1)[1]要测量液体的温度,应该: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不与容器接触,示数稳定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取出温度计,所以实验顺序为ACDEB。
(2)[2]甲图中的错误是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
(3)[3]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加热过程中会使读数偏高。
(4)[4]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69℃。
35.热胀冷缩; 乙; 可以; 甩一下。
【详解】
[1]甲乙两支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图甲中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 42℃,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8℃;图乙中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20℃ 100℃,分度值为1℃;能够测量沸水温度的是乙温度计;
[3][4]图甲为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使用前应“甩一下”使缩口上方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
36.0 100 液体热胀冷缩 煤油(酒清、煤油等) 摄氏 37℃ 三十七摄氏度 玻璃泡 玻璃管
【解析】
解:(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最常见的液体有水银(如体温计)、酒精、煤油(如寒暑表)等.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摄氏温度,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4)在酒精温度计的下端做一个较大的玻璃泡,里面盛满酒精,是为了使酒精热胀冷缩的总体积变化量增大;内径的玻璃管做得非常细,是为了使体积的变化显示地更明显;温度升高,酒精体积增大时,管内酒精面的位置上升,温度降低,酒精体积收缩时,管内酒精面的位置下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