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一、单选题
1.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2.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
3.如图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冰雕作品,气温虽然持续在0℃以下,但是美丽的冰雕作品还是在慢慢的变小,则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升华 C.汽化 D.液化
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5.如图所示的几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树叶上的露珠,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消失
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
C. 深秋,草叶上挂满白霜
D. 严冬,户外的雪人逐渐变小
6.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珠晶莹 D. 冬天,雾松簇簇
7.出现冰雹天气,会损坏农作物,下列对冰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冰雹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B.冰雹属于非晶体
C.冰雹形成时放热 D.冰雹落在地面上变成水是液化现象
8.用久的灯泡壁变黑,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与凝华 B.汽化与凝固 C.升华与凝固 D.升华与凝华
9.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是
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 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10.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11.北方冬天会出现雾凇,非常美丽,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附着于树枝上的白色松散冰晶,雾凇在形成时(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D.无法判断
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雾凇生成
B.蜡烛熔化
C.露珠形成
D.冰柱形成
13.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冬天早晨出现霜 B.北方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C.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
15.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食品,包装纸外常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 B.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
C.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然后凝固而成 D.水蒸气在冰箱外升华而成
16.雾、露、霜、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中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雾 霜 B.霜 雪 C.雾 露 D.雪 露
17.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
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18.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 C.升华和凝华 D.汽化和凝华
19.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 B.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C.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D.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
二、填空题
20.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叫升华,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叫凝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__;在凝华的过程中要________.
21.碘在加热的情况下会从固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这是升华现象,从这个现象中也可发现: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22.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有:(1)_____;(2)______;(3)___;(4)____;(5)_____。
23.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有:(1)___;(2)___;(3)___;(4)____;(5)____。
24.夏天在箱子里放樟脑球防蛀,过一段时间樟脑球变小了,这是发生了物态变化中的_____现象.
25.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这是________热的物态变化.(选填“吸”或“放”)
26.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利用了钨的_____的特性,用久了的白炽灯内壁发黑,这是由于灯丝先________后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7.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__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 ________现象
28.如图所示,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这是碘的 ________ 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瓶拿下来,可看见瓶底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 ________ 现象.
29.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图 ___ (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 ________ ,还能确保碘不会 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30.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31.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32.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_____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_____形成的.
33.干冰具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______(选填“吸收”、“放出”)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滴或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34.《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
35.白炽灯灯泡内的钨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钨的熔点是),长期使用后,钨丝因升华变细,后又______使灯泡内壁变黑.
3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霜、雪”,其中雪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
37.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 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变化外,还可能会 ____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 ____ .
四、简答题
38.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夏天,小亮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撕开包装纸,发现冰棒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末”,同时看见冰棒周围出现了“白气”,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形成白色“粉末”和“白气”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故选B.
2.C
【详解】
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故选C.
3.B
【详解】
气温持续在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故选B。
4.D
【详解】
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雾”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故AC正确; “冰花”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故B正确,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雾”和“冰花”成因,难度不大.
5.D
【详解】
A.露珠消失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壶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
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在变小,雪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冰雪消融为融化现象,雾为小水珠,薄雾缥缈为液化现象,露珠晶莹为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雾凇为气体遇强冷空气凝华形成.
7.C
【详解】
A. 冰雹是由液态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错误;B. 冰属于晶体,故B错误;C. 冰雹形成过程放热,故C正确;D. 冰雹在地面上变成水属于熔化,故D错误.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因电灯工作时温度特别高,灯丝在高温下会发生升华现象变成气态钨,使灯丝变细;当气态的钨遇到冷的灯泡时,又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上,使灯泡变黑,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9.D
【详解】
霜是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D。
10.B
【详解】
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说明固态的冰能直接变成水蒸气,所以是一种升华现象。
故选B。
11.B
【解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 故选B.
点睛: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2.B
【详解】
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
B.蜡烛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B正确;
C.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该过程放出热量,故C错误;
D.冰柱是水凝固形成的成,该过程放出热量,故D误。
故选B。
13.D
【详解】
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选D。
14.D
【详解】
ABC.霜、冰花、雾凇都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B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是冰升华为水蒸气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A
【详解】
这一层冰花是冰箱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6.B
【详解】
雾、露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霜、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通过物态变化前后物体状态的变化来判断.
【详解】
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是冰化成水属于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结冰的衣服变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8.C
【详解】
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灯泡通电时温度升高,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断电后,灯泡内温度降低,钨蒸气遇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沾在灯泡的内壁上.故选C
19.A
【详解】
A.卫生球变小了,是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的液化,不符合题意;
C.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是液态酒精的蒸发过程,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不符合题意;
D.冰块吸热熔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固态直接 气态 气态直接 固态 吸热 放热
【详解】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固态直接;气态;气态直接;固态;吸热;放热.
【点睛】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21.气
【解析】
【详解】
由题目中的固体清新剂可知,物质原来是固态。使各种场所空气变得清新,说明现在是气态。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点睛】
关于物体变化的确定,一定要认清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得到答案.
22.霜雾松灯泡变黑雪、冰雹的形成加热碘,瓶变黄
【解析】
【详解】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有很多,例如:霜的形成,雾松的形成,雪、冰雹的形成,加热碘,瓶变黄和用久的灯泡变黑,都是先升华后凝华。
23.灯丝变细干冰消失卫生球消失加热碘,碘消失南极结冰的衣服也会干
【解析】
【详解】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有很多,例如:灯丝变细,干冰消失、卫生球消失、加热碘,碘消失、南极结冰的衣服也会干。
24.升华
【详解】
樟脑球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5.升华吸
【解析】
【详解】
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对烧瓶稍微加热,碘没有熔化,而是直接变成了紫色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26.熔点 升华 凝华
【详解】
导体通电时一部分电损耗产生热量(超导体除外),所以通电很长时间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家用灯泡采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它的熔点很高,即使通电时间较长也不会熔化;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灯泡内壁,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了灯的内壁上.
【点睛】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
27.升华 内 凝华
【详解】
[1]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现象,是个吸热的过程。
[2][3]寒冷的冬夜,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侧表面,形成冰花。
28.升华 凝华
【详解】
[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2]停止加热,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
29.甲 使碘受热均匀 熔化
【详解】
[1][2][3]甲图中,“碘锤”在水中加热,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用水浴法加热时,受热均匀,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故甲更好。
30.凝华 熔化 吸收
【详解】
[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2][3]下雪后,雪要熔化,为吸热过程,所以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点睛】
重点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实例,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1.升华 吸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详解】
[1][2]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
【点睛】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32.升华 液化
【详解】
解:舞台上的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点睛: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3.致冷 升华 吸收 液化 凝华
【详解】
[1]干冰容易升华吸热,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
[2][3][4][5]利用干冰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34.凝华 放
【详解】
[1][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冷空气直接变成了固态小冰晶,所以这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
35.凝华
【详解】
长期使用后,钨丝在高温下升华变为钨蒸汽,升华形成的钨蒸汽遇冷又会凝华变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使灯泡内壁变黑.
36.凝华 放出
【详解】
[1]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2]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37.升华 熔化 凝华
【详解】
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汽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则物态变化为凝华.
38.水蒸气凝华、放热 水蒸气液化、放热
【详解】
(1)[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
(2)[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
39.白色“粉末”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详解】
冰棒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末”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冰棒周围出现了“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液化放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