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和要求
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重点和难点
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活动 设计目的
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气候特征差异,可以划分出多种气候类型,其中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呢?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西岸、内部的气候类型有那些呢?既然存在这么多种气候类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气候差异如此之大呢?下面,我们这节课就共同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1、复习引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初、高中教学的重点,复习引入可以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3、明确学习目标,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纬度位置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6页活动第2题:根据赤道地区某地和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旅游穿衣大考验 提供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讨论春节从漠河、北京、广州到海口进行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穿什么衣服?—加厚型羽绒服、—毛衣、—长袖衬衣、— 短袖体恤衫 1、初、高中地理教学都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提供赤道地区某地和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提高学生分析气候资料图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旅游穿衣大考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入手,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二:海陆位置 提供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西岸、内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引导学生结合其气候特征(气温、降水),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在中国降水量图的基础上标注北京、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并分别配以两张当地的景观图片,让学生分析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巩固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西岸、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 2、提高学生分析气候资料图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3、加深学生对世界年降水量中纬度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的认识;4、在中国年降水量图的基础上标注北京、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并分别配以两张当地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陆位置对气候(降水量)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三:地形海拔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7页活动第3题,判断山地对降水的影响。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游玩庐山的大林寺,十分欣喜,便吟诗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文大意为:四月里别处的春花都凋谢了,庐山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人们常说春天走了再也没地方寻找回来,却没料到,春天却悄悄地转移到这里来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什么气候知识呢? 分析教材67页活动第3题,得出结论:山地迎风破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初、高中地理教学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科的美感。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反映的气候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能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美感以及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知识小结 学生总结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学生自我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知识应用阶段 让学生把书翻到66页,完成最下方活动第1题,学生自主展示、纠错。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 ) 2.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 ) 1、及时练习,及时反馈,方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活动题取材来源于生活,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