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3.4人造卫星宇宙 达标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的转移轨道为椭圆轨道,卫星从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运动到远地点Q的过程中( )
A.机械能变小 B.线速度变小
C.加速度变大 D.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变大
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称11.2km/s为第一宇宙速度,也叫脱离速度
B.它是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C.它是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D.它是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的最大发射速度
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大小都是一定的
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
4.两颗人造卫星A、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则( )
A.轨道半径之比 B.线速率之比
C.角速率之比 D.向心加速度之比
5.如图所示,a、b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b为地球同步卫星(周期为1天),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北极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a运行的线速度小于b运行的线速度
C.a运行的周期小于1天
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6.“天问一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与火星中心的连线转过的圆心为θ(θ<2π)。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卫星a、b、c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a是极地轨道卫星,在地球两极上空约1000km处运行;b是低轨道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与a相等;c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a、b的角速度比c小
B.a、b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b的向心力一定相等
D.a、b的向心加速度比c小
8.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地球半径R=6 400 km,地球大气层的厚度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行星都能有同步卫星,如果行星自转太快,就可能不会有同步卫星.而且卫星不能在大气层内飞行。根据上述条件,在地球质量和半径都不变的前提下,下列哪些情况中地球不会有同步卫星(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
A.大气层厚度不变,地球自转周期减小到小时
B.大气层厚度不变,地球自转周期减小到3小时
C.大气层厚度增加到6.6倍地球半径,地球自转周期不变
D.大气层厚度增加到2.5倍地球半径,地球自转周期减小到6小时
9.探月工程中,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可以简化如下: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圆形轨道1,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2,月球车将在M点着陆月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
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大
C.“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2上小
D.“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10.如图所示,地球球心为O,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宇宙飞船绕地球无动力飞行且做椭圆轨道运动,恰好经过距地心2R的P点,为研究方便,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无空气,则( )
A.飞船经过P点时,对准地心弹射出的物体一定沿PO直线落向地面
B.飞船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
C.飞船在P点的加速度一定是
D.飞船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1.近年来,人类发射了多枚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究,为将来人类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球和火星公转(即行星绕太阳转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
行星 半径/m 质量/kg 轨道半径/m
地球 6.4×106 6.0×1024 1.5×1011
火星 3.4×106 6.4×1023 2.3×1011
A.火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较小
B.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C.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D.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大
12.我国的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是地球同步卫星,它在轨运行时( )
A.相对地面静止,离地面的高度一定
B.相对地面静止,离地面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调整为不同值
C.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D.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13.2021年8月3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满100天,累计行驶1064米,如图所示。为减小沾在火星车太阳能板上的尘土对火星车的影响,“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板不仅涂了一层防尘的涂层,并且还以像蝴蝶一样扇动翅膀。若在扇动太阳能板时,沾在太阳能板边缘、距火星地面高度为h的某块尘土无初速下落,经过时间t落在地面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忽略火星大气的影响。求:
(1)火星的质量M;
(2)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1。
14.下表是一些有关地球和火星的数据,利用表中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物理量的求解。(已知引力常量G)
信息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信息内容 地球半径为R 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火星的公转周期为
(1)若选择①②,试求地球的质量;
(2)若选择③④⑤,试求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15.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为,假如用弹簧测力计在该行星的“赤道”和“两极”处测量同一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在赤道上的读数比在两极上的读数小10%。(行星视为球体,,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是多大?
(2)设想该行星自转角速度加快到某一值时,在“赤道”上的物体会“飘”起来,这时的自转周期是多少?
16.潮汐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在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的“钱江潮”是闻名世界的潮汐现象,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各有一次大潮,在两次大潮之间又各有一次小潮,试把每月中出现两次大潮时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定性地画出来。试把每月中出现两次小潮时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定性地画出来。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变,B项正确。
故选B。
2.B
【详解】
人们称7.9km/s为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的最小发射速度,故选B。
3.C
【详解】
A.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选项A正确;
B.根据
可知,因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一定,则高度、速度大小都是一定的,选项B正确;
C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同步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不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故C错误,D正确。
此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4.A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依题意,可得
,,,
故选A。
5.C
【详解】
A.由于在北极附近物体不需要向心力,因此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错误;
B.根据
可得
轨道半径越小,运行速度越大,因此a运行的线速度大于b运行的线速度,B错误;
C.根据
可得
轨道半径越小,运行周期越小,因此a运行的周期小于1天。C正确;
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b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但两种面积并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由题意知
则“天问一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由
得到
故选C。
7.B
【详解】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因为a、b的轨道半径小于c的轨道半径,所以a、b的角速度比c大,A错误;
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因为a、b的轨道半径相等,所以线速度大小相等,B正确;
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由上式可知,a、b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可两卫星的质量未知,向心力大小不能比较,C错误;
D.因为a、b的轨道半径小于c的轨道半径,由
可知a、b的向心加速度比c大,D错误。
故选B。
8.CD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力可得:
解得卫星的周期
对地球同步卫星有 r=7R,所以
AB.若大气层厚度不变,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
其对应的地球同步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所以大气层厚度不变,要保留同步卫星的话,地球自转周期最多减小到2.4小时,才能保留同步卫星,故A B错误;
C.大气层厚度增加到6.6倍地球半径,即轨道半径为
r′=R+6.6R=7.6R>7R
若地球自转周期不变,此时地球同步卫星处在大气层内部,不能存留,故C正确;
D.大气层厚度增加到2.5倍地球半径,此时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小为
r″=R+2.5R=3.5R
其对应的地球同步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地球自转周期做多减小到8小时,才能保留同步卫星,故D正确。
故选CD。
9.BD
【详解】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半径大于月球半径,根据
得线速度
可知“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故A错误;
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P点进入轨道1,需减速,所以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大,故B正确;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轨道的半长轴比在轨道1上轨道半径小,所以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2上大,故C错误;
D.“嫦娥三号”无论在哪个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都为该点的万有引力加速度,所以万有引力在此产生的加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BD。
10.CD
【详解】
A.飞船上对准地心弹射出的物体具有2个速度,合速度方向并不指向地心,选项A错误;
B.若飞船运行轨迹为圆轨道,由
和
得
v=
因不清楚飞船在P点到底是加速离心变到圆轨道还是减速近心变到圆轨道,因此不清楚飞船在P点的速度和的关系,选项B错误;
C.由
和
得
选项C正确;
D.飞船运行中只受万有引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D正确。
故选CD。
11.AD
【详解】
火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根据
得
因轨道半径,则可知火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较小,角速度较小,加速度较小,公转周期较大,故选AD。
12.AD
【详解】
AB.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因为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根据
可知离地面的高度一定,选项A正确,B错误;
C.根据
因运行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可知运行速度小于,选项C错误;
D.根据
可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远小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可知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选项D正确。
故选AD。
13.(1) ;(2)
【详解】
(1)对尘土由自由落体公式有
解得
在火星表面有
联立解得
(2)在火星表面有
或
解得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14.(1);(2)
【详解】
(1)根据地表附近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知
选①②中的R和g,地球的质量为
(2)若选择③④⑤,火星围绕太阳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中心天体相同,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15.(1);(2)1.9h
【详解】
(1)放在行星两极处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在该行星的“赤道”和“两极”处测量同一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在赤道上的读数比在两极上的读数小10%,该差值等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力
可得该行星的质量
该行星的密度
代入数据解得
(2)当物体“飘”起来时有
联立解得
16.
【详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