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单选题
1.关于溶液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蔗糖加入水中 B. 食盐加入植物油中 C. 食盐加入到热水中 D. 植物油加入汽油中
3.早上起来,妈妈为小明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几片面包,她吃着吃着想起了老师曾说过牛奶属于( )
A. 溶液 B. 乳浊液 C. 悬浊液 D. 纯净物
4.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 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 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糖水是混合物 D. 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5.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
A. 酱油 B. 食醋 C. 食用油 D. 味精
6.下列关于溶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质只能是固体 B. 溶质只能是液体 C. 溶质只能是气体 D.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冰块 B. 面粉 C. 白糖 D. 食用油
8.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水会变成甜甜的糖水。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 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 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糖水由糖和水两种成分组成 D. 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9.油、盐、白糖、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大豆油 B. 食盐 C. 白糖 D. 醋
10.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沙子 B. 食盐 C. 面粉 D. 橄榄油
11.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花生油 B. 面粉 C. 白糖 D. 辣椒粉
12.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 由两种物质组成
B. 糖水是透明的液体
C. 糖水的熔点小于0℃
D. 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二、填空题
13.将少量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水⑥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 形成乳浊液, 形成悬浊液, 形成溶液(写序号)。
14.将少量①菜油、②酒精、③蔗糖、④硫酸钡、⑤食盐、⑥粉笔灰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 形 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填序号)
三、解答题
15.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三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请回答:
(1)
甲试管中是________ ,乙试管中是________ ,丙试管中是________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则三支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________ ,乙中________ ,丙中________ 。
(3)这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 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物质在 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
【解答】①溶质只能是固体;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液体、气体,故错误;
②溶剂一定是水;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不一定是水,故错误;
③一种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故错误;
④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故错误;
故选D。
2.【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食盐不能溶于植物油,不能形成溶液,故B符合题意;
C.食盐可以溶于水中,形成溶液,故C不合题意;
D.植物油可溶于汽油中,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牛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它属于乳浊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征分析判断。
【解答】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这是溶液的稳定性,故A不合题意;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B符合题意;
C.糖水是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故C不合题意;
D.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这是溶液的均一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油类物质不能溶于水分析。
【解答】A、酱油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食醋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食用油难溶于水,符合题意;
D、味精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的状态没有条件限制分析。
【解答】溶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D正确。
故选D。
7.【答案】 C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态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冰块和水为同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肯定不能形成溶液,故A错误;
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因此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
白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正确;
食用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性质和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A.溶液具有稳定性,因此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因此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与溶液的特征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糖水由糖和水两种成分组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 A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 食盐 、白糖 和醋,都能溶于水,因此它们与水形成溶液,大豆油不能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不能溶于水则形成浊液。
【解答】沙子、面粉和橄榄油都不溶于水,形成的都是浊液;只有食盐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 C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而不溶性的固体或液体与水形成浊液,据此分析。
【解答】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面粉和辣椒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与水形成浊液;只有白糖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混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糖水是溶液,原因是: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且具有均一、稳定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①⑤;⑥;②④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橄榄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2)醋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3)冰块和水为同种物质,根本不是混合物;
(4)白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5)肥皂水为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6)面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则 ①⑤ 为乳浊液, ⑥ 为悬浊液, ②④ 为溶液。
14.【答案】 ④⑥;①;②③⑤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①菜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②酒精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③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④硫酸钡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⑤食盐溶于水,形成溶液;
⑥粉笔灰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则形成悬浊液的是④⑥,形成乳浊液的是①,形成溶液的是②③⑤。
三、解答题
15.【答案】 (1)乳浊液;悬浊液;溶液
(2)分层;出现沉淀;无明显现象
(3)丙;都是混合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区别。
【解答】1.甲试管中是(乳浊液)液,乙试管中是(悬浊液)液,丙试管中是(溶)液。
2.若条件不变,将3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小液滴上升)乙(小颗粒下沉)丙(不变)。
3.甲、乙、丙所属的3类液体中,最稳定的是(丙)。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以都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1.乳浊液、悬浊液、溶液;
2.分层,出现沉淀,无明显现象;
3.丙,都是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