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三章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一、钠
1、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如何保存?
1、钠的存在与保存
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
存在。食盐(NaCl) 纯碱(Na2CO3· 10H2O)
保存:加煤油密封
隔绝氧气和水
钠与煤油不反应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
返回
2.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如何变化?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银白色
变暗
变白色固体
结块
粉末
(Na)
(Na2CO3)
(Na2CO3· 10H2O)
(NaOH)
(Na2O)
与O2
与H2O
与CO2
风化
成液
(NaOH潮解)
3.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3、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2)与水反应
(3)与酸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
钠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小结:
有酸H+为先,无酸H2O为先
4Na+O2=2Na2O
2Na+O2 = Na2O2
△
2Na+2H2O=2NaOH+H2↑
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2Na+2HCl = 2NaCl+H2↑
(5)与有机物反应 (醇、酸、酚等)
C2H5OH +Na → C2H5ONa+ H2↑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一、钠
4、钠如何制取及有哪些用途?
4、钠的制取及用途
用途:
①制取钠的化合物;
②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③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造高压钠灯(黄光,透雾能力强);
④工业上用Na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
如: 4Na + 4TiCl4 = Ti + 4NaCl。
制取:2NaCl(熔融)=== 2Na + Cl2 ↑
电解
返回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二、钠的重要化合物
1、Na2O与Na2O2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异同?
二、1、Na2O与Na2O2的比较
氧化物 Na2O Na2O2
电子式
氧元素化合价
属类
生成条件
主要性质
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与酸反应
Na+[:O:]2-Na+
: :
Na+[:O:O:]2-Na+
: :
: :
-2价 -1价
碱性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常温下缓慢氧化 燃烧或加热
白色、碱性 淡黄色、氧化性
生成NaOH 生成NaOH和O2
生成Na2CO3 生成Na2CO3和O2
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水和氧气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二、钠的重要化合物
2、 NaHCO3与Na2CO3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异同?
NaHCO3(酸式盐) Na2CO3(正盐)
色 态 ____色_____体 __色_______体
俗 名
水中溶解性
热稳定性
与HCl反应
与NaOH反应
与Ca(OH)2反应
与BaCl2反应
相互转化
白
细小晶
白
颗粒固
小苏打
苏打、纯碱(晶体)
S(NaHCO3) < S(Na2CO3)
稳定,受热难分解
不反应
不反应
CO32- + Ba2+ = BaCO3↓
HCO3- + OH- = CO32-+ H2O
实质:Ca2++OH-+HCO3-
=CaCO3↓+H2O
实质:
Ca2+ + CO32- =CaCO3↓
CO2+H2O
△\NaOH
NaHCO3 Na2CO3
总结: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O2
O2 △
CO2
CO2
HCl
HCl
CO2
CO2
△\NaOH
Ca(OH)2
Na
NaCl
NaHCO3
Na2CO3
Na2O2
NaOH
Na2O
H2O
H2O
H2O
返回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三、碱金属
1、总结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1、结构特点
Li
Na
K
Rb
Cs
Fr
原子结构上
的不相同点
原子结构上
的相同点
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单质具有较强还原性.
1)金属性依次增强;
2)单质还原性依次增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
①核电荷数增加
②电子层数增加
③原子半径增大
三、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性质
名称和符号
燃烧产物
与卤素、硫等非金属反应
与水反应
与酸反应
MOH相对强弱
化学性质
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Li2O Na2O2 KO2 RbO2 CsO2
2Na+H2=2NaH, 2Na+Cl2=2NaCl,
2M+S=M2S(M代表碱金属元素)
2M+2H2O=2MOH+H2↑
2M+2HCl=2MCl+H2↑(猛烈)
均为强碱,碱性逐渐增强
具有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
返回
一、回顾旧知,探索思路。
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或更正。
三、碱金属
2、碱金属元素如何检验及操作步骤
3、碱金属元素的检验
焰色反应
操作步骤:
稀盐酸清洗过的铂丝放在火焰上灼烧,重复相同操作直至焰色与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蘸取待测液(粉末),在火焰中灼烧,观察焰色。
Na—黄色 K—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紫色。
返回
二、运用规律,总结方法。
独立思考以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完成本题并选出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展示答案。如果有其他意见,可以自由发言进行补充或更正。然后思考这类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较好。
练1、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1)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HCl.
CO32- +H+== HCO3-
(2)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Ca2++OH-+HCO3 -== CaCO3 ↓ +H2O
(3)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 +OH- == CO3 2-+H2O
错误
正确
正确
练2.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以下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配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B.将固体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配置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测定溶液的pH
D.分别配成溶液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返回
练3: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Ba2+ 、Cl 、NO3
B.K+ 、AlO2 、Cl 、SO42
C.Ca2+ 、Mg2+ 、NO3 、HCO3
D.Na+ 、Cl 、CO32 、SO32
答案:B
练4:Na2O2与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 体物质不可能是( )
A. Na2O2 、Na2CO3
B. Na2CO3
C. Na2CO3 、NaOH
D. Na2CO3 、 Na2O2 、NaOH
答案:A
解析:过氧化钠先和CO2反应
返回
独立完成以下练习,然后小组内交流,选出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答案。如果有其他意见,可以自由发言进行补充或更正。
三、走进高考,提高能力。
解析:
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
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CO2 + H2O =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答案:D
答案:B
解析:2Na+2D2O=2NaOD+D2
46------------------------1
9.2-----------------------X
得:X=0.2mol
A 0.2mol中子 错,含有0.4摩尔中子
B 0.4mol电子 对,
C 0.2mol质子 错,0.4摩尔质子
D 0.4mol分子 错,0.2摩尔分子
解析:
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基本锁定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但是题目另一信息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说明C是水,则G为CO2;再依据K能溶于水,说明K为Na2CO3 ,F为O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2),说明B为C(碳);依据F(O2)与E反应生成C(水)可知E为氢气,再根据金属A与碱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可得到A为Al.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