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第五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第五单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3 09:36:01

文档简介

16 夏天里的成长
【基础性作业】
1.棚 苔 藓 坪 蔗 瀑 缝 增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动植物的生长 山河大地等事物的生长 人的成长
3.B
【拓展性作业】
1.(1)排比 生长迅速
(2)西瓜长,葡萄长,水果是一天一天地变大变甜。
2.(1)中心句: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瓜蔓 竹子 高粱 鲜花 苔藓 草坪菜畦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昨天 今天 明天 生长迅速
3.例: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17、盼
【基础性作业】
1.袖 篷 缩 瓦蓝瓦蓝 柜 甩 喧嚷 蹦 唇 蹦
2.中心:“我”得到雨衣后盼下雨。
事例1:盼变天却总是晴。
事例2:终于下雨却出不了门(或未能如愿) 。
事例3:盼来下雨,如愿穿上雨衣。(语言要尽量简洁)
3.A
【拓展性作业】
(1)加快了走路的速度 放慢了脚步 表现了“我”终于盼到下雨时的头奋。
(2)动作、心理、语言 兴奋和喜悦(大意正确即可)
(3)拟人 这样写是作者在借景抒情,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
2.(1)雨停 明天下雨
因为今晚已经没有外出的希望了,所以“我”希望雨不要一下子下完。雨果真停了,“我”又希望明天继续下雨好穿上新雨衣。(意思对且表达清楚即可)
(2)C B A
(3)示例:“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这一处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准确地表现出我盼望穿着雨衣出门的心情。
3.例:
盼春游
“天啊!地啊!老师啊!校长啊!谁能告诉我,何时春游啊?我准备的奶酪棒要过期了!我准备的薯片要过期了!我准备的酸奶要过期了!下一个过期的,恐怕就是我这可怜的小可爱了!我多想早点去春游呀!”我把双手伸向高空,皱着眉头,扯着嗓子,独自在家里放声哀嚎。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基础性作业】
B
(1)太阳暴虐了一天之后的黄昏,有一种令人心醉的别样美。
(2)红云、柏油马路、楼房、远山
A C F E A C E
【拓展性作业】
示例: 闲不住的奶奶
每天坐公交到农贸市场买菜
每天给我们做饭、洗碗,还不要人帮忙
晚饭后跳了广场舞回来还要练写毛笔字
地球野生动物物种群正迅速减少。
(略)学生用思维导图方式设计构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 16.夏天里的成长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作业 (必做) 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péng架上的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几天不见,白石头上长满了tái xiǎn,黄泥土变成了草píng菜畦。稻秧长,甘zhè长,水长,pù布长,石fèng里的小草长。太阳的威力在zēng加,什么都在生长。 意图:正确书写生字,夯实基础。
2.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意图:梳理内容,提炼概括。
3.“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两句谚语都属于( )。 A农业谚语 B 气象谚语 C卫生谚语 下面哪句谚语与上面的谚语不属于同一类?( ) A.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B.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D.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意图:积累谚语,丰富语言。
拓展性作业 (选做) 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1)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天万物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请你接着续写一句话:_________长,_________长,_________是一天一天地_________________。 意图:品味语言 拓展仿写
2.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用方框标出这段话描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 (3)昨天是芭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中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都表示时间,我们可以体会到夏天植物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意图: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3.仿写 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围绕“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写一段话,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建议从动植物、各种无生命的事物及人的变化等角度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领悟写法,训练表达。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17.盼 节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作业 (必做) 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它有两只xiù筒,不像斗péng式的,手要在雨衣里suō着。于是我便开始盼着下雨。可白天天上一直wǎ lán wǎ lán的。雨衣只能躺在衣guì里。我多想快点儿下场雨,好穿上心爱的雨衣,shuǎi开大步跑下楼tī,到雨里尽情地xuān rǎng bèng跳。直到有一天,我感到雨点儿滴到了我的嘴chún上,我的心才像是要从嗓子里bèng出来一样。 意图:巩固生字,美观书写。
2.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完成课文的写作支架。 意图:梳理内容,提炼概括。
3.以下关于本文写作特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蕾蕾“盼”的心理活动时只用了直接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B.作者通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C.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蕾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意图:理解课文,领悟写法。
拓展性作业 (选做) 1.品析句子,体会具体描写的好处。 (1)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变天时,路人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了“我”就要穿上雨衣时____________的心情。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作者写雨点儿在“起劲地跳跃”是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揣摩文字,体会不同描写方法的好处。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选段①里,“我”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段②中,“我”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心中所盼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盼”,作者用了很多写作手法描写“我”的表现,请判断画线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把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括号里。 A.环境描写 B.心理活动描写 C.动作描写 意图:理解课文,揣摩写法。
3.你一定也有过“盼”的心情吧,盼放假,盼生日、盼春游、盼运动会……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写一段话,注意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把“盼”的心情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意图:仿写练笔,迁移运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 习作: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下列说法错误一项是( )。 《爸爸的计划》讲述了一位爱订计划的爸爸的故事。先是一般性的罗列,接着选取典型事例描写,最后是选一个重点事例具体写。 文章选取爸爸早晚开关气窗、按时作息两个小事例,是为了表现爸爸严格订计划的特点。 文章具体写爸爸给我订暑假计划这一事例,抓住了爸爸的神态、语言等生动地表现了他爱定计划、严格执行计划的特点。 阅读短文,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太阳暴虐了一天之后的黄昏,有一种令人心醉的别样美。满天红云像是高烧病人赤热的脸顿,望一眼都觉得烫手。柏油马路晒得比草地还要柔软,踩上去拔不出脚来,而且有一种焦枯的难闻味道。白色楼房静立在黄昏的光线中,温柔而又矜持。只有远处几座山头,无限热情地接受了晚霞的拥抱,通体辉煌,使人不敢久视。 用“___________”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表现夏日黄昏别样的美? ( ) ( ) ( )( ) 意图: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3.请为下面的中心意思选择恰当的材料,请在括号里打上“√” (1)他勤于思考 A.他经常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绞尽脑汁,废寝忘食。 ( ) B.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 ) C.遇到困难他冥思苦想,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答题的办法。 ( ) D.他的作业书写工整,每次都得“优”。 ( ) F.课堂上他认真专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 ) E.读书时他习惯在书上记录自己独特的体会。 ( ) (2)童年趣事 A.在山坡上捉蜻蜓、看花蝴蝶。 ( ) B.从窗台上往下跳,摔伤了腿。 ( ) C.在草地上玩打仗的游戏。 ( ) D.在教室里横冲直撞,挨了批评。 ( ) E.摘野花,吹蒲公英,在鸡窝里摸鸡蛋。 ( ) 意图:训练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选材,学会材料的取舍。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围绕下列题目,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哪些方面来写?请选择一个题目写一写。 好斗的公鸡 忙碌的早餐 闲不住的奶奶 都是淘气惹的祸 选的题目: 选的事例或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练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角度构思。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野生动物物种正迅速减少,20世纪,已经灭绝了5400种,专家们 调查发现,从1990年到2015年,还可能有包括动物、植物、菌类及其他低等生物 在内的240万种生命消失。 【材料二】自1970年到2000年,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约35%,陆地、淡 水和海洋的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约40%0 【材料三】19世纪初,北美大陆有6000多万头野牛,到1990年,只剩下不到 1000头;四种犀牛已经灭绝了两种,在20年间,黑犀牛的数量减少97%O 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 意图:根据系列材料判定反映共同主题,学会归纳,训练围绕中心意思写。 。
3.借鉴课文思路,定好中心,选取能突出中心的事例,以“悔”为题创造写作支架 意图:以思维导图方式训练学生构思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