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
团结就是力量
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三光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创作背景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
团结就是力量——
项目 中国 日本
国力 生铁产量 95.9万吨(含东北) 239.7万吨
钢产量 55.6万吨(含东北) 635万吨
石油产量 0.02万吨 39.3万吨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10% 80%
军力 总兵力 202.9万人 60余万人
有训练的后备兵员 50万人 409.7万人
军舰 66艘 200艘
军舰总吨位 5.9万吨 77.1万吨
飞机 作战飞机仅305架 2625架
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Q:当时中日国力、军力差距如何?
中日国力、军力差距悬殊,中国劣势明显。
为什么要团结抗战呢?
时间 地点 战役 意义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忻口会战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战初期华北站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937.9
太原
1937.10-11
太原
1938.1-5
徐州
1938.6-10
武汉
1941.12-1942.1
长沙
结合课本,概括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1937.8.13-11
上海
首次体现国共合作抗日
中国是如何团结抗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淞沪会战
忻口会战
片面抗战路线
战时内迁
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迁到大后方,北大、清华、南开成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被轰炸后,学校西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这一些列行为被称为“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
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长沙
临时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遭日军轰炸
西迁昆明
1937.11.1
1938.4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川江岸上的转战物资
抢运物资的轮船
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一、全民族的团结——正面战场的抗战
理论支持:《论持久战》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
意义:《论持久战》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一、全民族的团结——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
“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
“更哀戚、更坚韧、更踏实、更刻苦、更孟勇奋进”
军力、国力强
战略、团结
中国必亡论
中国速胜论
(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作战方法: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开展游击战争。
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一、全民族的团结——敌后战场的抗战
全面抗战路线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百团大战(1940.8-12)
百团大战形势图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2)作战方式: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一、全民族的团结——敌后战场的抗战
彭德怀
左权
百团大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战斗精神;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三)敌后战场的巩固
1、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一个支队9000余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
【课堂探究】国民党发动的反共高潮是否破坏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进行挽救的?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的亲笔题词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大局观!
一、全民族的团结——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敌后战场的巩固
2、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3、实行民主选举。
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各占1/3.
晋察冀边区
唐县选举第一任
女县长陈舜玉
一、全民族的团结——敌后战场的抗战
4、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设成效显著。
5、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小组讨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联系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阶级利益
战场范围
作战方式
作战路线
战略地位
联系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
防御战
游击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胜利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忻口会战
百团大战
长沙会战
第三次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战争时间线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大捷
皖南事变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为主战场
相持阶段,敌后战场为主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两个曾经几乎犯下同样罪行的国家,数十年后对待历史的方式却如此迥异。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到华沙无名烈士墓前献花圈,并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为1942年被希特勒残杀的50万犹太人下跪志哀:“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面对受害犹太人石碑,我不能仅仅面无表情地献上一个花圈就完事……应该有个举动。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同样举起过屠刀,德国人正视历史,用真诚换取理解,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日本人歪曲历史,用丑恶掩盖罪行。
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
战争的反思——团结力量是为了和平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 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我们要以史为鉴,团结统一,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2015胜利日大阅兵习主席讲话
思考: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战争?
课堂小结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忻口会战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战时内迁
1937.8.13
1937.9-11
1937.1-5
1937.6-10
1941.12
1.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2.敌后战场的抗战
百团大战1940.8
3.敌后战场的巩固
政治上:三三制
经济上:减租减息
军事上:坚持游击战
全民族的团结
战争后的理性反思:团结力量是为了和平
感 谢 参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