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新题速递】高一历史好题核心素养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新题速递】高一历史好题核心素养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3 09:17: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练 基础 (小题核心素养练)
1.(2021·广东高一期末)浙江省某革命纪念馆长期开设《 》《光辉的历程》等特色专题展,也举办成人仪式、入党宣誓等活动,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最有可能是
A.开天辟地大事变 B.星星之火可燎原 C.转危为安救革命 D.自力更生大生产
2.(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该杂志封面上的第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却在中国政坛消失了,这是因为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4.(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26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指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者及其中国走狗的斗争正在迅速发展,代表南方各省的……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阀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材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东北易帜 D.护国战争
5.(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25年,张太雷和瞿秋白分别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5年,齐燕铭也指出五四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这表明,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厚 B.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C.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D.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内涵
6.(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月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这反映出《宪法大纲》
A.消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D.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7.(2021·湖南岳阳一中高一期末)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6年)》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客观发展的要求 B.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C.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组织条件 D.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8.(2021·重庆北碚·西南大学附中高一期末)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C.致力开辟民主革命新道路 D.尚不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
9.(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山东是“邹鲁之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10.(2021·四川遂宁·高一期末)下表是1919年《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量统计,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月份 1 2 3 4 5 6
爱国广告数量 30 31 43 37 432 450
占每月总数百分比 0.59 0.39 0.46 0.4 4.27 4.2
月份 7 8 9 10 11 12
爱国广告数量 423 199 180 174 75 73
占每月总数百分比 4 1.8 1.8 1.67 0.75 0.8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C.报纸引导消费观念 D.政治运动激发民族意识高涨
11.(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27年,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成立,联合会以“谋实业发展,国货进步,挽回外溢利权,增进社会公益”为宗旨;此后,上海30余家中小国货工厂也联合成立了上海国货团,积极进行国货宣传,举办国货展览会。上海国货团体的成立
A.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B.均衡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布局
C.营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 D.消除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
12.(2021·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高一月考)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 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2021·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一期中)朱德赋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
A.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 B.反映了党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C.促成了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4.(2021·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高一期末)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将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比1930年的最高税则提高50%以上。这说明国民政府
A.实现了国家关税自主 B.积极抵制日本侵略战争
C.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 D.注重保护国内民族工业
15.(2021·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B.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6.(2021·江苏高一学业考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17.(2021·河南平顶山·高一期末)1937年,据国民政府实业部的工厂登记,当时全国符合工厂法的规定标准,即拥有动力或工人30人以上的厂矿,共有3935家,其中分布于长江下游苏、浙、沪三省市的,就有2336家,占总数的56%。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的不平衡 B.战争导致北方经济萧条
C.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D.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18.(2021·黎川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缓解了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 B.粉碎敌人围剿后的战略转移
C.基于集合整编红军的战略构想 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
19.(2021·重庆北碚·西南大学附中)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土地革命成效显著 B.政府严控粮食价格
C.大量红军参与生产 D.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20.(2021·四川高一期末)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可见外国侵略者
A.倒逼中国民族工业要自主创新 B.无意向中国输出资本
C.力图阳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企图控制中国重工业
练 能力 (大题能力提升练)
21.(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究竟该走向何处?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毛泽东等人认识到坚持革命武装以及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刘孝连《浅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确立的历史意义。
22.(2021·上海长宁·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行至东交民巷口,公使馆方面以无中国政府执照不许通行,乃举代表数名,赴各使馆接洽,其他众学生等乃转而赴东城赵家楼曹汝霖宅内,警察等阻拦不住,拥入寻觅曹汝霖,曹已避去。当时学生举动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学生之反抗,无意中将宅内电灯碰破,遂至宅内起火。
——《学生界之大风潮》,《京报》1919 年 5 月 5 日
材料二:是时章氏自公府宴会归,身穿礼服,正在曹宅,不防该生等陡然闯入。章氏急难逃避,遂被群众所殴,受伤甚重。群众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分子遂举火焚房。当时火焰冲空,人生鼎沸,曹氏邻舍家家闭门,恐惧不堪。当该生等在中华门齐集时,警察厅仅传知各区巡警注意所往,不料其有此种暴烈之举动也……旋经大总统传紧急命令,提署暨警察厅逮捕肇事首魁。
——《北京学生大骚动》,《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1919 年 5 月 5 日
(1)两则史料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内容有何异同?
(2)你认为导致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要全面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史料?
第2页,共2页
(
1
)
第1页,共5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练 基础 (小题核心素养练)
1.(2021·广东高一期末)浙江省某革命纪念馆长期开设《 》《光辉的历程》等特色专题展,也举办成人仪式、入党宣誓等活动,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最有可能是
A.开天辟地大事变 B.星星之火可燎原 C.转危为安救革命 D.自力更生大生产
【答案】A
【详解】根据“《光辉的历程》等特色专题展,也举办成人仪式、入党宣誓等活动”可得出其强调是中共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之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达到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出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荣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A项正确;BCD项是属于《光辉的历程》的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答案】B
【详解】根据“邵力子呼吁”、“大、中学校长呼吁”等可知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发挥了组织作用,B项正确;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作用,没有涉及工人阶级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五四运动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该杂志封面上的第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却在中国政坛消失了,这是因为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答案】C
【详解】从1924年起的两年后即1926年,此时北伐战争兴起,吴佩孚是北伐军讨伐的对象,吴佩孚最终被北伐军消灭,由此使得他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C项正确;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针对的不是吴佩孚排除AB项;南昌起义是在吴佩孚已经消失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26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指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者及其中国走狗的斗争正在迅速发展,代表南方各省的……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阀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材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东北易帜 D.护国战争
【答案】A
【详解】从材料“1926年”“民主反帝的广州政府军队不断推进,从而使军网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沉重打击”等信息可知,该事件是北伐战争,A项正确;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东北易帜发生在1928年底,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至1916年,B、C、D三项错误。
5.(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25年,张太雷和瞿秋白分别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5年,齐燕铭也指出五四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这表明,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厚 B.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C.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D.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内涵
【答案】C
【详解】据材料“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等信息可知他们认为五四运动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A項错误;“开启”一词表述错误,B项错误;題目仅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帝目标,无法说明其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D项错误。
6.(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月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这反映出《宪法大纲》
A.消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D.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答案】D
【详解】富农等阶级可以团结为革命力量的阶级被错误打击,说明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故D项正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正是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表现,故排除A项;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封建,而大纲里规定富农不能享有相关民主政治权利,划为对立阶级力量,故排除B项;国民革命运动是从1924年至1927年,而《中华苏维埃共国宪法大纲》是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故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1·湖南岳阳一中高一期末)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6年)》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客观发展的要求 B.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C.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组织条件 D.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时期,国民党脱离群众,领导人甚至拒绝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表明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B项正确;国民党在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明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客观发展的要求,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组织条件,C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共产党尚未建立,D项错误。
8.(2021·重庆北碚·西南大学附中高一期末)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C.致力开辟民主革命新道路 D.尚不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可知,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A错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并未着力开辟农村革命道路,C错误;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已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1922年中共二大上就已经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D错误。
9.(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山东是“邹鲁之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时期,《国民外交协会宣言》强调青岛、山东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反映出部分文化精英希望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A项正确;孔孟和民主思想无关,排除B;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并不希望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项错误;借文化圣地争取列强让步与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不符,D项错误。
10.(2021·四川遂宁·高一期末)下表是1919年《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量统计,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月份 1 2 3 4 5 6
爱国广告数量 30 31 43 37 432 450
占每月总数百分比 0.59 0.39 0.46 0.4 4.27 4.2
月份 7 8 9 10 11 12
爱国广告数量 423 199 180 174 75 73
占每月总数百分比 4 1.8 1.8 1.67 0.75 0.8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
C.报纸引导消费观念 D.政治运动激发民族意识高涨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量统计”可知,1919年《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据统计最大是时期是5月、6月、7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源于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故D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发生于19世纪末,故A错误;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出现于1912-1919年,故B错误;题中《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据统计反映了当时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不是消费观念的变化,故C错误。
11.(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1927年,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成立,联合会以“谋实业发展,国货进步,挽回外溢利权,增进社会公益”为宗旨;此后,上海30余家中小国货工厂也联合成立了上海国货团,积极进行国货宣传,举办国货展览会。上海国货团体的成立
A.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B.均衡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布局
C.营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 D.消除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
【答案】C
【详解】1927年,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成立后,以”谋实业发展,国货进步”为宗旨,此后成立的上海国货団也积极进行国货宣传,举办国货展览会,上海国货团体的这些做法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一定的环境,C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年中日战争之后就已经出现了,A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无论从产业布局还是地理布局,都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均衡国内产业结构布局与史实不相符,B项错误;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直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仍然存在,“消除了”表述太过绝对,且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12.(2021·湖南省邵东市第三中学高一月考)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 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A
【详解】材料中两位学者都认识到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进程的转折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确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长征对保证中共生存的作用,没有体现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长征胜利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1·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一期中)朱德赋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
A.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 B.反映了党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C.促成了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答案】A
【详解】依据“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可知反映的是1928年井冈山会师推动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A项正确;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是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而党开始领导土地改革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排除C项;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1·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高一期末)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将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比1930年的最高税则提高50%以上。这说明国民政府
A.实现了国家关税自主 B.积极抵制日本侵略战争
C.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 D.注重保护国内民族工业
【答案】D
【详解】1930年和1933年,国民政府两次提高进口关税税率,而且提高的幅度还有所增加,这是当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正在进行,目的是发展农工商业,而不是改变财政困难,所以这一举措是可以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的,D项正确,排除C项;1927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关税自主,排除A项;1931年日本开始侵华后,国民政府并没有积极抵抗日本侵略,排除B项。
15.(2021·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B.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B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农村党员的数量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中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大量的农民加入革命导致的,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是南昌起义,当时没有改变中共的党员成分,排除A项;1927年大革命已经失败了,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20世纪30年代,排除D项。
16.(2021·江苏高一学业考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因此B项正确,ACD项排除。故选B。
17.(2021·河南平顶山·高一期末)1937年,据国民政府实业部的工厂登记,当时全国符合工厂法的规定标准,即拥有动力或工人30人以上的厂矿,共有3935家,其中分布于长江下游苏、浙、沪三省市的,就有2336家,占总数的56%。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的不平衡 B.战争导致北方经济萧条
C.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D.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主要的厂矿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这说明工业发展不平衡,A正确;1937年以前的战争主要在南方,排除B;经济格局依然是南重北轻,东重西轻,格局未发生变化,排除C;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18.(2021·黎川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缓解了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 B.粉碎敌人围剿后的战略转移
C.基于集合整编红军的战略构想 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
【答案】D
【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代中期,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通过长征,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将革命中心从东南转移到了西北,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持久抗战的客观要求,D项正确;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长征改变了中国革命中心和中央苏区的地理位置,而非“缓解了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A项错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是粉碎敌人围剿后的战略转移,B项错误;红军长征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非基于集合整编红军的战略构想,C项错误。
19.(2021·重庆北碚·西南大学附中)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土地革命成效显著 B.政府严控粮食价格
C.大量红军参与生产 D.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1930年”“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和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及稳定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A正确;材料与政府控制粮食价格无关,B排除;C不属于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政策性因素,排除;当时仍然是传统耕作方式,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20.(2021·四川高一期末)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可见外国侵略者
A.倒逼中国民族工业要自主创新 B.无意向中国输出资本
C.力图阳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企图控制中国重工业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害怕机器进口使中国国力强大,这不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故企图阻扰,所以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体现“倒逼中国民族工业要自主创”,所以A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主要表现为资本输出,所以B不符合题意;企图控制中国重工业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所以D不符合题意。
练 能力 (大题能力提升练)
21.(2021·河北张家口·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究竟该走向何处?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毛泽东等人认识到坚持革命武装以及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刘孝连《浅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确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1)内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意义: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成果;推动了红色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啊:为民主革命的顾利进行赢得了群众基础;为国内外革命与建设提供了经验。
【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在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理论成果建设、扩大中共的影响、推动民主政治进程、赢得群众基础及提供经验教训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2.(2021·上海长宁·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行至东交民巷口,公使馆方面以无中国政府执照不许通行,乃举代表数名,赴各使馆接洽,其他众学生等乃转而赴东城赵家楼曹汝霖宅内,警察等阻拦不住,拥入寻觅曹汝霖,曹已避去。当时学生举动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学生之反抗,无意中将宅内电灯碰破,遂至宅内起火。
——《学生界之大风潮》,《京报》1919 年 5 月 5 日
材料二:是时章氏自公府宴会归,身穿礼服,正在曹宅,不防该生等陡然闯入。章氏急难逃避,遂被群众所殴,受伤甚重。群众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分子遂举火焚房。当时火焰冲空,人生鼎沸,曹氏邻舍家家闭门,恐惧不堪。当该生等在中华门齐集时,警察厅仅传知各区巡警注意所往,不料其有此种暴烈之举动也……旋经大总统传紧急命令,提署暨警察厅逮捕肇事首魁。
——《北京学生大骚动》,《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1919 年 5 月 5 日
(1)两则史料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内容有何异同?
(2)你认为导致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要全面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史料?
【答案】(1)事件:五四运动。同:关于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和曹宅被焚的结果等几个基本事实认定基本一致。异:对于曹宅起火原因的认定不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和看法不同。
(2)双方立场和利益诉求截然不同。前者代表中方立场,要求维护中国主权;后者代表日方立场,希望保有“巴黎和会”既得利益。
(3)事件亲历方的证词以及与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记录,并对这些证据进行比对互证方能得到接近真相的认识。
【详解】(1)事件:根据“其他众学生等乃转而赴东城赵家楼曹汝霖宅内”、“是时章氏自公府宴会归,身穿礼服,正在曹宅,不防该生等陡然闯入”等信息可知描述的是五四运动。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两则报道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关于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和曹宅被焚的结果等几个基本事实认定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对于曹宅起火原因的认定不同和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和看法不同。
(2)根据“《京报》”、“《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等信息可知导致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双方立场和利益诉求截然不同。前者代表中方立场,要求维护中国主权;后者代表日方立场,希望保有“巴黎和会”既得利益。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要想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除了报纸报道为,还应该有事件亲历方的证词以及与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记录,并对这些证据进行比对互证方能得到接近真相的认识。
第2页,共2页
(
1
)
第1页,共9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