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练 基础 (小题核心素养练)
1.(2021·广东深圳市·高一期末)“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三线建设 D.改革开放
【答案】A
【详解】材料中的歌词是《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内容,与电影《上甘岭》有关,而上甘岭战役属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A项正确;综合以上分析,BCD项与材料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创建于1862年的济南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期间,国家对瑞蚨祥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答案】B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项正确;合作社是农业与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排除A项;无偿没收是针对官僚资本,排除C项;政企分开是改革开放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北中,“开国大典,抗美授朝、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哪一集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答案】C
【详解】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是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所以应该集中在《中国新生》一集,C项正确;《千年巨变》是指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峥嵘岁月》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程,排除B项;《伟大转折》指的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1·江苏)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C
【详解】三大改造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与材料无关,C项符合题意;题干的“飞机”与一五计划有关,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的“各族人民大团结”体现的是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的“人大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体现的是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5.(2021·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的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因此材料“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体现的是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正确;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材料与“求同存异”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1·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一月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B
【详解】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A项;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1·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一月考)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这段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鼓舞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答案】A
【详解】据题干“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A项正确;BC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C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期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1·蒙城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革命型外交 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答案】C
【详解】从材料可得出,新中国通过先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的这种方式开展外交工作,反映出当时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革命型”外交,排除A项;材料没强调睦邻,排除B项;当时并没有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1·河南高一期末)有学者这样评价某部法律:“它的制定及实施标志着旧中国宪政运动的终结和新中国宪政建设的开端。它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文献,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宪政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这部法律
A.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
C.提出“依法治国”方针 D.规定了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答案】D
【详解】材料内容是对《共同纲领》的评价,这部法律规定了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D项正确;A项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关,排除A项;《共同纲领》与保障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排除B项;十五大初次提出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1·内蒙古赤峰·高一期末)“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1954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项正确;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1982年宪法,排除A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共同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1·绥德中学高一月考)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A.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B
【详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都是失败的。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项。
12.(2021·广东深圳市·高一期末)1972年,中美两国在《上海公报》中声明,双方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反映了
A.中美建交条件己成熟 B.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D.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因此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C项正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当时条件尚不成熟,排除A项;材料与韬光养晦无关,排除B项;美国并未放弃霸权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1·云南丽江市·丽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考)2011年3月13日,中国救援队赴日本地震灾区参与援救援助。赴日救援为中日双方进一步相互认识敞开了一道窗口,拉近了两国距离。“地震效应”呈现中日两国关系转缓。回顾建国后两国外交关系史,标志着中日结束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两国睦邻友好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B.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C.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D.日本断绝同台湾当局的关系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中日结束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两国睦邻友好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而不是“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排除A项;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标志着中日结束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两国睦邻友好新篇章,“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日本断绝同台湾当局的关系”不符合材料,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1·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B项正确;A项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排除;邓小平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排除C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1·西藏山南二中高一期末)1958年,毛泽东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导致了
A.文化大革命爆发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共八大召开 D.“一五”计划制定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中国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其特征是之一是浮夸风,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B项正确;文革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发生于1956年,排除C项;一五计划于1957年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1·河南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尼克松对华态度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表中信息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1960年 1971年
尼克松在公开场合的讲话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 必须与这个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大国和睦相处
A.美国外交原则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两极格局出现松动迹象
C.国内外局势迫使美国政策发生改变 D.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主因
【答案】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由孤立到认可,这主要和当时的国际局势变化、美国的经济实力及国家利益等有关,C项正确;美国的外交原则仍然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不可能变化,排除A项;两极格局一直处于紧张对峙状态,并未松动,排除B项;材料未给出1971年的具体时间,因此无法得出此时中国是否重返联合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1·四川高一期末)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 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答案】C
【详解】材料“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体现的是20世纪60年代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为了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而采取的措施,C正确;当时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公有制经济,A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于1958年,B排除;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纠正左倾错误,D排除。故选C。
18.(2021·贵州)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试耕图》。该作品
A.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 B.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C.表达了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期待 D.表达了农民分到土地的喜悦之情
【答案】A
【详解】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施“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着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据“《试耕图》”可得出其展现出人民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热情欢迎,积极性高,说明此时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故选A项;材料中的是写实的风格,与文人事强调写意不符合,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期待,排除C;材料与“分到土地”没有关系,排除D。
19.(2021·广东广州·高一期末)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 B.“银元之战”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国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利用行政命令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调整,其间建立的人民公社,是平均主义、军事共产主义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联合体,C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仅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并未建立带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等特点的社会组织,A项错误;为稳定市场进行的“银元之战”与建立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组织无关,B项错误;追求“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与材料描述内容不符,D项错误。
20.(2021·广西桂林·高一期末)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布拉吉”连衣裙在中国年轻女性中成为时尚代表;到60年代文革初明,男性化的土绿色军服和带“八一”字样的铜头腰带又受到女青年们的追捧,“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装扮风一时。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女性积极投身国防建设 B.服饰时尚受政治形势影响
C.国家发展推动男女平等 D.服装实用性愈发受到重视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友好时期苏联式“布拉吉”成为时尚,文革时期军服和“八一”腰带受追捧等,从根本上反映出服饰时尚受政治形势影响,B项正确;女性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与“苏联式”连衣裙在中国年轻女性中成为时尚等不符,A项错误;国家发展推动男女平等与文革时期女青年“不爱红装爱武装”等不符,C项错误;服装“实用性”愈发受到重视并非材料体现的根本问题,D项错误。
练 能力 (大题能力提升练)
21.(2021·绥德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然而,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富强;封建主义也设置重重障碍,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奋力拼搏。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创造出不少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材料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几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答案】(1)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战争的打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共同因素∶列强侵略使得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政府政策的调整。
(3)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必须与国情相结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等。
【详解】(1)因素:依据材料—“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富强;封建主义也设置重重障碍,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得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依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可以得出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击;战争的打击;依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可以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共同因素︰依据材料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列强侵略使得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依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可以得出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依据“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创造出不少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政府政策的调整。
(3)措施:依据材料三“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和所学从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必须与国情相结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等角度分析。
22.(2021·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1月20日,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荣毅仁和盛丕华一起,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向当时上海市副市长曹获秋提交了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
材料二 从中国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荣毅仁提交申请书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一年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
【答案】(1)原因: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有利于企业发展;②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及经济体制将要确立。
变化:①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②我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战略:一五计划中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素: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②新中国初期工业落后,重工业薄弱;③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之中,发展国防工业的需要;④资本、资源严重缺乏的客观现实。
【分析】(1)原因:由材料“1956年”“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我国正进行三大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有利于企业发展;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及经济体制将要确立。
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标志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2)战略:由材料“从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策略是“一五计划”中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素:由材料“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得出,资本、资源严重缺乏国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的客观现实;由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我国受到苏联影响较大,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国初期,工业落后,重工业基础薄弱;建国初,新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之中,有发展国防工业的迫切需要;
第2页,共2页
(
1
)
第1页,共10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练 基础 (小题核心素养练)
1.(2021·广东深圳市·高一期末)“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三线建设 D.改革开放
2.(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创建于1862年的济南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期间,国家对瑞蚨祥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3.(2021·山东济南·高一开学考试)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北中,“开国大典,抗美授朝、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哪一集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4.(2021·江苏)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021·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2021·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一月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2021·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一月考)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这段材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鼓舞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8.(2021·蒙城第一中学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革命型外交 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9.(2021·河南高一期末)有学者这样评价某部法律:“它的制定及实施标志着旧中国宪政运动的终结和新中国宪政建设的开端。它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文献,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宪政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这部法律
A.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
C.提出“依法治国”方针 D.规定了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10.(2021·内蒙古赤峰·高一期末)“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11.(2021·绥德中学高一月考)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A.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2.(2021·广东深圳市·高一期末)1972年,中美两国在《上海公报》中声明,双方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等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反映了
A.中美建交条件己成熟 B.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D.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
13.(2021·云南丽江市·丽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考)2011年3月13日,中国救援队赴日本地震灾区参与援救援助。赴日救援为中日双方进一步相互认识敞开了一道窗口,拉近了两国距离。“地震效应”呈现中日两国关系转缓。回顾建国后两国外交关系史,标志着中日结束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两国睦邻友好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B.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C.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D.日本断绝同台湾当局的关系
14.(2021·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5.(2021·西藏山南二中高一期末)1958年,毛泽东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导致了
A.文化大革命爆发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中共八大召开 D.“一五”计划制定
16.(2021·河南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尼克松对华态度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表中信息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1960年 1971年
尼克松在公开场合的讲话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 必须与这个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大国和睦相处
A.美国外交原则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两极格局出现松动迹象
C.国内外局势迫使美国政策发生改变 D.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主因
17.(2021·四川高一期末)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 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18.(2021·贵州)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试耕图》。该作品
A.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 B.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C.表达了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期待 D.表达了农民分到土地的喜悦之情
19.(2021·广东广州·高一期末)某一运动建立起的组织“实际上是利用行政权力,在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平均色彩、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和超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的联合体。”这一运动是
A.土地改革 B.“银元之战”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
20.(2021·广西桂林·高一期末)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布拉吉”连衣裙在中国年轻女性中成为时尚代表;到60年代文革初明,男性化的土绿色军服和带“八一”字样的铜头腰带又受到女青年们的追捧,“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装扮风一时。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女性积极投身国防建设 B.服饰时尚受政治形势影响
C.国家发展推动男女平等 D.服装实用性愈发受到重视
练 能力 (大题能力提升练)
21.(2021·绥德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然而,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富强;封建主义也设置重重障碍,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奋力拼搏。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创造出不少令世人瞩目的业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材料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几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22.(2021·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1月20日,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荣毅仁和盛丕华一起,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向当时上海市副市长曹获秋提交了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
材料二 从中国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荣毅仁提交申请书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一年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
第2页,共2页
(
5
)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