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3 08: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认识古代文字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认识到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铜器与甲骨文。
难点: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甲骨文》,歌曲的第一句就唱到“龟甲兽骨刻着殷墟史话”请问“殷”指哪个朝?那同学们知道龟甲兽骨上刻着的是什么吗?它又向我们诉说着怎样的传奇史话呢?这节课就同老师一起走进《青铜器与甲骨文》
【设计意图】歌曲《甲骨文》有着动感的音律和代入感的歌词,学生很快融入其中,此时依据歌词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已学过的旧知识层层设问,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新课学习
1.殷墟遗址探甲骨——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出示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认识古代文字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6—27页“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完成自主学习一的问题。
(3)甲骨文记事文字是怎么产生的?祖先们又是怎样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回顾仓颉造字、以及半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引出甲骨文。提问:商王盘庚把都城迁都到了哪里?展示我校历史老师王老师去殷墟博物馆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介绍殷墟遗址关于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文化遗存,自1928年科学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当年甲骨就是这里的农民在耕作时挖掘出来作为药材卖给了药店,因此好多的甲骨都被做为药材吃掉了。直到一个有才学的人去拿药,才让甲骨惊天下。
介绍王懿荣:他是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当时担任清朝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咱们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1899年,他在买来的药材中发现古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并第一个将其考证为古代文字。
思考:为什么农民发现甲骨被当做药材,而王懿荣却发现它是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提到他,老师心里是满满的骄傲,王懿荣山东烟台人,当年为了保护甲骨文,他散尽家财,功在千秋。王懿荣被誉为“甲骨祖师”,王懿荣纪念馆位于烟台市福山区,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这是咱身边的历史。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为什么农民挖掘出来的甲骨都被当做药材卖给了药店,只有王懿荣发现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通过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同时联系地方史来感知历史,学生感到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播放甲骨文由来的视频,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展示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以及上面的内容。
传说,有真有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考证,所以我们平日可不能道听途说传瞎话。依据游戏启发,结合本课所学,下面请小组讨论:文字的产生有什么意义?总结:促进文化的传播,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宝库!
展示甲骨文之后中国文字的演变
【设计意图】认识文字的产生有何意义这一环节,先通过游戏“口耳相传”创设情境,然后再抛出文字出现以前口耳相传一代代传下来的是传说,有真有假。有了游戏情境的铺垫,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回答。
异彩纷呈话青铜——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示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认识到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2)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25——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完成自主学习二的问题。
(3)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是这一时期高度发达文明的一种反映。出示青铜和青铜时代的概念。回顾在青铜器出现之前,人类使用的是什么生产工具?由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飞跃,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作“青铜文明”。展示原始社会后期、夏朝和商朝的相关青铜器,商朝很多青铜器功能上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比如鼎、簋,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介绍司母戊鼎。播放泥范铸造法的视频,泥范铸造法这一工艺的制作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bei)烧、浇铸液态金属、加工修整。设计问题:有人说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都是独一无二的举世无双的,是真的吗?说说看?拓展告别田赋鼎、世纪宝鼎和国家公祭鼎,补充成语中“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反映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出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即泥范铸造法。
教师追问:有人说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真的吗?学生面对这一问题会再次引发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回忆与思考,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
出示四羊方尊并做简要介绍。到了西周青铜种类数量工艺相比之前更胜一筹,并在青铜器上刻有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请欣赏西周毛公鼎,鼎内铸有铭文499个,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数量最多的一件。西周礼制更加完善,除了规定天子九鼎,还规定天子八簋,簋是什么?出示西周利簋,拓展周王朝在礼制方面对鼎、簋数量的规定。设计问题:一座墓中出土了七鼎六簋,请判断墓主人是什么身份?
如果国宝会说话——总结升华
聚焦历史,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何尊上,如果国宝会说话,何尊又在向我们述说着什么呢?出示何尊简介,拓展何尊中关于中国的记载,展示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妇好墓和三星堆文化遗址中的青铜器作品,观看时注意青铜器上的花纹,这些青铜器上刻的花纹叫饕餮纹,现在我们好多古典韵味浓厚的壁纸和雕刻也运用饕餮纹,中华文明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我们文登也有精美的青铜器,播放图片展示文登博展中心的青铜器。
【设计意图】利用国宝何尊再现历史,并利用尊内底部铭文中关于“中国”二字的讲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总结历史让我们感到荣耀,文字、城市、青铜器被恩格斯称为文明诞生的三大标志。甲骨文的发现,正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追抚青铜足迹,就是与人类文明的一种铁质的光芒相交,东方的青铜记录了太多太多的历史,透过原始的古风,蛮野的古魂,每一件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的青铜,都散发着人类智慧与劳作的破空之音。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命脉。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新时代下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书写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