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校园的绿化面积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主题 校园里的绿地面积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依托现实情境,通过阅读讨论和具体数据的比照,理解绿地面积的含义,加深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体会多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2.使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和数据计算的过程,掌握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绿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实地调查对人们的学习、生活等领域带来的作用,培养合作、交流、沟通等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调查数据,计算绿地面积。 教学难点:针对问题设计调查内容。
导学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和具体数据的比照,理解绿地面积的含义,加深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认识和理解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我们周围的绿化程度越来越关注。你对自己学校的绿化面积了解多少?人均绿化面积呢? 交流后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想到了对学校的绿化面积况进行测量、调查、统计,也就是说,了解人均绿化面积的情况,就需要知道校园内草坪、花圃和树木的占地面积。全校的师生人数。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了解情况、确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测量、计算校园内的草坪、花圃和树木的占地面积。组织负责填写好表格, 全班汇总整理各小组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全校的绿地面积,填写在表格里。 正确计算 全班汇总整理各小组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全校的绿地面积,填写在表格里。 展开测量和调查,收集数据 整理汇总,计算分析 各小组交流汇总每个小组收集的数据,每人把汇总的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根据统计的数据,每人完成人均绿化面积的计算,并交流、确认结果; 小组讨论:通过上面测量和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还想到了那些问题。 交流收获 回顾过程 回顾这节课的过程,你了解到了哪些情况?是怎样了解的? 说说活动后的感受。 小结:可以用查找资料、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 测量和计算绿地的面积时,可以灵活运用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要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调查方案。 让学生经历调查绿地面积的过程和掌握调查绿地面积的方法。
课堂检测 1、草坪占地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摆放20盆花,根据已知的数据,将表格填完整。 3、一块三角形的空地,底是18米,高是9米,它的占地多少平方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坪,它的底是16米,高是12米,它的占地多少平方米? 5、一块梯形的草坪,它的上底是16米,下底是9米,高是12米,它的占地多少平方米? 课堂练习的设置是让学生巩固多边形面积的方法。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校园的绿化面积 1、提出问题,确定方案 实地测量 3、汇总分析
本课作业 要在公路旁共建2公顷的绿化带,如果每8平方米种1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 一片杨树林长500米,宽80米。 这片杨树林的面积有多少公顷? 如果每公顷有800棵树,这片杨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 3、 左图是一个果园示意图。每棵梨树的占地面积是12平方米,每棵苹果树的占地面积是18平方米,如果载梨树,可以栽多少棵?如果栽苹果树呢?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