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简单的小数笔算加减法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主题 简单的小数笔算加减法 主备 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 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算理和算法上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算理和算法上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算理和算法上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导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算理和算法上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创设情境,引导需求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2.510 0.3 7 10.000 3.040 0.5700 3.800 0.0400 50.0 1.0700 2、小明买了3.4元的笔记本,小丽买了4.75了讲义夹,小芳买了2.65元的水彩笔。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提出问题后,口头列出算式。 这些算式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笔算小数加减法。 通过复习、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索 例题 精讲 探究例1 探究问题: 小明和小丽一共要用多少元? 生独立完成后讨论交流比较两种算法: 先把末尾对齐再算。 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算 那种算法正确呢? (1)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4.75+3.4的竖式应该把表示 “元”“角”“分”的数分别对齐着写,才便于相加。 (2)4.75是4个1、7个0.1和5个0.01,,3.41是3个1、4个0.1,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而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探究问题: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生独立完成后谈论: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谈论后小结:用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也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再计算。 3、探究试一试: 小明和小芳一共要用多少元?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生完成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能把计算结果化简吗? 总结和归纳 你能说说小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后小结: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相同,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要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化简。 学生了解笔算小数加法要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课堂检测 自主练习: 1、 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0.7+0.3= 0.65-0.25= 6+3.4= 1.6-0.4= 4.5+0.5= 0.82-0.42= 用竖式计算。 8+3.02 0.63+1.5 5.46-0.6 17.5-4.5 4、 小东家和小华家相距多少千米? 各自从家到学校,小华要比小东多走多少千米? 小华从家到小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课堂练习的设置是让学生巩固笔算小数加减的方法。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相同,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要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化简。
本课作业 口算 0.6+0.3= 5.3+3.7= 0.6+1.2= 7.6+1.4= 1.2-0.4= 7.9-0.9= 1-0.8= 12.5-2.5= 2、用竖式计算 17.05+2.83= 26.81+5.29= 1.92-0.71= 9.06-2.7= 3、青年歌手大奖赛中,3号选手演唱得分93.8分,综合素质得分0.75分。3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